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週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對紓解國小教師壓力之探討
Bebas
63
0
0
Teks penuh
(2) 審訂書. i.
(3) 誌 謝 進入研究所這兩年,一路走來是艱辛的,是美好的。艱辛的是學生、員工、 母親……多種身分交錯,每一項都想做好的疲累感;美好的是新的知識、貴人…… 許多人、事、物總在剛好的時機出現,讓人有再繼續前進的希望。 首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黃俊清博士,在論文寫作的過程給予多方面的協助, 讓我得以漸漸釐清整個研究,並按部就班地完成;同時感謝我的口試委員黃月桂 博士及廖翊宏博士給予我寶貴的建議,讓我的論文更臻完善。 再者要感謝我的同事們,由於你們大方的協助,讓我的研究過程得以順利完 成;還要感謝同學們的互相鼓勵、加油打氣,讓我在論文寫作過程的困頓中,繼 續勇往直前。 最後要感謝我摯愛的另一半及三個親愛的小孩,在這兩年體貼我、給予我堅 強的後盾,讓我能夠闊步向前。 終於,要畢業了,這兩年的鍛鍊讓我能夠以不同的視野迎向下一階段的人 生。. ii.
(4) 摘 要 目的: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對於紓解國小教師壓力之成效。 方法:本研究對象為台灣北部某國民小學教師 39 人,每週五天,週一~週五, 每天早上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至少 2 小時,並以壓力知覺量表(PSS)分數為紓壓 指標。配戴前、實驗第二週及實驗第四週,皆填寫壓力知覺量表(PSS);在實驗 第二週及實驗第四週增加文字敘述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之感覺。所有的 PSS 測 驗及文字敘述都為了瞭解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對國小教師是否有紓壓效果。本研 究實驗數據以 SPSS20.0 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及 one-way ANOVA 分析受試者基本屬性與前測壓力之關係;以成對樣本 t 檢定(pair t)比較 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實驗前與實驗第二週、實驗第二週與實驗第四週、實驗前與 實驗第四週之壓力知覺程度差異。結果: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基本屬性與前測 壓力並無顯著關係;國小教師的 PSS 分數下降程度在實驗第二週(36.05±6.117) 與前測(39.92±6.922)相比達顯著差異;而國小教師的 PSS 分數下降程度到了實 驗第四週(33.38±6.707)與實驗第二週(36.05±6.117)相比也達顯著差異;國小教 師的 PSS 分數下降程度在實驗第四週(33.38±6.707)與前測(39.92±6.922)相比亦 達到顯著差異;在文字敘述方面,所有參與者的描述皆屬正向文字描述(放鬆、 愉快、舒服、幸福)。結論:本研究顯示四週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可降低國小 教師壓力知覺程度,而達到舒壓之成效。. 關鍵字: 國小教師、紓壓、芳香療法、精油項鍊、佛手柑精油. iii.
(5) Abstract Purpose: The study mainl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pressuring reliev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o wear bergamot necklaces. Methods: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are 39 teachers at a certain elementary school in Northern Taiwan. Five days a week, from Monday to Friday, these teachers would wear at the bergamot necklace for at least two hours every day. The scores of PSS serve as the indicator of pressure relieving. They were asked to fill out PSS before wearing the necklace, in the second and the fourth week. In the second and fourth week, they added text description to describe how they felt when wearing the bergamot necklace. All the PSS examinations and text description were includ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ether wearing the bergamot necklace relieves pressure effectively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 data of the study were processed and analyzed through SPSS20.0.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and one-way ANOVA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s’ basic attributes and pretest pressure. Pair t test is appli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evels of perceived stress during former-mid period, later-mid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wearing the bergamot necklace. Result: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s’ basic attributes and pretest pressure. In comparison wit those in the pretest,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SS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econd week.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the second week,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SS scor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fourth week.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the pretest,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SS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fourth week. In terms of the text description, the description by all the subjects is positive (relaxing, pleasant, comfortable, happy).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esents that wearing the bergamot necklace for four weeks can reduce the index of perceived stre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relieve their pressure. Keywor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alleviating stress, aromatherapy, essential oil necklace, bergamot essential oil. iv.
(6) 目. 錄. 審訂書 .................................................................................................................. i 誌 謝 ................................................................................................................... ii 摘 要 .................................................................................................................. iii Abstract ............................................................................................................. iv 目 錄 ................................................................................................................. v 表 次 .................................................................................................................. vi 圖 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假設 ..............................................................................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芳香療法及相關研究 ...................................................................... 5 第二節 佛手柑精油及相關研究 ................................................................ 17 第三節 壓力及相關研究 ............................................................................ 21 第四節 總結 ..............................................................................................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25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25 第三節 研究設計 ........................................................................................ 28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 2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30 第一節 教師個人基本資料之描述 ............................................................ 30 第二節 四週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對紓解教師壓力之探討 .................... 33 第三節 教師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之文字論述 ........................................ 39 第四節 結果與討論 .................................................................................... 42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4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45 第一節 結論 ................................................................................................ 45 第二節 建議 ................................................................................................ 45 參考文獻 ........................................................................................................... 47 附 錄 ............................................................................................................. 53 附錄一 基本資料表 .................................................................................. 53 附錄二 壓力知覺量表(PSS)..................................................................... 54 附錄三 臺灣版壓力知覺量表使用授權書 .............................................. 55 v.
(7) 表 次 表 2-1:芳香療法之相關研究 ......................................... 13 表 2-2 佛手柑精油之相關研究......................................... 19 表 2-3:壓力知覺量表的應用及相關研究 ............................... 22 表 4-1 基本資料分析表............................................... 31 表 4-2 重新分類基本屬性與不同時間 PSS 得分差異分析表................. 32 表 4-3 PSS 前中後測一覽表 ........................................... 37 表 4-4 不同時間 PSS 得分差異分析表(N=39) ............................ 37 表 4-5 實驗第二週之描述 ........................................... 37 表 4-6 重新分類實驗第二週之描述..................................... 40 表 4-7 實驗第四週之描述............................................. 40 表 4-8 重新分類第四週之描述(有五位受試者未描述)..................... 40. vi.
(8) 圖 次. 圖 3-1 圖 3-2 圖 3-3 圖 4-1. 佛手柑精油 ..................................................................................................... 26 精油項鍊 ......................................................................................................... 26 配戴訊息 ......................................................................................................... 27 壓力知覺量表前測、第二週、第四週壓力知覺分數平均數和信賴區間 . 38. vii.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第一節問題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假設;第三節名詞解釋;第四 節研究限制。. 第一節 問題背景 職場的壓力存在於各行各業中,適當的壓力可以使人進步,不當的壓力則產 生身心上的疾病(吳清山、林天祐,2005;呂碧鴻、陳秀蓉、高美英,2006;曾 文宏,2013)。工作壓力的產生不侷限於一般企業的員工,在學校工作的教師亦 然。教師的工作是沉重的腦力鍛煉工作,因此,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上,教師有更 多的情緒和壓力(Subashini & Rajan, 2015)。金車教育基金會所作的教育調查報 導,在臺灣國小和國中教師的壓力得分飆升72.4%(Wang & Chen, 2014)。教育主 管機關、學校、家長及社會對老師們能指導學生的身心成長寄予很高的期待,在 此過程中,壓力的產生是可預期的。劉雅惠(2011)指出中小學教師六大工作壓 力分別是教師的專業知能、教學與輔導工作、學生行為、人際關係、學校組織與 工作負荷,教師面臨工作壓力時會產生生理、心理問題,可見得教師的壓力是多 面向,且教師壓力隨著政策的推陳出新及社會環境的改變而升高。黃寶園(2015) 的研究顯示,教師的工作確實存在壓力,一旦個人壓力增加後,在情緒與生理上 上會產生許多負向反應,當老師有這些狀況時,受害者除老師本身外,學生也將 首當其衝。因此,如何強化老師的各項工作支持,建立其人際網絡,例如,提供 教師各項教學資源、建立教師彼此間的伙伴關係、乃至於提供教師紓壓課程等等, 將有助於教師減緩工作壓力。 緩解壓力之途徑有很多種,例如穴道指壓及身體按摩、運動、沐浴、芳香療 法、靜坐、閱讀等,其中「芳香療法」最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上班時間也可以 進行。芳香療法透過嗅覺系統直接影響大腦邊緣系統,進而影響生理與心理狀態 (李文媛、蔡慈皙、葛偉芬,2011),因此本研究擬以芳香療法作為紓壓途徑。 1.
