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分成六節陳述,分別是第一節為研究對象之基本屬性資料,第二節為耳
穴療護實施後,實驗組A、B與控制組在視力保健知識之差異,第三節為耳穴療
護實施後,實驗組A、B與控制組在視力保健態度之差異,第四節為耳穴療護實
施後,實驗組A、B與控制組在視力保健行為之差異,第五節為耳穴療護實施後,
實驗組A、B與控制組在視力檢測結果之差異以及第六節為實驗組A對互動式
影音電腦輔助學習教材之使用情形與滿意程度。
第一節、研究對象之基本屬性資料
本研究原收案168人,因中途退出或中途接受西醫治療(包括點散瞳劑及配
戴角膜塑形)者有17人,因參加校隊練習被迫中止參加者有6人,又因出國未
完成後測者2人,再加上出席次數未滿10週以上者之7人,共流失32人,樣本
折損率為19.05%。本研究之有效受試者共136人,實驗組A有51人、實驗組B
有50人以及控制組有35人。為減低因三組樣本數差異可能造成本研究於描述性
統計與推論性統計之推估錯誤率,故分別以隨機方式將實驗組A與B之樣本數
皆調整為35人。
研究對象之基本屬性分為兩部份,包括一、研究對象基本相關屬性:研究對
象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父或母親有無近視情形等。二、生活作息與用眼習
慣:包括閱讀或寫作業時間、看電視時間、睡眠時間、使用電腦的時間與頻率、
飲食喜好、運動習慣、休閒活動以及其他學習課程等。為了能確認介入後的改變,
實為介入耳穴療護之效果,乃對各組之基本資料進行卡方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檢定,以確定三組可能干擾研究結果之變項間是否有差異,其結果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基本相關屬性:
(一)年齡
研究對象年齡介於11歲至12歲之間,平均值為11.29歲(SD=.45),
以11歲佔75人(71.4%)為多數,12歲則佔30人(28.6%)。其中實驗
組A年齡平均值為11.34歲(SD=.48),11歲佔23人(65.7%),12歲
佔12人(34.3%);實驗組B年齡平均值為11.26歲(SD=.44),11歲佔
26人(74.3%),12歲佔9人(25.7%);控制組年齡平均值為11.26歲(SD
=.44),11歲佔26人(74.3%),12歲佔9人(25.7%)。如表5-1-1所示。
(二)性別
研究對象性別為男生60人(57.1%)、女生45人(42.9%)。其中實
驗組A男生21人(60%)、女生14人(40%),實驗組B男生20人(57.1
%)、女生15人(42.9%)以及控制組男生19人(54.3%)、女生16人(45.7
%)。如表5-1-1所示。
(三)身高
身高三組平均值為142.28公分(SD=6.66),最小值為128.6公分,
最大值為159.5公分;小於130公分者有4人(3.8%),130~140公分者
有37人(35.2%),140~150公分者有52人(49.5%),大於150公分者
有12人(11.4%)。其中實驗組A身高平均值為142.78公分(SD=7.08),
最小值為130.7公分,最大值為158.5公分;小於130公分者0人,130~140
公分者有13人(37.1%),140~150公分者有16人(45.7%),大於150
公分者有6人(17.1%);實驗組B身高平均值為140.67公分(SD=6.78),
最小值為129.3公分,最大值為154.3公分;小於130公分者有3人(8.6
%),130~140公分者有14人(40%),140~150公分者有14人(40%),
大於150公分者有4人(11.4%);控制組身高平均值為143.39公分(SD
=5.95),最小值為128.6公分,最大值為159.5公分;小於130公分者有
1人(2.9%),130~140公分者有10人(28.6%),140~150公分者有22
人(62.9%),大於150公分者有2人(5.7%)。如表5-1-1所示。
(四)體重
