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針對本研究結果及討論,提出以下結論、限制與建議,以做為臨床護理人 員未來在職教育課程規劃之參考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結論 結論 結論 結論

本研究以某區域教學醫院急性病房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總收案人數為133 位,實驗組 56 位、對照組 77 位,實驗組接受「翻轉教學」筆型胰島素注射安 全照護課程,對照組接受「傳統教學」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照護課程。研究目 的旨在探討兩組護理人員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認知能力、臨床推理能力及學習 滿意度之成效,歸納以下結論:

一 一 一

一、「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課程」能有效提升護理人員認知能力

「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課程」介入後,兩組學員在第一次後測及第二次後 測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認知總分相較於前測皆明顯提升,且達顯著差異,但實 驗組在兩次後測認知量表總分進步之幅度與對照組相較卻未達顯著差異。然而 就上課時間實驗組僅為對照組的上課時間之 40%(對照組授課時間為 120 分鐘;

實驗組為 57.36 分鐘),兩組學習成效無顯著差異,顯示在實驗組翻轉教學設計

中,將胰島素藥物作用與副作用、藥物保存方式及注射部位選擇知課程製作成7 分 36 秒之數位教材提供課前學習,並在課堂活動設計 50 分鐘案例討論與模擬 情境之操作演練,總學習時間為57 分 36秒,和對照組 120分鐘之上課時間相 較,其學習成效並不因實體課程時間減少而變差。此外,受試者在學習滿意度 上,實驗組明顯優於對照組。在50分鐘的課堂活動中,藉由臨床真實案例的討 論、情境模擬的演練與同儕之間的回饋可引發學習者對過去執行筆型胰島素注 射所遭遇過的經驗之反思,進而將課堂所學的知識移轉的臨床實務,解決臨床 執行筆型胰島素注射之問題。

二、「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課程」能有效提升護理人員臨床推理能力

「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課程」介入後,實驗組臨床推理能力優於第一次後 測,進步幅度明顯高於對照組,兩組在第二次後測之臨床推理傾向量表得分皆 有微幅下降,但實驗組下降的幅度未達統計上之顯著意義。表示筆型胰島素注 射安全翻轉教學課程之學習成效優於傳統課程設計。

三、「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翻轉教學課程」具有極高的學習滿意度

兩組受試者分別對於「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課程」之學習滿意度中,實驗組 平均總分明顯高於對照組(t =-16.929 p< .001),在質性回饋分析中實驗組受試者 認為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翻轉教學課程課程設計,有別於傳統臨床在職教育課程 之教學方式,翻轉教學模式亦能激發學習動機及反思有助於臨床之應用,而課堂 活動設計,將真實的臨床案例與情境安排在課堂討論中,提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

強調知識與實際情境之應用,符合成人學習之概念設計。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本研究設計過程雖力求嚴謹,但仍有些許不足與限制,針對研究困難與限制 提出說明:

一、研究時間正逢農曆春節及年度進階課程辦理期間,以致樣本數未能一致。

二、本研究由於人力、時間與區域的限制因素,只針對東部某區域教學醫院急性 病房護理人員進行研究,故研究結果不宜推論到其他地區或不同層級之醫療 院所,但因參與本研究人數為133人,佔研究場所90%之急性病房護理人員,

研究結果可作為院內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課程及相關研究之參考。

三、本研究雖有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教學策略不同之比較,但是持續追蹤時 間僅於介入三週後執行延宕測試即結束研究,若能增加追蹤的時間,會更能 了解護理人員在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之後續學習成效。

四、由於護理人員工作特性為三班輪班,故依護理人員選擇上課時間進行分組,

僅能方便取樣,無法以隨機抽樣之原則進行研究或是將研究族群分層、分科 進行研究,所以推論性較為侷限。

五、為力求兩組收案期間不干擾,本研究已採介入時間不重疊,先完成對照組收 案後再進行實驗組之收案,但護理人員工作或私下互相交流在所難免,有造 成收案對象之間互相污染(contamination)之可能。

六、在實驗組課前多媒體教材學習部份,本研究雖有e-mail提醒機制,但無追蹤 機制,受試者是否將影片完整觀看完畢卻無法得知,而未完整的課前學習亦 有影響翻轉教學之學習成效之可能性。

第 第 第

第三 三 三 三節 節 節 節 建議 建議 建議 建議

本研究結果驗證「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教學策略方案可以提升臨床護理人 員認知及臨床推理能力,以下針對臨床在職教育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一、臨床在職教育方面的應用與建議

(一)將「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列入新進人員訓練及年度常規教育訓練 隨著糖尿病治療的精進,胰島素藥物劑型與筆型注射器不斷的推陳出新。

臨床護理人員在執行胰島素給藥的安全知識與技能需仰賴完整且持續的在 職教育訓練。建議將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課程列入新進人員到職訓練核心課 程及護理人員定期在職教育訓練,以確保臨床護理人員在筆型胰島素注射安 全之知識、概念、操作步驟之正確性。