(10) Watanabe等 (2015) 指出在芳香療法中,佛手柑精油被廣泛的應用在降低壓 力和焦慮,他讓41位受試者用水蒸氣吸入佛手柑精油,透過嗅覺途徑進入肺泡, 進而在身體和心理產生影響,研究顯示,佛手柑精油芳香療法可以當作減輕壓力 的方式,這對被慢性壓力困擾的現代人是有用的;佛手柑精油可以鼓舞人心,紓 解憂鬱的情緒、焦慮和壓力,產生鎮定及放鬆的作用(李文媛等,2011;蔡慈皙、 李文媛譯, 2012;吳奕賢、程馨慧,2014)。Butje, Repede, & Shattell, (2008) 提 到可用於減少焦慮,改善心情,減少壓力的精油包括:佛手柑、檸檬、鼠尾草、 薰衣草、羅馬洋甘菊、天竺葵、奧圖玫瑰、檀香和茉莉花。還有許多其他可以減 緩壓力的精油,例如馬喬蓮、岩蘭草精油、香檸檬精油、薰衣草及甜柑橘精油的 吸入可減少受測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心跳速率及壓力指數,達到紓壓效果(陳 姵岡、董志明、許淑燕、蔡新茂、黃戊田,2011;陳英甘,2013;程馨慧、董志 明、吳奕賢、許淑燕、蔡新茂、黃戊田,2013;楊思憶,2014)。依據上述研究, 可以紓壓的精油種類如此多,本研究在選擇上主要考量其經濟效益及精油味道被 接受的程度,而羅馬洋甘菊、奧圖玫瑰、茉莉花和檀香精油價位高;馬喬蓮、岩 蘭草、薰衣草、鼠尾草和天竺葵精油價位中等;檸檬、甜柑橘及佛手柑精油價位 平易近人;有些味道對某些人太刺激。而佛手柑精油的味道接受度高,且價位平 易近人,最後,選取佛手柑精油為本實驗用精油。 芳香療法以透過嗅覺系統最為直接,氣味主要影響腦部的生理與心理狀態, 芳香分子透過神經細胞及血液循環,在腦部邊緣系統運作,此系統可說是重要的 感覺、情緒及動能中心。氣味不只運作在潛意識層面,也會影響生理功能,例如 血壓、呼吸頻率及皮膚抵抗力(李文媛等,2011)。因此,本研究的芳香療法選擇 以嗅覺為介入途徑。大部分國小教師的工作場所與學生的學習場所在同一個空間, 若要用芳香療法紓解壓力,則要考量到是否會影響到學生,所以在芳香療法器具 的選擇上要審慎。日本學者浦上克哉的研究,受試者配戴精油項鍊,其方便的特 性,不論受試者走到哪,做什麼事,都可以輕鬆的持續芳香療法,整個實驗時間 持續四週,配合自律神經系統的作用時間,將配戴時間設定為早上 9:00-11:00, 2.
(11) 晚上 7:30-9:00 則用風扇擴散精油(Jimbo, Kimura, Taniguchi, Inoue, & Urakami, 2009;Urakami, 2011;全民家庭醫學,2015)。考量精油項鍊的便利性及適合本 研究對象使用的特點,所以本研究擬選擇精油項鍊作為芳療擴香的工具,於上班 時間週一~週五早上至少配戴 2 小時,進行四週的芳香療法。 綜上所述,為了紓解國小教師的壓力,本研究方向為提供一個在工作場所 即可紓壓的途徑:芳香療法。預期本研究之芳香療法──佛手柑精油項鍊香氣吸 入,能被證實是有效的紓壓方法,則可提供國小教師一簡單的芳香療法途徑,只 須於上班時間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即可降低壓力,是本研究的重要貢獻。.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假設 本研究旨在探討芳香療法的介入對於工作中國小教師的紓壓成效,以提供 國小教師紓壓途徑的另一選擇。本研究目的:探討四週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對國 小教師壓力知覺程度是否有降低之成效。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的假設為: 四週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後,國小教師的壓力知覺程度降低。.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 佛手柑精油 在芳香療法的應用中,佛手柑精油可以用來減少焦慮和壓力,其 化合物是一種天然的抗抑鬱藥和興奮劑,常用於幫助放鬆,淨化心靈, 同時提供能(Navarra, Mannucci, Delbò, & Calapai, 2015)。. 二、壓力 多數學者認為壓力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明:①壓力是一種刺激 ②壓力 是一種反應 ③壓力是一種歷程(蘇昭菁,2008) 。本研究所提到的壓力是指教師 因工作而產生的緊張、憂慮、憤怒、挫折和沮喪等等不愉快及負面情緒。本研究 3.
(12) 以壓力知覺量表(Chinese 14-item Perceived Stress Scale,簡稱PSS)為評量心理壓 力之依據。 三、國小教師 本研究的國小教師係指任職於臺北市某國民小學教師,從事教師工作年 度不限,包含正式編制教師、代課教師及鐘點教師。 四、精油項鍊 瓶身以陶、礦石、玻璃或琉璃製成,瓶塞為軟木塞材質,鍊子部分有的 是布繩、有的是金屬項鍊或皮繩,直接掛在脖子上,利用身體的體溫讓精油 的味道自然散發出來,其散發出來的香味不會擴散在大範圍空間,而僅止於 配戴者周圍。. 4.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旨在探討和本研究相關的理論基礎與研究共分為以下四節,包括第一 節芳香療法及相關研究;第二節佛手柑精油及相關研究;第三節壓力及相關研究; 第四節總結。. 第一節 芳香療法及相關研究 一、芳香療法的定義 芳香療法是一種透過精油來治療改善疾病的科學,雖然人類數千年 來早就在使用植物精油治療疾病了,但明確的芳香療法一詞卻直到 1930 年 才被創造出來。只要用對了精油,掌握了劑量及使用頻率,疾病通常很快地 痊癒,且不會造成任何副作用(王爰懿、李雅媚,2015)。 芳香療法的英文為「Aromatherapy」,其中,「Aroma」是指從植物散發 出來的天然香氣,而「Therapy」則是指療癒、治療,亦稱為對身心靈的全 面治癒。將此二字合併為「Aromatherpay」後可以解釋為:「利用天然植物 的香氣來治療身心疾病的療法」。引申至今,用植物提煉出精油來治療身心 靈等疾病的方法,也被稱為「芳香療法」(黃薰誼,2013)。 綜上所述,芳香療法提供一種在傳統醫學之外的另一個舒緩、治療的途 徑,讓人體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天然植物的特有功效,幫助身體達到健康的 目的,而免去吃化學藥品之苦。 二、芳香療法的歷史 芳香療法的起源非常早,五千年以來,在亞州的中國及印度就已經開始 使用芳香療法了(王爰懿、李雅媚,2015)。從遠古巴比倫、埃及、希臘、 印度、中國乃至現今的歐洲、美洲都有石板或藥典來記錄芳香植物,可見得 人類早就懂得利用天然的芳香植物於醫療、飲食、節慶、祭祀與美容。 最早關於芳香療法的紀錄是西元前四千年發現於蘇美人的石板記載;西 5.
(14) 元前三千年,中國人、古埃及人及印度人在祭祀慶典上會以芳香的藥草表達 對天神的祟敬,並藉由芳香藥草特有的香郁氣味向天神表達心中的敬意與傳 達心願;西元前二千年,古希臘已經開始使用橄欖油於身體按摩上,古羅馬 人更將薰衣草浸泡在水中做為沐浴之用(黃薰誼,2013)。 聖經上也記載著芳香植物,在舊約聖經中有段針對芳香植物之記載「你 種植的是有著可口果子的石榴樹園,穗甘松、番紅花、菖蒲和肉桂等各種製 造乳香、沒藥的樹及蘆薈。」(許宏度,2014)當時有來自東方之賢士曾帶著 三樣禮物,分別是 黃金、沒藥與乳香去尋找耶穌,可見芳香植物與藥草在 當時被人們視為珍貴禮物的象徵。 13 世紀時的歐洲,惡臭被人們視為一種疾病,香氣則被認為可對抗疾 病及瘟疫,並增強抵抗力。醫師會戴著加入芳香精油的口罩來保護自己的健 康,也會攜帶一根頂端焚燒著芳香植物和樹脂的防疫火把,將這些火把與芳 香精油並用,用來淨化受汙染的房子並保護人不被傳染。倫敦的手套製造商 在他們的產品中浸泡精油後出售,這或許就是這些製作手套師傅及香水商能 夠在瘟疫期間倖存的原因(吳奕賢、程馨慧,2014)。 17 世紀是英國芳香藥草的全盛時期,精油成為主要用藥。 《英國醫師百 科》(The Compleat English Physician )中就列入檸檬、錫蘭肉桂、薰衣草、丁 香及芸香等精油,與其他成分搭配可用來提振及紓緩心靈。美國紐約醫學期 刊上也發表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及性器官與鼻子、耳朵及喉嚨息息相關,認 為香水可以明確地刺激性慾(吳奕賢、程馨慧,2014)。 現代芳香療法起始於 Valnet 醫師、Maury 護士及法國化學家 Gattefosse 等人的努力。Gattefosse 是最早使用芳香療法(aromatherapy)一詞的人,他發 現精油可以在塗抹後的 30 分鐘∼12 小時被全身吸收。Valnet 醫師是一位法 國軍醫,他的著作《芳香療法》是第一本芳香療法的醫學書籍,該書收錄了 許多芳香療法的個案紀錄及相關文獻。Maury 夫人按照不同的臨床科別將精 油加以區分應用:皮膚科、外科、一般內科、婦產科、SPA 療程、化妝品學、 6.
(15) 物理治療、運動治療、精神科及放射科(洪慈雅,2011)。 由此可知,芳香療法由來已久,從古文明中發現許多芳香療法的事實。 不論是醫療、祭祀、對抗疾病、聞香、淨化空氣、送禮或飲食,人類早就將 芳香療法融入於生活之中,是人類的智慧結晶。 三、芳香療法的應用 芳香療法的應用包含了藥草和化學兩個概念(洪慈雅,2011)。許多正 統藥物是從藥用植物萃取而來的,例如阿斯匹靈、嗎啡、奎寧等等。世界各 國對芳香療法的應用有些微不同,在英國,芳香療法與按摩息息相關,這或 許是因為在英格蘭地區的芳香療法起源於美容產業。然而隨著時間的演進, 芳香療法慢慢地被視為是治療的一種;在法國,西醫醫師或草藥醫師常會把 精油以植物油稀釋之後,用膠囊裝妥後讓患者口服,口服精油又稱為芳香藥 物。此口服精油對於消化道不適、急性感染及慢性感染的成效頗高。 植物精油因其極佳的滲透性,而能達到肌膚的深層組織,進而被細小的 脈管所吸收,最後經由血液循環,到達被治療的器官(許純純,2005)。由 此可知精油確實是一個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且幾乎無副作用的天然藥品。 台灣自 1996 年開始引進芳香療法,一開始的使用侷限於泡澡、按摩、 室內芳香及製造家庭氣氛。近年來因國內外文獻及相關從業人員推廣,將芳 香療法藉由薰香吸入、按摩、沐浴等方式運用於安寧療護,改善病患生理不 適及紓解心理壓力等問題,以達身、心、靈結合,是目前最受歡迎之輔助治 療(曾月霞,2005)。 四、芳香療法的使用途徑 為了獲得最好的芳香療法效果,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身體部位去使用精 油。無論使用哪一種方式,精油都會滲透到我們的身體裡(王爰懿、李雅媚, 2015),以下介紹三種使用方式:. 7.