體重三組平均值為38.87公斤(SD=9.54),最小值為24.1公斤,最
大值為69.5公斤;小於30公斤者有21人(20%),30~40公斤者有38
人(36.2%),40~50公斤者有30人(28.6%),大於50公斤者有16人(15.2
%)。其中實驗組A體重平均值為40.41公斤(SD=10.48),最小值為25.7
公斤,最大值為69.5公斤;小於30公斤者有8人(22.9%),30~40公斤
者有9人(25.7%),40~50公斤者有12人(34.3%),大於50公斤者有6
人(17.1%);實驗組B體重平均值為36.48公斤(SD=8.31),最小值為
25.3公斤,最大值為58.2公斤;小於30公斤者有9人(25.7%),30~40
公斤者有14人(40%),40~50公斤者有9人(25.7%),大於50公斤者
有3人(8.6%);控制組體重平均值為39.73公斤(SD=9.53),最小值為
24.1公斤,最大值為62.2公斤;小於30公斤者有4人(11.4%),30~40
公斤者有15人(42.9%),40~50公斤者有9人(25.7%),大於50公斤
者有7人(20%)。如表5-1-1所示。
(五)研究對象父、母親有無近視
全部研究對象中父親有近視者佔59人(56.2%),父親無近視者有40
人(38.1%),未寫或不知道父親有無近視者有6人(5.7%);母親有近視
者佔74人(70.5%),母親無近視者有27人(25.7%),未寫或不知道母
親有無近視者有4人(3.8%)。其中實驗組A父親有近視者佔20人(57.1
%),父親無近視者有14人(40%),未寫或不知道父親有無近視者有1
人(2.9%);母親有近視者佔22人(62.9%),母親無近視者有12人(34.3
%),未寫或不知道母親有無近視者有1人(2.9%)。實驗組B父親有近
視者佔17人(48.6%),父親無近視者有15人(42.9%),未寫或不知道
父親有無近視者有3人(8.6%);母親有近視者佔22人(62.9%),母親
無近視者有10人(28.6%),未寫或不知道母親有無近視者有3人(8.6
%)。控制組父親有近視者佔22人(62.9%),父親無近視者有11人(31.4
%),未寫或不知道父親有無近視者有2人(5.7%);母親有近視者佔30
人(85.7%),母親無近視者有5人(14.3%),未寫或不知道母親有無近
視者0人。如表5-1-1所示。
以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三組在年齡、身高、體重、父親有無近
視、母親有無近視等變項之差異性,研究結果顯示各組在年齡F(2, 102)=.41,
p=.25、性別χ2(2, N=105)=.23,p=.89、身高χ2(6, N=105)=8.2,p=.22、體
重χ2(6, N=105)=5.86,p=.44、父親有無近視情形χ2(2, N=99)=1.25,p=.54、
母親有無近視情形χ2(2, N=101)=4.37,p=.11,所有變項皆無顯著差異,沒有
違反同質性假設,即三組樣本具有同質性,如表5-1-1所示。
Group A Group B Control Total
(n=35) (n=35) (n=35) (N=105)
Virables
n(%) n(%) n(%) n(%)
Age F=.41 p=.25
11 23(65.7) 26(74.3) 26(74.3) 75(71.4)
12 12(34.3) 9(25.7) 9(25.7) 30(28.6)
M±SD 11.34 ± .48 11.26 ± .44 11.26 ± .44 11.29 ± .45
Sex χ2=.23 p=.89
Male 21(60) 20(57.1) 19(54.3) 60(57.1)
Female 14(40) 15(42.9) 16(45.7) 45(42.9)
BH χ2=8.2 p=.22
<130 0(0.00) 3(8.60) 1(2.90) 4(3.80)
130~140 13(37.1) 14(40.0) 10(28.6) 37(35.2)
140~150 16(45.7) 14(40.0) 22(62.9) 52(49.5)
