•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Copied!
44
0
0

Teks penuh

(1)

子宫肌瘤

李沛

(2)

概述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 人体最常见的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

,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 30 ~ 50 岁 妇女,以 40 ~ 50 岁最多见, 20 岁以下少见。

(3)

病因病理

西医学认为,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

根据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绝经后肌瘤停止生 长,甚至萎缩、消失等,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 可能与女性激素有关。

(4)

病因病理

雌激素能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 宫增大。子宫肌组织内雌激素受体含量随月经周 期不同雌激素水平而变化。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 素二醇转变为雌酮的量少。合并妊娠时胎盘生乳 素有促进雌二醇对肌瘤的作用,故子宫肌瘤生长 加快。

同时卵巢功能、激素代谢均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 控,故神经中枢活动对肌瘤发病也可能起重要作 用。

(5)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系胞宫为寒邪所 侵袭,气血受寒凝结不散;或情志不遂,气滞血 瘀;或经期产后,胞脉空虚之际,外邪侵袭;或 气虚,血行不畅;或痰湿阻滞,或阴虚,均可导 致瘀血内阻,瘀阻胞宫日久成症。

(6)

临床表现

无临床症状 : 部分肌瘤患者可无临床症状,仅在 妇检中发现子宫肌瘤。

阴道出血 : 肌瘤的主要症状是不规则的阴道出血

,出血量多或时间过长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 血。

(7)

临床表现

肌瘤生长部位不同,出血表现各异:

壁间肌瘤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粘膜下肌瘤表现为阴道持续性出血或不规则出血

,伴水样溢液;

浆膜下肌瘤很少伴出血症状。

(8)

临床表现

此外,可伴腹部肿块,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白带增多,不孕及

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 :

肌瘤压迫膀胱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

压迫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

压迫直肠可致排便困难等。

(9)

诊断要点

( 1 )临床表现 部分肌瘤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仅在妇检中发现子宫肌瘤。其主要临床症 状是月经改变、继发性贫血、腹部肿块、腹 痛、腰酸、下腹坠胀、白带增多、不孕及邻 近器官的压迫症状。

(10)

诊断要点

2 )体征

肌瘤较大时可在腹部扪及质硬、不规则、结节状块 物。

妇科检查时,肌壁间肌瘤子宫常增大,表面不规则

、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

浆膜下肌瘤可扪及质硬、球状块物与子宫有细蒂相 连,活动;

粘膜下肌瘤子宫多为均匀增大,有时宫口扩张,肌 瘤位于宫口内或脱出在阴道内,呈红色、实质、表 面光滑,伴感染则表面有渗出液覆盖或溃疡形成,

(11)

诊断要点

( 3 )辅助检查

B 超检查可帮助确诊, B 超可见子宫体积增大

,肿瘤与子宫相连,子宫轮廓多不规则,呈结 节状。

(12)

针灸治疗

毫针法

电针法

火针法

耳针法

激光照射法

(13)

亳针法

处方一:气海、子宫、关元、膈俞、肾俞、血海

、太冲。

操作:关元、气海宜用子午捣臼法;子宫、膈俞 可用赤风摇头法;余穴用提插捻转之泻法。隔日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本法适宜于气滞血瘀型。

(14)

亳针法

处方二:大赫、曲骨、子宫穴、阴陵泉、中脘、

气海。

操作:大赫直刺,进针 1 ~ 1.5 寸,施捻转泻法

;曲骨直刺,进针约 1 寸,施捻转泻法;子宫穴 稍斜向中线进针,深 1.5 ~ 2 寸,施转搓泻法;

阴陵泉向阳陵泉方向进针,深约 1 ~ 1.5 寸,施 捻转泻法;中脘直刺,深 1 ~ 1.5 寸,施提插泻 法;气海直刺或向下斜刺,进针 1 ~ 1.5 寸,施 捻转泻法。本法适宜于湿痰内结型。

