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血症( hemorrhage syndrome )是指 机体不同部位各种出血的病证。
• 其急症包括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
。
• 血证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胃热肺燥,心肝火 盛,迫血妄行,渗溢络外;虚证多因肺肾阴虚
,虚火妄动,络伤血溢,或由脾胃气虚,气失 统摄所致。
•
凡因气管、支气管、肺组织出血,经 口腔排出者,称为咯血。
•
咯血轻者,仅见痰中带血;严重者血 从口鼻涌出,可因血块阻塞气道而引起 窒息,或因大量出血而休克。出血停止 后,还可见持续性血痰。
•
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也
可见于肺脓肿、肺癌、肺淤血和血液病
患者。
【治疗】
• 治法 滋阴降火,清热凉血。以手太阴经穴
为主。
• 主穴 列缺 尺泽 肺俞 鱼际 孔最
• 配穴
• 操作 毫针泻法。大椎、少商点刺出血。
• 方义
•
吐血(
hematemesis)又称呕血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其血色 鲜红或呈褐色,常混有食物残渣;呕血 量大时鲜血喷射而出,若不急救,常危 及生命。吐血常并发黑便。
•
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和肝硬
化并发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及肿瘤等。
【治疗】
• 治法 和胃止血。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
主。
• 主穴 足三里 公孙 膈俞 内关
• 配穴
• 操作 足三里、公孙用补法;膈俞、内关用 泻法。配穴按虚朴实泻法操作。隐白可用灸法
。
• 方义
•
衄血(
rhinorrhagia)是指鼻出血
,为一种常见病证。轻者出血较少,尚 易止住;重者血流不止,甚者大量出血
,称为“鼻洪”。
•
本证可见于热病、血热病、高血压、
肝硬化、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中毒、
多种急性传染病、尿毒症及鼻腔疾患等
。
【治疗】
• 治法 清热止血。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 主。
• 主穴 孑 L 最 合谷 迎香 上星
• 配穴
• 操作 主穴用毫针泻法。配穴少商可点刺出 血,内庭、太冲用泻法,关元、足三里用补 法或灸法。
• 方义 孔最为肺经之郄穴,为治疗血证之要 穴。
•
便血(
hematochezia)是血从大便 而下,或便前便后,或便与血相混杂,
甚至单纯下血者,统称为便血。
•
便血量多少不一,血色鲜红或暗红。
•
本证常见于消化道出血、痔疮、脱肛、
肛裂、直肠息肉、肿瘤等。
【治疗】
• 治法 清热化湿,化瘀止血。以督脉及足太
阳经穴为主。
• 主穴 长强 承山 大肠俞 脾俞 次 ??
• 配穴
• 操作 脾俞用平补平泻法,余穴用泻法。配 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 方义 长强为治疗脱肛和肠风下血之要穴。
•
尿血(
hematuria)指尿液中混有 血液,又称血尿。
•
少量血尿,用显微镜检查尿液才能发 现。
•
常见引起血尿的原因有肾结核、泌尿
系结石、肾炎、肿瘤等。
【治疗】
• 治法 清热凉血。以相应背俞穴及足太阴经
穴为主。
• 主穴 肾俞 膀胱俞 血海 阴陵泉 三阴交
• 配穴
• 操作 肾俞用平补平泻法;余穴用泻法。配 穴按虚朴实泻法操作。
• 方义
【按语】
•
出血是临床许多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
针灸治疗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