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Copied!
101
0
0

Teks penuh

(1)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指導教授:祝國忠 博士 Advisor: Kuo-Chung Chu Ph.D.. 政府研究計畫與學位論文產出之關聯性研究-以遠距照護領域為例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Government Research and Dissertations Outputs-An Example of Telecare domain. 研究生:陳冠華 撰 Name: Kuan-Hua Chen.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July , 2010.

(2) 碩士學位考詴委員會審定書. I.

(3) 博碩士論文電子檔案上網授權書 (提供授權人裝釘於紙本論文書名頁之次頁用). 本授權書所授權之論文為授權人在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資訊管理研究所 _______組 98 學年度第 二 學期取得 碩士 學位之論文。. 論文題目: 政府研究計畫與學位論文產出之關聯性研究-以遠距照護領域為例. 指導教授: 祝國忠. 茲 同意將授權人擁有著作權之上列論文全文(含摘要),非專屬、無償授權國家圖 書館及本人畢業學校圖書館,不限地域、時間與次數,以微縮、光碟或其他各種數 位 化方式將上列論文重製,並得將數位化之上列論文及論文電子檔以上載網路方式, 提供讀者基於個人非營利性質之線上檢索、閱覽、下載或列印。. 讀者基非營利性質之線上檢索、閱覽、下載或列印上列論文,應依著作權法相 關規定辦理。. 授權人:陳冠華 簽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華民國 99 年 07 月 30 日. II.

(4) 誌. 謝. 光陰似箭,在北護資管所兩年的時光,隨著誌謝完成同時,論文也終告段落。研究所生活裡, 時間不長也不短,我像是歷經一場豐富的學習旅程,不斷研究的路上奮鬥精進。想貣論文剛開始時, 目標有如海市蜃樓般接近,距離完成的終點卻摸不著邊際,還好遇見我的指導教授「祝國忠老師」, 多虧老師的細心指導、諄諄教誨下,這條研究的路上,我才不至於走的更長更遠。 撰寫論文時,途中遇到不少問題,也護得不少好夥伴陪著一貣我渡過難關,謝謝祥衡學長、中 信學長、致中學長,在你們正與博班的課業搏鬥時,還能抽空給予我論文最紮實的意見,開發程式 時,與偉堂共同討論,謝謝你提供我不少撰寫程式的心得、遇見程式設計難題時,更想貣二技專題, 陳宏亮老師開設的程式設計、資料庫設計等等課程,幫助我解決不少難題,特別感謝孙俊學長、淑 文學妹,在資料探勘與最後資料分析時,適時地提供意見,補上我完成論文的臨門一腳,最後論文 定稿後,謝謝佳芸一字不漏幫我校正論文裡的一詞一句,也謝謝邱淑芬老師、育德學長、建輔學弟、 丁安學弟、榮駿學弟,感謝有你(妳)們在北護這段期間裡種種的幫助。 同窗兩年一貣打拚的夥伴家琳、台隆、欣哲、明諭、筱雯、之揚、法哥、育宣、忠毅、邑霖、 榮仁等等,我們同在李老師的研究方法、黃老師的醫療資訊、林老師的管理學、謝老師的資料探勘、 及全體老師的專題研討下,渡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難關,一次次面臨學習的高山險峻,一貣突破極限 超越巔峰,這裡留下共同許多回憶,也讓往後的我們,具備更多的專業能力,挑戰更困難的關卡, 碩班只是一個旅程碑,往後還有更多有趣的事,等著我們去完成,謝謝各位讓我留下這一段美好的 回憶。 最後感謝我的指導教授祝國忠老師,指導學生論文的這段期間,給予我的細心指導,得以讓學 生的知識得以啟發,論文臻於完善。並謝謝口詴委員周亞民老師、王春笙老師,有你們百忙抽空前 來為學生口詴,不厭其煩地指導學生論文中,疏忽大意不足的部份,讓學生論文結構與內容更加嚴 謹。 謝謝疼愛我的爺爺、奶奶、親愛的父親與母親、弟弟及妹妹,有你們在我學習的路上,一路為 我支持與打氣,賦予我無盡的關懷與信心,讓我在無後顧之憂環境下得以完成學業。. 陳冠華 謹誌于 台北護理學院 資訊管理所 決策系統實驗室 2010 年 7 月. III.

