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本章根據本研究的分析發現與研究結果,做成結論與建議,第一節為結論,

包含托育人員執行托嬰中心環境安全行為之現況、托育人員人口變項和工作變項 與執行直接環境安全行為和間接環境安全行為之差異,以及與執行直接環境安全 行為和間接環境安全行為之相關性等,進行綜合結論。第二節以研究所得結果提 出具體建議。

第一節 結論

壹、 托育人員執行環境安全之現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目前臺北市托育人員年齡介於26-30歲、未婚、大學畢業、

(嬰)幼兒保育科系畢業並取得托育人員資格、工作年資未滿一年、薪資介於

26001-28000元、工作時間滿10小時未滿11小時,在一年內參加有關環境安全

研習1次、一年內研習時數1-6小時等,為人數最多。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目 前托育人員的年資尚資淺、工作時間長,在一年內參加有關環境安全研習1次為 最高,但仍有21.6%的托育人員都沒有參加有關環境安全之研習,因此,現職之 托育人員應再持續研習和進修與托嬰中心環境安全相關之課程或活動,以提升托 育人員托嬰中心環境安全之行為能力。

研究結果亦顯示,托育人員在直接環境的睡眠環境和間接環境的管理環境行 為層面表現相較於其他層面較低。在睡眠環境層面中,多數托育人員認為將小被 子放在床頭,以利嬰兒需要睡眠時,可方便立即取用及保暖的行為是正確的。但 是,其實這是錯誤的行為,因為嬰兒在床上活動時或睡覺前,有時會翻身或改變 姿勢,因此,放在床頭的被子,很容易發生嬰兒意外窒息之事件。因此本研究結 果也顯示出,發生嬰兒意外窒息的潛在性因素。所以,對於嬰兒睡眠環境的安全,

98

托育人員需要再強化訓練與督導,以內化其預備睡眠環境安全之行為。

在間接環境安全行為之管理環境層面表現相較於其他層面較低,表4-21之

「6-7我知道滅火器放置的位置,並且會正確使用滅火器。」,完全做到的只有

56.4%,是托育人員管理環境安全行為層面中表現最高的。但是,在表4-21之反

向題「6-4*機構跳電疑似電壓不足,我會將電箱中的總開關重新開啟復電。」, 平均數只有2.67,這個數據意味著,托育人員知道機構跳電疑似電壓不足,因此 暫時不應立即將電箱中的總開關重新開啟復電,應先立即檢查環境中的各處電 源、插座和電線是否有走火跡象的人為數不多,也就是顯示托育人員對於突發狀 況的應變行為能力不足。然而,托育人員不僅應具備正確的環境安全知識,更需 要有行動力為嬰兒儘快回復安全環境或是脫離危險環境。因此,托育人員平日就 應知道如何處理「疑似電壓不足的跳電現象」,盡快請台電或甲級、乙級電匠專 家來評估處理,以避免衍生不必要的電線走火之意外災害。並且,托育人員必須 知道托嬰中心的電源總開關位置、滅火器位置及如何滅火,以能立即進行危機應 與處理。

因此,綜合上述,更加突顯出托育人員的睡眠環境和管理環境安全行為能力 之不足,顯示許多托嬰中心隱藏著高潛在性危險。因此,對於托育人員托嬰中心 睡眠環境安全和管理環境安全之知識、信念和行為的提升,應盡快辦理相關研習 課程。

貳、 托育人員適性地調配與補位,可以提高托嬰中心環境的安全

托嬰中心環境包含直接環境的餵食環境、睡眠環境、清潔環境、遊戲環境以 及間接環境的整體環璄和管理環境,每一環境都會有看不見的危險,所以需要不 斷檢核及維護,才能保持托嬰中心環境的穩定與安全。然而,由於托嬰中心環境 安全的檢核是由托育人員執行,而托育人員的人口變項與工作變項,其背景大多 不同,因此,如何減少人為的差異而造成環境不安全的情形,利用背景的差異、

99

特性和互補性來適度分配不同環境的安全檢核,將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本研究結果發現托育人員不同的人口變項對執行直接和間接的環境安全行 為有差異。其中,清潔環境、遊戲環境和睡眠環境安全,會因為托育人員背景不 同而不同。因此,探究本研究結果,研究者發現清潔環境以教育程度為高中職、

工作滿3年以上、年齡36-40歲之托育人員來安排進行清潔環境安全檢核最為適 合。因為工作滿3年以上者,對於所服務的環境大多已熟悉、了解,加上高中職 教育程度且年齡到36-40歲者,對於嬰兒換尿褲(片)、洗澡、練習大小便、及 身體清潔等預備、檢核與維護環境安全之行為,也已經累積到一定程度以上的習 慣和知能,因此在分配其進行清潔環境安全檢核時,會是一個適當、可考慮的因 素。

研究結果也發現遊戲環境和睡眠環境會因薪資而有所差異,但卻不會因年資 而有不同,這有可能是由於不同托嬰中心所給的薪資標準範圍不同,而年資的累 積是公平一致的。有趣的是,在遊戲環境安全層面,托育人員專科程度比高中職 程度更重視遊戲環境安全,顯示專科畢業的托育人員對於嬰兒在遊戲區所使用的 玩具以及對於嬰兒在攀爬遊具時,其周遭環境的安全會有較多的預備、檢查及應 變;月薪22001-24000元比月薪32001-35000元、和月薪24001-26000元比月薪