>150 6(17.1) 4(11.4) 2(5.70) 12(11.4)
Min 130.7 129.3 128.6 128.6
Max 158.5 154.3 159.5 158.5
M±SD 142.78±7.08 140.67±6.78 143.39±5.95 142.28±6.66
BW χ2=5.86 p=.44
<30 8(22.9) 9(25.7) 4(11.4) 21(20.0)
30~40 9(25.7) 14(40.0) 15(42.9) 38(36.2)
40~50 12(34.3) 9(25.7) 9(25.7) 30(28.6)
>50 6(17.1) 3(8.60) 7(20.0) 16(15.2)
Min 25.7 25.3 24.1 24.1
Max 69.5 58.2 62.2 69.5
M±SD 40.41±10.48 36.48±8.31 39.73±9.53 38.87±9.54
Myopia with Father χ2=1.25 p=.54
No 14(40.0) 15(42.9) 11(31.4) 40(38.1)
Yes 20(57.1) 17(48.6) 22(62.9) 59(56.2)
Unknow 1(2.90) 3(8.60) 2(5.70) 6(5.70)
Myopia with Mother χ2=4.37 p=.11
No 12(34.3) 10(28.6) 5(14.3) 27(25.7)
Yes 22(62.9) 22(62.9) 30(85.7) 74(70.5)
Unknow 1(2.90) 3(8.6) 0(0.00) 4(3.80)
二、生活作息與用眼習慣:
(一)閱讀或寫作業時間
全部研究對象之閱讀或寫作業時間平均值為2.38小時/天(SD=
1.14),最小值為0.5小時/天,最大值為7小時/天;以2小時/天佔45人
(42.9%)為多數,3小時/天佔25人(23.8%)為次多,1小時/天佔18
人(17.1%),4小時/天佔8人(7.6%),5小時/天佔5人(4.8%),0.5
小時/天佔2人(1.9%),1.5小時/天佔1人(1.0%)及7小時/天佔1人
(1.0%)。其中實驗組A之閱讀或寫作業時間平均值為2.57小時/天(SD
=1.46),最小值為0.5小時/天,最大值為7小時/天;以2小時/天佔11
人(31.4%)為多數,3小時/天佔9人(25.7%)為次多,1小時/天佔6
人(17.1%),4小時/天佔3人(8.6%),5小時/天佔3人(8.6%),0.5
小時/天佔2人(5.7%)及7小時/天佔1人(1.0%)。實驗組B之閱讀或
寫作業時間平均值為2.33小時/天(SD=1.04),最小值為1小時/天,最
大值為5小時/天;以2小時/天佔16人(45.7%)為多數,3小時/天佔8
人(22.9%)為次多,1小時/天佔6人(17.1%),4小時/天佔2人(5.7
%),5小時/天佔2人(5.7%)及1.5小時/天佔1人(2.9%)。控制組之
閱讀或寫作業時間平均值為2.23小時/天(SD=.84),最小值為1小時/
天,最大值為4小時/天;以2小時/天佔18人(51.4%)為多數,3小時/
天佔8人(22.9%)為次多,1小時/天佔6人(17.1%)及4小時/天佔3
人(8.6%)。如表5-1-2所示。
表5-1-2研究對象基本屬性之閱讀或寫作時間 (N=105)
Group A Group B Control Total
(n=35) (n=35) (n=35) (N=105)
Virables
n(%) n(%) n(%) n(%)
Reading/ Writing hours(hrs/day) F=.84 p=.02*
0.5 2(5.70) 2(1.90)
1 6(17.1) 6(17.1) 6(17.1) 18(17.1)
1.5 1(1.00) 1(1.00)
2 11(31.4) 16(45.7) 18(51.4) 45(42.9)
3 9(25.7) 8(22.9) 8(22.9) 25(23.8)
4 3(8.60) 2(5.70) 3(8.60) 8(7.60)
5 3(8.60) 2(5.70) 5(4.80)
