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本研究旨在探討親子序列遊戲對於幼兒序列概念的影響。研究者使用自編之幼兒 序列概念量表作為前後測的施測工具,並將幼兒分配至實驗組與控制組。控制組幼兒 進行四週的親子數學概念遊戲,實驗組進行四週的親子序列遊戲,另針對實驗組親子 進行一次20分鐘的錄影觀察,以瞭解親子互動方式與類型對於幼兒序列概念的影響。

本章第一節即依據上述研究所得結果,歸納出本研究之結論;第二節則針對本研究之 限制加以說明,並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建議以供家長與未來研究參考。

第一節 結論

本節以研究目的與問題為依據,綜合研究發現與討論,提出以下結論。

壹、 相對性等三項序列概念可能對於遞移性概念產生學習遷徙效應

遞移性概念是指當A大於B,且B大於C時,可藉由B判斷出A大於C之推理 能力。本研究發現序列概念中的多重序列-長寬色、寬度單一長度不等,以及相對性 概念與幼兒的遞移性概念具正相關,亦即當幼兒的「相對性概念」、「多重序列-長 寬色」,以及「寬度單一長度不等」概念越佳,其口語回應「你怎麼知道橘色木棒比 較短,紅色木棒比較長?」的遞移性概念越趨成熟。

一、「相對性概念」與遞移性概念的相關性

相對性概念是指在一組按等差排列的物體中,任何一個元素的量都比前面一個元 素大,且比後面一個元素小之關係,為各項序列概念中,與遞移性概念相關性最高的 序列概念。本研究將遞移性概念發展,依幼兒的口語回應區分為「萌芽期」、「發展 期」與「成熟期」三個階段。在相對性概念的題項中,能夠完整敘述「因為這個比較 短(指前一根木棒),這個比較長(指後一根木棒),所以這個(指插入的木棒)要 放在中間」的幼兒,其遞移性概念為成熟期,能夠完整述說遞移性的推論「因為橘色 第一短,綠色第二短...紅色是最長,所以橘色的棍子比紅色短」。若在相對性概念題 項中,僅說出「因為這根棍子比較短(指前一根木棒),所以這根棍子(指插入的木 棒)要排在後面。」的幼兒,其遞移性概念偏向發展期,對於木棒長短的推論易缺少 中介物的敘述「因為紅色的棍子剛跟藍色的比過」。由此可知,在相對性概念的題項 中,越能完整敘述將木棒插入序列位置原因的幼兒,其遞移性概念發展越趨成熟。研 究者認為與這二項概念皆需使用口語回應,且答案皆涉及木棒的長短排序有關。由於 本研究並未進行遞移性概念的親子互動遊戲介入,且幼兒相對性概念前後測的平均得 分均高於遞移性概念,本研究由此推論幼兒確實能將相對性概念中所習得之能力加以 類化,並運用於解決遞移性推論的問題。

二、「寬度單一長度不等」與遞移性概念的相關性

本研究所指「寬度單一長度不等」序列概念,是由一組長度不相等、寬度也各異 之氣球圖卡所組成,由於寬度的變化具規律性,因此可由窄至寬或由寬至窄的排列,

其發展區分為嘗試錯誤正確完成、整體考量仍有錯誤、整體考量正確完成四個階段。

排序時幼兒必須透過兩兩比較,找出長與短亦或寬與窄之關係,再依據此關係進行演 繹推論而列出次序,此種演繹推論的方式涉及遞移性概念。本研究發現在「寬度單一 長度不等」題項中,幼兒容易受到「長度」的干擾,難以聚焦於寬度的排序。因此幼 兒必須更加謹慎的將氣球圖卡來回比較以完成排序,而此種檢視方式與遞移性推論有 相似之處。運用嘗試錯誤完成「寬度單一長度不等」的幼兒,排序過程中依賴視覺感 受完成排序的特性,與遞移性概念發展期依靠直覺判斷相似;至於運用整體考量完成 的幼兒,能夠有系統的運用邏輯推理能力完成排序,此點則與遞移性概念成熟期透過 中介物完成A>C的邏輯推理能力相符。因此,本研究認為幼兒或許能夠類化「寬度 單一長度不等」遊戲中來回比較的技巧,引發遞移性概念的學習遷徙效應。

三、「多重序列-長寬色」與遞移性概念的相關性

多重序列-長寬色是指在一個矩陣中,將小方塊圖卡按照長度(顏色)由短至長

(由淺至深)做垂直排列,寬度由窄至寬做橫向排列,需要同時協調兩種不同關係(=

和>)才能運作。不同於多重序列的二個向度,遞移性概念則為單一向度A>B,B

>C,因此A>C的推論。本研究發現進行多重序列-長寬色排序時,若幼兒能夠先將 二個向度的小方塊按顏色深淺分類排放,後續則只需專注於小方塊寬度的比較。寬度 的比較如前所述,排序技巧的邏輯演繹與遞移性概念需要的推論相似,亦即幼兒排序 多重序列-長寬色越完整者,越能運用邏輯推論出寬窄間的關係,而不需要依賴直覺 完成排序,無形中亦使幼兒的遞移性概念得以反覆運用而更趨成熟。因此,本研究推 論多重序列-長寬色或許能夠產生遞移性概念的學習遷徙效應。