26001-28000元的托育人員更重視遊戲環境安全,這有可能是因為月薪

22001-24000元與24001-26000元屬於工作年資較淺的托育人員,對於環境與工

作作內容都需由工作年資較長者教導,因此,對於環境安全應注意的內容會有較 積極的表現。因此,托嬰中心可利用以上研究結果,在不同的環境中安排適當的 人口背景因素於環境中,如當嬰兒在遊戲區時,可多安排專科畢業者或是年資淺 者;清潔環境則以安排教育程度為高中職、工作滿3年以上、年齡36-40歲之托 育人員最為適合,利用這些特性,讓托育人員彼此可以做個適性的工作調配,使 在不同的環境安全上,將能有更適性的相互支持。

研究結果也發現,工作未滿12小時的托育人員比其他(滿12小時以上)的托

100

育人員更重視整體直接環境。因此,托育人員工作時間含午餐、午休及加班,應 不得超過12小時。

因此,綜合本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如果能善用托育人員的特性,適性地調配 工作與補位,應可以提升托育人員托嬰中心環境安全行為的能力,以維護托嬰中 心嬰兒的安全。

叁、托育人員不同的工作變項對托嬰中心環境安全行為有影響

本研究結果發現托育人員不同的工作變項對執行直接環境安全行為有顯著 相關。研究者從表4-36得知,壓力與直接環境的餵食環境和遊戲環境安全行為 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意即,托育人員工作壓力越高的時候,其環境安全行為將會 越低,反之亦然。

由於,在托嬰中心就托的嬰兒,在面對不同的狀態所呈現的情緒、動作也會 有所不同,例如:睡眠時處於安靜的情形,遊戲時則處於興奮的狀態,所以托育 人員的工作壓力,不僅包括來自托嬰中心工作業務的要求,也必需承受來自嬰兒 不定時變化的情緒和行為的壓力。當托育人員的工作壓力增加時,其環境安全的 行為就會較低。研究者從焦點團體座談中瞭解到,托育人員在幫嬰兒餵進食和遊 戲時,嬰兒大多會呈現開心、興奮或是躁動的情緒,使得嬰兒本身的動作容易失 控、失衡或是無法注意到周遭環境的危險,此時,托育人員需更加留意環境中的 潛在性危險因素。例如:當嬰兒在進行餵進食時,托育人員需全程陪伴在側並留 意安全;陪嬰兒玩繩子類的遊戲時,例如:有線的教具、玩具或遊具,要注意繩 子長度及嬰兒是否玩得安全;檢查嬰兒攀爬玩具高度是否安全及有無備妥吸震軟 墊以策安全。然而,當此刻倘若又恰逢托育人員須幫嬰兒換尿片或進行護理行為 時,托育人員的工作壓力會增高,比較容易疏忽檢核和維護餵食環境和遊戲環境 的安全,使得嬰兒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也隨之增高。

此外,從問卷統計結果也發現76%的托育人員對於工作感到挫折,62.7%焦

101

慮無法隨時隨地警覺嬰兒的需要,62.7%對於在工作之餘還要參與安全教育或研 習訓練以及61.8%對於除了照顧嬰兒外還要維護環境安全會感到壓力。56.4%被 主管指責對嬰兒照顧不周,顯示參加課程、維護環境安全及主管指責等都是托育 人員感到挫折、壓力的因素。而這些因素會不會影響托育人員環境安全行為的表 現,雖在本研究未進一步探究,但仍可做為參考的因素,以在未來可調整或是減 少托育人員的工作壓力,以增進其環境安全行為的表現。

而研習與直接環境的遊戲環境安全行為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意味著透過研習 可以提升托育人員環境安全行為。

本研究結果也發現,托育人員的信念和對執行間接環境之整體環境安全行為 層面呈顯著正相關;研習對執行間接環境之管理環境安全行為層面也有顯著的正 相關。此研究結果,更加突顯出托育人員的信念和研習經驗,對托育人員托嬰中 心環境安全行為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

肆、托育人員工作變項之壓力越高,其直接環境安全行為表現就越差

由於0-2歲嬰兒身心發展尚未成熟,語言亦尚未發展成熟,自理能力更未達 成熟,十分依賴托育人員的照護,而托嬰中心托育人員與嬰兒師生比為1:5,

因此當嬰兒正值需進食的生理需求或是想遊戲的心理需求產生時,嬰兒通常都會 以哭或生氣等情緒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此時,托育人員在照護嬰兒的壓力通常相 對就會提高。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工作變項包含信念、壓力、支持系統與研習中,壓力與 直接環境安全行為呈負相關。顯示出,當托育人員壓力越大時,直接環境安全行 為就會越差,特別是在餵食環境與遊戲環境(P值均小於0.05)。

因此,托嬰中心的經營者與主管不僅要關心托育人員於工作環境中壓力的承 載力,也應加強培訓托育人員在餵食環境和遊戲環境時的環境安全行為與技能。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