7 1(1.00) 1(1.00)
M±SD 2.57 ± 1.46 2.33 ± 1.04 2.23 ± .84 2.38 ± 1.14
(二)看電視時間
全部研究對象之看電視時間平均值為1.96小時/天(SD=1.20),最小
值為0小時/天,最大值為5小時/天;以1小時/天佔39人(37.1%)為多
數,2小時/天佔33人(31.5%)為次多,3小時/天佔17人(16.2%),5
小時/天佔6人(5.7%),4小時/天佔4人(3.8%),0小時/天佔2人(1.9
%)及未寫佔 4 人(3.8%)。其中實驗組 A 之看電視時間平均值為 2.20
小時/天(SD=1.30),最小值為 1小時/天,最大值為 5小時/天;以 1小
時/天佔 11 人(31.4%)為多數,2 小時/天佔 9 人(25.7%)為次多,3
小時/天佔8人(22.9%),5小時/天佔3人(8.6%),4小時/天佔1人(2.9
%)及未寫佔3人(8.6%)。實驗組B之看電視時間平均值為1.80小時/
天(SD=1.21),最小值為 0小時/天,最大值為 5小時/天;以 1小時/天
佔16人(45.7%)為多數,2小時/天佔10人(28.6%)為次多,3小時/
天佔5人(14.3%),5小時/天佔2人(5.7%),4小時/天佔1人(2.9%)、
0小時/天佔1人(2.9%)及未寫佔1人(2.9%)。控制組之看電視時間平
均值為1.88小時/天(SD=1.09),最小值為0小時/天,最大值為5小時/
天;以2小時/天佔14人(40.0%)為多數,1小時/天佔12人(34.3%)
為次多,3 小時/天佔 4 人(11.4%),4 小時/天佔 2 人(5.7%),5 小時/
天佔1人(2.9%),0小時/天佔1人(2.9%)及未寫佔1人(2.9%)。如
表5-1-3所示。
表5-1-3研究對象基本屬性之看電視時間(N=105)
Group A Group B Control Total
(n=35) (n=35) (n=35) (N=105)
Virables
n(%) n(%) n(%) n(%)
Watch TV hours(hrs/day) F=1.04 p=.42
0 1(2.90) 1(2.90) 2(1.90)
1 11(31.4) 16(45.7) 12(34.3) 39(37.1)
2 9(25.7) 10(28.6) 14(40.0) 33(31.5)
3 8(22.9) 5(14.3) 4(11.4) 17(16.2)
4 1(2.90) 1(2.90) 2(5.70) 4(3.80)
5 3(8.60) 2(5.70) 1(2.90) 6(5.70)
missing 3(8.60) 1(2.90) 1(2.90) 4(3.80)
M±SD 2.20 ± 1.30 1.80 ± 1.21 1.88 ± 1.09 1.96 ± 1.20
(三)睡眠時間
全部研究對象之睡眠時間平均值為8小時/天(SD=1.06),最小值為
5小時/天,最大值為11小時/天;以8小時/天佔48人(45.7%)為多數,
9小時/天佔25人(23.8%)為次多,7小時/天佔17人(16.2%),6小時
/天佔5人(4.8%),10小時/天佔4人(3.8%),5小時/天佔3人(2.9%),
11小時/天佔1人(1.0%)及未寫佔2人(1.9%)。其中實驗組A之睡眠
時間平均值為 7.94小時/天(SD=1.15),最小值為 5 小時/天,最大值為
10小時/天;以8小時/天佔12人(34.3%)為多數,9小時/天佔11人(31.4
%)為次多,7小時/天佔7人(20.0%),5小時/天佔2人(5.7%),6小
時/天佔1人(2.9%),10小時/天佔1人(2.9%)及未寫佔1人(2.9%)。
實驗組B 之睡眠時間平均值為 8.17 小時/天(SD=1.17),最小值為 5 小
時/天,最大值為 11 小時/天;以 8 小時/天佔 16 人(45.7%)為多數,9
小時/天佔10人(28.6%)為次多,7小時/天佔 3人(8.6%),6小時/天
佔2人(5.7%),10 小時/天佔2人(5.7%),5小時/天佔1人(2.9%)