(5) 政府研究計畫與學位論文產出之關聯性研究-以遠距照護領域為例 研究所組別:資訊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祝國忠教授 研究生:陳冠華 時間:民國 99 年 7 月. 論文摘要 全球高齡化社會時代來臨,依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定義,國家人 口結構中,老年人口數超過總人口數的7%時,就達到「高齡化」社會的標準。2009年的年底經過 我國內政部統計,目前台灣老年人口總數佔總人數,已經高達10%,此數據代表著台灣高齡化社會 時代的來臨。隨著社會人口的變化,老人獨居的現象增加,疾病型態的改變種種原因下,形成醫療 需求的變化,伴隨著高額醫療花費的支出,政府在有限的資源下,如何提供個別化與均等保健照護 的前提下,並降低醫療成本,使用資訊科技導入居家照護,新興領域遠距照護也隨之誕生,在政府 機構與學術單位上,從事遠距照護的相關研究也日益增加。 本研究以遠距照護為研究領域,研究範圍為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之學位論文與政府研究資訊 系統(Government Research Bulletin,GRB)研究計畫兩部份,從文獻探討整理代表遠距照護領域之 中英文關鍵字詞,作為查詢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之依據,開發學位論文書目資料自動化收集系統與 應用Microsoft SQL Server Integration Service,收集學位論文、研究計畫之書目資料。設計資料預處 理函式,對收集回來論文與計畫,提供資料清洗、資料計數、資料加總、ABC分析等函式,方便 後續資料分析。 本研究收集研究計畫216件、學位論文389篇,去掉重覆與非遠距照護領域學位論文和研究計畫, 共計畫共有188件、論文233篇作為本研究分析使用。應用資料探勘對學位論文作群集性分析,觀察 學位論文彼此之間群集關聯性。以研究單位為分析角度,統整學校、研究單位各年度發表學位論文 總數、申請研究計畫經費總數使用Person相關分析,探討產出學位論文與政府挹注經費計畫之相關 性。以學者為分析角度,挑選研究計畫件數較多三位學者為樣本,分別對學者指導過的學位論文做 知識領域分類,建立學者進入遠距照護前後之知識移轉分佈圖,以各年度所申請研究計畫經費總數 與所指導學位論文篇數,作Person相關性分析探討學者指導論文產出與研究計畫經費之相關性。 最後研究結果,顯示在遠距照護領域上,確實申請與產出相關研究計畫件數與學位論文篇數, 是有愈來愈多的趨勢,表示遠距照護相關研究正不斷增加中。在整體研究單位、學位相關性分析上, 論文產出與研究計畫的經費上,是有著正相關性的關係,代表經費的支援是有助於學術論文的產出。 以學者為分析角度上,學者指導論文產出與研究計畫相關性,三位學者各有不同的情形產生,此部 份提供未來政府單位查核研究經費時,另一參考指標。. 關鍵字: 遠距照護,學位論文,資料探勘,ABC分析,Person相關分析。. IV.

(6) 英文摘要 ABSTRACT Era of global aging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definition, if the elderlies population more than 7%, it’s called "aging society". The end of 2009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say elderlies population in Taiwan has reached 10%, this data represents the era of aging society in Taiwan. As the community population change, the phenomenon of elderly living alone increased, changes in the formation of medical needs, and the changing needs of high medical costs associated with expenditures, with the limited government resources, how to provide individualized health care with the premise of equality, in order to reduce health care costs,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home care, telecare has followed the emerging field of birth, degree in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academic units, the research in telecare is also increasing. In this study, telecare for the research, we have two data source , the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system of thesis with the government research bulletin of research project , according to organize the keywords telecare field literature review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or search thesis and research project, development paper bibliographic data automatic collection system and using Microsoft SQL Server Integration Service, collection of papers and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bibliographic data. Design data preprocessing functions, the collected papers and research project, provide data cleaning, data count, data aggregation, ABC analysis etc.., to facilitate subsequent data analysis. In this study, research project were collected 216, 389 dissertations, remove the duplicate and non-telecare and research dissertation project, a total of 188 research projects, 233 papers, as used in this analysis. Using data mining technique on the dissertation for cluster analysis, observed dissertation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other. Using research units of analysis perspective, integrated schools, research units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dissertations published in the year, total funding for research projects related to the use of Person, thesis of output and government to inject funds related plan. Point of view for the analysis of a scholar, choose the scholars as a sample that number of projects are top three, guidance on the academic dissertation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cademic knowledge transfer telecare distribution, of each year the total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or funding research projects and guided by the number of theses, pe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the guidance of academic theses and research project funded output correlation Final results, showing telecare, research projects and outputs are a growing. In the overall research units, school correlation analysis, papers and research project funding is the relationship with positive correlation, it is stands for funding support the research outputs. Perspective for the analysis of scholars, the relevance of papers and research, three scholars have produced a different situation, this part can be an index for the government verify the research funding in the future.. Keyword: Telecare, Dissertation, Data Mining, ABC Analysis,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V.

