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主題: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 【第 4-2 節】
可逆反應 1.可逆反應:
(1)意義:正反應方向與逆反應方向都能進行的反應
(2)實例說明:
物理變化的可逆反應:
水的蒸發與凝結 溶質的溶解(解離)與結晶 化學變化的可逆反應:
酸鹼試紙的變色 硫酸銅受熱與無水硫酸銅遇水 (3)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都能進行正、逆反應
如: 與 反應為不可逆反應。
2.可逆反應實例圖說:
試紙遇酸與試紙遇鹼 硫酸銅晶體受熱與無水硫酸銅遇水
3.討論-水的蒸發與凝結:甲、乙兩杯水量相同,甲未加蓋;乙加蓋。一段時間後,發現:
(1)甲 液面顯著降低,且甲瓶壁上沒有水滴附著;再隔一段時間:
瓶內的水 。(蒸發速率 凝結速率)
(2)乙 液面幾乎沒有降低,且乙瓶壁上有水滴附著;再隔一段時間:
水位 ,達到 狀態。(蒸發速率 凝結速率)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73
A + B C + D
水 ⃗ 蒸發 水蒸氣
A + B C + D 水
⃗
凝結水蒸氣
⃗ 凝結
反應時間 反應速率
(3)乙液面為何不再降低:
剛開始時:蒸發速率 凝結速率 部份水凝結於器壁 液面微降 因加蓋,凝結速率開始增加
當,蒸發速率 凝結速率 液面不再變化 達到 。
(4) 乙已達平衡後,將蓋子取下(破壞平衡),隔一段時間 水位 ,直到
。
開蓋前,蒸發速率 凝結速率。 開蓋後,蒸發速率 凝結速率。
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的意義:定溫下,密閉系統中同時存在著一可逆的化學反應,當其正、逆 反應 時,系統 ,即達 。
(2)平衡的四個條件:
(和外界無質量交換)。
。
(3)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不是零),反應 停止,屬於 平衡。
反應物及生成物 ,且各物濃度、質量、莫耳....等量不再改變 (彼此不一定相等,成一比例,但非反應係數比)
2.化學平衡的移動:
(1)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 。 。 不影響化學平衡。
(2)破壞平衡:當系統中的這些因素發生改變時,原來的平衡會受到破壞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平衡Þ
巨觀上,外觀 。
微觀上, 相等。
74
乙 ⇒ H 2 O (l ) ⃗ 蒸發 H 2 O ( g )
A + B C + D
勒沙特列 Le Chatelier
法國人 (1850-1930)
反應時間 反應速率
(3)平衡移動: 平衡破壞後,系統會使正、逆反應速率之ㄧ增加,以達再平衡 勒沙特列原理: 所提出,以決定平衡如何移動
(4)勒沙特列原理:
在一個平衡系統中,當ㄧ影響平衡的因素改變時,反應必向 的方向 進行。( 因素改變 指濃度、溫度或壓力改變時 )
原系統平衡 平衡受破壞 系統再度達到平衡
範例解說
1.是非題(○、X):室溫下,當一化學反應已達平衡時,則回答下列問題(注意訂正):
( )反應物完全耗盡。 。 ( )正反應和逆反應均停止。 。 ( )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 。 ( )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必相等。 。 ( )平衡時,反應的巨觀狀態(顏色、濃度比例、沉澱大小…)不變。
。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75
濃度對平衡移動
1.勒沙特列原理:反應向 的那一方進行(常藉系統顏色變化,觀察平衡是否移 動)
2.濃度對平衡移動的影響-藉有色離子探討平衡移動 (1)說明例一:鉻酸根與二鉻酸根的平衡
有色粒子:鉻酸根 ,是黃色;二鉻酸根 ,是橙(橘)色。
系統平衡時,系統呈現什麼顏色? 。
(2)說明例二:溴水平衡(或氯水平衡)
有色粒子:溴分子 ,是紅棕色;氯分子 ,是黃綠色,皆具毒性。
系統無色時,是否無溴分子或氯分子存在? 。
範例解說
1.在 的平衡狀態下,則:
加入酸性物質時,使上式左邊的 H+ 變 ,反應向 方進行
( 反應速率增加),溶液由 色變為 色。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平衡Þ 巨觀上,外觀無變化 微觀上,速率相等
濃度-酸鹼改變時 鹼 ;酸 。
