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討論

Dalam dokumen 研究生:葉怡廷 撰 (Halaman 51-56)

現,結果呈現30名成人中,於第二耳植入後3個月與9個月時,正確率為55%

和60%。Illg等人(2013)研究中也指出,雙側植入使用時間越長,第二植入耳

在單字詞、安靜及噪音下語句聽辨,優於雙側植入使用時間短的族群。

本研究與上述其他研究結果有相同趨勢:術後12個月雙側聆聽及第二耳單 獨聆聽的語音聽辨表現優於術後6個月。未達統計差異的原因,推測是受限於個 案數不多,未來仍須累積更多個案做研究。也期待在雙側植入更多年後,再檢視 其成效,更可了解於術後,動態變化中,何時可達最佳之語音聽辨能力。

第二節 第二植入耳及雙耳和雙側植入時間差之語音聽辨表現

本研究於受試者第二耳電子耳植入後6個月及12個月時進行安靜單字詞、

安靜及噪音語句聽辨測驗。在探討雙側電子耳植入時間差對第二植入耳及雙耳語 音聽辨表現的影響,本研究與其他相關研究有相同趨勢顯現,雙側電子耳植入時 間差越短者,對第二耳語音聽辨表現有較大助益。Gordon等人(2009)研究58 名兒童,並分組為植入時間差短(6到12個月)及長(大於24個月),結果顯 示第二耳在安靜下單字測驗的表現,雙側電子耳植入時間差短的組別,優於植入 時間差長的組別。

Laske等人(2009)針對29名已使用雙側電子耳六個月以上的成人進行安

靜下語句聽辨測驗,結果顯示雙側植入時間差與雙耳分數差有顯著相關。植入時 間差短,其兩耳分數差距越小;第二耳的語音聽辨表現,及早植入第二耳會較較 晚植入第二耳佳。Illg等人(2013)使用德語HSM語句測驗施測,將73名兒童 及青少年依雙側植入時間差分為三組,第二耳的語音聽辨表現,植入時間差短者

(>5-7年),顯著優於植入時間差最長(>9-15年)的組別。

Steffens等人(2008)研究中有20名兒童,其在噪音中第二耳雙字詞聽辨的

表現與植入時間差呈現中度負相關。Zeitler等人(2008)也有相似結果,43名 兒童在植入第二耳前以及第二耳植入後三個月時,第二耳的語句聽辨表現分數差

距,和植入時間差呈中度負相關。植入時間差越短,其第二耳植入前後三個月語 音聽辨表現分數差距越大,及早植入第二耳,第二耳的表現進步越快。

本研究雖與上述研究有相同趨勢,但其他相關性仍有許多因素要探討。雙側 植入時間差是影響語音聽辨結果的因素之一,其他影響因素如聽力師調頻適當性 等、聽能復健及訓練之成效、家庭支持功能,皆可能影響語音聽辨結果。另外,

本研究目前是於第二耳術後12個月做語音聽辨成效評估,仍須思考若時間更久 後,其第二耳之成效是否能夠提升?仍有待後續探討。

第三節 第一耳、第二耳及雙耳人工電子耳聆聽的語音聽辨表現

本研究於受試者第二耳電子耳植入後6個月及12個月時進行安靜單字詞、

安靜及噪音語句聽辨測驗。探討在分別單側耳和雙側聆聽,其語音、語句聽辨表 現差異。

於植入第二耳6個月後及12個月後時,4名學齡兒童在三項測驗之中,使 用第一耳、第二耳和雙耳聆聽的研究統計結果均為:在MMRT和MHINT-Q無 顯著差異,在MHINT-N的雙耳聽辨表現顯著優於第二耳。

圖 4-9顯示三項測驗中,植入第二耳6個月時,第一耳和雙耳聆聽表現都較 使用第二耳聆聽佳;MHINT-N的雙耳聆聽表現略優於第一耳聆聽;於MMRT

和MHINT-Q測驗則為雙耳聆聽略差於第一耳聆聽。圖 4-10顯示植入第二耳12

個月時,三項測驗中,第一耳和雙耳聆聽表現都較佳於使用第二耳聆聽;

MHINT-Q及MHINT-N的雙側聆聽表現略優於第一耳單獨聆聽;於MMRT測驗

則為雙耳聆聽較第一耳聆聽略差。

Tyler等人(2002)研究9名習語後失聰的35歲至71歲成人,整體而言,

其在安靜單字、安靜語句及噪音語句都有雙側聆聽優於任一耳單獨聆聽的趨勢。

其中少數例外,在單字測驗有2名、安靜語句有2名,噪音語句有3名為第一耳 好耳表現略優於雙耳。Laszig等人(2004)於37名成人第二耳植入後1個月、3 個月及6個月時,分別對好耳、壞耳及雙耳進行語音聽辨測試。在單字部分有

30名個案參與,在測試的三個時間點皆有雙耳聆聽優於壞耳單獨聆聽的統計顯 著差異。在安靜語句有19名個案參與,植入第二耳後3個月及6個月時,皆有 雙耳聆聽顯著優於壞耳的結果;於6個月時另外有雙耳聆聽顯著優於好耳的結果。

在噪音語句有20名個案參與,於植入第二耳6個月後測試,雙耳顯著優於好耳 及壞耳。

本研究與上述二位學者之結果相近,即雙耳聆聽優於第一耳及第二耳單獨聆 聽,特別在於噪音下之語詞辨識。

第四節 語音清晰度、聽覺分類及主觀問卷

本研究之自編主觀問卷結果,所有8名個案均認為植入第二耳電子耳後,在 生活上聽聲音的表現變好,包括複述需求變少、回應次數增加、聲音辨位能力較 好及吵雜環境下聽辨能力較好。植入第二耳前,對第二耳植入的心態,有6名抱 持正面態度,2名負面。第二耳植入後半年至一年間的心態,7名有正面態度,1 名普通。8名個案皆自認為第二耳植入是值得的。其中7名也對建議他人植入第 二耳電子耳持正面態度。

本研究與相關研究有類似結果,Galvin等人(2014)訪問57名雙側植入電 子耳(50名不同時植入雙側電子耳,7名同時植入),第二耳植入均已經超過 3.5年的兒童父母。問卷設計包含四部分,助聽輔具的使用情形、雙耳使用效益 和表現、家長觀察兒童對第二耳適應度及態度、家長認為讓兒童植入第二耳是否 值得及其理由。在雙耳使用效益採開放式填答的部分,有40名家長填答,在雙 耳使用表現與單耳使用比較,最常出現的部分包括:聲音定位能力較好23名、

複述需求較少19名、有較好及迅速的回應11名、在噪音中聽辨能力較好8名。

在植入第二耳後的心態,有50名不同時植入雙側電子耳的兒童家長填答觀察其 子女的心態,剛植入時有31名有正向態度,植入後半年至一年為32名持正向態 度,到做問卷訪談時(至少已使用雙耳3.5年)有36名對第二耳的心態為正向。

故隨著雙側使用時間越長,越多個案對第二耳抱持正面的態度。有86%的家長

(n=57)認為兒童植入第二耳是值得的,第二耳植入後讓個案有較好的社交生活、

對生活安全的敏感度增加,且更有自信、快樂、較放鬆。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Dalam dokumen 研究生:葉怡廷 撰 (Halaman 51-56)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