(15)

亳针法

处方三:曲骨、横骨、子宫、次醪、曲泉、中膂 俞、太溪、交信。

操作:每次腹部、下肢均选 1 穴,轮流使用。子 宫穴,一般取双侧,斜刺 0.8 ~ 1.0 寸。同时配 用耳穴:子宫、皮质下,用平针法,留针 20 分钟

,隔日 1 次。

(16)

亳针法

处方四:①子宫、气冲、曲骨;②三阴交、次髎。

气滞加血海;肝郁加太冲;气血双虚加足三里。

操作:针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子宫、气冲、曲骨 直剌 1 ~ 1 . 5 寸,其他穴位按常规刺法进行。

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 1 次,每次留针 30 分 钟,行针 3 次, 10 次为 1 疗程。

(17)

亳针法

处方五:①子宫(双)、关元、三阴交(双)、

曲骨;②蠡沟(双)、中极、气海、横骨(双)

操作:针关元、气海、中极时,直刺进针 1.5 ~ 2 寸;针横骨、曲骨时,直刺进针 0.5 ~ 0.8 寸

;针子宫时,取 40° 角斜刺,进针 2.5 ~ 3 寸,

需达宫体。针蠡沟、三阴交时,进针 1.5 ~ 2 寸。

均用平补平泻手法,捻转得气,留针 30 分钟,其 间行针 1 次。以上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间日针 刺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

(18)

亳针法

处方六:中极、三阴交(双)、子宫(双)、水 道(双)。

操作:中极、子宫、水道用捻转提插泻法,使针 感下传至阴部为佳;三阴交用捻转补法,缓慢出 针,按揉 30 秒。每日针刺 1 次, 10 次为 1 疔程

(19)

亳针法

处方七: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膈俞、脾俞、

胃俞。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得气后留针 20 ~ 30 分 钟,每日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本法适宜于血 瘀型。

(20)

亳针法

处方八:气海、太冲、中脘、章门、期门、间使。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得气后留针 20 ~ 30 分 钟,每日 1 次, 7 次为 1 疗程。本法适宜于气滞 型。

(21)

电针法

处方一:中极、气海、三阴交、子宫、气穴。

操作:毫针刺得气后,通脉冲电针灸治疗仪,用 疏密波,频率不拘,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每次通电 20 ~ 30 分钟,每日或隔日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 c

(22)

电针法

处方二:①子宫、关元、三阴交、足三里;②阴 陵泉、大赫、气冲、中级。

操作:针前排空小便,腹部穴位手法捻转轻泻,

针感向会阴处放射,上肢穴位手法平补平泻.针 感向上传导,然后接 G6805 治疗仪,留针 30 分 钟。以上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同时配合耳压王 不留行籽,取皮质下、内分泌、子宫、肾,隔日 1 次,两耳换贴,每日自行按压 5 ~ 6 次。

(23)

火针法

处方:阿是穴(子宫肌瘤患处中央部 1 个穴位)

为主穴;关元、子户、胞门、中枢、气海为配穴

操作:阿是穴用火针法,以长 1.5 寸之 26 ~ 27 号火针具先在主穴作严格消毒,将针烧红,左手 固定穴位,右手持针,迅速刺人肌瘤内,然后立 即将针拔出,其针刺深度可随病块大小而定。每 周刺 1 次为宜,余穴用常规针刺方法,隔日 1 次

(24)

耳针法

处方一:卵巢、子宫、脑、屏间、肾。

操作:用 0.5 寸毫针刺人耳穴,深度以穿入软骨 为度,行捻转泻法,留针 1 小时,留针期间行针 2 ~ 3 次,以加强剌激量,每日针刺 1 次, 15 次 为 1 疗程。

(25)

