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依據研究目的及結果進行討論與分析,共分為四節來說明,分別為研 究對象屬性分析、站樁氣功運動介入對認知障礙中老年人認知功能之成效、站樁 氣功動運動介入對認知障礙中老年人生理功能之成效、站樁氣功介入前後認知障 礙中老年人生活品質之成效
第一節 研究對象屬性分析
本研究基本屬性含年齡、性別、婚姻、教育程度、宗教信仰、主要照顧陪 伴者、常規運動、使用認知藥物,從基本資料統計結果具同質性。在疾病特性方 面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消化性潰瘍及藥物治療等,由於認知 功能障礙中老年人其共病性較高。依據統計結果顯示兩組研究對象,,在高血壓 性心臟病實驗組沒有心臟病者34人(77.8%)、控制組有心臟病25人(54.3%)、高 血脂實驗組有高血之25人(58.7%)、控制組沒有高血脂25人(34.8%),表示控制 組對象在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比例較高,實驗組對象在高血脂的比例較高,p<0.05 呈現差異性。分析原因,由於本研究組別為隨機分派,未進行疾病種類的人數分 派,所以產生人數比例問題;但此兩類受試者均有長期規律用藥,因疾病的人數 所造成的基本差異,不會影響本研究結果效用,故未進一步分析。
在年齡,年齡平均為7歲;與Brodaty, Woodward, Boundy, 與Barnes研究
(2006),所調調查48家醫院輕度至中度重度阿爾茨海默型患者345位,其平均
年齡78歲。Woods, Aguirre , Spector ,和Orrell(2012)統合分析26篇認知障礙的相 關文獻,平均年齡為61-85.3歲與本研究相雷同。
在性別比例,本研究以女性居多佔63%,多篇認知功能障礙統合文獻,其統
計結果其女性均佔大部分(Tse, Wong, & Lee ,2015;VWoods, Aguirre , et
al.,2012;Venturelli , Lanza , Muti & Schena,2010)。教育程度上,本研究受試者不
識字佔23.9%、高中小學站38%,與國內研究調查住院患者認知功能損傷結果
25.5%及37.08%(戴、葉、黃、羅,1999) 相近似。故本研究在年齡、性別、教
育基本資料與上述認知相關研究結果是相似。過程中照顧者或陪伴者擔任是否
支持授試者繼續參與研究扮演重要角色,統計分析結果,有照顧者或家屬陪同 者,在基本資料實驗組佔69.6%,控制組佔67.4%,兩組比例無顯著差異,檢視 後測後的流失率,顯示實驗組參與人數76.1%較控制組的參與人數67.4%較高。
第二節 站樁氣功運動介入對認知障礙中老年人認知功能之影響 本研究介入站樁氣功前後對認知功能障礙中老年人的影響,以簡易心智狀態
量表及神經心理認知測量,在介入前無顯著差異。
在簡易心智狀態檢測結果,實驗組前後差異1.79±2.79、控制組-0.39±2.51,
介入前之前測實驗組得分22.0,控制組22.78,受試者的認知切點在23分以下。
結果與Venturelli 等人在 1635 個社區對 818 位進行老人身體訓練,其前測的
MMSE 實驗組及控制組為 22.1及22.2分,與本研究結果MMSE前測結果相當。
在神經心理認知測驗『區塊敲擊測驗(Corsi Block-Tapping Test, CORSI)』 部分,進行介入措施前進行前測及滿12週測量,以受試者點擊視覺空間短時記 憶測驗之得分題數:結果顯示在控制組別與時間的交互作用下,區塊正確點擊數 實驗組的得分平均值在滿4週後2.72增加到4.55效果顯著,於第9週更提升到 2倍,控制組平均值維持在3.33-3.52僅微幅改變。經搜尋CORSI首次被用在氣 功介入認知功能障礙之評估,其有效性已被多位學者認可 ( de Paula, Malloy- Diniz, & Romano-Silva, 2016;Brunetti, Del Gatto, & Delogu, 2014;Kessels, van Zandvoort, Postma, Kappelle, & de Haan, 2000)。在專注認知力(COG)部分,在第4 週到12週,實驗組由前測33.9增加到58.55,控制組是46下降到29,實驗組明 顯表現較好。搜尋與氣功、太極、八段錦相關文獻,介入措施後大部分以分析其 身體功能為主,僅有少部分文章探討,其有效性已被多位學者認可 (Fage et al., 2015)
。