76
改變平衡的因素 濃度相對比較 平衡移動方向
增加左側濃度時 側相對少 向 移動 減少右側濃度時 側相對少 向 移動 減少左側濃度時 側相對少 向 移動 增加右側的濃度時 側相對少 向 移動
←
⇒ 平衡向左移動時,表示逆反應速率增加。
2CrO
42−+2 H
+Cr
2O
72−
+ H
2O
2 K
2CrO
4+ H
2SO
4K
2Cr
2O
7+ H
2O+ K
2SO
42CrO
42−+ H
2O Cr
2O
72−
+2 OH
−Br
2+ H
2O H
++Br
−+ HBrO ( 次溴酸 ) Cl
2+ H
2O H
++Cl
−+ HClO ( 次氯酸 )
←
加入鹼性物質時,使上式左邊的 H+ 變 ,反應向 方進行 ( 反應速率增加),溶液由 色變為 色。
加入中性物質(食鹽、糖或酒精…)時,反應如何進行? 。 Þ 若加水時,向 移動(變 色)
CrO42-在 中較為安定;Cr2O72-在 中較為安定。(酸或鹼)
Þ 加酸時,顏色 。(有利 生成)
Þ 加鹼時,顏色 。(有利 生成)
( )平衡時,CrO42-與Cr2O72- 的莫耳數比為 2:1。
Þ 平衡濃度成 (非反應式 比)
2.在 的平衡狀態下,則:
加入酸性物質時,使上式右邊的H+變 ,反應向 方進行
( 反應速率增加),溶液由 色變為 色。
加入鹼性物質時,使上式右邊的H+變 ,反應向 方進行
( 反應速率增加),溶液由 色變為 色。
加入中性物質(食鹽、糖或酒精…)時,反應如何進行? 。 Þ 若加水時,向 移動(變 色)
Br2(aq)在 中較為安定;Br-在 中較為安定。(酸或鹼)
Þ 加酸時,顏色 。(有利 生成)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77
←
Þ 加鹼時,顏色 。(有利 生成)
溴水有毒,在倒入水槽前須添加 性物質處理。
Þ 有毒性, 性不利生成
溫度對平衡移動
1.溫度對平衡移動的影響-勒沙特列原理:反應向 的那一方進行 (1)反應為吸熱反應時: (2)反應為放熱反應時:
系統升溫時: 系統升溫時:
系統降溫時: 系統降溫時:
2. 四
氧 化 二 氮 與 二氧化氮的平衡-討論:當氣體體積一定時
Þ 有顏色的粒子:二氧化氮 ,是紅棕色(深色)
(1)若升高溫度:系統顏色變 ,反應趨向 反應進行。
NO2 生成量更 ; N2O4 生成量更 。
正逆反應速率均 ;且正反應較逆反應 。
(2)若降低溫度:系統顏色變 ,反應趨向 反應進行。
NO2 生成量更 ; N2O4 生成量更 。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濃度-酸鹼改變時 鹼 ;酸 。
78
反應類型 溫度變化 熱能相對比較 平衡移動方向 顏色變化
吸熱反應
升溫時 側相對少 向 移動 向
降溫時 側相對少 向 移動 向
放熱反應
升溫時 側相對少 向 移動 向
降溫時 側相對少 向 移動 向
← ←
← ←
⇒ 平衡向左移動時,表示逆反應速率增加。
←
正逆反應速率均 ;且正反應較逆反應 。
範例解說
1.( )已知反應:N2O4(無色) 2NO2(紅棕色),今有一密閉的錐形瓶中裝有NO2
氣
體,要讓此氣體的紅棕色變淡,應使用下列哪一種方式?
(A)將錐形瓶放入冰水中 (B)將錐形瓶放入熱水中 (C)將錐形瓶倒立放置 (D)將錐形瓶放置一段時間。
2.( )在25℃下,某固定體積之密閉系統中的化學反應已達平衡,其平衡反應式如下:
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當系統溫度下降時,氣體顏色變深 (B)當系統溫度上升時,反應向右進行
(C)當系統溫度上升時,N2O4分子數減少
(D)當系統溫度上升時,氣體總分子數減少。
巨觀與微觀對平衡反應的解釋:
1.酸與碳酸鈣平衡:
(1)達平衡後,巨觀上,氣泡 。
(2)達平衡後,若再把塞子取下,會發生何現象? 。
其原因為 逸出系統,使可逆反應式中的 邊(左或右)相對少,使 反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溫度-冷熱改變時 冷 ;熱 。
2NO2 N2O4 +熱量
(紅棕色) (無色)
79
←
水溶液 沉澱
石鐘乳 石筍 石柱 石簾
應速率增加所致。
2.解離(或溶解)的平衡:
(1)未飽和水溶液中,再加入少量溶質,溶解速率 沉澱速率。
(2)飽和水溶液,再加入溶質,溶解速率 沉澱速率。
3.碳酸氫鈣水溶液的平衡(鐘乳石成因):
(1)形成[洞穴]:酸性水,溶解石灰岩,形成可溶性的 。
(2)形成[鐘乳石]:當飽和的碳酸氫鈣水溶液,若環境之 或 減少,有利於 CaCO3生成。
範例解說
1.( )甲:KNO3(固體) K++NO3-
乙:H2O OH-+ H+ 丙:水(液體) 水蒸氣
上面三種平衡存在於燒杯內(如圖)的有哪些?