(二) 翻轉教學的概念可推廣於護理臨床教育訓練課程設計

翻轉教學之課程設計,適用於各臨床在職教育訓練之主題。建議教學者 將現有的教育訓練課程目標、知識歷程向度進行分析,整合事實與概念性知 識,運用多媒體設計數位教材,將學習翻轉至課堂外,減少護理人員出席課 程的時間。而課堂活動設計,應以學習者為中心,強化知識與臨床實際應用,

解決學習者在臨床實際照護之問題,並提供延伸學習教材作為課後複習。這 樣的課程設計方式,能有效降低護理人員出席實體課程之時間,更能提升學 習動機與成效。

在教材設計部份,課前多媒體教材的編制,建議運用Mayer Principles 進行設計,以圖片結合影音,加強學習者聽覺與視覺的刺激,避免過多的文 字訊息干擾。Ever Cam錄製是臨床普遍使用的軟體,加上背景音樂,並注意 錄製者語調與速度,能讓學習者感覺與傳統的e-learning教材之間的差異,

提高接受度。而PowToon軟體的應用,加入動畫與卡通的設計,皆能提升學 習者的學習動機。課堂活動中案例討論的設計,建議以臨床常見案例或情境、

重要議題、在照護上有共同的困難點亦或是臨床常見的醫療異常事件之案例

為最佳,臨床案例的討論過程中,應營造開放且無壓力的氛圍,鼓勵學習者 勇敢說出自己的看法,強調沒有對與錯,而是讓彼此藉由課程活動中皆有所

獲,教學者或同儕之間回饋應客觀且理性,營造合作學習環境。

(三) 強化臨床推理過程的應用

臨床推理能力是護理人員重要的核心能力,建議臨床在職教育之課程設 計,能將臨床推理之重要概念整合在課程中,藉由課堂活動的引導及操作步 驟口訣的設計,將臨床推理過程強化。本研究在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操作步 驟中,研究者設計筆型胰島素注射步驟口訣「Check Check Check,Do IT」, 將臨床推理過程結合在筆型胰島素注射實際給藥情境步驟,藉由課堂實際演 練與同儕回饋,促進後設認知知識之形成,學習者更能應用在臨床實際照護 情境中。

二、護理研究上的應用與建議

綜合研究結果,針對護理研究方面提出建議:

(一)擴大研究範圍與樣本數

本研究樣本數共133位,實驗組56位,對照組77位,因受限醫院規模,

在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量表發展之效度檢定時,已有206位急性病房護理人 員參與量表填寫,以致正式研究收案時,實驗組人數未達預期。建議未來可 擴大樣本及研究範圍與場所,以相同等級但不同醫療院所之急性病房護理人 員為研究對象,進行資料收集,深入瞭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教學策略方案 之學習成效。

(二)增加多元化的評量方式

本研究之學習成效除了知識及臨床推理能力,無法觀察護理人員在臨 床後續的實際應用情形,因此除了筆型胰島素注射安全認知量表及護理臨 床推理傾向量表外,建議增加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以臨床情境教案搭配標準病人進行客觀結構

式的評量方式,將臨床推理能力之重要構面納入評量項目中。運用OSCE 可客觀且具體的評量出臨床護理人員在臨床面對糖尿病患者注射筆型胰島 素時,從察覺臨床線索、確認臨床問題、決定與採取行動及評價與反思各 面向的得分情形,更能評價教學策略的介入在護理人員筆型胰島素注射安 全之臨床推理能力之表現。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7年6月19日).105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2018年4月18日 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16-33598-1.html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2018年7月10日).20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2018年7月23 日取自: https://quality.data.gov.tw/dq_download_xlsx.php?

余民寧(2009)。試題反應理論(IRT)及其應用。臺北:心理。

呂文娟、徐曼瑩、蔡衣帆、楊文理、高木榮、李俊秀(2017).護理新人的管路照護模組 課程之混成式學習成效.北市醫學雜誌,14(3),315-323。doi :

10.6200/TCMJ.2017.143.06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李坤崇(2011)。認知情意技能教育目標分類及其在評量的應用。臺北:高等。

邱淑芬、蘇秀娟、劉桂芬、黃慧芳( 2015 ).翻轉教室-科技資訊融入護理教育的新教學

策略.護理雜誌,62(3),5-10。Chiou, S. F., Su, H. C., Liu, K. F., & Hwang, H. F. (2015).

Flipped classroom: Anew teaching strategy for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nursing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Nursing, 62(3), 5-10.] http://

doi.org/10.6224/JN.62.3.5

財團法人醫院品質策進會(2017,7月26日).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2016年度報表.

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網路摘自

http://www.patientsafety.mohw.gov.tw/content/zNewsLetter/Contents.aspx?SiteID=1&M mmID=17003&MSid=745167177741545431

黃雅萱(2013).情境模擬溝通教學介入對護理人員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心肌梗塞病患照 護指導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醫護教育研究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