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因为用户的性别是一个二分变量,所以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进行检测。输出 结果如下表所示,性别类型在PU、PE、PR、SI和CP上的T值分别为:0.066、-0.562、

0.47、0.632和0.238,且对应的p值都大于0.05,这说明用户的性别在PU、PE、PR、

SI和CP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数据见表4.10:

35

表 4.10 各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维度 男

(N=168)

(N=192) T P

PU 3.89±1.005 3.88±0.990 0.066 0.947

PE 3.980±0.896 4.03±0.883 -0.562 0.574

PR 3.88±0.968 3.82±1.053 0.47 0.639

SI 3.82±0.983 3.76±1.007 0.632 0.528

CP 3.94±0.981 3.92±0.951 0.238 0.812

资料来源:笔者自行整理

本次研究将用户的年龄分为18岁以下、18至24岁和24岁以上三个维度,因此采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检验。输出结果如下表所示,性别类型在PU、PE、

PR、SI和CP上的F值分别为:1.701、0.465、2.131、0.298和0.243,且对应的 p 值 都大于 0.05,这说明用户的年龄在PU、PE、PR、SI和CP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数据见表4.11:

表4.11 各变量在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维度

18岁以下

(N=4)

M±SD

18至24岁

(N=225)

M±SD

24岁以上

(N=131)

M±SD

F P

PU 4.00±0.385 3.81±1.052 4.01±0.895 1.701 0.184 PE 4.08±0.419 3.97±0.944 4.06±0.795 0.465 0.628 PR 4.25±0.319 3.77±1.077 3.97±0.895 2.131 0.120

SI 4.17±0.43 3.78±1.021 3.79±0.964 0.298 0.742

CP 4.25±0.419 3.94±0.973 3.91±0.963 0.243 0.784 资料来源:笔者自行整理

本次研究将用户的学历分为高中及以下、中专或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四 个维度,因此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检验。输出结果如下表所示,学历类 型在PU、PE、PR、SI和CP上的F值分别为:2.066、1.740、0.518、0.331和0.845, 且对应的p值都大于 0.05,这说明用户的学历在PU、PE、PR、SI和CP上均不存在 显著差异。具体数据见表4.12:

表 4.12 各变量在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维 度

高中及以下

(N=4)

M±SD

中专或大专

(N=225)

M±SD

本科

(N=131)

M±SD

研究生及以上

(N=131)

M±SD

F P

PU 4.10±1.013 3.71±1.131 3.97±0.922 3.95±0.823 2.066 0.104 PE 4.07±0.813 3.87±1.046 4.11±0.783 3.98±0.82 1.740 0.158 PR 4.07±1.114 3.87±1.069 3.79±0.993 3.91±0.895 0.518 0.67 SI 3.91±0.867 3.81±1.057 3.74±1.01 3.87±0.801 0.331 0.803

表 4.12 各变量在学历上的差异分析(续)

维 度

高中及以下

(N=4)

M±SD

中专或大专

(N=225)

M±SD

本科

(N=131)

M±SD

研究生及以上

(N=131)

M±SD

F P

CP 4.04±0.808 3.91±1.001 3.89±1.004 4.13±0.713 0.845 0.47 资料来源:笔者自行整理

本次研究将用户的使用年限分为半年以内、半年及一年以内、一年及两年以内 和两年以上四个维度,因此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检验。输出结果如下表 所示,使用年限类型在PU、PE、PR和SI上的F值分别为:0.809、1.403、2.329和

1.944,且对应的 p 值都大于 0.05,这说明用户的学历在PU、PE、PR和SI上均不

存在显著差异;然而,使用年限在CP上的F值为3.659,所对于的P值为0.013,小 于0.05,说明不同的使用年限在CP上有明显差异。对其进行事后检验可知,用户 使用年限在半年以内的持续参与意愿显著小于其他维度的用户使用年限,使用年 限在半年及一年以内显著小于一年及两年以内,用户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的显著 大于其他维度,说明用户的参与活动年限越久,对网络善因活动的持续参与意愿 的习惯就越强。具体数据见表4.13:

表 4.13 各变量在使用年限上的差异分析

维 度

半年以内

(N=82)

M±SD

半年及一年 以内

(N=116)

M±SD

一年及两年 以内

(N=80)

M±SD

两年以上

(N=82)

M±SD

F P

PU 3.74±1.075 3.96±1.003 3.93±0.988 3.88±0.909 0.809 0.490 PE 3.84±0.966 4.05±0.859 4.01±0.843 4.11±0.884 1.403 0.242 PR 4.02±0.831 3.93±1.022 3.67±1.041 3.73±1.109 2.329 0.074 SI 3.56±1.128 3.84±1.009 3.85±0.991 3.88±0.799 1.944 0.122 CP 3.68±1.047 3.96±1.004 3.89±1.025 4.17±0.663 3.659 0.013 资料来源:笔者自行整理

本次研究将用户的平均每周使用频率分为1-7次、8-14次和15次以上三个维度,

因此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检验。输出结果如下表所示,平均每周使用频 率类型在PU、PE、SI和CP上的F值分别为:0.378、1.062、1.493和1.177,且对应 的P值都大于 0.05,这说明用户的学历在PU、PE、SI和CP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然而,平均每周使用频率在PR上的F值为4.786,所对于的P值为0.009,小于0.05,

表明不同的平均每周使用频率在PR上存在明显差异。对其进行事后检验可知,用 户的平均每周使用频率在1-7次显著小于其他两个维度,用户的平均每周使用频率

37

在8-14次显著大于其他两个维度,说明用户的平均每周使用频率在8-14次有利于 增加用户的持续参与意愿。具体数据见表4.14:

表 4.14 各变量在平均每周使用频率上的差异分析

维度

1-7次

(N=117)

M±SD

8-14次

(N=155)

M±SD

15次以上

(N=88)

M±SD

F P

PU 3.85±0.949 3.94±0.975 3.84±1.094 0.378 0.686 PE 4.03±0.865 4.05±0.871 3.89±0.946 1.062 0.347

PR 3.65±1.1 4.03±0.894 3.8±1.046 4.786 0.009

SI 3.66±1.027 3.87±0.922 3.8±1.067 1.493 0.226

CP 3.82±0.955 3.99±0.942 3.97±1.008 1.177 0.309 资料来源:笔者自行整理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