(16) (一). 鼻腔途徑 鼻腔途徑主要目的是要讓精油進入呼吸通道,可以透過直接吸入,例如. 滴在手腕或手帕;也可以透過儀器來擴香,例如用擴香儀或薰香燭台擴香, 擴香設備的使用可以淨化生活空間,無論是放鬆心情或預防疾病都很適合, 讓我們的生活空間充滿芳香,並且舒適美好。 精油含有豐富的天然化學分子,且有無法由人工合成的成分。其成分很 複雜,且很難模仿其氣味(洪慈雅,2011) 。藉由鼻腔吸入的方式影響人的情 緒,其原理是經由鼻腔吸入進而影響嗅覺神經,接著影響大腦和邊緣系統, 而邊緣系統為控制情緒、記憶與學習的區域,可以用來激發憤怒、害怕、高 興、情感等訊息,接著在下視丘將訊息轉換並傳達到其他部位,因而產生生 理上的變化,例如心跳、呼吸、血壓、壓力的變化(蔡東湖、陳介甫、Matthews, 1997)。 香氣對人類的影響被分成生理和心理的影響。生理效果直接作用於身 體,例心臟率血壓、皮膚電活動、腦電波和眨眼率等變化;心理作用通過 嗅覺作用或嗅覺系統,這又可能引起生理效應,所以生理作用與心理作用 是互相影響的(Hongratanaworakit, 2004)。 由此可知,透過嗅覺可以直接影響心跳、呼吸、血壓及大腦的邊緣系 統,這些生理變化進而影響心理作用,只要選擇適當的精油,就能達到舒 壓的效果。 調節情 緒、心 跳、血 壓等. 大腦 邊緣 系統 嗅覺 神經 鼻腔 途徑 圖 2-1. 鼻腔途徑影響圖 8.
(17) (二). 內在途徑 內在途徑包括口服、肛門栓劑和陰道栓劑。口服主要能用來處理身體內. 部感染,可製成錠劑、膠囊、滴於舌下或舌上。口服途徑主要用在下列情形: 消化道、呼吸道、婦科以及泌尿方面的感染。口服可以使精油接觸消化系統 且進入血液系統,以達到其治療功效。 在處理呼吸方面的問題時,例如氣管炎、咽頰炎、咽喉炎等,肛門栓劑 無疑是最快速且最有效的方法(王爰懿、李雅媚,2015) ,這種方式尤其適用 在嬰幼兒及兒童身上。 婦科的陰道栓劑是用在陰道感染或真菌導致的困擾,此栓劑可增加體內 黏膜與精油的接觸時間,可促進婦科疾病快速痊癒。 (三). 經由皮膚 經由皮膚又可分為直接用於皮膚、用在敷布上、按摩在皮膚上、浸浴等. (王爰懿、李雅媚,2015) 。直接用於皮膚是最容易也最簡單的方法,而且大 多數的人都能接受。經由皮膚對於以下情況相當有效:疲勞痠痛、頭痛、鼻 炎、焦慮、壓力及皮膚問題等。精油可以很快地穿透皮膚,到達需要解決問 題的器官,且因為精油的氣味非常持久,在使用了精油兩小時後依然可以聞 到氣味,可以延長精油的功效。 用在敷布也是一個好的選擇,又可分為熱和冰的芳香敷布法,可以增加 精油與皮膚接觸的時間。(金韻蓉,2011)每個人都一定有過身體某個部位疼 痛時,將搓熱的手掌貼在疼痛部位上的經驗,或將冰冷的手按壓在發燒的額 頭上的經驗。這就是透過手,將溫熱的體溫或冰鎮的感覺慢慢地傳導到患部, 使疼痛或灼熱減輕的自發行為。將布料浸濕在混合了純精油的冷水或熱水中, 敷在某處的身體部位,是此自發行為的衍生,是很直接的芳香療法。 按摩在皮膚是許多人喜愛的方式,陳燊元(2014)的報導中提到朴子醫 院李昌諴醫師指出:古代醫書《黄帝内经》中說:“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 治之以按摩醪藥”。按摩可以改善身體循環,加強肌耐力與減少痠痛及保持 9.
(18) 肌膚的彈性,可用在改善強化肩頸、淋巴循環及臉部循環,放鬆人體四肢與 肩、頸、腰、背,舒緩及減少各種慢性痠痛疾病的產生。人體有許多不同的 神經叢,如果將精油用於某個神經叢,則可以使精油快速進入血液,並且使 相應的神經平緩。按摩在皮膚的精油不可使用 100%純精油,而是要調入其他 的基底油或稀釋才能使用,以防止皮膚灼傷。 浸浴可分為泡手、泡腳和泡澡。在浸浴時,因為精油的氣味可經由呼吸 道進入,可達多重功效,讓身體放鬆(王爰懿、李雅媚,2015) 。精油經由皮 膚及呼吸道進入身體,是全面的療法。 綜上所述芳香療法不論經由鼻腔途徑、內在途徑或經由皮膚,皆能達到 某種程度的功效。藉由諮詢專業芳療人員或相關醫師,選擇最適合當下身體 狀況的精油,透過適當的途徑,達到治療身心的效果。 五、精油項鍊 (一)精油項鍊簡介 本研究中所用的精油項鍊也稱溢香瓶、香氛鍊、香鍊、香氛瓶、精油瓶 或薰香瓶,一般是以戴在脖子上為主要用法,也有掛在包包上或做成手鍊。 主體為一個可以容納精油的容器,附上一條繩子或鍊子使之可以配掛。 (二)精油項鍊材質 精油項鍊的材質有陶、礦石、玻璃等等,介紹如下: 1. 陶 (1) 高溫燒結,硬度高,不像軟陶,時間久了,容易碎掉剝落,不像玻璃, 容易碰撞破裂。 (2) 陶製品易吸附精油,只要兩三滴精油,很容易就能散發出味道來(林 美枝,2015)。 2. 礦石 一般市面上常見的為水晶、玉石與瑪瑙材質。. 10.
(19) 3. 玻璃(或稱琉璃) 玻璃種類很多,用途也很廣,日常生活中常接觸的玻璃器物,給人 的印象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它具有透明、堅硬、耐磨、光澤、色彩 以及不易髒、不透氣、不滲水、耐風化等等特性,缺點則是容易破裂。 玻璃是矽砂與其他化學物質(石灰、純鹼、金屬氧化物)混合後,在耐 火的坩堝中加熱(1400℃∼1500℃)熔融而成(台灣藝術教育網)。 (三)精油項鍊的使用方式 精油項鍊的使用非常簡便,如同一般項鍊配戴即可。佩戴前要確認精油 是否足夠;添加精油時注意不裝太滿而溢出;配戴後應用乾淨的軟布將精油 項鍊清潔乾淨,並裝到夾鏈袋或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精油揮發。 六、芳香療法的相關研究 人們使用芳香療法,以減輕身體和心理壓力症狀,以往的研究還沒有精確的 芳香療法效果的科學依據。二十九小學教師參加這項研究,實驗為雙盲,並測量 教師的壓力程度,使用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佛手柑精油和合成的化學揮發油作為 安慰劑做芳香療法。研究中測量了教師的心臟心率變異,以評估其自主神經系統 活動。結果表明,只天然佛手柑精油有減輕身體和心理壓力症狀,合成的化學揮 發油沒有效果(Liu, Lin, & Chang, 2013)。 一些研究者提出一個計劃,為的是確定是否芳香療法可以減少門診手術病人 的術前焦慮。共 109 術前患者被隨機分配至實驗組:佛手柑精油,和對照組:純 水。所有接觸佛手柑精油芳香療法的病人減輕焦慮的程度皆比對照組大,所以芳 香療法可能是一種全面的方法來減少術前焦慮(Ni, Hou, Kao, Chang, Yu, Wu & Chen, 2013)。 透過芳香療法來提升生活品質或改善疾病有非常多方式,日本學者 Amano, Takahashi, Kato, Tani, Ishiguro, Higuchi 與 Miyata (2012) 在東京大學的實驗,在 兩個空間中,以水氧機分別用薄荷和柏樹兩種精油,其氣味濃度調節到所感知的 氣味強度第 2 級(弱) ,受試者進行模擬辦公任務 12 分鐘後,接著休息 7 分鐘, 11.