氣功對認知的提升,在一年261人參與太極拳(Lam et al., 2012)氣功練習 研究結果,疾病風險降低(RR:0.21,95%CI 0.05-0.92,P = 0.04),其MMSE其實 驗組前後測25.1到後測增加0.3,控制組24.2下降0.2;ADAS-CO實驗組前後測增加2、控制組24.4降低0.2,雖未呈現住差異但均呈現些微的進步,結果成
44
效與本研究相近似。
第二節 站樁氣功運動介入對認知障礙中老年人生理功能之成效
認知障礙中老年人的有較多的慢性病、肌肉減少症、高血壓、糖尿病、
骨質疏鬆症和心臟是,目前已知氣功可以降低慢病其疾病所造成的生理風 險。本研究以站樁氣功介入前後認知功能障礙中老年生理功能成效,而以握力、
站坐 1 分鐘、6 分走路距離,來測量認知功能障礙中老年人介入措施前後對肌力、
肌耐力與心肺適能的影響程度,比較兩組在前測的握力、站坐 1 分鐘、6 分走路 距離無顯著差異。依據Rantanen 等人(1999)在中老年手握力的中老年殘疾的預 測指標,顯示低肌力之中老年人殘疾風險愈高。Tsang e 等人 (2013)在慢性病老 人介入12週的氣功運動訓練,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基本資料MMSE與握力沒有差 異;在介入氣功運動措施後,在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肌力檢測結果實驗組增加
16%,控制組下降了13%( p = 0.034)。本研究介入12週站樁氣功結果,在組別
與時間交互作用第2、3週後兩組呈現顯著差異(p = 0.036與<.001);表示氣功運 動介入中老年人對肌力的成效,兩個研究成果是相同的。針對婦女的肌力研究 (Xiao & Zhuang, 2016),在12週的胳膊和腿部肌肉的訓練,調查37位平均65歲 婦女實驗組和對照組,肌肉強度,功率和功能增加動力強度表現(範圍從41.9
%到64.1%),肌肉力量輸出(18.2到33.6%)和功能(15.8%),其結果與本研
究相仿在12週即改善其運動強度。
於身體活動度,在介入八段錦氣功對55-80歲PD患者後調查研究(Xiao &
Zhuang, 2016) 中,實驗組與控制組在6分鐘步行基本資料沒有顯著差異;在介
入八段錦氣功措施後,6分鐘步行試驗結果成效良好(P = 0.042),與本研究介 入氣功介入在地2、3個月後成效相仿。
第三節 站樁氣功運動介入對認知障礙中老年人生活品質之影響 本研究以SF-12健康量表測量認知功能障礙中老年人介入措施前後對生活 品質的影響程度,SF-12健康量表面向主要為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二大類,內容 以身體活動度、情緒、疼痛與生活感受等問題進行評量。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兩 組的前測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健康指數無顯著差異。
在Carol與 Kemp,(2004)對158受試者腦動脈硬化練習1至6個月氣功,結果發 現,受試者膽固醇降低並改善眩暈,失眠,耳鳴,麻木,眩暈頭痛症狀。以太極 氣功(洪、鄭,2015)介入肺葉切除術患者,在術後身體活動力,促進患者提早下 床活動。
依據Wang et al.(2014)調查統計以太極拳及氣功介入之影響生活品質的調查
統合37篇文章,結果在生活品質心理健康指標,以焦慮、壓力和訓練自我包括 SF-12整體生活質量的改變,由於異質性之因素,心理健康測量未達顯著差異,
與本研究站樁氣功介入認知障礙中老年人生活品質在心理健康方方面無顯著差 異。另外在整體生活品質,許、朱、張(2008)運用八段錦氣功進行6週的介入措 施,改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整體生活品質,其生活品質變項包括身體功能、
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角色功能、疼痛等整體健康結果顯示兩組於統計上 皆無顯著差異。在氣功養生運動在成年人腦α 波功率及生活品質的差異研究
(鄭、賴、蔡,2008),結果顯示功齡較長者(8.9年) 在WHO 生活品質問卷結果顯
示綜合健康、生理、心理其生活品質有顯著改善,但功齡較少(3個月)無顯著效 果,綜合以上結果做此推論,氣功對人體生理心理及整體生活品質有一定的成 效,但心理健康的改善則需透過較長時間的鍛鍊才可達到特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