耳针法

处方二:子宫、膈点、皮质下、肝、肾、内分泌

操作:先在一侧耳探得敏感点后,针刺人,平补 平泻,留针 20 分钟。再在另一侧耳用磁珠或王不 留行籽贴敷。针刺和贴敷交替应用,宜每周针 2 次, 10 次为 1 疗程。

(26)

耳针法

处方三:子宫、肝、胃、脾、三焦、十二指肠、

缘中、屏间。

操作:每次选 3 ~ 4 穴,用毫针刺法、埋针法、

压豆法等,每日 1 次,双耳交替选用。

(27)

激光照射法

处方:后壁肌瘤取八髎穴;前壁肌瘤取中极、关 元、子宫、曲骨。

操作:用 CO2 激光仪照射,输出功率 16w ,波长 10.6pm ,光斑直径 50mm ,照射距离 1.2m , 以局部有舒适的温热感为宜,照射 15 ~ 20 分钟

,每日 1 次,月经干净后 6 日起照, 1 周期为 1 疗程。

(28)

按语

① 患者要注意避免七情太过,适时调整情绪,保 持精神愉快。

② 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不宜过食肥甘。子宫肌 瘤由于月经紊乱,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贫血,故在 饮食方面应多进含铁剂及高蛋白的食物。

(29)

按语

③ 要注意劳逸结合,要适时调整寒温。经量 过多者,不宜过劳或过食辛辣刺激食物,防 止出血过多。

④ 针灸治疗本病效果满意,能通调冲任,疏 理气血,活血化瘀而使肌瘤缩小。

(30)

现代临床资料精选

(31)

海氏用针刺治疗子宫肌瘤

取穴:主穴:足三里、气海、太溪;配穴:子宫、三阴交、太冲;或 曲骨、关元、阴陵泉。

操作:治疗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子宫穴向子官斜刺 1.5 寸,均匀提插 捻转,得气即可;气海、关元均向下斜刺进针 1.5 寸,平补平泻;曲 骨直刺 1 寸得气即可;足三里、太溪用提插补法;三阴交、太冲、阴 陵泉用提插泻法。得气后留针 40 分钟,主穴每日施治,配穴两组交 替使用,隔日 1 次。另外,用王不留行籽贴耳,取盆腔、肝、肾、脾

、内分泌、子宫、皮质下穴位按压,隔日 1 次。上述治疗 10 次为 1 疗程,共治疗 4 疗程,每隔 1 疗程休息 1 周。

结果: 16 例中痊愈 4 例,显效 6 例,有效 4 例,无效 2

——海日罕.针刺治疗子宫肌瘤16 例疗效观察.新中医, 2003 , 35 9 ): 44

(32)

刘氏等用针灸治疗子宫肌瘤

气滞型:取穴太冲、关元、归来、足三里、合谷。针刺上穴,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 出针;艾条悬灸小腹部或子宫肌瘤在腹部的对应区,每次灸30 分钟;再选取耳穴:内 分泌、皮质下、子宫埋耳针,左右交替, 3 日更换 1 次。

血淤型:取穴关元、归来、是三里、血海、膈俞、合谷、三阴交。针刺上穴,其中 合谷用补法.三阴交用泻法,其余平补平泻,留针 30 分钟出针;艾条悬灸小腹部或子 宫肌瘤在腹部的对应区,每次灸 30 分钟;再选取耳穴:内分泌、皮质下、子宫,埋耳 针,左右交替, 3 日更换 1 次。

痰湿型:取穴关元、归来、足三里、三阴交、脾俞。针刺上穴,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 拔针;艾条悬灸小腹部或子宫肌瘤在腹部的对应区,每次灸30 分钟;再选取耳穴:内 分泌、皮质下、子宫埋耳针,左右交替, 3 日更换 1 次。上述各证型隔日针灸治疗 1 次, 12 次为 1 疗程,治疗 6 个月后每月复查 1 次 B 超, l0 个月后统计疗效。

