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依據研究設計及實施步驟分為:第一節之研究設計、第二節之研究對
象、第三節之研究工具、第四節之資料收集過程與第五節之資料分析與處理,逐
一分節闡明。
第一節、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準實驗性研究設計(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design)。以非隨
機的方式,依照班級依序分為實驗組A、實驗組B及控制組。實驗組A提供15
週的耳穴療護加上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實驗組B則提供15週的耳穴療護
為主;控制組在同樣的15週時間內則不提供任何介入措施,但基於倫理考量,
在徵求校方與導師家長之同意後,於整個研究完成後再提供與實驗組相同介入措
施之耳穴療護加上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使用。三組學童皆於介入措施前、後
分別進行視力檢測與視力保健問卷評量,以瞭解實驗組A、B與控制組的差異情
形,並以此來檢視介入措施的成效,本實驗研究設計模式如圖4-1所示。
組 別 內 容
實驗組A O1 X1, X2 O2
實驗組B O1 X1 O2
控 制 組 O1 O2
說明:
O1:視力檢測, 視力保健問卷之前測
O2:視力檢測, 視力保健問卷之後測
X1:耳穴療護
X2: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輔助學習
圖4-1研究設計圖
第二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台北市某國小之五年級學生,經視力篩檢結果單眼視力低於0.8,
且家長同意並願意全程配合者為樣本之來源。採非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實驗組
A、實驗組B及控制組。以SSIZE軟體(WHO "Sample Size Determination in Health
Studies" software, 1999)估算樣本數:α error=0.05,power of the test =0.8,
anticipated population proportion l=0.8,anticipated population proportion 2=1,n
=35。
研究對象之選樣標準,須符合以下條件:
1. 單眼視力小於0.8者;
2. 過去3個月內未接受中醫或西醫之近視療法者;
3. 無出血性疾病者;
4. 雙側耳廓無任何感染、潰瘍、紅腫或嚴重傷口者;
5. 研究期間排除條件:受試者於受試期間採用其他中醫或西醫療法者。
6. 研究期間排除條件:受試者於受試期間之參與次數少於10週者。
第三節、研究工具
本研究依據研究架構使用的工具共分為兩部分,一為「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
教材輔助耳穴療護」(葉、陳、陳,2004b),二為評值「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
材輔助耳穴療護」成效的測量工具,分別說明如下:
一、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輔助耳穴療護:
(一)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與建構理論
近年來,教育理論的發展主流由行為學派重視教學結果到認知學派重視教
學歷程、到建構學派重視教學個體(壽,2001)。建構主義者延伸自Dewey的教
育理論,主張有效的學習是由興趣引起動機,經由知識授能(Empower),再經
由一個概念上的挑戰或者問題的推動。而 Resnick(1996)所提出的「分散式建
構主義」(Distributed Constructionism)的內涵:建構主義視網路為建構的媒介,
學生透過建構活動來學習,將學習視為一種學習者由經驗而主動建構知識的過
程,此概念則是築基於皮亞傑(Piaget)的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t Theories)。
雖然,建構主義理論還有諸多派別,但有著下列共同之主張:個體知識的形成是
主動建構而產生並非被動的接受、個體的知識並非說明世界的真理而是個人經驗
的合理化以及人類的知識有其發展性和演化性並非是一成不變(洪、劉,1999;
壽,2001)。因此,電腦輔助教學在這些理論基礎下,透過知識的建構,發展出
具有互動性(Interaction)、個別化(Individualization)、多樣化(Versatility)、動
機性(Motivation)、隱私性(Privacy)及一致性(Consistency)的幾個特性(王,
1992)。所謂知識的建構,是注重學生能用自己已知的知識自我表達新學到的知
識,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學生有機會重整概念、理論與信仰,讓學習更鞏固,
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基此,本研究所選取之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輔助教材,主要是以視力保健
衛生教育為主軸,融入了人物及故事情節方式,並提供視力保健衛生教育之相關
知識與措施(葉、陳、陳,2004c;葉、陳、陳、廖,2005)。此輔助教學教材之
學習目標:瞭解近視產生的原因、瞭解眼睛的構造與功能、習得護眼豆豆操、習
得護眼保健操、應用視力保健的相關資料與訊息以及瞭解自我學習的成效。該光
碟教材內容建構了五個主要的學習單元,其內容分述如下:我的眼睛:眼球生理
構造、眼球的功能、控制眼球的肌肉;我看見了:視覺的產生、影像的生成等;
照顧眼睛:提供正確用眼原則、與維護視力有關之食物等;護眼法寶一:護眼豆
豆操;護眼法寶二:護眼保健操。
該光碟是運用電腦資訊科技來完成的互動式電腦影音光碟輔助教材,主要是
以視力保健衛生教育為主軸,融入了人物及故事情節方式,並提供視力保健衛生
教育之相關知識與措施(葉、陳、陳,2004b;葉、陳、陳、廖,2005)。該互動
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的操作畫面採用視窗介面,介面的設計符合人性化,並將每
個單元設計成選項按鈕,圖4-2為該光碟首頁的操作畫面。該光碟是由學習者依
