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古今悅讀一百第09回實力評量(教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古今悅讀一百第09回實力評量(教用)"

Copied!
3
0
0

Teks penuh

(1)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 6 分,共 24 分)

( A ) 1. 下列詞語其構詞形式與「手舞足蹈」相似的是:

(A)心融神洽 (B)藉寇齎盜 (C)放牛吃草 (D)行吟澤畔

* 題幹「手舞足蹈」的構詞形式為「名詞+動詞+名詞+動詞」 (A)「心融神洽」的構詞形式為

「名詞+動詞+名詞+動詞」 (B)「藉寇齎盜」的構詞形式為「動詞+名詞+動詞+名詞」,比 喻幫助了敵人而損害自己 (C)「放牛吃草」的構詞形式為「動詞+名詞+動詞+名詞」 (D)「行 吟澤畔」的構詞形式為「動詞+動詞+形容詞+名詞」。

( C ) 2. 下列成語均與學習、讀書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甲)末學膚受  (乙)胸無點墨  (丙)橘化為枳  (丁)一傅眾咻 戊)跬步千里  (己)囫圇吞棗  (庚)牛角掛書  (辛)食古不化

(A)甲、己均形容讀書不夠深入、不求甚解 (B)丙、丁均可用以說明學習環境的重要性 (C)乙、庚、辛均用以比喻負面意義的學習 (D)戊義同「勤能補拙」,強調學習貴在有恆

*(C)「牛角掛書」比喻勤勉讀書,屬正面意義 (甲)「末學膚受」指學問不求根本,淺嚐即止,僅

得皮毛 (乙)「胸無點墨」比喻人毫無學識 (丙)「橘化為枳」比喻同樣的東西會因環境的不同而 引起變化 (丁)「一傅眾咻」指一人教誨時,眾人在旁喧擾。比喻學習受到干擾,成效不佳,或環 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戊)「跬步千里」指即使是只走半步,也不停止前進,便能遠行千里,比喻不 間斷地努力,終可獲致成功 (己)「囫圇吞棗」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 (庚)

「牛角掛書」典自唐代李密家境貧寒,乘牛掛書於角上,邊行邊讀書。比喻勤勉讀書 (辛)「食古 不化」指學了古代知識而不能充分理解、應用,如同吃了東西不能消化一樣。比喻一味守舊而不 知變通。

( B ) 3. 閱讀下文,敘述適當的是:

  長梧子曰:「……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 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

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是其言也,

其名為弔詭。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莊子〈齊物 論〉)

(A)「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意近「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B)「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點出大覺是對大夢的徹底覺醒,看清人生如夢 (C)「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指出愚者專事剽竊抄襲,故終究是為愚者 (D)長梧子於文中讚揚「丘」(孔子)能夠透析人生本是一場夢

*(A)意謂夢境和現實不完全相關,未必有邏輯可言 (C)「竊竊然」為清楚明白的樣子。此句指愚昧

的人自以為覺醒,好像清楚明白一切的事 (D)暗指孔子愚昧而自以為覺醒,自以為清楚分明地知 道所有的事。

題幹語譯:長梧子說:「……夢見飲酒作樂的,早晨卻遇到壞事而哭泣;夢見傷心事而痛哭的,

晨起卻有一場快樂的打獵。人在夢中,並不知道他在作夢,有時夢裡還在占卜夢境,醒來才知道 是一場夢。只有徹底覺醒的人才知道人生其實是一場大夢。可是有些愚昧的人自以為覺醒,好像 清楚明白一切的事。說什麼君王愛民啊,講什麼治國大道啊,真是固執不通的說法!孔丘和你,

都在作夢;連我說你在作夢,也是在作夢。這些荒謬的話,人們稱之為『弔詭』。在萬世之後若 遇到大聖人,能解開人生是一場夢這個謎,這恐怕也是偶遇而成的吧!」

( D ) 4. 閱讀下文,敘述最不適當的是:

(甲)善讀書者,要讀到手舞足蹈處,方不落筌蹄;善觀物者,要觀到心融神洽時,方不 泥跡象。(洪應明《菜根譚》)

(乙)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知彈有弦琴,不知彈無弦琴。以跡用,不以神用,

何以得琴書之趣。(洪應明《菜根譚》)

(A)甲文強調讀書要達到心領神會、融會貫通的境界 (B)乙文認為讀書要能領會無形,方能洞悉萬象意趣 (C)兩則文章均談及讀書不能一味拘泥於文字及表象 (D)兩則文章均提出讀書之可貴在於「與萬物化一」

*(D)兩文均未特別著重「與萬物化一」之概念。

題幹語譯:

(甲)善於讀書的人,要讀書讀到非常高興喜悅的地步,才不會只是把書當成達到某種目的的工具;

真的懂得觀察萬事萬物的人,要能夠理解現象背後的原因和道理,才不會只是拘泥於表象。

(乙)人們知道閱讀有文字的書,卻不知道閱讀沒有文字的書;只知道彈有弦的琴,卻不知道彈無弦 的琴。只會使用有形,卻不懂得領會無形,這樣如何能得到琴、書的樂趣呢?

