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47
2008年乳癌新發患者確診乳癌前,2005至2007年之乳癌篩檢類型如為乳房攝影,
篩檢超過12個月後才確診乳癌之比例為73.51%,篩檢12個月內確診乳癌之比例尚有 26.50%,此數據可作為縮短乳房攝影補助年限之參考。
以不同乳癌篩檢類型之利用情形,比較研究對象後續使用之治療型態,發現2005 至2007年無做乳癌篩檢與有做乳癌篩檢後續使用之治療比例最高皆為合併使用手術、
放射線治療、化學/標靶治療及荷爾蒙治療,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0)2008年乳 癌發生人數按整併期別及治療方式分類(表4),此治療組合申報比例最多的屬乳癌第 三期患者(42.06%),其次為第二期患者(22.01%),而未接受乳癌篩檢之研究對象使用此 治療組合之比利最高,有29.02%,高於曾執行乳房攝影者27.99%、乳房超音波者26.87%
及兩種篩檢皆執行者25.89%(見圖6)。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0)2008年乳癌發 生人數按整併期別及治療方式分類(表4),第三期乳癌患者次多使用之治療組合為合 併使用手術、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標靶,該治療佔研究對象未做乳癌篩檢者後續使用之 治療13.03%,此治療方式依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5)指出 屬乳癌第三期患者較合適使用之治療方式,該治療組合佔曾接受乳房攝影者後續使用之
治療11.54%、乳房超音波者9.40%、兩種篩檢皆接受者12.29%(見圖7)。第四期乳癌
係轉移性乳癌,已有遠處器官轉移,如骨、肝、肺、腦等(國家衛生研究院,2004)。 針對第四期乳癌之治療,依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15)
表示,可使用荷爾蒙治療或化學治療以減少骨骼疾病和癌細胞擴散到骨頭的疼痛,以單 純使用荷爾蒙治療對照本研究結果,未做過乳癌篩檢之研究對象後續單純使用荷爾蒙治 療之比例為0.30%;曾接受過乳房攝影之研究對象為0%、乳房超音波為0.19%、兩種 乳癌篩檢皆接受者則佔0.12%(見圖8),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2015)給予乳癌患者
48
分期治療之建議來看,本研究顯示過去未接受乳癌篩檢之研究對象後續使用之治療,屬 較晚期之乳癌分期。另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0)2008年乳癌發生人數按整併期 別及治療方式分類,第四期病患除緩和照護外,其次使用較多之治療為單純使用化學,
以此治療方式對照本研究結果,未做過乳癌篩檢之研究對象後續使用化學/標靶治療之
比例為0.65%;曾接受過乳房攝影之研究對象則為0.21%、乳房超音波0%、兩種乳癌
篩檢皆接受者0.24%(見圖9)。
將研究對象依照乳癌篩檢利用情形區分,可發現過去有接受乳癌篩檢之乳癌病患後 續使用之治療,屬乳癌分期較前面之病患使用。除比較不同乳癌篩檢類型乳癌病患之治 療型態外,由此間接推論乳癌篩檢有助於及早發現乳癌,與張金堅(2013)所回顧文獻 之結果吻合。
第二節 研究限制
全民健保重大傷病檔無納入原位癌之患者,故本研究之資料來源為國家衛生研究院 發行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2003年至2010年之門診處方及治療明細檔(CD)、住院醫 療費用清單明細檔(DD)、門診處方醫令明細檔(OO)、住院醫療費用醫令清單明細檔(DO) 及2008年之承保資料檔(ID),將研究對象(2008新發乳癌患者)之條件設定為2008年 第一次門診之第一個診斷碼為國際疾病分類第九版臨床修正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Ninth Revision , Clinical Modification, ICD-9-CM)代碼174(乳癌 (Breast Cancer)),且2003年至2007年無任何癌症就診紀錄,及2008年至2009年有主
診斷碼為174(乳癌)之住院紀錄者。
49
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無癌症分期之資料,故於推論乳癌篩檢是否有助於早期發現乳 癌有其困難,本研究以追蹤患者後續治療之方式並參考文獻說明以取代判斷乳癌嚴重 度。另於手術處置上,本研究無細分手術類型(單純性全乳房切除手術、乳房保留手術、
部份乳房組織切除手術等),及乳癌標靶治療於2008至2010年尚未納入健保給付,以 上皆使疾病嚴重度之推論有其限制。基於以上四點,本研究於結果外推時應採取保守謹 慎之態度。
第三節 研究建議
一、 對衛生主管機關之建議
本研究結果顯示,即使台灣於2004年7月起正式由全民健康保險提供50-69歲女 性,每兩年接受一次免費乳房攝影篩檢,其乳房攝影篩檢之利用情形仍不甚理想,建議 衛生主管機關應更加積極宣導女性接受乳癌篩檢之益處,多與社區結合,主動接近未自 我發現病灶之女性,並針對影響女性接受乳癌篩檢之負向因素進行排除,才能有效利用 乳癌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達到乳癌死亡率下降之目的。
二、 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
本研究所使用之乳癌治療共識為國家衛生研究院(2004)、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0)
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15)之指引,建議後續研究者可 依照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改以其他國家公告之乳癌治療指引進行探討,或針對其他癌症 區分篩檢利用情形進行分析,如子宮頸癌,以提供衛生主管機關研擬改善措施之參考。
50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明暘、黃俊升(2013).乳癌的手術治療.台灣醫界,17(4),383-389。
行政院衛生署(1998).中華民國八十四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84-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1999).中華民國八十五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85-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2000).中華民國八十六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86-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2009).第二期國家癌症防治計畫-癌症篩檢(99-102 年).台北:
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10).國家癌症防治五年計畫成果別冊.取自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Bulletin.aspx?No=2010 09170001&parentid=200712250030
51
行政院衛生署(2011).公共衛生年報.取自
http://www.mohw.gov.tw/MOHW_Upload/doc/%E4%B8%AD%E8%8F%AF%