(A)僅有甲 (B)僅有乙
(C)僅有甲、乙兩種 (D)有甲、乙、丙三種。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80
←
⃗ 結晶
CaCO 3 +CO 2 + H 2 O → Ca 2+ +2 HCO
3 −
(壓力增大時,向氣體係數和 的進行)
壓力對平衡移動
1.壓力對平衡移動的影響-勒沙特列原理:反應向 壓力變化的方向進行 (1)壓力減小時,反應向 體粒子莫耳數總和 的 方向進行。
(2)壓力增大時,反應向 體粒子莫耳數總和 的 方向進行。
2.討論:氮氣與氫氣在高溫、高壓下製氨的化學平衡 當活塞壓縮時,體積縮小,壓力 :
反應向係數和較 的一方進行 反應向 進行( 反應速率增加)。
3.討論:大理石與鹽酸反應的化學平衡
(1)最初在針筒中裝入大理石和鹽酸時,即產生大量 ,並將推筒位置上移。
直
至不再產生氣體,顯示達到 。
(2)若推筒緩慢拉出,則又發生大量氣體 平衡受到破壞:
推筒拉出,使內部體積 ,壓力 。
反應向氣體係數 的一方進行,即向 方進行。
反應趨向 反應進行,即正反應速率較逆反應速率 。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CaCO3(s)+2HCl(aq) CaCl2(aq)+H2O(l)+CO2(g)
81
壓力改變 採取方式 平衡移動方向
壓力 容器體積加大 向氣體粒子係數總和較 的一方移動 壓力 容器體積壓縮 向氣體粒子係數總和較 的一方移動
範例解說
1.氮氣與氫氣在高溫、高壓下製氨的化學反應為一可逆反應,其平衡反應式如下,則:
上述的正反應為 (吸、放)熱反應。
增加氮氣與氫氣的濃度時:
(正、逆)反應速率增加,反應向 (左、右、不)移動。
氨氣的量會 (增加、不變、減少)。
氣體總分子數 (增加、不變、減少)。
增高溫度時:
(正、逆)反應速率增加,反應向 (左、右、不)移動。
正反應速率 逆反應速率(>、=、<)。
氨氣的量會 (增加、不變、減少)。
氣體總分子數 (增加、不變、減少)。
解析:升溫,正、逆速率均 。
增大壓力時:
正反應速率 (增加、不變、減少),反應向 (左、右、不)移動。
氨氣的量會 (增加、不變、減少)。
氣體總分子數 (增加、不變、減少)。
解析:增壓,向氣體係數和 者移動。
增加催化劑的量,反應向 (左、右、不)移動。
2.( )密閉容器中裝有紅棕色的NO2氣體,可以化合成無色的N2O4氣體;N2O4也可分
解成NO2。其反應式為:N2O4+熱 2NO2
則下列何者操作,氣體顏色最深?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82
(A)高溫低壓 (B)高溫高壓 (C)低溫高壓 (D)低溫低壓。
3.將定量的N2與H2通入一個密閉容器中,各種分子的分布與數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將此
容器內的物質在適當的條件下進行反應且達到平衡,其反應式為:N2+3H2 2NH3
四個同學張三、李四、王五、趙六分別針對達到平衡後,容器內分子的分布與數目做了示 意圖,則:
哪一個人所做之示意圖最合理? 。(選填:張三、李四、王五、趙六)
請指出其它三人所做示意圖不合理之處?
同學,其示意圖不合理之處? 。 同學,其示意圖不合理之處? 。 同學,其示意圖不合理之處? 。
解析:平衡系統需符合「 」,且「 」。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濃度-酸鹼改變時 鹼 ;酸 。(CrO42- Cr2O72-;Br2(aq); Cl2(aq))
溫度-冷熱改變時 冷 ;熱 。(N2O4 NO2)
83
課程結束….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