结果:共治 88 例,治愈 71劂,基本治愈 14 例,好转 3 例,总有效率为 100 —— 刘炳权,米建平.针灸治疗子宫肌瘤88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 2002 ,18 (4):7

(33)

董氏等用针刺电脑康复机治疗子宫 肌瘤

针刺:取双侧三阴交穴,用 2 寸毫针直刺 1.5 寸 得到酸、胀、沉重感为度,留针 30 分钟。另外、

气滞加气海,肝郁加太冲,气虚加足三里,血瘀 强刺激三阴交穴。虚补实泻, 10 日为 1 疗程。

电脑康复机治疗:然后用电脑康复机板压在气冲 和曲骨穴上 20 分钟。

结果: 25 例中,痊愈 10 例,显效 13 例,有效 2 例。总有效率 100 %

—— 董肇媛,陈刚,石薇,等.针刺电脑康复机治疗子宫肌瘤 25 例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01 ,( 7 ): 32

(34)

胡氏等用针推结合治疗子宫肌瘤

① 排卵期、黄体期治疗取穴:关元、子宫、足三 里、三阴交。肝郁血瘀型加蠡沟;气虚血瘀型加 阴陵泉。操作:取 0.35mm× ( 40 ~ 50 ) mm 毫针,先针腹部穴位,进针得气后留针 20 分钟,

其间温针灸 2 壮;下肢穴位进针得气后留针 20 分钟。

(35)

胡氏等用针推结合治疗子宫肌瘤

② 经期、卵泡期治疗取穴:关元、八髎。操作:

摩小腹 8 ~ 10 分钟,揉关元 8 ~ 10 分钟,擦八 醪以热为度。肝郁血瘀型加按揉蠡沟、太冲各

2 ~ 3 分钟;气虚血瘀型加揉气海、血海各 2 ~ 3 分钟。

(36)

胡氏等用针推结合治疗子宫肌瘤

③ 合并症治疗: 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加擦腰骶 部以热为度,再行后拔伸法;合并乳腺小叶增生

者,加“鸡爪”刺乳根穴;合并黄褐斑者加围刺局部。

以上治疗均每周 2 次, 10 次为 1 疔程,治疗 3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共治疗 33 例,痊愈 1 例,显效 7 例,有 效 19 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为 81.82 %

—— 胡振霞。针推结合治疗子宫肌瘤 33 例。中国针灸, 2003 , 23

(37)

盛氏等用火针法治疗子宫肌瘤

取穴:

主穴取中极、关元、水道、归来、痞根。

气滞血瘀型配曲池、合谷、照海;

气虚血瘀型配曲池、照海、足三里、肾俞;

痰瘀互结型配曲池、合谷、足三里。

(38)

盛氏等用火针法治疗子宫肌瘤

操作:火针选用钨锰合金材料制成长 2 寸、粗 0.8mm 针具。然后用止血钳夹住若干个被 95 %酒精浸泡过的棉 球,点燃后,针尖在火焰上 lcm 处加热约 5 秒,以针体前 3cm 处呈鲜红为度,将针快速地刺入穴位,快速出针,全 过程应在 1 秒钟内完成。腹部穴位针剌深度为 3cm ,痞 根、肾俞针刺深度为 1.5cm 。除肾俞用火针外,其余穴位 均以毫针施术,照海、足三里行提插捻转补法,余穴行泻 法,留针 15 ~ 20 分钟。腹部穴位处施用艾盒灸 15 分钟。

每周 3 次, 12 次为 1 疗程。

结果: 50 例中,痊愈 7 例,显效 18 例,好转 17 例,无 8 例。总有效率 84

—— 盛丽,曲延华,王京喜,等.火针治疗子宫肌瘤 50 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98 ,( 3 ): 1721

(39)

区氏用温针灸治疗子宫肌瘤

取穴

主穴为中极梅花形穴(即取中极穴,并以中极穴 为中心上下左右各旁开 1 寸取四穴如梅花形);