60605S-R 9-1

9

搭配主題:哲學勵志(第41~45回)

(2)

二、閱讀題組(每題 9 分,共 36 分)

◎閱讀下文,回答5~6題:

  余少之時,將求多能,蚤夜以孜孜。余今之時,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嗚呼余乎!其無知乎!君

子之棄,而小人之歸乎! (韓愈〈五箴.游箴〉)

【語譯】我年輕的時候,總想求得很多學識,從早到晚努力不懈。如今,我酒足飯飽便四處遊玩,終日 無所作為。唉呀我啊!真是無知啊!我已遠離君子之道,而趨向小人的行徑了!

( D ) 5. 依據文意,可知本文主旨為:

(A)批判時下年輕人浪擲光陰,不思長進 (B)勉勵後學能夠居安思危,努力增長德慧

(C)感歎自己年輕時,只知飯飽嬉樂,以致荒廢光陰

(D)懊悔自己未能延續年輕時的上進態度,感歎現在沉溺逸樂中

( D ) 6. 下列選項中的「小人」意涵與文中「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乎」中「小人」比較,用 法不同的是:

(A)親賢臣,遠「小人」

(B)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C)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D)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 題幹的「小人」指「無德者」 (A)無德者。語譯:親近賢臣,遠離小人。諸葛亮〈出師表〉 (B) 無德者。語譯:君子處事明達,而小人卻常憂懼。《論語.述而》 (C)無德者。語譯:有德的君 子以公正之心待人、不徇私護短,無德的小人則結黨營私,只為追求自己的利益。《論語.為 政》 (D)百姓。語譯:上位者學禮樂之道便可愛護人民,百姓學禮樂之道便易於役使。《論語.

陽貨》。

◎閱讀下文,回答7~8題:

  「開卷有益」這種見解,在西方也曾盛極一時。塞萬提斯在《唐吉訶德先生傳》(Don Quixote)

中就說過,「任何壞書,都會有點把好處。」美國作家賀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的譬喻就 更妙,在《用晨餐時的詩人》(The Poet at the Breakfast Table)第十一章中,他說,一本壞書,就 像一艘有漏洞的船,在智慧的大海中航行,總會有些智慧從漏洞中流進去的。這些見解意在說明

。以訓子的書翰為世所稱的齊士特菲爾男爵(Lord Chesterfield)也是開卷有益的信徒,他認為看 任何書,總比不看書好。這些都是有閒階級,好整以暇的看法。披沙撿金,自然是好事,有樂趣, 也有價值,奈何為生活奔忙的人,時間不許也;而且生在兩三百年以前的人,也想像不出今日充 塞市上只是書的形式而不配稱作書的印刷品,有若是之多,否則他們也要修正那一類的見解了。

(吳魯芹〈我和書〉)

( B ) 7. 閱讀上文,依文意推敲,    內最適宜填入的是:

(A)好書好友,為數不必過多

(B)天下無絕對的壞書,壞書亦自有其好處 (C)任何好書的摘要,都是愚不可及的東西

(D)一本好書之是否為好書,以及你配不配稱它作好書,要看你是否已讀完它

* 以上選項皆出自吳魯芹〈我和書〉一文 (A)認為買書若能隨心所欲,就難免會失之於貪,因此好 書與好友,為數不必過多。西班牙諺語 (B)作者引塞萬提斯:「任何壞書,都會有點把好處」與 後面美國作家賀姆斯之說,皆認為即使是一本壞書,仍會顯現出一些智慧。因此,可歸納出這些 見解意在說明:天下無絕對的壞書,壞書亦自有其好處 (C)認為讀摘要彷彿隔著簾子看絕代美人,

或像神龍見首不見尾般,支離破碎。法國散文大師蒙丹納 (D)意謂必先讀完一本書後,才具備評 斷此書的資格。作者以此說明自己甚少買書,但一旦購書後,就希望可以讀完它。英國小說作家 班乃特。

( D ) 8. 下列敘述,與本文主旨最相符的是:

(A)開卷有益,不管看什麼書,總比束書不觀好 (B)兩三百年以前的書,大多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C)有閒階級才能好整以暇地享受閱讀好書之樂 (D)必須挑選好書來讀,才不致浪費寶貴的時間

*(D)作者認為抱持「看任何書,總比不看書好」這類開卷有益觀點的人,都是生在兩三百年以前的

人,且都是有閒階級,若他們生活在今日,恐怕也得修正見解,因為今日市面上充斥太多不配稱 為書的印刷品,因此,為了避免浪費寶貴的時間,更應謹慎挑選好書來讀。

三、多重選擇題(每題 10 分,共 40 分)