(20) 在一天中重複 6 次。針對氣味偏好度、舒適性、室內空氣的滿意度及對工作效率 的影響等幾個情感反應做測試。通過心電圖監測心臟心率變異來評估自主神經系 統的活動。結果表明暴露於喜愛的氣味可以提高舒適度、滿意度和情緒,以及增 加自我報告的工作效率;它也可增強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暴露於喜愛的氣味 中,休息時的活性比在模擬工作中高。可見精油的確能影響心率變異、自主神經 系統。 日本的浦上醫師歷經 10 多年研究,發現失智症狀日益嚴重的原因是與海馬 迴相連的嗅神經損傷而失去功能;透過香味的刺激與活化,使嗅神經再生而刺激 海馬迴,進而減緩失智的產生。Jimbo 等(2009)學者分析國內外的研究報告,選 擇幾種香味讓罹患阿茲海默症(癡呆症)患者嗅聞,早上 9:00-11:00 嗅聞 0.04 毫 升檸檬和 0.08 毫升迷迭香精油,晚上 7:30-9:00 嗅聞 0.08 毫升的薰衣草和 0.04 毫升橙精油,精油滴在紗布上,放入裝有電扇的擴散器來散發香氣,這些擴散器 被放置在患者活動的房間。因為自律神經系統有晝夜節律,所以早上及夜間使用 不同的複方精油來達到最佳療效。為了確定芳香療法的效果,患者使用日文版的 評估量表斯蒂恩量表(GBSS-J)以及長谷川的修訂版分期癡呆量表(HDS-R), 以及觸摸屏式癡呆評估量表(TDAS)檢測四次:控制週期之前,控制週期後, 芳香療法後,和之後的清除期。結果:所有患者的認知功能顯著改善。 有研究探討薰衣草精油與甜柑橘精油搭配瑞典式按摩對於紓解壓力之成效, 針對薰衣草與甜柑橘精油作用在人體上,討論其對人體之放鬆成效,並觀察複方 精油是否具有協同作用。本研究對象為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學生,並以收縮壓、舒 張壓、心跳速率、體表溫度及壓力指數為紓壓指標。實驗分別以 10%薰衣草精油、 10%甜柑橘精油及複方精油 5%薰衣草精油加 5%甜柑橘精油搭配瑞典式按摩,並以 靜躺為控制組,經過 50 分鐘後的瑞典式按摩後,再測量壓力指數、生理參數及 心率變異參數。經實驗結果顯示,無論單方精油或複方精油與控制組比較後,其 對生理參數,如收縮壓、舒張壓、心跳速率、體表溫度及壓力指數與心率變異參 數,皆有顯著的差異;而複方精油和單方精油比較,在收縮壓及壓力指數上有顯 12.
(21) 著差異,代表複方精油在收縮壓及壓力指數具有協同作用(程馨慧等,2013)。 以下研究者就多種精油之芳香療法與研究結果之相關研究,做一整理與 探討如下表 2-1: 表 2-1:芳香療法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年 代. 研究題目.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蔡若蓁. 巴哈救援花精對. 實驗對象共40位。實驗時 巴哈救援花精具有. (2015). 成年女性睡眠障. 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巴. 礙改善效果之相. 哈救援花精,發現巴哈救 改善成年女性睡眠. 關研究. 援花精具有非常好抑制. 部分抗氧化活性和. 障礙的效果。. 非酵素醣基化活性。以睡 眠品質量表及心率變異 器(HRV)前後測。 蔡豐存. 以生理指標評估. 日班N=26,夜班N=25,. 嗅聞精油對日班消. (2014). 精油吸入對輪班. 對象20-45歲。手持裝苦. 除疲勞之效果較夜. 作業人員消除心. 橙精油瓶靠近鼻子2-3公. 班為佳. 智疲勞之效果. 分處嗅聞,以自覺疲勞評 估量表、腦波儀及心率變 異度監測系統測量。. 楊思憶. 薰衣草精油嗅香. 實驗組N=48,控制組. 薰衣精油嗅吸可達. (2014). 對護理人員睡眠. N=47,平均年齡28.5歲。 到降血壓與心跳,. 品質改善成效探. 使用薰衣草精油嗅香8. 討. 週,以匹茲堡睡眠品質量. 達到放鬆的效果。. 表及心率大師前後測。 邱娓慧. 佛手柑、橙花、. 使用佛手柑、橙花、苦橙 佛手柑精油可在三. (2014). 苦橙葉、依蘭依. 葉精油噴霧式吸入,以心 分鐘內活化副交感. 蘭精油對自律神. 率變異分析作前後測。. 經影響之研究. 神經,且抑制交感 神經作用,且其抑. 13.
(22) 制作用呈現持續性 的進行。整體自律 神經的平衡,也能 快速的受佛手柑精 油調節,達到放鬆 之作用。 李沛鏵. 芳香植物精油與. 男N=17,女N=63,19-77 沉香醇百里香、快. (2013). 經絡的相關性探. 歲,將精油以5%的劑量加 樂鼠尾草、迷迭. 討-以唇形科植. 入葡萄籽基底油塗抹在. 物精油為例. 手腕與手軸間,以良導絡 草和甜羅勒對自律 儀前後測。. 香、綠薄荷、薰衣. 神經系統的影響顯 著。. 程馨慧等. 薰衣草精油及甜. (2013). 柑橘精油對人體 之紓壓成效. 19 至23 歲年齡層之大 學部學生,分成控制組3 組與實驗組3組,每組平 均分配12 位。以不同濃 度之薰衣草及甜柑橘精 油搭配瑞典式按摩,利用 生理監測儀測量受測者 的生理參數,如收縮壓、 舒張壓、心跳速率及體表 溫度,並利用心率變異 (heart rate variety, HRV) 分析儀測量受測者的壓 力指數及心率變異參數。. 薰衣草精油及甜柑 橘精油搭配瑞典式 按摩,可能是透過 降低交感神經活性 及提高副交感神經 的活性,而來減少 受測者之壓力指 數、收縮壓、舒張 壓、心跳速率,而 達到放鬆紓壓的效 果。. 陳英甘. 芳香療法療程長. N=20,30-50歲。使用水. 芳香療法對國小教. (2013). 期介入對小學教. 氧機裝香檸檬精油噴霧. 師自律神經有舒壓. 師工作舒壓之自. 10分鐘,每周一次共九. 成效,但長期介入. 律神經變化. 週,以生理感測器、貝克 未見有增強作用。 焦慮量表前後測。. 14.
(23) 劉名峰. 芳香療法對於紓. 男N=3,女N=26,32-50. 使用佛手柑精油吸. (2013). 解國小教師工作. 歲。使用佛手柑精油噴霧 入性芳香療法,在. 壓力之評估. 式療法15分鐘,以心率變 短時間內具有提升 異分析儀及貝克焦慮量. 副交感神經活性,. 表前後測。. 達到顯著紓壓放鬆 的效果。. 陳皓玉. 天然的佛手柑精. N=29,國小教師使用佛手 天然的佛手柑精油. (2013). 油芳香療法的確. 柑精油,利用心率大師分 可造成 HRV 參數. 效性研究. 析儀進行前後測。. 有顯著差異,但人 工合成的佛手柑香 精卻無顯著差異。. 陳彥樺 (2013). 藍膠尤加利與茉 莉花精油對五專 女生登階運動後 心率恢復之影響. 藍膠尤加利精油組. 尤加利精油組在運. N=17,茉莉花精油組. 動後RRI及RMSSD. N=17,16-25歲。三分鐘. 達顯著差異,茉莉. 登階運動後嗅吸藍膠尤. 花精油組則無,推. 加利精油或茉莉花精. 論運動後使用類似. 油,以心率變異分析儀前 藍膠尤加利精油結 後測. 構的精油,或許可 以縮短心率恢復時 間,減少運動疲憊 感,提高運動意 願。. 李佩蓉 (2013). 探討芳香按摩療 法介入措施對於. 治療組N=11,芳香按摩療 發現芳香按摩療法 法組N=11,妊娠12-16週. 可有效減少孕期心. 內的孕婦。. 跳次數. 懷孕婦女孕期壓 力、憂鬱、心 跳及血壓之 影響成效. 15.
(24) Liu 等 (2013). The Physical Effects of. N=29,國小教師雙盲實. 結果表明,天然佛. 驗。一周兩次,每次嗅吸 手柑精油能減輕身 15分鐘,使用從植物中提 體和心理壓力症. Aromatherapy in. 取的天然佛手柑精油和. 狀,合成的化學香. Alleviating. 合成的化學香精作為安. 精沒有效果。. Work-Related. 慰劑做芳香療法。使用貝. Stress on. 克焦慮量表及 HRV測量. Elementary. 儀,評估其心理壓力及自. School Teachers. 主神經系統活動。. in Taiwan 陳姵岡等人 (2011). 經由吸入法探討 馬喬蓮及岩蘭草. 藉由薰燈法吸入馬喬蓮. 本研究結論為馬喬. 精油、岩蘭草精油或馬喬 蓮與岩蘭草精油可 蓮精油加岩蘭草精油,比 能透過減少受. 精油對於人類的 紓壓成效. 較實驗前後血壓、心跳速 測者的收縮壓、舒 率、體表溫度及壓力指數 張壓、心跳速率或 的差異。. 壓力指數,來達到 紓壓效果。. Jimbo 等 (2009). Effect of aroma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早上9:00-11:00嗅聞檸. 三種量表的前後測. 檬和迷迭香精油,晚上. 驗顯示,所有患者. 7:30-9:00嗅聞薰衣草和. 的認知功能顯著改. 橙精油,精油滴在紗布. 善。. Alzheimer's. 上,放入裝有電扇的擴散. disease. 器來散發香氣,這些擴散 器被放置在患者活動的 房間。使用日文版的評估 量表斯蒂恩量表 (GBSS-J)以及長谷川的 修訂版分期癡呆量表 (HDS-R),以及觸摸屏 16.
