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汞污泥 事件
91
台塑汞污泥事件
-有害事業廢棄物漂流記
8
90
重大環境事件
柬埔寨運回的東西
敲響事業廢棄物清理的警鐘
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汞污泥 何去何從?
政府的責任 企業的道德 拉扯 且看這場拔河 怎麼創造雙贏
民國87年12月,柬埔寨史亞努市發現一批棄置在空曠地的建築水泥塊,由於引發一連串意 外,引起上萬人恐慌並出現逃亡潮。經柬埔寨政府追查,發現是台塑委託運輸的汞污泥,經過 檢驗確認汞含量超出標準,由於歐美等國均因環保團體反對而拒收,不得不運回臺灣。緊接在 88年,屏東縣也發現疑似台塑企業生產,約7,016多公噸的汞污泥,被棄置在赤山巖。環保單位清 查後,發現受台塑委託清運處理的運泰公司,疑似將7,016噸未經任何處理的汞污泥棄置在赤山 嚴。
這批從柬埔寨運回的汞污泥,在89年運回台塑仁武廠,經採用熱處理回收水銀設備進行處 理,於91年完成處理。至於赤山巖汞污泥則仍由屏東縣政府處理中。汞污泥事件的發生,讓環保 署發現制度疏漏,除修定廢棄物清理法,對棄置廢棄物者增列刑罰,同時也全面檢討有害事業 廢棄物的清運處理。
台塑汞污泥事件中,先後擔任環保署廢物管理處長倪世標與符樹強,以及負責督導的環保 署副署長林達雄是汞污泥事件風暴中的人物,為什麼會有汞污泥產生?又如何修改法律與制度,
將有害廢棄物管理漏洞補起來,且聽他們道來。而台塑公司也有他們的說法,以下是他們的口述 歷史:
台塑汞污泥 事件
91
【倪世標】
現職:臺北巿政府副秘書長 學歷:日本東北大學土木工程
碩士
經歷: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局長/
環保局局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任 秘書/處長/科長
台塑汞污泥最早採固化處理
倪世標/時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管處處長 台塑跟中石化最早用水銀法,後來 採用隔膜法和離子交換膜法產生氯、氫 氧化鈉,而汞污泥是早期使用水銀法所 遺留下來的。台塑原本放置很多汞污泥 在高雄廠區內,我去中石化調查時,工 廠的人問我說「這些汞污泥放在廠內要 怎麼辦?」
由 於 當 時 廢 棄 物 清 理 法(以 下 簡 稱廢清法)尚未訂定規範,我就依據日 本資料,回答水泥固化。廠方說「好,
那我們就水泥固化。」結果發現不一定 會 固 化,而 仁 武 廠 做 成 消 波 塊,也 是 不一定成功。後來我看了一篇處理含汞 乾電池的文獻,那篇文章指出,汞污泥 固化必須先加氯化鐵、硫化鈉,使它形 成氯化汞及硫化汞後才能夠穩定,才可 固化,後來我跟他們說,他們說:「有 效」。之後,他們又問「這麼多固化物 怎麼辦?」我說做成水溝蓋,把廠區內 的水溝蓋起來。他們就真的做成很多水 溝 蓋。後 來 莊 士 群(環 保 署 人 員)去 看,要 求 他 們 興 建 倉 庫,放 在 倉 庫 裡 面。
後 續 因 為 法 規 訂 定 規範較齊全,也可境外處 理,於是就有人承包台塑 汞污泥至柬埔寨不當棄置 遭到檢舉,臺灣只好將汞 污泥運回仁武廠以熱處理 法回收汞並加以處理。像 運泰(有害事業廢棄物清 除公司)後來就隨便放。 當 時 在 高 雄 岡 山 總 共 有 3間,1間 專 門 在 處 理 觸
媒,1間專門在處理重金
屬污泥。
全面檢討制度修改法令 產生嚇阻作用
符樹強/時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管處處長 台 塑 汞 污 泥 事 件 鬧 很 大,變 成 國 際事件。我們發現廢清法只能罰15萬元 罰鍰,且無刑責,這是很大的疏漏。當 時我覺得要馬上填補這個疏漏,因此立 刻修法,但是只局部而非全面的,以具 有嚇阻作用。因此才有廢清法第46條規 定,內容是任意棄置有害廢棄物判5年以 下有期徒刑,具相當程度的嚇阻作用,
讓業者不敢任意棄置廢棄物。
