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古今悅讀一百第14回實力評量(學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古今悅讀一百第14回實力評量(學用)"

Copied!
2
0
0

Teks penuh

(1)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 6 分,共 24 分)

( ) 1. 下列各組「 」內的字,讀音前後相異的是:

(A)面貌「謦」欬/「罄」竹難書

(B)不知什麼原故忽然「輟」學/餔糟「啜」醨

(C)姊何心「舂」乃爾耶/見數木人「摏」米,一木驢運磨如飛 (D)夫衝冒霜露,扳援「崖」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 ) 2. 閱讀下文,最適合填入□內的詞語依序是:

  再見!把□□與□□還給你—婚約的信誓與海洋的象徵。再見!所有的錯誤乃為了雕 琢生的精萃,我們都無罪。

  你看!這樣,我們又回復到自己的第一頁,可以自由地讚歎自己的季節、蟬嘶、風香、

草色及周遭的友誼。(簡媜〈水經注—訣朋〉)

(A)鑽石/松果 (B)項鍊/貝殼 (C)盆栽/星砂 (D)戒指/鑰匙

( ) 3. 依據下文,最符合「當時只道是尋常」的情感是: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 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浣溪沙〉)

(A)慨歎過往生活尋常乏味,未能及時行樂 (B)懊悔年少不知努力,空自蹉跎尋常時光 (C)追憶當時以為尋常,卻無法重現的過往 (D)欣喜尋常生活,時而能有不尋常的美好

( ) 4. 依據下文,關於作者與子固、正之三人的關係,敘述適當的是:

  江之南有賢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賢人焉,字正之,

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賢人者,足未嘗相過也,口未嘗相語也,辭幣未嘗 相接也。其師若友,豈盡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學聖人而已 矣。學聖人,則其師若友,必學聖人者。聖人之言行,豈有二哉?其相似也適然。

(王安石〈同學一首別子固〉)

(A)三人皆師出同門,後來因道不同而漸行漸遠 (B)作者期望能結識子固、正之,但卻苦無良機 (C)三人雖素昧平生,但對彼此聖賢之名有所耳聞 (D)子固、正之為作者的好友,但此二人彼此並不相識

二、閱讀題組(每題 9 分,共 36 分)

◎閱讀下文,回答5~6題:

  同學們一出校門,便各奔前程。因為修習的科目不同,活動的範圍自異。風雲際會,拖青紆紫者有 之;  ( 甲 )   ,腰纏萬貫者有之;有一技之長,出人頭地者有之;而座擁臯比,以至於吃不飽餓不 死者亦有之。在校的時候,品學俱佳,  ( 乙 )   ,以後未必有成就。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確是  ( 丙 )   。不過一向為人卑鄙投機取巧之輩,以後無論如何翻雲覆雨,也逃不過老同學的法眼。

所以有些人迴避老同學惟恐不及。 (梁實秋〈同學〉)

( ) 5. 依據上文,推斷(甲)(乙)(丙)三處,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是:

(A)米珠薪桂/頭角崢嶸/一語成讖 (B)米珠薪桂/為德不卒/不刊之論

(C)踵武陶朱/頭角崢嶸/不刊之論 (D)踵武陶朱/為德不卒/一語成讖

( ) 6. 下列敘述最符合上文「『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確是不刊之論」的是:

(A)小時候優秀,長大後才能出類拔萃 (B)小時候優秀,不代表未來能有成就 (C)小時候都不優秀了,長大自然沒有成就 (D)小時候不優秀的人,前途往往不可限量

◎閱讀下文,回答7~8題:

  小雨還在落,燕子的羽翼就要溼透了,仍然頡頏不止。記憶像一張張發霉的幻燈片,在心的暗室裡 反覆地播映。本來陽光璨璨,過了晌午,忽然細雨如織,把天空織成一張白色的布幕。午前我們 曾經出門,浩蕩的隊伍穿過冷清的街坊,靈幡伴著麻衣在風中無力地顫抖,嗩吶裡流出一種黏膩 渾濁的聲響,如同粗獷的草籽洒在耳膜,使人神經緊繃,怕要長出一些些什麼。墓地裡布滿高低 錯綜的五節芒,皤皤如髮,囂張刺目地向八方擴展它的版圖。

  棺木緩緩沉入墓穴,一種黑暗從此定型,凝固,如冷卻的柏油。

  這樣很好。再沒有斷斷續續的咳嗽切入熟爛的眠夢,沒有濃稠的痰從牆壁上滲透過來。有些可愛可 恨的故事或好或壞的運命或將就此打住。天花板上不再瀰漫著嗆鼻的烏雲,壁虎們不再發出咯咯 咯咯,喔,令人目熱齒冷的笑聲。南天無雲,北窗放晴,東籬花開,西畝稻青,草木欣欣向榮,