(7) 目. 錄. 碩士學位考詴委員會審定書 ....................................................................................................................... I 博碩士論文電子檔案上網授權書 ............................................................................................................. II 誌 謝 .................................................................................................................................................... III 論文摘要 .................................................................................................................................................... IV 英文摘要 ...................................................................................................................................................... V 目 錄 .................................................................................................................................................... VI 圖 目 錄 ................................................................................................................................................. VIII 表 目 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2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壹、 研究範圍 .......................................................................................................................8 貳、 研究限制 ..................................................................................................................... 11 第四節 研究流程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遠距照護領域之界定 .....................................................................................................14 壹、 遠距照護的發展 .........................................................................................................14 貳、 台灣遠距照護相關研究與發展 .................................................................................15 參、 國外遠距照護相關研究與發展 .................................................................................16 肆、 遠距照護之於居家照護 .............................................................................................17 伍、 遠距照護服務定義區隔 .............................................................................................19 第二節 遠距照護名詞之定義 .....................................................................................................21 壹、 遠距居家照護服務區別 .............................................................................................21 貳、 本研究所採用之搜尋關鍵字詞 .................................................................................23 第三節 資料探勘(Data Mining) .................................................................................................24 壹、 資料探勘相關定義與技術 .........................................................................................25 貳、 群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相關之研究 ...................................................................27 第四節 網路探勘(Web Mining) .................................................................................................30 壹、 網路探勘之分類架構 .................................................................................................30 貳、 網路探勘之相關研究 .................................................................................................31 第五節 學位論文分析之相關研究 .............................................................................................33 第六節 文獻探討小結 .................................................................................................................35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資料來源 .........................................................................................................................38 第三節 資料收集 .........................................................................................................................44 壹、 論文書目資料自動化收集系統 .................................................................................45 VI.

(8) 貳、. 研究計畫書目資料之收集 .........................................................................................50. 第四節 研究方法 .........................................................................................................................54 壹、 資料前置處理 .............................................................................................................54 貳、 資料預處理函式功能 .................................................................................................56 參、 知識領域分類與關鍵字詞統整 .................................................................................61 肆、 遠距照護領域學位論文之分群處理 .........................................................................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6 壹、 遠距照護領域研究計畫與學位論文之發展趨勢 .....................................................66 貳、 研究單位之計畫經費與論文產出相關性 .................................................................68 參、 研究學者之知識移轉性 .............................................................................................74 肆、 研究學者之計畫經費與論文產出相關性 .................................................................8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6 壹、 開發論文書目資料自動化收集系統 .........................................................................86 貳、 政府支援研究計畫與學者論文產出相關性分析 .....................................................86 參、 學者知識移轉性與研究計畫與指導論文產出相關性 .............................................87 第二節 研究貢獻 .........................................................................................................................88 第三節 未來研究之建議 .............................................................................................................89 參考文獻 .....................................................................................................................................................90. VII.

