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妊娠糖尿病知識、自我效能與生產結果

第五章 討論

第四節 妊娠糖尿病知識、自我效能與生產結果

一、母體生產結果

本研究結果得知運動自我效能與生產方式有具差異性,自然產的婦女運動自

我效能分數顯著高於剖腹產婦女,Bungum、Peaslee、Jackson和Perez(2000)對 137位初產婦單胞胎的孕婦,瞭解懷孕期間運動和生產方式的關係,結果顯示缺 乏運動、久坐生活型態的孕婦較有運動的孕婦,其剖婦生產機率多4.5倍。蔡、黃、

郭、吳和李(2010)研究184位第3孕期健康孕婦,探討其身體活動、睡眠品質與 非計畫性剖腹產之關係,發現身體活動量高的婦女剖腹產機率減少0.76 倍。要增 加運動行為的改變,自我效能是一大影響因素,醫護人員可以透過教育及鼓勵,

來增強孕婦的自我效能感及身體活動。本研究亦發現產後糖化血色素正常的妊娠 糖尿病婦女在疾病知識及運動自我效能上顯著高於糖化血色素異常的婦女,

Hussain等(2013)探討疾病知識對於血糖控制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有足夠的疾 病知識者其血糖平均值較低,與本研究結果一致。Beck等人(2015)探討75位15- 22歲第一型糖尿病的青年及其主要照顧者的疾病知識與HbA1C的關係,研究結果 發現當疾病知識越高時,其HbA1C的數值則越低。而Nazir、Hassali、Saleem、Bashir 和Aljadhey(2016)探討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知識與血糖控制的關聯性,結 果顯示當疾病知識較高時,其治療遵從性也會比較好。Lee等(2016)探討台灣 五家醫院295位第二型糖尿病病患自我效能、健康素養及自我照顧對於糖化血色 素改變之間的關係,從研究結果得知自我效能直接影響自我照顧行為,當病患的 自我效能越好,其糖化血色素的數值越低。建議臨床上可利用個別教育的方式來 增加妊娠糖尿病婦女的疾病認知、透過飲食及運動衛教指導來提高婦女控制血糖 的技能,及經由心理支持陪伴婦女度過妊娠中的不安全感及不確定性,進而提高

婦女的自我效能,增強自我照顧的行為,達到血糖的控制並預防疾病併發症(郭 等,2002; Quinn, Khokhar, Weed, Barr, & Gruber, 2015)。

本研究發現運動自我效能與自然產婦女的會陰撕裂傷呈正相關,代表當運動

自我效能越好,會陰撕裂傷的程度越嚴重,本研究與其他研究結果不同。Dias等 在2011年針對42位執行骨盆肌肉運動的婦女探討其生產結果,研究結果發現執行 骨盆底肌肉運動的婦女會陰撕裂傷比沒有執行的婦女程度要輕微;Leon、Corrales、 Casado及Suarez(2017)探討骨盆底肌肉及會陰按摩運動介入於生產對會陰外傷 的影響,研究共收集466位懷孕32週的婦女,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個案其會陰切 開及會陰撕裂傷的程度都低於對照組。本研究與其他研究結果不同,推論可能原 因是必須要特別謹慎小心的;因為在本研究當中對於產婦運動自我效能問卷的題 項主要是探討婦女在於五個不同情況下是否有把握能夠規律的從事運動行為,並 沒有真正觀察及記錄產婦運動的頻率及方式;另外妊娠糖尿病婦女在衛教上雖然 會建議增加運動的時間及次數,但運動指導的內容比較著重在走動及大肌肉的部 分,並非針對會陰或骨盆底肌肉的運動;加上影響會陰撕裂程度的因素複雜,以 及本研究自然產的婦女中100%皆執行會陰切開術,其中21位(51.2%)使用生產 輔助器。Islam、Khan和Murtaza(2008)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生產輔助器將會增 加婦女會陰撕裂的風險及生產出血量:Groutz等人在2011年針對60位會陰撕裂傷 的產婦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年齡、初產婦、第二產程過長、胎兒過大、使用生產 輔助器等皆是造成會陰撕裂傷的危險因子,因此運動自我效能與會陰撕裂傷的影 響性,未來必須有更多的研究及利用更嚴謹的問卷再深入去作探討。

本研究結果得知疾病知識及飲食自我效能與孕期增加體重具有顯著負相關,

婦女疾病知識及飲食自我效能得分越高其孕期體重增加則越少。Tawfik(2017)

利用隨機分配探討健康教育介入對糖尿病婦女在知識、自我效能、孕期體重增加 及產後體重恢復的成效差異,共收案201位妊娠糖尿病婦女,研究結果顯示實驗 組個案的知識和自我效能評分從低於50%顯著上升到70%以上(p< .001),孕 期體重增加在正常範圍比例高於對照組的婦女(p< .01)。張等(2006)探討介 入營養教育及體適能活動指導對孕期體重控制成效,共收案400位婦女,研究結 果顯示實驗組相較於控制組個案其妊娠期體重平均減少0.925公斤;BMI值也減 少0.39kg /m2 (p< .05)。綜合上述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教育方式的介入能提升妊娠 糖尿病婦女對於治療的認知及自我效能,進而達到疾病的控制。但以本次研究對 象來說,其疾病知識及自我效能屬於中上程度,孕期血糖及體重控制良好,甚至 比一般正常的孕產婦體重增加還要少,但是否會因為過於嚴格的執行飲食及體重 控制而導致其他生產結果的不良影響,也值得未來深入探討。

二、新生兒出生結果

Srichumchit等人(2015)探討2002-2012年1350位妊娠糖尿病婦女其生產結果,

結果顯示,妊娠糖尿病婦女出生的胎兒體重過重比例高於正常懷孕婦女;Maayan 等人(2015)探討634位不同BMI妊娠糖尿病婦女對其新生兒出生結果之差異性,

研究結果發現,懷孕體重增加及BMI越高者,其新生兒體重過重、新生兒低血糖 及新生兒呼吸窘迫的比例越高,此與本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並未發現妊娠糖尿 病知識及自我效能對於新生兒出生體重、新生兒一分鐘/五分鐘Apgar Score、新 生兒合併症之差異,分析可能原因為本研究個案孕前的BMI(Mean= 22.29 kg / m2)及孕期總增加體重(Mean= 9.16 kg)多在正常範圍,疾病管理較好、病情程 度皆屬輕微,僅需飲食控制即可,加上本研究收案數較少,所以無法推估到大群 體,未來研究建議可擴大研究樣本及區域,探討妊娠糖尿病的個案對其新生兒出

生結果之影響。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