( BDE ) 9. 以下選錄自聞一多〈聞一多先生的書桌〉一詩,其中加框處之文字訂正正確的選項是:

筆洗說他分明是盛水的,/怎麼吃得慣臭辣的雪笳灰;/桌子怨一年洗不上兩回澡,/墨 水壺說「我兩天給你洗一回。」//「什麼主人?誰是我們的主人?」/一切的靜物 都同聲罵道,/「生活若果是這般的琅珼,/倒還不如沒有生活的好!」//主人咬 著煙斗迷迷的笑,/「一切的眾生應該各安其位。/我何曾有意的糟 塌你們,/秩序 不在我的能力之內。」

(A)「盛」改為「成」

(B)「笳」改為「茄」

(C)「壺」改為「壼」

(D)「琅珼」改為「狼狽」

(E)「塌」改為「蹋」

*(C)「壼」,ㄎㄨㄣˇ,乃指「宮廷中的巷道」,或「屬於婦女的」,如「壼範」指婦女的典範、

楷模。

( AB ) 10. 下列敘述,最能與「一如我的名字有你驕傲的祖父,/你孩子的名字也將連接你」之

涵義相互闡發的是:

(A)一脈相傳 (B)薪盡火傳 (C)敬老慈幼 (D)菽水承歡 (E)興廢繼絕

9-2

(3)

* 題幹引自瓦歷斯.諾幹〈關於泰雅──給你一個名字〉。泰雅族採父子聯名制,(A)(B)均有傳承意 涵 (C)敬重長者與慈愛幼童。《孟子·告子下》 (D)比喻子女孝順父母,雖然是豆和水這樣平常 的飲食,也能使父母歡悅。《禮記.檀弓下》 (E)扶持滅絕的國家,使其傳承復興。

( ABD ) 11. 古人的「名」與「字」,主要有「同訓」與「對文」兩種關係。「同訓」即「名」與

「字」意義相近;「對文」即「名」與「字」意義相反。試判斷下列例子屬於「對 文」關係的是:

(A)張雄,字子谿 (B)韓愈,字退之 (C)杜甫,字子美 (D)朱熹,字元晦 (E)歸有光,字熙甫

*(A)對文。「雄」為超群、傑出,「谿」為山谷,有低下、謙退之意 (B)對文。「愈」為進,與

「退」相反 (C)同訓。「甫」為古代男子的美稱 (D)對文。「熹」是光亮,「晦」是暗 (E)同 訓。「光」、「熙」義近。

( DE ) 12. 下列詩文之意涵可與本節詩旨相呼應的是:

我們趕緊採集繁花,否則繁花要被路過的風蹂躪了。/攫取那遲一步就會消失的吻,使我們 的血迅速流逝,眼睛明亮。/我們的生活是熱烈的,我們的欲望是強烈的,因為時間 正敲著別離的喪鐘。/兄弟,記住這一點而歡欣鼓舞吧!(泰戈爾〈園丁集68〉)

(A)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B)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C)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D)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E)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 本詩主要在談應及時行樂 (A)敘述春天美景。語譯:溫暖的春天用如煙似霧的美好景色來召喚我 們,大自然把錦繡般美好的風光提供給我們。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B)蘊含靜觀自得的 道理。語譯:樹枝上的小鳥也可以是陪伴我讀書的朋友,水面上的落花都是大自然啟發我思緒的 好文章。翁森〈四時讀書樂〉 (C)敘述時光流逝、景物依舊。語譯:天上飄浮的雲朵倒映在澄澈 的潭水中,每天看來都是如此安閒暇適,人事景物的變遷,天上星辰歲時的移動,已不知經歷了 多少年歲。王勃〈滕王閣〉 (D)應及時行樂之意。語譯:人生在得意之時應當盡情享受歡樂,不 要讓斟酒的金杯空對著明月。李白〈將進酒〉 (E)以花為喻,勸人把握時光。語譯:花朵盛開時,

就要保握時機摘下,不要等到花兒凋謝後,才遺憾只剩樹枝可攀折。杜秋娘〈金縷衣〉。

60605S-R 9-3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國文淑玉老師:期望同學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英文美華老師:建議平時多看英文雜誌,或多多背單字以提昇英文 程度。 數學志彬老師:佛家說: 「萬法唯心造」 。學習成敗與否,存乎一心。 一個人若有破釜沉舟的決心,那還有什麼不能?只 怕你不用心不專心,沒有下定決心而心有旁騖,才 是學習最大的障礙。 生物浩菱老師:學會專心一致,學習必能事半功倍。

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 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 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終身學習者 社會參與 溝通互動 自主行動 2 學習知識 學習意願 學習方法 活用學習 −− 引自范信賢,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