世界一片光明。這樣很好,光天化日的上午,在左右鄰舍的幫忙之下,我們已經將父親掩埋。

(唐捐〈有人被家門吐出〉)

( ) 7. 依據上文,敘述最適當的是:

(A)文中描寫五節芒的擴展,是以樂景寫悲情

(B)作者反覆提及「這樣很好」,是為了安慰喪偶的母親 (C)燕子的頡頏不止,暗示了一切回憶將隨之而逝 (D)靈幡在風中無力顫抖,象徵了作者當時的處境與心情

( ) 8. 依據上文,若旁人要為文中亡故者撰寫哀輓題辭,最適合的是:

(A)南極星沉 (B)北堂春去 (C)玉簫聲斷 (D)玉樓召記

三、多重選擇題(每題 10 分,共 40 分)

( ) 9. 依據下文,關於作者與其愛妻芸娘在閨中談論《西廂》一事,敘述適當的是:

  芸忙回首起立曰:「頃正欲臥,開櫥得此書,不覺閱之忘倦。《西廂》之名聞之熟矣,

今始得見,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曰:「唯其才子,筆墨方能 尖薄。」(沈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A)由文中可知,芸娘乃初次閱讀《西廂》

(B)芸娘覺得《西廂》內容甚為尖酸刻薄,不解夫婿為何鍾愛此書 (C)沈復認為正因為《西廂》作者是才子,筆法才能做到如此尖酸刻薄

(D)「頃正欲臥,開櫥得此書,不覺閱之忘倦」可知芸娘深夜讀書,疲勞有倦容

(E)藉《西廂》內容寫唐明皇與楊貴妃,因安史之亂而致死別的悲劇影射作者夫妻終將 離異

( ) 10. 文學作品中,有時會表現出責備的語氣,但實則含有同情或關心之意。下列文句,符

合此種手法的是: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B)不要失了你的時了!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癩蝦蟆想吃起天鵝屁」

(C)吾固知爾之必死,然不謂若是其速;又不謂爾子、爾僕,亦遽然奄忽也!皆爾自取,

謂之何哉

(D)魯迅的激昂看來好像是進步的,其實是空洞的。什麼叫是古是今?難道古往今來的 一切都包括到你打倒之列了

(E)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

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姦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

( ) 11. 下列作品所傷悼的對象與成語運用,配對正確的是:

(A)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鼓盆之 戚

60605S 14-1

14

搭配主題:抒情詠懷(第66~70回)

(背面尚有試題)

(2)

(B)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彷彿,翰墨有餘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怳如或存,周遑忡驚惕─立雪神傷

(C)黃昏將盡,邦兒的嬸嬸在山門暮色中驀然看見邦兒,還聽到他說:「我不喜歡媽媽 那樣,不想她太傷心!」這是最後的辭別,母子連心的割捨─皋魚之泣

(D)小信封上的鉛筆字,也已逐漸模糊得不能辨認了。可是我痛悼哥哥與幼弟的心,卻 是與日俱增,因為這些暗淡的事物,正告訴我他們離開我一天比一天遠了─雁行 失序

(E)當你斷氣,媽媽撫你而哭,說她願意用自己的身子來代你,好讓你掮木頭來養活爸 爸和哥哥,那已非昔日的說了來玩的,而是被奪去一切的絕望者椎心的悲訴了─ 抱痛西河

( ) 12. 下列文意解釋,敘述適當的是:

(A)「古者重去其鄉,遊宦不踰千里」,其意與「使民重死而不遠徙」相近 (B)「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流露出美人遲暮的感傷

(C)「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 潰癰」呼應「大塊勞我以生」、「息我以死」的思

(D)「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由詩 中用到潘岳悼亡的典故,可判斷悼念的對象應為母親

(E)「那就把各自的碎片還給各人,『情』還是有的,就是回不了頭……你會依然眷戀 著我為你服侍過的滴水之恩」,可知分開後,對方對作者仍藕斷絲連、糾纏不斷

14-2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第五章 成績評量結果之處理】 二十一、學生畢業成績之計算,每一科目以其各學年成績平均之;總平均以三學年平均成績平均之。 二十二、高三甄選入學(繁星推薦、個人申請等)及申請國外大學等各項升學之學生成績計算時,須以公平公正為原 則,不得隨意變更其在校成績,避免影響其他學生之權益,若有蓄意變造、更改其學生成績有觸犯法律之行為 者,依相關法律處理。 【第六章

總 分 實力評量 14 回 第 6 回 人權教育 年 班 號 姓名 有著作權.侵害必究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0分) 1-2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1-2題: 余伏見聖上好生之德,同於往聖,每質獄辭,必於死中求其生,而無辜者乃至此!倘 仁人君子為上昌言:「除死刑及發塞外重犯,其輕繫及牽連未結正者,別置一所以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