配穴取三阴交、血海、阴陵泉、次髎。

(40)

区氏用温针灸治疗子宫肌瘤

操作:治疗期间停服一切中西药物。

治疗前嘱患者排空小便。常规碘酒酒精消毒。中极梅花形穴取 3 ~ 5 寸长 28 号毫针垂直慢慢扎人,深度估计到达腹膜部位即可,捻转

(勿提插),使患者有较强的酸胀感。然后把艾条裁成 2cm 1 节

,点燃后分别插在针尾部。艾条距皮肤约 2.0 ~ 2.5cm 。艾条下的皮 肤上垫 1mm 厚有针孔的姜片,待艾条燃尽后再换 1 节,共 3 节。治 疗时患者有温热感觉直达腹内。配穴每日选取 2 ~ 4 穴交替使用,常 规刺法,用泻法。每日 1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疗程间隔时间为 1 周,月经期间照常治疗。

结果:共治 40 例,治愈 9 例,显效 16 例,有效 9 例,无效 6 例,

总有效率为 85

(41)

林氏等用耳穴贴压配合温针灸治疗 子宫肌瘤

① 耳压法:取耳穴肾、子宫、内分泌、耳中、肾 上腺、皮质下、轮 4 。月经量多加脾、缘中;合 并痛经加神门;合并乳腺增生加乳腺等。月经期间 去内分泌,以王不留行籽作为贴压物,每周 2 或隔日换 1 次,两耳轮换,并嘱患者每日按压 4 次, 3 个月为 1 疗程。

(42)

林氏等用耳穴贴压配合温针灸治疗 子宫肌瘤

温针灸法:取穴中极、曲骨、子宫、天枢、足三里

、三阴交、太冲为第 1 组;肾俞、次醪、三阴交为第 2 组。以上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腹部及腰骶部穴位进 针得气后加温针灸,下肢穴位得气后留针与温针一起 出针。每日或隔日 1 次, 3 个月为 1 疗程。

结果: 52 例中,痊愈 8 例,显效 13 例,好转 28

,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94.2

—— 林明花,王照浩。耳穴贴压配合温针灸治疔子宫肌瘤 52 例临床观察。中 国针灸, 1998 18 (9 ): 543

(43)

李氏等用穴位敷贴治疗子宫肌瘤

取穴(任脉经为主)∶关元、气海、中极、子宫。

药物:生天南星、乳香、没药各 30g ,滑石粉 60g

操作:将药物研成粉末,加上甘油配成膏状,将药膏置 于纱块上,制成 5cm×8cm 大小,厚约 2mm 的膏贴。

外敷上述穴位,每日 1 次,每次 6 8 小时, 3 月为 1 疗程,连续治疗 2 疗程。

结果:共治 30 例,痊愈 3 例,显效 13 例,有效 12

,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3.33

——李艳慧,许少芹,严英,等.穴位敷贴治疗子宫肌瘤 3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 2004

, 36 (5): 49

(44)

谢 谢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ABC 溫度因子:甲酵素適宜作用的溫度範圍在 22~36 ℃,而具有最高活性的溫度約是 31℃。乙酵素適宜作用的溫 度範圍在20~39℃,而具有最高活性的溫度約是34℃ D 酸鹼因子:甲酵素可作用的酸鹼範圍在pH=3~6,而具 有最高活性的酸鹼值約是 pH=4.5。乙酵素可作用的酸鹼範 圍在pH=3~7,而具有最高活性的酸鹼值約是pH=5.5 E

中国人感染SFTSV公共卫生风险 危害 病原暴露 应对能力及不足 传播可能性 SFTSV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 新成员。 与多种可导致严重健康危害的病毒如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汉坦病 毒同属一类。 已有证据显示该科病毒具有在人群中 致病和传播的能力。其为RNA病毒, 具有发生变异、获得新宿主的能力。 媒介昆虫地理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