(9) 圖 目 錄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1:台灣人口金字塔民國 50 年至 97 年[6] ...........................................................................................4 2: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本研究整理) ...............................................................................................13 3:居家照護所涵蓋的四大領域與緊密關係[23] ...............................................................................18 4:廣義的遠距醫療體系圖[22] ...........................................................................................................20 5:K-MEANS 群集演算法流程圖 [37] ..................................................................................................28 6:WEB MINING 之分類[42] .................................................................................................................31 7:本研究之架構圖(本研究整理) .......................................................................................................37 8:全國博碩士論文,學位論文查詢畫面樣本[13] ...........................................................................38 9:政府研究資訊系統-智慧搜尋系統,查詢畫面樣本[14] ..............................................................41 10:論文書目資料自動化收集系統流程圖(本研究整理) .................................................................45.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11:論文書目資料自動化收集系統主畫面(本研究整理) .................................................................46 12:論文書目資料自動化收集系統論文查詢畫面(本研究整理) .....................................................47 13:論文書目資料自動化收集系統論文書目資料收集畫面(本研究整理) .....................................47 14:學位論文書目資料表欄位樣本圖 1(本研究整理) ......................................................................49 15:學位論文書目資料表欄位樣本圖 2(本研究整理) ......................................................................49 16:政府研究資訊系統,研究計畫查詢畫面[14] .............................................................................50 17:MIRCOSOFT SQL SERVER INTEGRATION SEVICES 對應資料欄位畫面(本研究整理) ....................51 18:研究計畫應用 SSIS 資料收集流程圖(本研究整理) ...................................................................52 19:政府研究計畫書目資料表欄位樣本圖(本研究整理) .................................................................53 20:政府研究計畫書目資料表欄位樣本圖 2(本研究整理) ..............................................................53. 圖 21:資料預處理函式使用者流程圖(本研究整理) .............................................................................54 圖 22:研究計畫資料處理-去除重覆值系統畫面(本研究整理) ............................................................56 圖 23:產品被購買量分佈曲線[54] .........................................................................................................57 圖 24:ABC 分析系統畫面(本研究整理) ................................................................................................58 圖 25:資料計數系統畫面(本研究整理) .................................................................................................59 圖 26:資料加總系統畫面(本研究整理) .................................................................................................60 圖 27:遠距照護領域學位論文群集圖(本研究整理) .............................................................................64 圖 28:遠距照護研究計畫件數分佈圖(本研究整理) ..............................................................................67 圖 29:遠距照護學位論文分佈圖(本研究整理) .....................................................................................67 圖 30:X 學者知識移轉分佈圖 1991 年~1996 年(本研究整理) ............................................................76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31:X 學者知識移轉分佈圖 1997 年~2002 年(本研究整理) ............................................................77 32:X 學者知識移轉分佈圖 2003 年~2008 年(本研究整理) ............................................................78 33:Y 學者知識移轉分佈圖 2002 年~2008 年(本研究整理) ............................................................79 34:Z 學者知識移轉分佈圖 1993 年~1997 年(本研究整理) ............................................................81 35:Z 學者知識移轉分佈圖 1998 年~2002 年(本研究整理) ............................................................82 36:Z 學者知識移轉分佈圖 2003 年~2008 年(本研究整理) ............................................................83. VIII.

(10) 表 目 錄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1:各國 2007 年、2008 年人口老化指數(本研究整理) ......................................................................5 2:遠距照護領域,中英文關鍵字搜尋列表(本研究整理) .................................................................9 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遠距照護論文收集篇數(本研究整理) ...............................................10 4:政府研究資訊系統,遠距照護計畫收集件數(本研究整理) .......................................................10 5:遠距照護領域,本研究採用中/英文關鍵字詞(本研究整理) ......................................................24 6:各學者對資料探勘的相關定義(本研究整理) ...............................................................................25 7:台灣論文分析相關之研究(本研究整理) .......................................................................................34 8:全國博碩士論文的資料屬性分類(本研究整理) ...........................................................................40. 表 9:政府研究資訊系統-智慧搜尋系統的屬性分類(本研究整理) ......................................................43 表 10:同義關鍵字與相似關鍵字之分別(本研究整理) .........................................................................61 表 11:學者專業領域判定範例(本研究整理) .........................................................................................62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12:遠距照護子領域分類架構表(本研究整理) .................................................................................63 13:部分學校研究經費 ABC 分析(本研究整理) ...............................................................................68 14:部份學校論文,發表總篇數(本研究整理) .................................................................................70 15:研究計畫經費與學位論文發表篇數對照表(本研究整理) .........................................................71 16:PERSON 相關性,R 值相關係數程度(本研究整理) ....................................................................72 17: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 PEARSON 相關性(本研究整理) ................................................................73 18:X 學者專業領域分類表 1991 年-1999 年(本研究整理) .............................................................74. 表 19:X 學者專業領域分類表 2000 年-2008 年(本研究整理) .............................................................75 表 20:X 學者各年度遠距照護研究計畫件數(本研究整理) ..................................................................77 表 21:Y 學者專業領域分類表 2002 年-2008 年(本研究整理) .............................................................78 表 22:Z 學者專業領域分類表 1993 年-2000 年(本研究整理) .............................................................80 表 23:Z 學者專業領域分類表 2001 年-2008 年(本研究整理) .............................................................80 表 24:Z 學者各年度遠距照護研究計畫件數(本研究整理)..................................................................82 表 25:三位學者論文產出與研究計畫相關性分析(本研究整理) .........................................................83. IX.