(25) 式癡呆評估量表(TDAS) 做前後測。. 綜上所述,芳香療法對睡眠有改善的作用,還可以消除疲勞、降血壓,達到 放鬆的效果;亦可影響自律神經系統,改善收縮壓、舒張壓,進而舒緩壓力;亦 能縮短心率恢復時間,減少運動疲憊感;也可以有效減少孕期心跳次數及紓緩護 理人員的壓力。因此,芳香療法的確可在正統醫學之外,提供一個好的輔助療法。 上述研究指出,紓解壓力的精油有很多種,在選擇本實驗所用精油時,除考 量到紓壓效果外,為了普及化,讓一般大眾能接受,價格及味道也是重要考量因 素。上述研究的精油,有些價格太高,有些味道具刺激性,而佛手柑精油取得方 便,價格平易近人,味道也廣為一般人所接受,因此,本實驗採用天然的佛手柑 精油為實驗用精油。. 第二節 佛手柑精油及相關研究 一、佛手柑精油簡介 佛手柑精油屬於芸香科(Rutaceae)的柑橘類精油。長久以來,柑橘類精 油被用在香水界、食品加工業及療癒領域中,在芳香療法中則屬最受歡迎的 芳香精油。所有柑橘類精油內含少量的香豆素,可使精神放鬆、心情愉悅, 更有助於促進腦內啡的分泌,進而驅走悲傷、倦怠和心情低落等負面情緒(李 文媛等,2011)。常被用來舒緩憂鬱及與壓力有關之症狀(吳奕賢、程馨慧, 2014) 17.
(26) 二、佛手柑精油在生理層面及心理層面的作用 在芳香療法中,佛手柑精油被廣泛的應用在降低壓力和焦慮(Watanabe et al., 2015)。佛手柑精油在心理方面可降低交感神經系統之作用,改善心情 的焦慮及緊張;安撫盛怒或挫折的情緒。在身體方面,對消化系統、呼吸系 統、生殖泌尿系統和免疫系統有幫很大的助益(曾俊明,2012)。 米蘭大學芳香療法教授 Paolo Rovesti 在其學術研究中指出,佛手柑精油 能夠消除焦慮,放鬆神經系統,調節神經系統運作,因此對沮喪及焦慮狀況 有正面的影響。其心理效能為激勵、放鬆、消除焦慮及鼓舞情緒;生理效能 為強效抗細菌、刺激免疫反應等(李文媛等,2011)。 當生活在巨大緊張氣氛底下,導致注意力渙散時,正是運用佛手柑精油 的時刻。其心理療效為激勵、放鬆,使心靈清澈開闊,生理療效為抗痙攣。 它是重要的定香精油,是許多香水配方中清新、愉悅調性的來源(蔡慈皙、 李文媛,2012)。 佛手柑精油屬於含酯量較高的精油,含較高酯量的精油常用來提振、止 痛、抗炎或鎮定安撫。在生理療效方面,可以鎮定中樞神經系統,平衡交感 及副交感神經;在心理療效方面,可以讓心理鎮定、放鬆、清明及愉悅。傳 統使用上,佛手柑精油能夠消炎殺菌、更能轉換情緒,經常用於紓壓,紓解 焦慮。它可以鎮定、抗憂鬱、抗病毒、抗痙攣和止痛等(卓芷聿,2011)。 佛手柑精油主要功能為抗憂鬱、鎮靜、抗病毒及抗痙攣。在心理方面, 可以提振精神。其用途為改善憂鬱症、呼吸疾病、喉嚨痛、支氣管炎、膀胱 炎、腸胃脹氣和消化不良等(黃宜純,2010)。 佛手柑的香氛有讓心靈鎮靜和提高氣氛的效果,對於憂慮狀態的人往往 有著顯著的效用(施愛兒,2014)。 以下研究者就佛手柑精油之相關研究,做一整理與探討如下表 2-2:. 18.
(27) 表 2-2 佛手柑精油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Watanabe. 研究題目 Effects of Bergamot. 等 (2015). (Citrus bergamia (Risso) Wright & Arn.) Essential Oil.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N=41,20-23 歲,健康 在本研究中用水 女性,隨機分配到 3. 蒸氣吸入佛手柑. 組:休息(R)、休息+. 精油,透過嗅覺途. 水蒸氣(RW)、休息+. 徑進入肺泡,進而. 水蒸氣+佛手柑精油. 在身體和心理產. Aromatherapy on Mood. (RWB)。情緒評估量. States, Parasympathetic. 表(POMS)、總情緒 手柑精油芳香療. Nervous System. 障礙(TMD)、特質焦 法可以當作減輕. 生影響。因此,佛. 慮量表(STAI)、疲勞 壓力的方式,這對. Activity, and Salivary Cortisol. 自我檢查表及唾液皮. 被慢性壓力困擾. 質醇水平. 的現代人是有用. Levels in 41 Healthy. 的。. Females. 邱娓慧. 佛手柑、橙花、苦橙. (2014). 葉、依蘭依蘭精油對自 律神經影響之研究. 使用佛手柑、橙花、苦 佛手柑精油可在 橙葉精油噴霧式吸. 三分鐘內活化副. 入,以心率變異分析作 交感神經,且抑制 前後測. 交感神經作用,且 其抑制作用呈現 持續性的進行。整 體自律神經的平 衡,也能快速的受 佛手柑精油調 節,達到放鬆之作 用。. 劉名峰. 芳香療法對於紓解國. 男N=3,女N=26,32-50 使用佛手柑精油. (2013). 小教師工作壓力之評. 歲。使用佛手柑精油噴 吸入性芳香療. 估. 霧式療法15分鐘,以心 法,在短時間內具 19.
(28) 率變異分析儀及貝克 焦慮量表前後測。. 有提升副交感神 經活性,達到顯著 紓壓放鬆的效果。. 陳皓玉. 天然的佛手柑精油芳. N=29,國小教師使用佛 天然的佛手柑精. (2013). 香療法的確效性研究. 手柑精油,利用心率大 油可造成 HRV 師分析儀進行前後測. 參數有顯著差 異,但人工合成的 佛手柑香精卻無 顯著差異。. 沈智威. 芳香療法對於國小教. N=54,以水氧機裝佛手 芳香療法對短時. (2010). 師自律神經的調整作. 柑精油噴霧10分鐘,以 間活化副交感神. 用. 貝克焦慮量表、心率大 經系統,降低血壓 師腕式生理監視器前 後測. Butje, A.. Healing Scents: An. 等 (2008). Overview of Clinical. 本文介紹香味的生理. 等有顯著紓壓效 果。 用於降低焦慮和. 作用,綜述情緒困擾的 舒緩情緒最有效 臨床芳香療法研究。精 的應用途徑是嗅. Aromatherapy for Emotional Distress. 油可以以多種方式施. 覺吸入。用於減少. 加於人體,可以透過皮 焦慮、改善心情及 膚吸收,或透過嗅覺, 減少壓力的精油 例如室噴霧劑,或擴散 包括:佛手柑、檸 吸入。文中並提出了額 檬、鼠尾草、薰衣 外的培訓和教育資源。 草、羅馬甘菊、天 竺葵、奧圖玫瑰、 檀香和茉莉花。. 佛手柑精油的正面效益、平易近人的價格及易被接受的味道,因此,本研究 選用含酯量高的佛手柑精油,做為實驗用精油,預期可達到放鬆情緒和舒緩壓力 的效果。 20.
(29) 第三節 壓力及相關研究 長期處在工作壓力之下可能引發多種健康問題,包括身心症(如頭痛、失眠)、 心理症狀(如憂鬱、焦慮)或身體疾病(如心血管、消化或免疫系統問題),也包括 行為層面(如抽菸、酗酒)乃至於社會層面的健康問題(如家庭衝突、暴力)。在產 生這些病症之前,「疲勞」(burnout)乃是工作壓力致病過程機制中一個初期、較 容易被偵測的徵兆(葉婉榆、鄭雅文、陳美如、邱文祥,2008)。多數的研究認為 長期暴露於工作壓力下會產生過勞的結果,所謂的「過勞」指的是一種身心耗弱 狀態,乃是長期處在高度心理壓力之下的壓力反應(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 衛生研究所,2011)。過勞的症狀為:1. 經常感到疲倦,健忘。2. 突然覺得有 衰老感。3. 肩部和頸部強直發麻。4. 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5. 為小事煩躁和 生氣。6. 經常頭痛和胸悶。7. 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心電圖不正常。8. 體重 突然變化大。9. 最近幾年運動也不流汗。10. 自我感覺身體良好而不看病。11. 人際關係突然變壞。12. 最近常工作失誤或者發生不和。因此,如何紓解壓力和 減緩疲勞,是刻不容緩的事。 適度的壓力可以激發人們的動機,提升工作的效率,使個人適應得更好;但 是當壓力超過個人所能夠負荷的程度時,就可能會引起包括焦慮、憂慮或恐懼等 情緒困擾,以及失眠、盜汗、心悸、學習效果低下,甚至出現各種身心症狀。早 在2000 年的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的一項職場 精神健康調查報告中即指出,在英國、美國、德國、芬蘭和波蘭等國,每十名員 工中就有一人蒙受憂鬱、焦慮、工作壓力或倦怠的情境之苦。對一個上班族來說, 每天有1/3 以上的時間是用在與工作相關的事務上;若是長期處在職場壓力調適 不良的高壓環境下,輕則影響個人情緒穩定,重則造成人際互動不良,影響工作 進度或團隊合作,進而成為工作產能與服務品質降低的重要因素。職場壓力廣泛 存在於各個工作場所與職業之中,它的發生與職場環境、工作條件以及工作者主 觀判斷都有密切的關係。職場壓力造成哪些的負面影響呢?工作壓力常會造成員 21.