照自己的學習需求,控制進度及內容的自我學習操作過程。
圖4-2視力保健互動式影音電腦輔助學習光碟首頁操作畫面(葉、陳、陳,2004b)
點選單說明:
1-我的眼睛;
2-我看見了;
3-照顧眼睛;
4-護眼法寶一:護眼豆豆操 5-護眼法寶二:護眼保健操
(二)耳穴療護
1. 護眼豆豆操:取耳穴之眼、肝、腎、神門、目1和目 2(圖 4-3),操
作方法是先以酒精消毒耳廓後,以約0.6×0.6公分之醫用膠布,將王
不留行籽貼壓於單側耳上述 5 對穴位的敏感點上。在第 1 天貼上耳
豆,第6天自行取下,第7天休息,每週貼 1次,以15次為一療程。
1 2 43 5
在第1至第5天期間,每天需按壓三次,每次至少5分鐘,每穴每次
平均按壓15次;教導研究對象切勿用力揉搓以免皮膚破損。
圖4-3 護眼豆豆操之耳穴位置圖(葉、陳、陳,2004b;葉、陳,2005a)
2. 護眼保健操:按壓風池、攢竹、睛明、承泣、四白、太陽、合谷及百
會穴,從第一天至第七天,每日需按壓3次,每次至少5分鐘,每穴
每次平均按壓15次,以15週為一療程。促使氣血經脈通暢,增進眼
部血液循環,繼而改善眼肌營養狀態,解除眼肌痙攣和視力疲勞。
3. 耳穴療護自我執行確認表:為增加學生之自我執行率,設計此確認表
單。
二、評值「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輔助耳穴療護」成效的測量工具:
(一) 工具:
1. 基本資料表:參考各研究文獻後,自擬基本資料表之屬性項目,並經
預試學生填寫後,修改成適當的修辭與表達語句。
2. 視力保健評量問卷:參考各研究文獻後,主要是依據與視力保健有關
之知識、態度及行為而自擬的評量問卷題目。
3. 視力檢測:以電腦遙控視力檢測器來檢測出有單眼或雙眼視力低於0.8
者。本研究中是採用SP-015E型號檢查器,主要是根據Snellen’s Vision
Chart製成,檢查距離為六公尺。視標採隱形式設計,受檢者不易熟背
視標缺口方向,且亮度均勻,可減少量測過程中因光亮所致之干擾。
4. 光碟使用情形調查表:主要是採用學者專家之光碟使用情形調查表
(葉、陳,2002;Yeh, 2000),經由該專家同意後,再依據本「視力
保健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之內容與教學目標增訂而成。
(二) 問卷
1. 視力保健評量表:以認知理論為背景下,發展一套適合用來評量的量
表。本量表欲評量之目標為瞭解對視力保健有關之知識、瞭解對視力
保健有關之態度以及瞭解對視力保健有關之行為。每一個目標分別與
分類層次的「知識」、「理解」與「應用」相對應;再依照每個分類層
次內的評量概念而擬定、分配所需的題目與題數(見表4-1)。每一個
目標皆有15道題,整份量表共45道題,預計答題時間為15-20分鐘。
與指導教授討論之後修改問卷內容,經前驅研究之預試後再修改措
辭。本評量表計分方式先以「是」、「否」或「不知道」三個選項來評
量學生對視力保健的知識程度,由學生答對的題數計分而得;所測得
之分數愈高,代表視力保健之知識愈好;再以「非常同意」、「同意」、
「無意見」、「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的五個選項來評量學生對視
力保健的態度情形,從5分~1分計分而得;所測得之分數愈高,代表
視力保健之態度愈正向;最後以「每次如此」、「經常如此」、「偶而如
此」、「很少如此」及「從不如此」的五個選項來評量學生對視力保健
的行為程度,答題由學生勾選的選項,從5分~1分計分而得,所測得
之分數愈高,代表視力保健之行為愈正確。總量表之Conbach’s Alpha
值(N = 105;N of Items = 45)為0.84,知識、態度與行為三個次量表
之Conbach’s Alpha值又分別為0.63(N = 105;N of Items = 15)、0.66
(N = 105;N of Items = 15)與0.88(N = 105;N of Items = 15),具
有中、高度的效度。
分 類 層 次 與 題 號 目 標 與
評 量
概 念
知 識 理 解 應 用
小 計
瞭 解 對 視 力 保 健 有 關 之 知 識 眼球構造 K1、K3、K7、
K10、K12
5
視覺產生 K4、K13 2
視力維護 K9、K11、K15、
K14
4
保健知識 K2、K5、K6、K8 4
15 瞭解對視力保健有關之態度
影響性 A1、A2、A5、 A6、A10
5 積極性 A11、A7、A4 3 習慣性 A3、A9、A14 3 重要性 A12、A8、A13、
A15
4
15
瞭解對視力保健有關之行為
表現 B1、B2、B3、
B4
4 改變 B7、B9、B11、
B13、B15
5 主動 B6、B10、B12 3 學習 B5、B8、B14 3
15
總計 15 15 15 45
2. 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使用評量表:針對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
之內容敦請二位專家進行內容之效度檢定,依據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
教材內容與目標之相關性給予評分,依相關程度分為四級,3 分表示
極相關,2分表示部分相關,1分表示少部分相關,0分表示完全不相
關(Waltz、Strickland、Lens,1991)。經專家鑑定之後,本互動式影
音電腦光碟教材CVI值為1.00。
3. 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使用調查表:請37位年齡13歲學生在觀看
完此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之後,填寫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使
用調查表。本調查表共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依據對此教材之有用
程度、效率程度、資訊增加程度、操作容易程度、說明清楚程度、自
我電腦操作能力程度、喜歡程度、內容學習程度、重要程度、內容與
現實相符程度、內容的生動程度及幫助程度等,評量選項共五個,從
「非常同意」、「同意」、「無意見」、「不同意」至「非常不同意」,分數
越高,代表對互動式影音電腦光碟教材的使用情形越滿意,經前區研
究之預試結果見表 4-2;第二部分則是開放式問答題的回饋,受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