(11) 第一章. 緒論. 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我國逐漸面臨人口高齡化的問題,綜觀當今全世界 社會人口結構,都正遭遇同樣一個問題「人口老化」 ,面對此情形我國卻是喜憂 參半,欣喜是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讓國人的平均壽命愈來愈高,憂慮的則是 人口高齡化的速度,遠遠超出我們所預期。伴隨著社會結構改變,產生的老人 獨居、慢性病增加等等問題,迎接高齡化世代種種配套,都尚未準備完善,面 對此情形下,政府與學術界漸漸地,開始積極投入遠距照護領域相關研究。 以遠距照護為研究領域,資料來源為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這類的學術資 料,都是富有研究趨勢的資料,研究者從大量的論文裡整理為論文集,從中發 現學者專長或研究領域的變化,分析論文將有助於研究單位獲取價值,並透過 論文分析可以預測未來該領域發展的走向,掌握研究該領域的趨勢變化 [1]。 知識(Knowledge)是由經驗、根據的事實、複雜性、判斷、經驗法則與直覺 等六大要素所構成 [2],知識對於企業組織具有相當重要的效用,在此因素下, 也造成知識管理的盛行,成為另一種新興潮流襲捲各企業組織 [3]。知識管理的 基礎就是在於「知識」上,這些知識可以是屬於個人、企業的資料或大眾的知 識,經過一些前置處理後,就可以產生新的知識[4]。若企業組織能將自己本身 豐富的資料,做資料收集、資料整理,進行分析等動作,從這些資料中,發現 隱含或之前未發現的規則、關聯、方法等等,同時並利用這些知識,建立對應 的知識資料庫,也可以提供未來進行決策、分析,助於企業組織洞燭先機,增 加產業競爭力、創造更佳的企業利潤。知識與知識之間,是存有某種關聯性, 並可以詴著以視覺化的圖形表示,圖形是引導出知識的一種工具,將這層關係. 2.

(12) 用圖形、數字或是符號的方式,呈現出易懂、清楚且視覺化並同時具有價值的 資訊。 不只對於企業組織,本研究認為在學術單位中,收集的學位論文與研究計 畫中,建立貣該計畫與論文之資料庫,藉由論文與計畫資料庫兩者中,整理統 計分析出有用的資訊,有助於往後學術研究的發展,掌握學者的研究領域或知 識移轉變化與產出之相關性。 本研究探討學位論文產出與政府研究計畫之關聯性研究,開發論文書目資 料自動化收集系統,擷取學位論文的書目資料,應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Integration Service,擷取政府研究資訊系統上研究計畫的書目資料,在資料庫中, 設計資料預處理函式,輔助整理、觀察收集回來之資料,探討學位論文與政府 研究計畫之於政府計畫資金挹注之關聯性。以三位學者為例,觀察學者進入遠 距照護領域前後之知識移轉性,建立該學者知識移轉分佈圖,分析學者承接計 畫與指導論文產出相關性。並對學位論文進行研究領域分類,應用資料探勘的 技術,探查遠距照護領域之學位論文之間的群集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醫療科技的進步,讓人類的平均壽命得以延長,目 前世界先進各國都共同遭遇一個問題。即是「人口老化」 ,隨著社會結構改變, 世界各國都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戰後嬰兒潮世 代(Baby Boomers)」所出生人口。如下頁人口金字塔,圖例 1 所示,當時出生的 青少年們,現今也都五、六十歲也都即將步入老年,這個現象將造成使 2010 年, 形成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老化人口年,此現象即會造成所謂的「老人潮」(Senior Boom),同時引發高齡人口升高的問題。 3.

(13) 美國則推估未來的五十年之中,全球 85 歲以上的人口總數將會成長 500%, 表示在嬰兒潮世代中,每 26 人中將會有一人的壽命超過一百歲,而全球的老年 人口總數,將從 1990 年的三億五千七百萬,快速提升至七憶六千一百萬,屆時 全球將呈現每七個人當中就有一位老人的情形 [5]。. 圖 1:台灣人口金字塔民國 50 年至 97 年[6]. 目前我國人口老化的現象及速度,相較於其他先進世界國家(如歐美)人口老 化的情形也愈加嚴重,近年來人口高齡化的問題,同樣地受到政府與民間關切 與重視。根據我國內政部的統計通報顯示,目前台灣人口結構高齡者(65 歲以上) 的比例正逐年上升,在我國 65 歲的人口中,戶藉登記人數共有兩千三百零四萬 人,其中有 10.43%(二百四十萬兩萬兩千兩百二十人)為老年人口 [7],就已超過 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之高齡化社會的 7%。 4.