(30) 工的安全與健康影響,包括:1. 心臟及心血管疾病2. 藥物及菸酒濫用3. 背部 及肌肉骨骼疼痛4. 焦慮及有關的精神疾病5. 免疫力降低6. 人際衝突7. 事故 傷害8. 癌症等(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企業壓力預防管理計畫 指引)。所以,如何有效進行壓力管理與找尋適當紓壓管道,是上班族群所關注 的議題。 過去測量壓力的工具 (如:生活再適應量表)需耗費大量時間,且填答問卷 時受試者需要回憶過去經驗,填答上較不容易。為了改善以上的缺點,Cohen、 Kamarck 與 Mermelstein 共 同 發 展 壓 力 知 覺 量 表 (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邱逸翔、盧俊宏,2013)。壓力知覺量表被用來評估個人生活情境的壓力 程度。此量表簡單、便利,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以及發展許多版本,且在許多族群 應用過(初麗娟、高尚仁,2005;洪智倫,2009;陳秀蓉、康宜靜、張明裕、楊 惠娟、孟蓁,2012),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以下研究者就壓力知覺量表的應用與研究結果之相關研究分析,做一整理與 探討如下表 2-3: 表 2-3:壓力知覺量表的應用及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研究題目.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陳美如等. 男性大學生的中. 男大學生,N=133, 發現男性大學生之中醫體. (2014). 醫體質與痤瘡之. 以卡的夫痤瘡指數. 關係. 量表、壓力知覺量表 瘡之嚴重度與陰虛體質及 以及中醫體質量. 質以陰虛體質居多,罹患痤. 壓力知覺有顯著關係。. 表,探討中醫體質與 痤瘡之關係。 陳秀蓉等. 癲癇學童父母親. N=75,以壓力知覺. (2012). 壓力知覺與社會. 量表、社會支持量表 程度並不高,發現多數學童. 支持相關性探討. 施測,探討癲癇學童 病情屬於非重度,可以呼應 家長的壓力知覺與 22. 此研究中家長的壓力知覺. 家長所反應的壓力程度。.
(31) 社會支持間的相關 性。 黃有慶. 長途客運駕駛的. 隋安莉. 身體質量指數、. (2012). 壓力與睡眠品質. 洪智倫. 探討“漸進式肌. 國道客運司機, N=82,採用壓力知 覺量表、匹茲堡睡眠 量表以及自編之顧 客關係量表進行問 卷調查。 學前教育教師. (2009). 肉放鬆”技術對. N=20,對照組. 訓練之學前教育工作者,自. 舒緩學前教育工. N=20,以壓力知覺. 覺工作壓力顯著低於未接. 作者的工作壓力. 量表及一般健康量. 受訓練者。自覺健康狀況也. 之成效. 表前後測。. 優於未受訓練者。. 初麗娟. 壓力知覺對負面. 企業員工及2大佛教 情緒智能與壓力知覺的交. 高尚仁. 心理健康影響:. 團體抽樣調查,. (2005). 靜坐經驗、情緒. N=500,以情緒智能 顯著影響。靜坐經驗與壓力. 智能調節效果之. 量表、壓力知覺量表 知覺的交互作用對負面心. 探討. 和一般健康量表做. 理健康有顯著影響。靜坐經. 前後測。. 驗亦能有效調節壓力知覺. 之探討. 駕駛的壓力與睡眠品質、顧 客關係相關。壓力高的駕駛 不僅睡眠品質較差,與顧客 的關係也較差。. 接受漸進式肌肉放鬆技術. 互作用對負面心理健康有. 與負面心理健康二者之關 係。. PSS 是一個良好的測驗壓力工具,因此,本研究以 PSS 做為測量國小教 師壓力知覺程度的工具,應可在實驗前、實驗第二週及實驗第四週測得國小教師 壓力知覺程度的變化。. 23.
(32) 第四節 總結 眾多文獻指出不同的精油有不同的效用,有的精油能改善睡眠、有的精油 能降血壓、有的精油能減緩心跳、有的精油能消除疲勞、有的精油能舒緩壓力、 提振情緒,可見芳香療法透過皮膚、鼻腔途徑及內在途徑的確能夠影響我們的心 理及生理,因此透過芳香療法來紓解教師的壓力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天然的精油具有療效,根據本章中多篇文獻提出的論點:佛手柑精油在紓壓 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本研究選擇天然的佛手柑單方精油來作為研究對象 使用的芳療紓壓精油,預期可以達到舒緩國小教師壓力的成效。從眾多文獻中發 現,芳香療法以嗅聞精油的方式最為常見且方便,因此本研究的芳香療法選擇嗅 聞方式由鼻腔途徑進入人體。而嗅聞的擴香工具中,又以精油項鍊最適合本研究 對象使用。實驗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四週,期待可以達到降低國小教師的壓力知 覺程度。 本研究選擇壓力知覺量表(PSS)為測量壓力之工具,因其簡單、便利,可用 來評估個人生活情境的壓力程度,且在多種族群上使用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應可測出本實驗的研究對象──國小教師在實驗前、實驗第二週及實驗第四週之 壓力知覺程度差異。 綜上所述,本研究選擇天然的佛手柑精油,以精油項鍊為擴香工具,以 PSS 為測量壓力知覺程度之工具,預期四週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可以降低國小教師的 壓力知覺程度。. 24.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瞭解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對國小教師壓力紓解是否有影響,實 驗以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進行,對象為臺北市某公立國小教師,研究者將實驗時 間設定為四週,每週五天,週一~週五,每天早上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至少2小 時,同一組受試者以壓力知覺量表(PSS)在實驗前、實驗第二週及實驗第四週施 測,比較是否有壓力知覺程度的差異。 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對象;第二節為研究工具;第三節為研究設計; 第四節為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台北市某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招募對象,編制內教師共158名,其 中男性20名,女性138名。招募方式為教師會議口頭宣傳及透過各學年LINE群組 招募,經本研究所需受試者的條件篩選後,以對芳香療法有興趣者及能配合本研 究於每週一~週五上班時間配戴精油項鍊連續四週者,且無嗅覺障礙、高血壓、 心臟病者為優先收案對象。因為研究經費有限,因此參與實驗的人須自備精油項 鍊,而參加本研究招募計畫的老師皆是感到自己有壓力,而且對本研究主題感到 很有興趣的老師,所以皆願意自備精油項鍊。 因招募說明會時,沒有男性教師表達參加意願,且因本次研究工具為精油項 鍊,傳統上認為女性較常使用項鍊來裝扮,故最後將研究對象設定為女性教師。. 第二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工具為:1. 個人基本資料表;2. 壓力知覺量表(PSS); 3. 芳香療法使用之佛手柑精油;4. 芳香療法使用之精油項鍊;5. 研究者組成 之芳療 LINE 群組。 一、基本資料表 參考相關文獻及研究需求,擬定基本資料問卷,內容包含性年齡、任教 年資、職位類型、婚姻狀況、子女數、是否接觸過精油紓壓、對目前生活的 滿意度,如附錄一。 25.
(34) 二、心理指標測量工具: 壓力知覺量表(Chinese 14-item 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 (附錄二) PSS 量表為 Cohen、Kamarck 與 Mermelstein 於 1983 年所編製而成,由初 麗娟博士譯成壓力知覺量表,此為 Cohen 博士研究團隊認可之台灣區代表, 首次發表是在中華心理學刊第 47 期 157 至 179 頁(初麗娟、高尚仁,2005)。 此量表被證實有良好的內部信度與再測信度,同時也具有良好的預測效度, 更容易預測各種健康結果,如憂鬱、軀體化症(國家文官院:壓力與情緒管 理) 。一共有 14 個題目,測量受試者最近一個月來個人的感受和想法做為評 量心理壓力之依據,採用李克特氏計分法,由從未如此 1 分,到總是如此 5 分,分數越高表示壓力越大。其 Cronbach’s α 值達 0.78。 三、芳香療法工具 (一). 圖 3-1 佛手柑精油 (二). 圖 3-2 精油項鍊 26.
(35) (三). 芳療 Line 群組 由研究者組成的 Line 群組,群組名稱:秀玲芳療紓壓小組,將所有受試. 者納入群組中,每週一~五早上由研究者發出一個訊息,提醒配戴佛手柑精 油項鍊;中午研究者再發出一個訊息,提醒拿下佛手柑精油項鍊;每週五中 午因要提醒下週一再配戴,所以訊息不同(圖 3-3)。受試者也可以在芳療 Line 群組上隨時發問,研究者會一一回覆。. 圖 3-3 配戴訊息. 27.
(36) 第三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同一組受試者前後測的實驗設計,招募對象共 41 位,每週一 ~五早上配戴精油項鍊至少 2 個小時,介入措施為期四週,比較受試者在配 戴精油項鍊前、第二週及第四週後的壓力知覺程度差異。每天於研究者的芳 療 LINE 群組,早上提醒受試者配戴精油項鍊及中午拿下精油項鍊。前、中、 後測地點及實驗地點皆為受試者工作的教室。. 於臺北市某國小招募受試成員. 解說實驗. 填寫同意書. 進行前測: 填寫壓力知覺量表 每天配戴至少2小時,每 週5天,共2週 實驗第二週進行中測: 填寫壓力知覺量表 每天配戴至少2小時, 每週5天,共2週 實驗第四週進行後測: 填寫壓力知覺量表. 資料統計處理與分析. 記錄研究結果、討論與結論. 圖3-1. 研究流程圖. 28.