當時還建立終生責任,終生責任就 是大企業不能利用白手套免除責任。從 產生廢棄物後,並非委託合法的業者處 理後就免除責任,責任是連帶的,直到 廢棄物處理完後,責任才隨之解除。當 時的重點是不能任意棄置有害廢棄物, 且屬於行為法,一旦棄置就可處五年以 下有期徒刑。
我在廢管處是民國87年到89年,法 令是90年修的。政黨及政經情勢變化, 這條法律通過了,但實施幾年後,終生 責任又被改掉。改回只要委託合法的業 者,假若其任意倒置有毒廢棄物,責任
台塑汞污泥放置在廠房內情形。
台塑汞污泥棄置柬國,經柬國 軍方派員清理多日後,已將封 存汽油筒整齊排列在一旁,而 完成裝填的貨櫃也由貨車載到 定點存放,靜待台塑將它運離 柬國。
92
重大環境事件 台塑汞污泥
事件
93
94
重大環境事件 台塑汞污泥
事件
95 不會連帶到委託者身上,這造成業界利
用白手套的招數。我當時覺得查緝若從 源 頭 開 始,廠 商 就 一 定 會 全 程 監 督 作 業。這是後來我覺得法規被突破, 較可 惜的一點。
罰鍰對不肖廠商 沒有嚇阻作用
至 於 屏 東 赤 山 巖 非 法 棄 置 事 件, 台塑後來和解了。當時因為還沒修為刑 法,尚未有終生責任制,15萬元罰鍰對 廠商沒有影響。我們限期處理被退運的
170幾個貨櫃。但廠商無法在國外進行處
理,運送回來,不論放仁武、赤山巖都 遭遇抗爭反對。因沒辦法處理,只能限 他限期改善,但在限期內又無法改善, 連罰也不見效。
當時有位監察 委員找蔡署長(蔡 勳 雄)跟 我 去 談 論,限 台 塑1年 內 處理掉汞污泥,若 無法處理,則先開 出銀行本票5,000萬 元。5 , 0 0 0萬 元 等 於1天15萬乘以365 天,約等於5,475多 萬 元,算5 , 0 0 0萬 元。倘若時間到了 還是處理不完,這
5,000萬元就歸國庫。後來台塑打官司,
表示對他們不公平等等。到督察總隊長 張晃彰接手處理,在郝龍斌署長任內, 在高等行政法院法官面前和解。但和解 後到最近才真正發包,做一個了斷、處 理。
善後處理
確認汞濃度比土壤低
林達雄/時任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台塑汞污泥事件發生時,我擔任副 署長,和當時的高雄縣長余政憲,一同 驗收台塑善後處理的成果。
台塑(進行汞污泥熱處理)是用特 製的蒸餾爐,將汞污泥挑出來,最後做 成一粒一粒,如果沒有做成粒狀的,下 面的土會過熱而焦掉,也就是會造成上 下熱度不均勻的情況,所以下面即使燒 到焦,上面的汞污泥也出不來,因為熱 氣不通,做成粒狀就解決熱氣不均勻的 問題,讓汞昇華出來,再冷凝處理。後 來的工作就是篩選,有些濃度過低就不 需要處理。經過剛剛提過的方法篩選, 發現汞污泥濃度比土壤的背景還要低。
【符樹強】
現職: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任秘書 學歷: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
經歷: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法規委員會執行秘書、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廢管處處長
台塑汞污泥棄置柬國事件,金邊市所發行金邊週報針對此一事件做頭版刊載,在金邊街頭書報攤可見柬 國人買報紙關心此事到目前的發展。
台塑汞污泥日由高雄縣
(現為高雄市)縣長余 政憲開櫃,試 運轉低溫 真空熱處理設備。
96
重大環境事件 台塑汞污泥
事件
97
台 塑 委 託 運 泰,結 果 運 泰 亂 倒 汞 污泥。一般的想法是,既然按照合法程 序、也付錢交給運泰處理,後續應該就 沒有責任,台塑因此沒有再繼續追蹤, 然而問題就是在這裡產生。環保署針對 這部分,認為台塑應該要持續追蹤汞污 泥送到運泰後的狀況,並且向環保署回 報。當然台塑對這點不是很滿意,在發 生問題以前,環保署也沒有什麼表示, 一旦出事,全臺灣就用最高標準來看待 台 塑 的 一 舉 一 動,實 在 讓 台 塑 倍 感 壓 力。有害廢棄物的處理方法,要經過主 管機關的認定。那個時候有一個汞污泥 處理小組,專家制定的標準很高,台塑 覺得很冤枉,認為同樣的問題一定也發 生在其他公司,政府卻只抓他一個。