(14) 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老化程度的指標稱為「老化指數」 ,計算方式為該國家 或地區的 65 歲人口所佔 0~14 歲人口的比率。我國在近兩年 2007~2008 這段期 間,人口老化指數由 57.6%上昇至 61.51%,相較於 2007 年增加 3.91 個百分點, 2008 年,相較於全世界之 25%及開發中國家之 14.71%的高,但遠較已開發國 家之 94.12%低;與主要國家比較,只比歐美與日本為低,比之亞洲其他國家為 高[8]。 目前估計到 2030 年後,65 歲的老年人口將會高達 20%,亦即每五人中就會 有一位老年人,比前面所提的每七人就有一人為老年的數據還高,充份顯示我 國人口老化的危機[9]。 表 1:各國 2007 年、2008 年人口老化指數(本研究整理). 台灣. 日本. 新加坡. 美國. 英國. 2007. 57.6%. 150%. 42.11%. 60%. 88.89%. 2008. 61.51%. 169.23%. 47.37%. 65%. 88.89%. 因為高齡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許多數先進國家都面臨如何解決人口老化 所帶來的綜合醫療服務方面的問題。例如:因老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慢性 疾病增加,醫療保健的需求增加。政府或民間團體需要醫院提供更便利的醫療 門診,行動保健服務的範圍納入病患本身的家園。 如何在政府有限的資源下,提高醫療品質與效率,提供個別化與均等的保 健品質。特別是一般家庭與老人護理服務中,招募與留任醫療、照護相關人員 的困難。上述這些問題,都會在提供遠距照護服務較多的地區出現[10]。同時為 降低相關醫療照護成本,另一個趨勢,便是以專科護理的形式,在更專門的診 所裡進行,一方面分散醫療保健,在醫院護理中轉向更先進的居家健康照護, 並更加關注家中的個人健康歷程[11]。 5.

(15) 隨著資訊科技和電信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更因應目前的社會人口結構變 化,提供更多醫療服務的可能性,來面對高齡化帶來的這些挑戰。近年來,許 多遠距醫療或遠距照護,一直利用各種方式進行研究,但遠距居家照護或居家 健康照護是相較其他領域是屬於一個較新的領域[12]。從上述背景環境因素影響 下,許多遠距照護領域的相關研究應運而生,政府與民間也隨之蓬勃盛行貣來。 針對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都是富有趨勢研究之特性,本研究以學位論文 與研究計畫為資料來源,探討兩者之間對應產出之相關性,有鑑以往相關論文 分析研究時,多採用人工收集的方式,本研究為提昇收集資料之效率、並減少 傳統人工收集時,產生資料遺漏與錯誤情形,開發學位論文書目資料自動化收 集系統,輔助於收集學位論文書目資料,改善以往無法隨時更新論文書目資料、 減少人工資料收集,造成資料錯誤、遺漏等等問題。 結合資料預處理函式,提供資料清洗、資料計數、資料加總及 ABC 分析等 等函式功能,將前端資料收集與資料整理、統計上相做整合,提昇後續研究效 率及資料分析,並探討政府研究計畫與學位論文產出之相關性,以研究單位、 學者為分析單位,有助於政府機關查核研究計畫經費時,給予另一參考方向。.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現今因資訊科技的進步,隨著網際網路爆炸性的發展,人與人超越國際界 限,之間聯繫也愈加簡單,全世界儼然是個地球村,許多資料漸漸由電子化取 代原傳統的紙本,資料都用不同形式,用非結構化、半結構化大量且零亂地散 佈儲存在網路之中。. 6.

(16) 本研究目的,主要藉由(1)收集發佈在網路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之書目資料, (2)以學者、研究單位為分析角度,觀察學者進入遠距照護領域後知識移轉、及 學者指導產出論文與申請計畫之相關性,(3)探討其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中其隱 含之資訊,(4)遠距照護領域學位論文之群集性。 為完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歸納以下幾點問題以待研究: (1) 自動化擷取網頁內容 本研究使用ASP.NET與C#程式語言,開發論文書目資料自動化收集系統, 收集全國博碩士論文網之論文書目資料,提昇以往收集論文相關資料時, 人工手動方式進行資料收集,造成的資料錯誤與遺漏等情形,因自動化 收集資料的關係,可利用系統隨時更新資料,隨時確保資料完整性。 (2) 設計資料庫資料預處理函式 與第一步驟相結合,自動化將論文書目資料,收集至本研究建置之學位 論文與研究計畫資料庫,並在資料庫中設計資料預處理函式,提供資料 清洗去除重覆資料、資料計數、資料欄位加總等等資料整理動作,可避 免因人工或半自動化進行資料收集、編碼、整理的關係,所造成的資料 錯誤,同時增加後續資料分析的效率。 (3) 探討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產出相關性 將收集回來之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統整後,以研究單位、學校系所等等 資料欄位應用資料預處理函式,找出學位論文發表數、被引用數等與研 究計畫經費數整理成相關表格後利用 Person 相關性分析,找出政府挹 注之研究計畫與學位論文產出之關係,可提供政府單位支持研究計畫時 補助資金之參考依據。 7.