E6%B0%91%E5%9C%8B100%E5%B9%B4%E7%89%88%E5%85%AC%E5
%85%B1%E8%A1%9B%E7%94%9F%E5%B9%B4%E5%A0%B1_000125800 1.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1).中華民國八十七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87-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2).中華民國八十八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88-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3).中華民國八十九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89-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中華民國九十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90-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5).中華民國九十一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9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52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中華民國九十二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92-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中華民國九十三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93-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中華民國九十四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94-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中華民國九十五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95-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0).中華民國九十六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96-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1).中華民國九十七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97-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2).中華民國九十八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98-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53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3).中華民國九十九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 http://www.hpa.gov.tw/DOWNLOAD/Statistics/1.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92 年以後資料僅含侵襲癌)/Y99-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全).pdf
呂昌明(1994).以健康信念模式分析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執行乳房自我檢查.衛 生教育論文集刊,7,142-153。
吳麗珍、李浩銑(2010).評析婦女乳房X光攝影與乳房自我檢查.嘉基護理,
10(1),1-7。
李作英、葉美玲(2011).乳癌發生之人口學因子與風險研究.領導護理,12(3),
26-37。
周宜宏、刁翠美(1998).乳房超音波檢查近況.臨床醫學,42(6),440-454。
季瑋珠、黃俊升、張金堅(1997).台灣的乳癌.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6(1),62-76。
林璟宏(2013).乳癌的化學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ine,17(4),404-411。
林慧淳、葉玲玲、吳仁佑、黃達夫(2002).以醫療品質的觀點探討台灣乳癌之 診療型態.台灣衛誌,21(5),349-362。
侯明鋒、陳芳銘、歐陽賦(2008).乳癌手術的沿革.中華癌醫會誌,24(2),102-107。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4).乳癌診斷與治療共識.台北: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8).2005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取自 http://nhis.nhri.org.tw/files/2005NHIS_Final%20Report_1.pdf
54
國家衛生研究院(2014).中華民國100年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長表申報15種癌 症期別與治療方式分析.取自
http://tcr.cph.ntu.edu.tw/uploadimages/CA15_LF100_20140415.pdf
張金堅(2013).乳房攝影篩檢是否能有效提升乳癌存活?當代醫學,40(7),
528-533。
張金堅、郭文宏、王明暘(2008).台灣乳癌之流行病學.中華癌醫會誌,24(2),
85-93。
張明真、吳姍樺、侯勝茂(2012).乳房攝影篩檢推廣成效之探討.醫院,45(3),
1-12。
陳育瑄、郭頌鑫(2013).乳癌的放射治療.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ine,17(4),
390-396。
陳碧芳、潘慶坤、陳昱甫、林建良、李英俊(2014).乳房超音波及超音波引導 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在乳癌診斷的效益分析.Medical Journal of South Taiwan,10,98-107。
曾錦惠、吳岱影、郭冠良、陳建志、洪碩徽、李乃信(2014).乳房檢查:乳房 超音波的角色.輔仁醫學期刊,12(3),141-150。
黃志中、王秀紅(2003).女性與醫療環境.護理雜誌,50(5),16-21。
黃獻樑、程劭儀(2006).乳癌的篩檢.基層醫學,21(8),225-228。
趙莉芬、林鉷彬、劉雪娥(2011).細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與乳癌標靶治療.長 庚護理,22(1),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