及11小時/天佔1人(2.9%)。控制組之睡眠時間平均值為7.85小時/天(SD
=.82),最小值為6小時/天,最大值為10小時/天;以8小時/天佔20人
(57.1%)為多數,7小時/天佔7人(20.0%)為次多,9小時/天佔4人
(11.4%),6小時/天佔2人(5.7%),10小時/天佔1人(2.9%)及未寫
佔1人(2.9%)。如表5-1-4所示。
表5-1-4研究對象基本屬性之睡眠時間(N=105)
Group A Group B Control Total
(n=35) (n=35) (n=35) (N=105)
Virables
n(%) n(%) n(%) n(%)
Sleep hours(hrs/day) F=.83 p=.19
5 2(5.70) 1(2.90) 3(2.90)
6 1(2.90) 2(5.70) 2(5.70) 5(4.80)
7 7(20.0) 3(8.60) 7(20.0) 17(16.2)
8 12(34.3) 16(45.7) 20(57.1) 48(45.7)
9 11(31.4) 10(28.6) 4(11.4) 25(23.8)
10 1(2.90) 2(5.70) 1(20.9) 4(3.80)
11 1(2.90) 1(1.00)
missing 1(2.90) 1(2.90) 2(1.90)
M±SD 7.94±1.15 8.17±1.17 7.85±.82 8±1.06
(四)使用電腦的頻率與時間
全部研究對象中無使用電腦者有6人,使用電腦者有99人,其中實
驗組A無使用電腦者有1人,使用電腦者有34人;實驗組B無使用電腦
者有1人,使用電腦者有34人;控制組無使用電腦者有4人,使用電腦
者有31人。
全部研究對象之使用電腦頻率平均值為2.57次/週(SD=2.11),最小
值為0次/週,最大值為15次/週;以1次/週佔28人(26.7%)為多數,2
次/週佔 23人(21.9%)為次多,3 次/週佔 19 人(18.1%),0 次/週佔 8
人(7.6%),5次/週佔7人(6.7%),6次/週佔2人(1.9%),8次/週佔1
人(1.0%),10次/週佔1人(1.0%)及15次/週佔1人(1.0%)。其中實
驗組A之使用電腦頻率平均值為2.86次/週(SD=2.57),最小值為0次/
週,最大值為15次/週;以2次/週佔10人(28.6%)為多數,1次/週佔9
人(25.7%)為次多,3次/週佔5人(14.3%),4次/週佔5人(14.3%),
5次/週佔3人(8.6%),0次/週佔1人(2.9%),6次/週佔1人(2.9%)
及15次/週佔 1人(2.9%)。實驗組B之使用電腦頻率平均值為 2.47次/
週(SD=1.98),最小值為 0 次/週,最大值為 10 次/週;以 1 次/週佔 14
人(40.0%)為多數,3次/週佔6人(17.1%)為次多,4次/週佔6人(17.1
%),2次/週佔3人(8.6%),5次/週佔3人(8.6%),0次/週佔2人(5.7
%)及10次/週佔1人(2.9%)。控制組之使用電腦頻率平均值為2.39次
/週(SD=1.71),最小值為 0 次/週,最大值為 8 次/週;以 2 次/週佔 10
人(28.6%)為多數,3次/週佔8人(22.9%)為次多,0次/週佔5人(14.3
%),1次/週佔5人(14.3%),4次/週佔4人(11.4%),5次/週佔1人(2.9
%),6次/週佔1人(2.9%)及8次/週佔1人(2.9%)。如圖5-1-5所示。
全部研究對象之使用電腦時間平均值為1.33小時/次(SD=.91),最
小值為0小時/次,最大值為5小時/次;以1 小時/次佔62人(59%)為
多數,2小時/次佔26人(24.8%)為次多,0小時/次佔8人(7.6%),3
小時/次佔5人(4.8%),4小時/次佔3人(2.9%)及5小時/次佔1人(1.0
%)。其中實驗組 A 之使用電腦時間平均值為 1.40 小時/次(SD=.95),
最小值為0小時/次,最大值為5小時/次;以1 小時/次佔21人(60%)
為多數,2小時/次佔10人(28.6%)為次多,3小時/次佔2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