(17) (4) 研究學者知識移轉及指導學位論文產出與研究經費相關性 以研究計畫中,挑選在遠距照護領域申請計畫件數較多的三位學者,分 類其指導論文專業領域,建立學者知識移轉分佈圖,同時對學者論文與 其申請研究經費做 Person 相關性分析,探討其學者研究計畫與學位論 文產出之相關性。 (5) 遠距照護領域學位論文群集性 設計其遠距照護領域子領域,先以人工判定論文,屬於哪類遠距照護子 領域,應用資料探勘技術,K-means 群集分析產生其群集圖表,探討目 前遠距照護領域學位論文之間群集情形。.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我國各大學院校,遠距照護領域之研究計畫、學位論文為研究 範圍,主因學術界與政府研究單位之間的合作緊密,論文與計畫是有著 密不可分的關係。本研究利用收集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書目資料,完成 前述兩者當中,論文產出與研究計畫相關性各項研究結果。 研究的資料來源,為以下兩個部份: (1)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透過程式自動化收集資料的方式,擷取發佈於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 網上,學位論文的書目資料。目前全國博碩士資訊網論文資料完整, 收錄學年度從 45 學年度到至今,但從 75 年度之後收錄的論文較為 完備,且 87 年學年度之後,部份論文獲得作者同意授權可提供全文 下載[13]。 8.

(18) (2) 政府研究資訊系統 擷取我國政府機構,屬於遠距照護領域研究計畫的書目資料,範圍 涵蓋政府所有的研究單位,如經濟部技術處、行政院衛生署、行政 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等等。線上提供 82 年至今的研究報告,同時提供 研究報告的全文下載提供參考[14]。 本研究領域以遠距照護為例,分別搜尋全國博碩士論文網與政府研究資 訊系統,收集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書目資料,匯入建置之學位論文與研 究計畫資料庫。論文與研究計畫之查詢條件,本研究統一使用相同之中 /英文關鍵字詞做查詢收集,由下一章文獻探討中,歸類遠距照護領域之 中,較能代表該領域之中/英文關鍵字詞。 如下表 2 為本研究在兩個資料來源,統一查詢之中/英文關鍵字詞 表 2:遠距照護領域,中英文關鍵字搜尋列表(本研究整理). 中文字彙. 英文字彙. 遠距居家照護. Telehomecare、Telehome care. 居家遠距醫療. Homecare Telemedicine. 遠距健康照護. Telehealthcare、Telehealth、Telecare. 遠距醫療. Telemedicine. 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針對從事定義遠距照護領域關鍵字詞研究之中, 整理出較能代表該領域之關鍵字詞,如上表 2,中英文字彙做關鍵字詞 搜尋,本研究所收集之學位論文篇數與研究報告件數,如下頁表 3、表 4。 9.

(19) 在遠距照護領域下,全國博碩士論文收集篇數,共計為 389 篇論文,政 府研究資訊系統,共擷取 216 件研究計畫,下表 3、表 4 為各中/英關鍵 字詳細的搜尋篇數。 表 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遠距照護論文收集篇數(本研究整理). 關鍵字(中文部份) 遠距居家照護. 篇數 關鍵字(英文部份) 42. Telehomecare Telehome Care. 居家遠距醫療. 2. 遠距健康照護. 19. Homecare Telemedicine Telehealthcare Telehealth Telecare. 遠距醫療. 148. Telemedicine. 篇數 3 1 3 3 14 47 107. 表 4:政府研究資訊系統,遠距照護計畫收集件數(本研究整理). 關鍵字(中文部份) 遠距居家照護. 篇數 36. 關鍵字(英文部份) Telehomecare Telehome Care. 居家遠距醫療. 3. 遠距健康照護. 6. Homecare Telemedicine Telehealthcare Telehealth Telecare. 遠距醫療. 96. Telemedicine 10. 篇數 0 0 0 1 5 14 55.

