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研究結果與討論

Dalam dokumen PDF Thesis (Halaman 73-78)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在健康行為方面,中老年人65.5%無抽菸及63.93%無飲酒,34.5%有抽

菸及4.59%飲酒程度為微醺半醉、常喝醉爛醉,與Chang等人(2019)及

Tsao等人(2020)研究結果相似,因為臺灣國人男性抽菸的行為,通常會 伴隨著飲酒的習慣出現,較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飲酒程度為 微醺半醉、常喝醉爛醉的中老年人使用近一年急診的機率,和使用近一年 住院的機率皆為無飲酒中老年人機率較高,與Krokstad等人(2017)研究 結果一致,因過量飲酒會提高疾病風險,其酒精具有毒性和精神作用的物 質,且具成癮性,並對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心血管系統有毒性作用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而飲 酒程度為淺酌不醉的中老年人,使用近一年急診的機率,和使用近一年住 院的機率皆為無飲酒中老年人機率較低,與Krokstad等人(2017)研究結 果不一致,原因為本研究飲酒行為不是有害飲酒,根據「國民飲食指標手 冊」的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1罐啤酒(或相當於20g酒精量),女性不 超過半罐啤酒(或相當於10g酒精量),故飲酒程度淺酌不醉於適量範圍 內,反而降低使用住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中老年人

88.77%沒有吃檳榔,與Yang等人(2020)研究結果臺灣檳榔咀嚼率下降相

似,原因於1985年至今,臺灣積極推廣全民健保免費的四癌篩檢,其中針 對30 歲(含)以上吸菸者或有嚼檳榔習慣的人,提供兩年一次的免費口腔 癌篩查,並依計畫給予正確的健康促進衛生教育宣導知識,以降低國人罹 患口腔癌(Mehrtash et al., 2017);中老年人蔬果攝取情形,皆顯著每週5 至7天有攝取蔬果,65.77%攝取水果及93.85%攝取蔬菜,61.88%有運動,

55.13%有健康檢查,健康促進行為比例高,與洪乙禎(2019)研究45歲以

上的健康行為結果相似,因為本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因應未來社區老 化,由各區健康中心積極安排與推動社區健康促進相關活動,推廣社區運 動,並教育國人了解正確的飲食內容,依據「每日飲食指南」為原則,如

檢驗自我身體變化的指標,與教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好處,降低疾病 或慢性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Tian & Tien, 2020)。

在醫療服務利用方面,有16.04%中老年人近一年有使用急診,有

12.68%中老年人近一年曾住院,其總體表示臺灣的中老年人,已於2015年

起開始至今,在臺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健康促進活動下,

目標於2025年降低25%非傳染病過早死亡,已漸漸達至目標範圍(中華民

國衛生福利部,2015)。

二、 影響中老年人醫療服務利用之健康行為相關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使用急診部分,基本人口學方面,顯示65至74 歲及75歲(含)以上的老人,婚姻狀態於其他(分居、喪偶及離婚),

低社經地位,經濟狀況家戶年所得50萬(含)以下,罹患1至2種

(含)及3種(含)以上疾病的中老年人,使用近一年急診機率較高,皆 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尤其經調整過後,在疾病狀況罹患1至2種

(含)及3種(含)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明顯表示使用急診機率最高,與 臺灣先前的研究結果相似(李婉菱,2018;林思辰等,2018;高士鈴、王 思涵,2017;湯淑貞等,2020;蔡金玲,2020),可能原因為臺灣中老年 人罹患慢性疾病後,隨年齡增長,本身具有重大傷病身分註記,加上原先 自我照顧能力差,未規律門診追蹤及服用藥物,故使用急診機率頻繁(吳 品潔、徐均宏,2017)。

健康行為方面,有喝酒程度為淺酌不醉、不吃檳榔、攝取蔬菜水果達 每週5至7天及有運動,使用近一年急診機率較低,皆有達到統計上的顯 著水準,與先前的研究結果相似(邱群芳等,2018;湯淑貞等,2020;