那個時候使用熱電解技術,要做到 什麼樣的程度都先講好,技術小組及處 理小組後來也到台塑仁武廠開會,還好 台塑和里長都已協商好,所以處理過程 沒有什麼歧見。處理完畢後,就要處理 結束掉台塑的機器。赤山巖部分,有高 濃度跟低濃度兩部分,高濃度由台塑處 理,但真正有問題的是低濃度的部分, 現由屏東環保局處理中,到現在已經沒 有經費。
左圖為自柬埔寨運回的台 塑汞污泥357只貨櫃,仍 存放在高雄港。
下圖為赤山巖含汞廢棄物 固化物養生區維護及赤山 巖含汞廢棄物處理案廢棄 物清除作業過程。
【林達雄】
學歷: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環球技術學院副校長、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水保處/空保處處長
98
重大環境事件 台塑汞污泥
事件
99 度始終未見積極,誠屬令人遺憾。
本公司希冀藉由行政訴訟之公平判 決,樹立企業經由司法程序保障合 法權益之典範,以建立企業根留臺 灣之信心。
屏東縣政府移運赤山巖汞污泥 60噸計四貨櫃至仁武廠,係依照95 年8月25日所舉辦,「屏東縣新園鄉 赤山巖含汞污泥處理作業」說明會 中,環保署所作成試燒程序結論而 執行,其數量僅為進行「試燒」之
有效批量,待試燒程序完成後,環 保署當即召開審查會,屆時再向社 會大眾說明,謹請諸位鄉親安心。
關於赤山巖汞污泥移運仁武廠 進行熱處理乙事,本公司認應秉持 高雄縣楊縣長之一貫主張,尊重以 環保署為主體,與仁武地方各界充 分溝通,取得共識後始得進行移運 之結論。相信環保署也已充分瞭解 仁武地方各級民代的考量。期望社 會大眾能理解本公司與政府投入地 方環保之用心,大家共同為臺灣 的未來持續打拼。
台塑聲明
「企業合法委託運」
民國88年,屏東縣環保局於新 園鄉赤山巖,發現大批任意傾倒之 事業廢棄物約5萬噸,其中包括來路 不明汞泥廢棄物8,000餘噸,經查證 疑似遭合法事業廢棄物處理業者運 泰公司長期非法棄置所致。
惟屏東縣環保局在未積極查證 該批汞泥廢棄物,究歸屬何事業單 位前,89年2月29日即率予行文,要 求本公司清除該批廢棄物,更於89 年11月30日再度來函,要求本公司 繳納前述所有廢棄物挖掘代履行費 用5,175萬500元。
在本事件中,本公司依法並無 任何違失,遂按行政救濟程序提起 訴願及行政訴訟。 本案於高雄高等 行政法院審理期問,承審法官認本 案如以正常程序判決,對該批廢棄 物之處理及環境之改善並無實質助 益,遂鼓勵本公司及屏東縣政府和 解息訟。
蒙 行 政 院 環 境 保 護 署 出 面 協 調,本公司亦因具國內惟一的汞泥 處理技術與設備,並秉持對社會公 益及地方環保熱誠,願協助屏東縣 政 府 處 理 本 批 不 明 場 址 事 業 廢 棄 物,並無償提供汞污泥熱處理設備 及技術(含操作人力總費用達9,000 多萬元),期能儘速妥善處理該批 含汞廢棄物。
惟在與屏東縣政府多次和解協 商中,該府得寸進尺,無理要求本
公司再負擔絕大部分之費用,然本 公司認該府之要求,於情、於理、
於法,均令人無法信服,而難以接 受,和解之議終告破局。
於情、於理、於法 無法令人信服
回 顧 本 案 , 縱 認 棄 置 赤 山 巖 地區之汞泥原屬本公司所有,惟本 公司當初均遵照法令,將汞泥廢棄 物交由政府機關核准之甲級清運商 運泰公司承攬清除處理,且該批廢 棄物從本公司仁武廠移運至運泰廠 房過程中,本公司均派員跟車並拍 照、錄影存證,確認已完成移運運 泰公司廠房。事業單位依法所應盡 之善良管理人責任,本公司均已履 行,而環保主管機關對事業廢棄物 處理業者在事實上及法律上均有實 質督導權、業務稽核審查權及職責 義務,卻疏於善盡人民所賦予之公 權力,任由經其認證之合法廢棄物 清除業者違法傾倒。
待事發之後,才急將其應擔當 之違失責任,擲由無辜企業承擔。
而環保主管機關卻無人因本案之怠 忽失職而遭處分、糾舉、追訴,豈 不令人怪哉!尤其正值政府高喊拼 經濟之際,怎不令海內外企業心寒 卻步?對於棄置屏東赤山巖汞泥廢 棄物,為地方環保計,為撙節公帑 計,本公司本願傾其技術能力及設 備,協助屏東縣政府妥善處理,期 能真正解決地方環保問題。
惟不知何故,屏東縣政府之態
屏東縣新園鄉赤山巖含汞廢棄物採樣 作業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