(37)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本研究以 IBM SPSS 20.0 中文統計套裝軟體進行下列資料處理與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建立受試者各項基本資料。 二、以獨立樣本 t 檢定(Independent-Sample T Test)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分析受試者基本屬性與前測壓力之關係。 三、以成對樣本 t 檢定分析受試者實驗前與實驗第二週、實驗第二週與實驗第四 週、實驗前與實驗第四週之壓力知覺程度差異。 本研究所有統計顯著水準設定為 α = 0.05. 29.
(3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進行期間為 2015 年 12 月,為期 4 週。研究進行之前,在教師會議口 頭宣傳及透過各學年 LINE 群組招募,經本研究所需受試者的條件篩選後,共計 招募 41 位參與者。 其中有 1 位參與者在實驗前因時間無法配合,未填寫前測問 卷,主動放棄參與研究;有 1 位參與者在第二週因工作忙碌而未填寫實驗第二週 問卷。因此排除 2 位參與者,最後,完成 4 週實驗的參與者共計 39 位。依據前 述研究目的、研究假設及問卷調查所獲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逐一說明研究結果。 本章分為四節,依序為第一節:教師個人基本資料之描述;第二節:四週配戴佛 手柑精油項鍊對紓解教師壓力之探討;第三節:教師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之文字 論述;第四節:四週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對紓解國小教師壓力之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教師個人基本資料之描述 本節針對實驗參與者的基本資料:年齡、任教年資、職位類型、婚姻狀況、 子女數、是否接觸過精油舒壓、目前生活滿意度做描述性統計分析,如表4-1。 實驗在臺北市某國小進行,共計 39 位國小女教師參與實驗。 一、年齡 介於 41-45 歲 12 人(30.8%)為最多,36-40 歲 11 人(28.2%),31-35 歲 9 人(23.1%),46 歲以上 4 人(10.3%),30 歲以下 3 人(7.7%)。 二、任教年資 11-15 年 15 人(38.5%)為最多,其次為 16-20 年 11 人(28.2 %),6-10 年 5 人(12.8%), 21 年以上 5 人(12.8%),5 年以下 3 人(7.7%)。. 30.
(39) 三、職位類型 低年級導師 9 人(23.1%),中年級導師 10 人(25. 6%),高年級導師 9 人 (23.1%),科任教師 11 人(28.2%)。此變項的分布差異不大,實驗對象平均分 布在各職位類型中。 四、婚姻狀況 已婚 32 人(82.1%)佔多數,未婚 7 人(17.9%)。 五、子女數 子女數 2 人有 21 人(53.8%)為最多,其次為子女數 0 人有 12 人(30.8%), 子女數 1 人有 5 人(12.8%),子女數 3 人以上有 1 人(2.6%)。 六、是否接觸過精油舒壓 接觸過的為 26 人(66.7%),沒接觸過的 13 人(33.3%)。 七、目前生活滿意度 滿意 22 人(56.4%)為做多,其次為普通 15 人(38.5%),不滿意 5.1%,非 常不滿意 0 人(0%),非常滿意 0 人(0%)。 表 4-1 基本資料分析表 變項. 人數. 百分比(%). 30歲以下. 3. 7.7. 31-35歲. 9. 23.1. 36-40歲. 11. 28.2. 41-45歲. 12. 30.8. 46歲以上. 4. 10.3. 3 5 15 11 5. 7.7 12.8 38.5 28.2 12.8. 年齡. 任教年資 5 年以下 6-10 年 11-15 年 16-20 年 21 年以上. 31.
(40) 職位類型 低年級導師 中年級導師 高年級導師 科任教師 婚姻狀況. 9 10 9 11. 23.1 25.6 23.1 28.2. 已婚 未婚 子女數. 32 7. 82.1 17.9. 0人. 12. 30.8. 5 21 1. 12.8 53.8 2.6. 是. 26. 66.7. 否. 13. 33.3. 非常不滿意. 0. 0. 不滿意. 2. 5.1. 普通 滿意 非常滿意. 15 22 0. 38.5 56.4 0. 1人 2人 3 人以上 是否接觸過精油舒壓. 目前生活滿意度. 32.
(41) 第二節 四週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對紓解教師壓力之探討 一、重新分類基本屬性之不同時間 PSS 分數比較分析 為了瞭解受試者的基本屬性是否會影響其壓力知覺分數,於是以獨立樣 本 t 檢定(Independent-Sample T Test)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將各個基本屬性重新分類後與前測壓力知覺平均分數做統計分析;再以成對 樣本 t 檢定(pair t)分析比較受試者前測與實驗第二週、實驗第二週與實驗第 四週、前測與實驗第四週得分差值之顯著性,如表 4-2。本研究以 PSS 測驗 受試者的壓力知覺程度分數,共有 14 個題目,每個題目分數為 1-5 分,14 個題目滿分為 70 分,分數越高壓力越高。 (一) 年齡 35 歲以下 12 人(30.8%),36-40 歲 11 人(28.2%),41 歲以下 16 人(41.0%)。 在年齡變項與前測壓力之相關性為不顯著(p>0.05)。壓力知覺分數從前測 到實驗第二週,再到實驗第四週,呈現持續下降,得分差異達顯著水準 ( p<0.05 )。 (二) 任教年資 10 年以下 8 人(20.5%),11-15 年 15 人(38.5%),16 年以上 16 人(41.0%)。 任教年資與前測壓力之相關性為不顯著(p>0.05)。壓力知覺分數從前測到 實驗第二週,再到實驗第四週,呈現持續下降,得分差異達顯著水準 ( p<0.05 )。 (三) 職位類型 低年級導師 9 人(23.1%),中年級導師 10 人(25. 6%),高年級導師 9 人 (23.1%),科任教師 11 人(28.2%)。職位類型與前測壓力之相關性為不顯著 (p>0.05)。壓力知覺分數從前測到實驗第二週,再到實驗第四週,呈現持續 下降,得分差異達顯著水準( p<0.05 )。. 33.
(42) (四) 婚姻 已婚 32 人(82.1%),未婚 7 人(17.9%)。婚姻與前測壓力之相關性為不顯 著(p>0.05)。壓力知覺分數從前測到實驗第二週,再到實驗第四週,呈現持 續下降,得分差異達顯著水準( p<0.05 )。 (五) 子女數 子女數 1 人以上有 27 人(69.2%),子女數 0 人有 12 人(30.8%)。子女數與 前測壓力之相關性為不顯著(p>0.05)。壓力知覺分數從前測到實驗第二週, 再到實驗第四週,呈現持續下降,得分差異達顯著水準( p<0.05 )。 (六) 是否接觸過精油舒壓 接觸過的為 26 人(66.7%),沒接觸過的 13 人(33.3%)。是否接觸過精油舒 壓與前測壓力之相關性為不顯著(p>0.05)。壓力知覺分數從前測到實驗第二 週,再到實驗第四週,呈現持續下降,得分差異達顯著水準( p<0.05 )。壓 力知覺分數從前測到實驗第二週,再到實驗第四週,呈現持續下降,得分差 異達顯著水準( p<0.05 )。 (七) 生活滿意度 滿意 22 人(56.4%)為做多,其次為普通 15 人(38.5%),不滿意 2 人(5.1%), 非常不滿意 0 人(0%),非常滿意 0 人(0%)。生活滿意度與前測壓力之相關性 為不顯著(p>0.05)。壓力知覺分數從前測到實驗第二週,再到實驗第四週, 呈現持續下降,得分差異達顯著水準( p<0.05 )。 以上可看出受試者的各項基本屬性與前測壓力之相關性並不顯著,因此可以 說受試者的各項基本屬性並未影響前測壓力知覺分數。而各項基本屬性之壓力知 覺分數從前測到實驗第二週,再到實驗第四週呈現持續下降,得分差異達顯著水 準。. 34.
(43) 表 4-2 重新分類基本屬性與不同時間 PSS 得分差異分析表( N=39 ) 變項. 年齡 35 歲以下 36-40 歲 41 歲以上. 人數. 前測壓力. 實驗第二週. 實驗第四週. (百分比%). Mean±SD. 壓力. 壓力. Mean±SD. Mean±SD. 12(30.8) 11(28.2) 16(41.0). 40.17±8.06 40.18±5.58 39.56±7.25. 33.75±3.79 36.45±5.20 37.50±7.72. 8(20.5) 15(38.5) 16(41.0). 37.75±8.37 41.00±6.47 40.00±6.77. 33.88±4.91 36.00±6.71 37.19±6.12. 9(23.1) 10(25.6) 9(23.1). 44.67±7.03 39.60±8.35 37.00±3.90. 39.11±7.39 35.30±5.87 33.33±3.80. 36.44±5.45 32.60±5.85 30.00±5.95. 科任教師. 11(28.2). 38.73±6.15. 36.45±6.33. 34.36±8.21. 32(82.1) 7(17.9). 39.53±6.80 41.71±7.74. 35.34±5.45 39.29±8.26. 實驗第二週. 前測與. 實驗第二週. 與第四週. 實驗第四週. 得分差異之. 得分差異之. 得分差異之. p-value. p-value. p-value. 0.966b. 0.002c. 0.010c. 0.001c. 0.574b. 0.003c. 0.009c. 0.002c. 0.098b. 0.002c. 0.012c. 0.001c. 0.457a. 0.002c. 0.010c. 0.001c. 31.63±7.85 32.27±6.06 35.31±6.63. 職位類型 低年級導師 中年級導師 高年級導師 婚姻 已婚 未婚. p-value. 前測與. 31.08±8.22 34.27±3.92 34.50±6.91. 任教年資 10 年以下 11-15 年 16 年以上. 前測壓力與 基本屬性 相關性之. 32.44±6.82 37.71±4.15 35.
