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研究建議與應用

Dalam dokumen 第一章打字規範 (Halaman 104-10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與應用

本研究旨在探討慢性思覺失調症患者人際互動經驗,研究結果可提供臨床、

政策、教育及研究等四方面相關的建議與應用,詳述如下:

一、 臨床方面

本研究探討慢性思覺失調症個案的人際互動經驗及想法,發現個案普遍有與

人互動的需求,即使疾病的症狀讓他們看起來表情淡漠、較少主動與人互動,但

其實是個案本身有口難言,思考受到症狀的限制,平時個案較少會主動提及這方 面的問題,大都反映身體或症狀的不舒服,建議照護人員應主動針對人際互動狀

況與個案評估討論,針對其困難點提供協助,讓個案也有能力重建人際關係,享

受更多人際互動能帶來的愉悅感受。

另外,專業人員的支持及鼓勵是個案很珍惜的部分,主動的關懷問候,會讓

個案覺得備受重視,臨床人員在提供照護之餘,應多主動表達關心,給予個案正

向鼓勵,協助個案建構自我,增進自信心。

二、政策方面

研究發現,個案所處的復健機構也是人際互動主要的地點,故以治療性社區

概念,將機構建構一個友善的互動環境,或推動精神科患者的復健社區,對慢性

思覺失調症個案是重要的,除了家庭之外,個案主要的互動對象是病友,故除了 社交技巧訓練外,若引導整體氛圍有助於彼此互動及關注,將可有效幫助病人在

自然情境下習得社交技巧。

三、教育方面

社交技巧訓練是臨床上常用來教導個案學習人際互動技巧的方式,但發現個

案往往無法將習得之技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可先評估個案主要互動對象再

給予指導,也可針對個案常互動的主要照顧者開立教育課程,指導與個案互動需 注意的,雙向並行對個案人際互動技巧學習會更有幫助。

研究發現個案普遍表達對陌生人還有異性較缺乏互動技巧,有互動困難,建

議可以加強此部分,幫助個案學習面對陌生人及異性應對態度,降低心中防衛,

突破人際互動的界限。

四、研究方面

研究結果發現慢性思覺失調症患者的人際互動確有其加成及抑制因素,且互

動對象具選擇性氛圍,未來是否針對其他診斷的慢性精神病患再做進一步的研

究、比較是否具有差異性,使精神病患在疾病穩定之後,可以及早進行社交技巧 訓練的介入,幫助個案復原的歷程。也期待本研究可作為未來社交技巧訓練內容

前的評估參考。

本研究探討慢性思覺失調症患者的人際互動經驗,發現個案主要的互動對象 多以主要照顧者為主,建議之後可針對主要照顧者的角度,探討與患者的互動經

驗,也許會有不同的發現。

Dalam dokumen 第一章打字規範 (Halaman 104-107)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