Hernández-Aceituno et al., 2017;Tian & Tien, 2020),但於健康行為變 項,經調整過後無明顯的與健康行為變項相關,可能原因依據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至2020年預防和控制非傳染疾病全球行動計畫,

臺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已於2015年起開始至今,積極推動健康促進 活動,目標即將於2025年非傳染病之過早死亡,達至降低25%(中華民 國衛生福利部,2015)。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使用住院部分,依基本人口學方面,顯示65至 74歲及75歲(含)以上的老人,婚姻狀態於其他(分居、喪偶及離 婚),教育程度越低(不識字及初中、職(含)以下,低社經地位,經濟 狀況家戶年所得50萬(含)以下,罹患1至2種及3種(含)以上疾病 的中老年人,使用近一年住院機率較高,與之前的世代研究結果皆相似

(Hernández-Aceituno et al., 2017;李婉菱,2018;邱群芳等,2018;高士 鈴、王思涵,2017; 陳冠宏、紀玫如,2014;湯淑貞等,2020;蔡金 玲,2020);尤其經調整過後,顯示男性,65至74歲的老人,婚姻狀態 於其他(分居、喪偶及離婚),與疾病狀況罹患1至2種(含)及3種

(含)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明顯表示使用住院的機率最高,皆有達到統計 上的顯著水準,與國外加拿大老化社會的研究結果相似(Majumder et al., 2017),可能原因為自我照顧能力缺失或日常生活活動無法自理,無主動 連結社會資源,親戚或朋友的陪伴和協助,若加上意識狀態不佳及慢性疾 病有侵入性管路,故使用住院機率增加(吳品潔、徐均宏,2017)。

在健康行為方面,有抽菸、飲酒程度為微醺半醉、常喝醉爛醉、吃檳 榔,不攝取水果及無運動,使用近一年住院的機率較高,皆有達到統計上 的顯著水準;尤其,經調整過後的結果發現,一、飲酒程度為微醺半醉、

常喝醉爛醉,使用近一年住院的機率最高,與國外的研究結果一致

(Krokstad et al., 2017; Wieben et al., 2018; Zhang et al., 2021),因為臺灣國 內群族約一半人口喝酒會臉紅,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

(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2)」,過量的飲酒程度和高頻率,會

部國民健康署(2022)建議,男性每日喝酒不超過2罐330毫升啤酒(約 20g純酒精),女性則不超過1罐啤酒(約10g純酒精),前提排除,針 對微量飲酒就會臉紅的臺灣民眾不適用,飲酒程度為淺酌不醉,反而降低 住院機率,與研究結果不一致,因無法得知飲酒內容,其推測原因在 Liberale et al.(2019)發現紅酒含有特定的成份為多酚,其內容物是白藜蘆 醇,主要通過抗氧化特性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對內皮功能障礙和高血 壓、血脂異常、代謝疾病發揮有益作用,從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 險,如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但仍然缺少明確的流行病學證據,另其原

因Smyth et al.(2015)說明可能是由於相反的機制,即低密度膽固醇、纖

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的變化可能會降低血栓性疾病住院的風險,但 仍可能會增加血壓和其他凝血變化可能會增加出血性中風的死亡風險。

二、沒有運動使用近一年住院的機率最高,更明顯表示近一年住院的 機率最高,與先前臺灣的研究結果一致(湯淑貞等,2020;Tian & Tien, 2020),相同與其他國外世代研究,顯示使用住院機率降低,其原因為人 類身體的保護作用每年減少約3%,強調故應從介於50歲(含)以上之中 老年人提早運動,增加肌肉及肌耐力,證實有利於成功老年化,保留認知 和身體功能,於老年時擁有更好健康身體生活品質(Bayán-Bravo et al., 2017; Hernández-Aceituno et al., 2017; Lin et al., 2020)。

Dalam dokumen PDF Thesis (Halaman 73-78)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