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先將本研究收集之資料進行編碼後,輸入統計軟體中進行建檔,以SPSS 19.0
for Windows 統計軟體進行分析,資料分析依研究問題敘述如下:
一、描述性統計:類別資料,如性別、心跳停止原因、初始心臟節律等;序位資 料,包含年齡及急救時間,皆以人數、百分比來描述研究對象的基本屬性及研究 問題。如表3-1:
二、推論性統計:探討 OHCA 老人的基本屬性、心肺復甦措施執行情形與急救 結果之相關因素,變項分別以卡方檢定(Pearson Chi-Square)分析,如果超過百 分之20細格的預期個數少於5或最小的預期個數小於1時,則以費雪精確性檢 定(Fisher’s Exact Test)判斷分析,達到統計顯著差異者,納入邏輯式迴歸分析
(Logistic Regression),瞭解影響OHCA老人急救結果的預測因子。如表3-2:
23
表3-1 變項名稱與描述性統計方法
變項 性質 統計方法
性別 男性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女性
年齡 65-74歲 序位 百分比、次數分配
75-84歲 最大值、最小值
85-94歲 平均數、標準差
95-104歲
過去病史 高血壓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糖尿病
高血脂 癌症 腦中風 心臟病
慢性肺臟疾病或氣喘 慢性肝臟疾病
慢性腎臟疾病 失智症
帕金森氏症
其他ex.肺結核,憂鬱症
不詳 無 不實施心肺復 甦術
是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否
發生地點 住家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公共場所
長期照護中心/安養院 送醫途中/篩檢
心跳停止原因 心因性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呼吸性
24
循環性 代謝性 其他 ex.癌症 不詳/司法相驗 被目睹的心跳
停止
非緊急醫療人員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緊急醫療人員
否
旁觀者急救 是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否
初始心臟節律 不可電擊心律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可電擊心律
急救內容 氣管內插管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體外心臟按摩
急救藥物注射 心臟電擊 復甦者被急救
時間
≦十分鐘 序位 百分比、次數分配
>十分鐘,≦二十分鐘
>二十分鐘,≦三十分鐘
>三十分鐘 恢復自發性循
環
是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否
急救後最終狀 態
返家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長期照護中心/安養院
轉院
病危自動出院 死亡
存活至出院之 神經學狀態
15分清醒 類別 百分比、次數分配 13-14分輕度昏迷
9-12分中度昏迷
≦8 重度昏迷
25
表3-2 變項名稱與推論性統計方法
自變項 依變項 統計方法
性別 男性 恢復自發性循環 卡方檢定或 費雪精確性 女性 及存活至醫囑出院 檢定
年齡 65-74歲 恢復自發性循環 卡方檢定或
費雪精確性
75-84歲 及存活至醫囑出院 檢定
85-94歲 95-104歲
發生地點 住家 恢復自發性循環 卡方檢定或 費雪精確性 公共場所 及存活至醫囑出院 檢定
長期照護中心/安養院 送醫途中/篩檢
心跳停止原因 心因性 恢復自發性循環 卡方檢定或 費雪精確性 呼吸性 及存活至醫囑出院 檢定
循環性 代謝性 其他 ex.癌症 不詳
被目睹的心跳停止 非緊急醫療人員 恢復自發性循環 卡方檢定或 費雪精確性 緊急醫療人員 及存活至醫囑出院 檢定
否 旁觀者急救 是 否
恢復自發性循環 及存活至醫囑出院
卡方檢定或 費雪精確性 檢定 初始心臟節律 不可電擊心律
可電擊心律
恢復自發性循環 及存活至醫囑出院
卡方檢定或 費雪精確性 檢定
(單變項達到統計顯著差異者,納入邏輯式迴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進 而找出影響OHCA老人急救結果的預測因子)
26
第六節 研究倫理考量
本研究執行會嚴格遵守研究倫理規範,研究計畫經收案醫學中心的研究倫理 委員會(Research Ethics Committee, REC),審核通過後開始進行,為非記名、非 互動且非介入性之研究,因此不會對研究對象造成傷害,為保護病患隱私權,自 擬的調查表僅以編號表示,再由研究者建檔保存;落實醫院小密封運動,所有資 料僅供本研究計畫使用,絕不會用作他途,書面資料存放於上鎖之資料櫃內,電 子檔案將存放於研究者之個人電腦並鎖碼處理,直到研究成果發表一年後即將研 究資料進行銷毀;在研究過程中除本研究之研究團隊成員外,他人不得查閱,且 研究結果以團體呈現,無從自蒐集之資訊辨識特定之個人。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