綜上所述,多重序列-長寬色、寬度單一長度不等以及相對性概念,與遞移性概 念具正相關,其共同特色為皆具困難度,並非單靠視覺即可完成;其二則是必需聚焦

於A>B,B>C,因此A>C單一向度的推論。由於本研究於親子序列遊戲中,並未

進行遞移性概念遊戲。站在學習歷程中當任務之間涉及類似的刺激,即可預期正遷徙 發生之觀點,研究者認為幼兒確實能將相對性概念、多重序列-長寬色以及寬度單一 長度不等的序列概念加以類化,產生遞移性概念的學習遷徙效應。

貳、親子序列遊戲能提升幼兒遞移性等五項序列概念

本研究發現實驗組幼兒在雙重序列-逆排序、多重序列-長寬色、多重序列-長與寬,

以及相對性概念與遞移性概念後測得分顯著高於控制組幼兒,且排序策略較控制組幼 兒更為精熟,表示親子序列遊戲能有效提升幼兒上述序列概念。

一、雙重序列-逆排序

本研究發現前測時控制組幼兒的雙重序列-逆排序概念較實驗組幼兒為佳,但後

測時實驗組幼兒的得分超越控制組,表示親子序列遊戲能有效提升幼兒雙重序列-逆 排序概念。此外,本研究還發現幼兒在雙重序列-逆排序中出現與過去研究相異的「直 接交換」策略,亦即幼兒直接將原本正排序的俄羅斯娃娃左右兩側的位置互換,使整 體序列按「最大的娃娃站最矮階梯」、「次大的娃娃站次矮階梯」順序呈現。研究者 推論造成此排序之因素在於施測工具中俄羅斯娃娃與階梯一對一的特性,以及指導語 中「這些娃娃剛剛看表演的時候,最大的娃娃檔住了最小的娃娃,請你幫忙娃娃換位 置」的指示,使幼兒類化了生活經驗中座位交換的經驗,因此出現「直接交換」的排 序方式。此現象說明了若能選擇合宜的教材並與生活經驗結合,能夠增進幼兒的序列 概念發展。

二、多重序列

本研究發現幼兒在多重序列-長寬色以及多重序列-長與寬的前測中,幼兒傾向以 嘗試錯誤的方式進行排序。在多重序列-長寬色後測中,部份實驗組幼兒則嘗試運用

「先將顏色分類,再進行寬度的比較與調整」完成排序。研究者由此推論對於參與本 研究的幼兒而言,顏色的深淺是比長度或寬度更易遵循的重要依據。此推論在大多數 幼兒排序缺少漸色向度的多重序列-長與寬時,仍使用「嘗試錯誤」解決序列任務得 到印證。此外,研究者在施測過程中僅向幼兒施以指導語,並未展示排序完整的多重 序列矩陣,可能使幼兒因為缺乏完整圖像,整合二個向度的矩陣更形困難。雖然兩組 幼兒的多重序列-長與寬的後測得分均低於多重序列-長寬色,但從實驗組幼兒後測得 分顯著高於控制組幼兒的角度思考,親子序列遊戲對於提升幼兒多重序列-長寬色以 及多重序列-長與寬概念有所助益。

三、序列雙要素

本研究發現兩組幼兒相對性概念前測時的排序策略皆以「正確插入序列,無法說 明」為主,但後測時實驗組幼兒能完整述說原因者較控制組幼兒為多。不僅如此,實 驗組幼兒的相對性概念後測得分亦顯著高於前測,表示親子序列遊戲的介入有助於相 對性概念的建立。至於在遞移性概念的部份,前測時兩組幼兒皆以「正確指認,無法 說明」為主,後測時實驗組幼兒最常運用的排序策略提升至「正確指認,部份說明」,

控制組幼兒則維持於「正確指認,無法說明」。從實驗組後測得分顯著高於控制組幼 兒的角度思考,研究者認為雖然本研究未進行與遞移性概念相關的親子遊戲,但不同 的親子序列遊戲仍能有效提升幼兒的遞移性概念。此外,從兩組幼兒相對性概念得分 均高於遞移性概念的情形可知,幼兒的相對性概念發展早於遞移性概念發展。

四、未達顯著差異的長度單一寬度相等與雙重序列-正排序概念

本研究發現實驗組與控制組幼兒在長度單一寬度相等與雙重序列-正排序的後測 得分皆未達顯著差異,推論其原因為親子序列活動介入前,參與本研究幼兒之長度單 一寬度相等,以及雙重序列-正排序之發展已趨近成熟,致使實驗處理效果受限,以 及在長度單一寬度相等與雙重序列-正排序二個分量表中,控制組幼兒所進行的部份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