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二 第四單元 上 盛世的重現-隋唐時期 一、隋唐五代的興衰
(一)隋唐的興衰
1.營建新都- 「開皇之治」 營建新都城-大興城 2.開鑿運河- 隋文帝-開廣通渠
隋煬帝-開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 連貫南北交通,成為維繫隋唐帝國的經濟命脈
滅亡-大型工程耗費許多民力,且隋煬帝三度遠征高麗,加重百姓的勞役與賦稅,
遂引起各地動亂,隋朝滅亡
(二)唐朝的開國與盛世 1.唐高祖:
李淵逐步評定群雄,建立唐朝 2.唐太宗:
(1.)玄武門之變,取得皇位 (2.)在位期間,為貞觀之治
(3.)擊敗東突厥,西域各族尊稱天可汗 3.唐高宗:
皇后武則天逐漸掌權 4.武則天:
(1.)改唐為周
(2.)中國唯一女皇帝 5.唐玄宗:
開元之治
(三)唐朝的衰亡與五代十國 安史之亂:
1.天寶14年(753年)
2.節度使安祿山與部將史思明舉兵叛亂,攻佔長安,
由郭子儀等人平定→ 國勢由盛轉衰
地方- 藩鎮割據
中央- 宦官干政、牛李黨爭
黃巢之亂:
唐末民變紛起,以黃巢之亂規模最大,經濟重心長江流域也受到波及 五代十國:
黃巢降將朱溫平定亂世,篡唐稱帝,改國號為梁(後梁),開啟五代十國的局面 → 唐末藩鎮割據的延續
國二 第四單元 下 盛世的重現-隋唐時期 二、隋唐時期的經濟、社會與文化
(一)蓬勃發展的經濟
1.隋唐時期- 長江流域已成為帝國經濟重心
(絲路)
外國商人 ────────── 中國
(阿拉伯商人最活耀) (海上航線) (廣州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
(二)多元開放的社會風貌
胡漢融合:長安西市胡商聚集,胡食、胡服、胡樂、胡舞等普遍為唐人所喜愛
(三)考試選才的科舉制度
隋朝:廢九品官人法,行科舉制度,平民任官機會大增,官職不再為世族所壟斷,
成為中國千餘年選才的重要管道
(四)文藝創作
1.唐朝的科舉考試重詩賦,詩的發展達於鼎盛,代表為詩仙李白、詩聖杜甫 2.書法方面: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自成一格
3.工藝創作方面:唐三彩展現唐朝社會民族融合的面貌(以黃、綠、褐三色為主)
(五)外來宗教與佛教中國化 1.唐朝:
(1.)伊斯蘭教、摩尼教和景教傳入中國
(2.)佛教達於鼎盛;玄奘前往天竺取經,回國後翻譯許多佛經 → 有助於佛教在中國的傳佈
此時逢教逐漸融合中國思想文化,其中以禪宗最著名
三、唐文化的傳播
(一)日本:1.派遣唐使至中國,隨行的學生與僧侶在唐學習律令、制度及佛法 2.西元七世紀,推行糖化運動,史稱大化革新
(二)新羅:朝顯半島上的新羅,因大量學習中國的漢字、儒學、宗教、律令等,
而有君子國之稱
(三)吐蕃: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和親吐蕃 → 中國的農業技術與佛教傳入西藏
(四)造紙術的西傳:怛羅斯之役,唐軍戰敗,間接促成造紙術的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