(44) 子女數 0人 1 人以上. 12(30.8) 27(69.2). 39.92±7.83 39.93±6.63. 36.25±7.61 35.96±5.48. 0.997a. 0.002c. 0.005c. 0.001c. 0.596a. 0.003c. 0.005c. 0.002c. 0.099b. 0.002c. 0.007c. 0.002c. 33.08±8.82 33.52±5.72. 是否接觸過 精油舒壓 是. 26(66.7). 40.35±7.55. 35.77±6.00. 34.15±6.49. 否. 13(33.3). 39.08±5.61. 36.62±6.55. 31.85±7.11. 生活滿意度 非常不滿意 不滿意. 0 2(5.1). - 47.00±5.65. -. -. 34.00±2.82. 34.00±5.65. 普通 滿意 非常滿意. 15(38.5) 22(56.4) 0. 41.67±6.96 38.09±6.50 -. 37.53±6.83 35.23±5.78. 33.60±7.85 33.18±6.21 -. a:使用獨立樣本 t 檢定(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b: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c:使用成對樣本 t 檢定(pair t). 36.
(45) 二、全部受試者之 PSS 前測、實驗第二週、實驗第四週得分比較 表 4-3 為全部受試者前、中、後測之最高與最低分數一覽表: (一) 前測:最高分 54 分,最低分 27 分,平均數 39.92± 6.922。 (二) 實驗第二週:最高分 54 分,最低分 26 分,平均數 36.05± 6.117。 (三) 實驗第四週:最高分 48 分,最低分 17 分,平均數 33.38± 6.707。 表 4-3 PSS 前中後測一覽表(N=39) 變項. 最小值. 最大值. Mean±SD. 27. 54. 39.92±6.922. 實驗第二週. 26. 54. 36.05±6.117. 實驗第四週. 17. 48. 33.38±6.707. 前測. 三、PSS 前測與實驗第二週、實驗第二週與實驗第四週、前測與實驗第四週得分 比較 由表 4-4 的數據得知,教師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前測與實驗第二週的壓力知 覺分數平均數差值為 3.872±6.506,達到顯著差異(p<0.05 );實驗第二週與實 驗第四週的壓力知覺分數平均數差值為 2.667±5.778,達到顯著差異(p<0.05 ); 前測與實驗第四週的壓力知覺分數平均數差值為 6.538±8.454,達到顯著差異 (p<0.05)。整體的前測與實驗第二週、實驗第二週與實驗第四週、前測與實驗 第四週的壓力知覺平均分數差值達到顯著差異,可看出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可 以降低國小教師的壓力知覺程度。 表 4-4 不同時間 PSS 得分差異分析表(N=39) 項目 a – b(△) b – c(△) a – c(△). Mean±SD. 3.872±6.506 2.667±5.778 6.538±8.454. t 3.717** 2.882** 4.830***. 95%信賴區間 (下限 上限). 1.763 0.794 3.798. 5.981 4.540 9.279. p-value. .001 .006 .000. a:前測分數平均數;b:實驗第二週分數平均數;c:實驗第四週分數平均數 *. p<0.05;**p<0.01;***p<0.001 37.
(46) 由圖 4-1 可以看出教師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前的壓力知覺分數平均數為最 高,第二週明顯下降,到第四週的壓力知覺分數平均數降到三次測驗的最低點。 再看到信賴區間的影響範圍並不大,因此,可以輔助判斷表 4-5 檢定分析的準確 性高。. 圖 4-1 壓力知覺量表前測、第二週、第四週壓力知覺分數平均數和信賴區間. 38.
(47) 第三節 教師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之文字論述 實驗參加者在實驗第二週及第四週填寫 PSS 量表時,簡單描述配戴佛手柑 精油項鍊之感覺,此題不是必答題,第二週 39 人填答,第四週 34 人填答,研究 者將其描述整理如下: 表 4-5 實驗第二週之描述 開心. 幸福. 愉快. 放鬆. 愉快. 愉快心情. 氣味宜人. 放鬆且期待. 清爽,舒適. 可以放鬆心境. 美好的心情. 舒服、令人愉 舒服的氣味. 香氣令人愉快 放鬆.靜心. 悅 香氣舒適宜人 香氣使人放鬆 清爽舒服的感 聞到香味心情 很幸福,心情 覺. 好. 感覺像嗎啡的 聞到香味感覺 心情愉悅,讓 聞到這個味 力量. 很開心. 人感到放鬆!. 會變好 香香的很舒. 道,蠻舒服! 服,滿喜歡 的!. 很舒服,有被 很舒服,聞到 舒服安穩,提 忙碌時偶爾感 聞到香味,感 照顧的感覺. 精油味,心情 醒我要放輕鬆 受到舒暢感. 覺心情變好. 很好 藉由項鍊提醒 舒服、聞到香 聞到香味,會 氣味聞起來很 聞著香味,好 自己壓力不要 氣有幸福感, 讓我感到放鬆 舒服,會不自 像有人在提醒 太大,要放鬆. 降低焦慮. 愉快!!!. 主的想深呼吸 妳,凡事盡 力,不要急 躁。. 每當嗅到精油 很放鬆,每次 非常的棒,舒 香味會讓我放 飄香的味道, 戴都覺得心情 服,只要壓力 鬆,胃不會那 39.
(48) 就忍不住會心 很好,若有不 一來,拿它起 麼酸,可是要 微笑,感覺心 愉快的感覺可 來聞聞就會很 拿起來才聞得 情很好。. 以很快排除. 舒緩!很高興 到。最近壓力 參與這次的活 超級超級大, 動。. 神奇的是,佛 手柑還是有用. 表 4-6 重新分類實驗第二週之描述 敘述. 人數. 百分比(%). 放鬆. 15. 38.5. 愉快 舒服 幸福. 11 10 3. 28.2 25.6 7.7. 由上表可以看出所有受試者的文字描述皆為正向的「放鬆」 、 「愉快」 、 「舒服」 、 「幸福」心理感受。 表 4-7 實驗第四週之描述(有五位受試者未描述) 舒服. 開心. 有力量. 幸福愉悅. 心情愉快. 放鬆.溫暖. 放鬆 靜心. 清爽舒服. 氣味舒服. 舒服放鬆. 放鬆心情. 很舒服放鬆. 非常愉悅的. 清爽舒服優雅 微微的舒暢感. 香氣使人愉悅 舒服、令人愉 精神愉悅、振 放鬆、舒緩、 身心靈有得到 悅. 奮. 平和. 提升. 感到放鬆,心 很好,變美的 很幸福,心情 香味讓心情輕 味道清香,感 情好. 感覺. 會變好. 鬆一些. 覺很舒服~. 放鬆情緒、放 清爽,迷人, 嗅吸佛手柑味 會讓心情輕鬆 聞到香味時, 慢腳步且充滿 能改善情緒的 道時會提醒自 愉快!不自覺 期待. 低落感. 己要放鬆…. 就到了中午時 鬆,可惜機會 刻!. 40. 確實會明顯放. 不多.
(49) 很喜歡喔~結. 累的時候,聞 有更多的正向 陣陣撲鼻而來. 束了可以戴整 到那淡淡清 天,超開心. 思考,遇到惱 的香氣,每次. 香,精神似乎 怒的情形也很 聞到時都讓人 比較好. 快能把情緒冷 感到心情喜悅 靜下來. 而不自主的會 心一笑。. 表 4-8 重新分類實驗第四週之描述 敘述. 人數. 百分比(%). 放鬆. 14. 41.1. 愉快 舒服 幸福. 12 4 4. 35.3 11.8 11.8. 由上表可以看出實驗參與者在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四週後,其文字描述全部 屬於正向描述,可分為「放鬆」、 「愉快」、「舒服」、「幸福」四個面向。. 41.
(50) 第四節 結果與討論 一、 結果 (一) 整體受試者在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第二週的壓力知覺分數與前測相較即下 降,且達顯著水準。 (二) 整體受試者在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第四週的壓力知覺分數與前測相較亦下 降,且達顯著水準。 (三) 整體受試者在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第二週及第四週的壓力知覺分數相較也 有下降,且達顯著水準。 (四) 從受試者的各個基本屬性來分析,配戴前與配戴第二週、配戴第二週與配 戴第四週、配戴前與配戴第四週之得分差異達顯著水準。 (五) 39 位實驗參與者在第二週及第四週對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的感覺文字描述, 全部皆是正向描述(放鬆、愉快、舒服、幸福)。 研究結果顯示,四週配戴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可降低國小教師壓力知 覺程度。 二、 討論 (一) 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對紓解教師壓力之影響 本研究顯示四週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可影響國小教師的壓力知覺程度, 在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第二週後的壓力知覺程度明顯下降,到第四週,則有 更進一步的效果,顯示配戴佛手柑精油項鍊可以降低國小教師之壓力知覺程 度。此結果與 Watanabe 等(2015)的研究以水蒸氣加入佛手柑精油,透過 嗅覺途徑進入肺泡,進而在身體和心理產生影響的結果相似,本研究以配戴 佛手柑精油項鍊,透過嗅覺系統對壓力知覺產生影響,降低 PSS 之壓力知 覺指數。並且也與 Navarra 等 (2015)的研究結果相似,在佛手柑精油芳香 療法的臨床應用上證實它可以減少焦慮和壓力。. 42.
Dokumen terkait
This study shows that online group intervention using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anxiety symptoms in scholars who are working on their under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