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43

44

礙學生心肺適能便有顯著提升,跳繩是全身性能的有氧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

有氧能力、肌力、肌耐力,對身體組成有顯著影響,有氧運動對心肺適能有明確 的提升效果,對久坐型態的智能障礙者來說,漸進性的提升強度就能有效增強心 肺適能。跳繩動作需使用全身各部位大量肌群,因此對腹部肌力、肌耐力也達到 訓練效果,與跳繩運動提升智能障礙者的肌肉適能研究符合。在握力部分,8週 的低強度跑走運動訓練便提升智能障礙者的握力達8%,顯示體適能提升使整體 健康提升,握力也因此提升,握力可當作整體肌肉力量的指標,大部分智能障礙 者參與的適應體育活動中,較少有手部持續抓握動作,跳繩動作須使用手部的肌 肉力量以持續控制跳繩把手,手部肌群的使用進一步提升了握力 (張顯洋,2002; 鄭豐譯、莊淑珈,2014;陳怡均、佘永吉,2020;古沛儒、佘永吉,2021;Khalili et al.,2009;Anne E et al., 2011;Arazi, et al., 2016)。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透過被動與主動伸展增加智能障礙者的關節活動度,

有氧運動能增加關節活動範圍及協調性,漸進性低中強度的有氧運動即能有效提 升智能障礙者柔軟度,本實驗的跳繩運動訓練及運動後 10分鐘的伸展活動,包 括手臂伸展、前三角伸展、闊背伸展及大小腿伸展等動作,運動量增加及伸展運 動對促進柔軟度發揮作用。在對身體組成的影響部分,身體質量指數、體脂肪率 及骨骼肌重量的分析結果皆無顯著差異,雖然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和綜合運動計 劃介入皆有益於智能障礙者心肺適能及肌肉適能,但大部分介入對身體組成影響 效果不明顯 (Bouzas et al.,2019;陳瑋婷,2017),賴文堂 (2012) 研究指出18週 間歇跳繩運動減少智能障礙學生體脂率16%,本實驗的運動週數只有8週,運動 週數長短可能為影響因素之一。

45

第二節 心血管健康指數

動脈硬化指數前測結果平均值小於70,為正常值範圍,收縮壓有升高情形,

顯示中度智能障者於高中就學階段動脈彈性正常,血管狀態仍屬健康,但已有血 壓升高情形,推論因動脈硬化為慢性血管發炎疾病,血管中低密度蛋白指數及內 皮細胞老化為主要因素,成人智能障礙者雖好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但尚年輕的中 度智能障礙者,血管健康尚未受年齡及生活型態的長期影響,若維持久坐生活型 態,仍會對心血管造成不利影響。經8 週漸進式強度間歇跳繩介入,對動脈硬化 指數無顯著影響,但對降低收縮壓有顯著效果,實驗組收縮壓下降 7%,符合謝 鎮偉 (2019) 研究,每週3次以上的長時間中強度以上有氧運動對收縮壓有調控

效果,及8 週中強度間歇跳繩運動有效降低體重過重國中生的收縮壓 (林正吉,

2015),雖然動脈硬化指數未有顯著差異,但收縮壓與動脈硬化指數具相關性,研

究指出,能降低收縮壓的有氧運動方有減少動脈硬化的效果,收縮壓的降低可視 為對動脈硬化有重要的正向影響 (張祐華、謝錦城,2013;David Montero et al, 2014)。

自律神經指標部分,8 週漸進式強度間歇跳繩使心率顯著降低,符合文獻所

論,有氧訓練能改善整體心率變異度,顯著降低心率,反映自律神經的活性增加,

增強副交感神經對心率的調節。實驗組在運動後的高頻範圍功率 (HF) 及高頻範 圍功率比 (HF%) 數據有降低的情形,與健康體重過重 (BMI>28) 年輕女性在運 動訓練後,高頻功率 (HF) 顯著降低結果相似,智能障礙者和體重過重者的自律 神經調節,是否有相似的副交感神經激活遲滯可進一步探討 (鍾維勵等,2008;

Bojan Makivić et al., 2013;Sahar M et al., 2017;Ishaque et al., 2021)。自律神經指 標前測統計結果,實驗組及控制組大部分自律神經指標值有顯著差異,雖然在體 適能項目兩組皆為同質,但具高強度跳繩能力的實驗組在總功率、低頻範圍功率、

高頻範圍功率及高頻範圍功率比等變項數值,均較不具低強度跳繩能力的控制組 高,可能顯示跳繩運動能力較佳的實驗組之交感、副交感的自律神經活性較控制 組佳,推論具高強度跳繩運動能力及跳繩動作能力較差的中度智能障礙學生之間,

自律神經調節有差異。跳繩是週期性的運動,需同時控制手部甩繩速度及下肢跳 躍動作,上下肢需充分協調的節奏性配合才能完成跳繩動作 (謝明達等,2008),

智能障礙是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運動時有變時性反應 (chronotropic response) 和 代謝反射 (metaboreflex) 的生理缺陷,因此智能障礙者的跳繩運動能力和自律神 經調節可能有相關性,另外,影響心律變異度的其他因素也包括年齡,青少年的 心律變異度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高中就學階段智能障礙者的跳繩運動對自律神 經指標的影響,是否受年齡因素影響仍需加以探討 (陳淑如等,2005;Shea, 2012; K.Dipla et al.,2013)。

第三節 總結

年齡、智力障礙程度、合併障礙種類、實驗類型和運動介入方式都會影響

運動對智能障礙者在身體健康的作用,但重要的是,運動和運動技能的教學活動 過程就已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 (Kapsal et al., 2019)。本研究對智能障礙者的體 適能及心血管健康指數作探討,以瞭解在高中就學階段智能障礙者的健康狀況,

8 週漸進式強度間歇跳繩,對中度智能障礙高中學生在體適能提升有顯著效果,

包括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握力及柔軟度,對降低收縮壓也有顯著效果。能降低 收縮壓的有氧運動能有效降低降低動脈硬化指數,收縮壓同時也是高血壓動脈硬 化的主要危險預測因子之一,與動脈硬化指數的增加具相關性,自主神經系統功 能又與心血管系統密不可分,因此本實驗的跳繩運動對心血管系統健康具一定價 值,有利於久坐生活型態的智能障礙者,研究中也發現跳繩運動能力也許和智能 障礙者的自律神經指標相關,值得進一步探討研究。

46

47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