(20) 貳、. 研究限制. (1) 資料來源收集之限制 收集學位論文書目資料上,本研究目前只查詢並收集全國博碩士論 文網之學位論文,因國家圖書館並未硬性規定學位論文一定要繳交 至國家圖書館,如果有學校自行將該校論文儲存於校內圖書館的情 形下,本研究將會產生無法收集之資料樣本。 (2) 定義遠距照護領域關鍵字詞 本研究所訂定的領域關鍵字,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以學者所定義 遠距照護領域關鍵字詞與本研究整理歸類,因自行整理之緣故,可 能導致部份領域關鍵字詞未定義,造成資料收集之遺漏。 (3) 非學位論文之學術資料與研究計畫關聯性 以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探討之學者計畫和論文產出之相關性,藉 此評定學者對於遠距照護領域論文產出之貢獻,因本研究只採用學 位論文與研究計畫兩方為資料來源,若學者承接計畫後,產出為其 他期刊論文,並未指導相關學位論文,本研究則無法評定此學者該 領域之產出程度。 (4) 學位論文群集化分析資料數與研究主題限制 遠距照護領域,目前是屬於較新的領域,在論文數上雖足夠探討研 究,因研究主題上多侷限在發展遠距照護系統的論文較多,尚未發 展至管理類相關的學術論文,探討評估類的學術論文較為稀少,以 至於群集結果時,內容多以遠距照護系統的論文為多,本研究暫且 以目前論文群集性提供參考,此部份未來是可再深入研究。 11.

(21)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背景因遠距照領域,因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口結構的改變逐漸 邁向高齡化,導致政府單位為因應人口老化,所造成老人獨居等等產生之問題, 形成遠距照護、遠距醫療、居家照護等等相關研究,在政府研究單位與學術單 位形成另一股研究熱潮。 研究範圍以遠距照護領域,資料來源為國內學位論文與政府研究計畫,收 集全國博碩士論文網與政府研究資訊系統,網站所發佈計畫與學位論文內容資 料。政府研究計畫的主持人,時有同為學術單位的教授,本研究經由此點去衍 生,不難去推斷出以研究計畫與學位論文產出,兩者之間或許是存在著一些隱 含的訊息。 在此確立本研究主題「政府研究計畫與學位論文產出之關聯性研究」 。著手 設計本研究之架構,資料來源分為政府研究計畫與全國博碩士論文兩部份,學 位論文部份開發論文書目資料自動化收集系統,輔助收集論文之書目資料、研 究計畫則應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Integration Service(簡稱 SSIS)擷取研究計畫 之書目資料,存入本研究建置之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資料庫中。 本研究針對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採用相同的遠距照護領域之中/英關鍵字 詞,以文獻探討,歸納代表遠距照護領域之中/英關鍵字詞,統一對政府研究資 訊系統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料網做資料搜索。設計資料預處理函式,整合系統 前端所收集資料,進行資料清洗、資料計數等等資料預處理動作。對論文與計 畫資料做關鍵字統整與學者專業領域分類,針對學者研究計畫經費與論文產出 關系,以 Person 相關分析探討其相關性,產生學者知識移轉演化分佈圖及本研 究其他研究成果。 12.

(22) 下圖例 2,為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 確認研究主題. 確立研究動機目的. 設計研究流程架構 遠距照護領域界定 遠距照護名詞定義 資料探勘相關研究 論文分析相關研究. 主題文獻探討. ASP.NET 自動化程式開發 資料預處理程式設計 SSIS 自動化匯入. 資料收集整理 確認研究主題. 資. 料. 分. K-means 群集分析 Person 相關性分析 敘述性統計 圖表分析. 析. 研究分析結果 圖 2: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本研究整理). 13.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應用資料探勘技術、資料統計與 Person 相關分析,對學位論文與研 究計畫,發現兩者之間隱含計畫經費與學位論文產出之相關性,收集現今發佈 在網際網路上之學位論文、研究計畫書目資料,以程式自動化的方式,擷取論 文書目資料匯入建立之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資料庫中。搜索學位論文與研究計 畫使用關鍵字統,統一採用的相同中英文關鍵字詞,本研究使用文獻探討的方 式,整理歸納出較能代表之領域關鍵字以利收集。. 第一節. 遠距照護領域之界定. 壹、 遠距照護的發展 二十世紀的中期,因為社會結構的改變,高齡人口增加及疾病型態的 改變,造成醫療需求的變化,伴隨著卻是高醫療的花費。一開始的遠 距醫療的發展,只有電話的醫療查詢,遠距醫療最初是想要取代必頇 到當地才能診療的時間成本,一開始主要遠距醫療計畫是著重於提供 醫療服務給偏遠地區的民眾[15]。 1959 年,美國 Nebraska 的 Wittson 等人開始遠距醫療的實驗計畫正式 開始,利用交互式電視從事神經、精神科的會談。同一年,加拿大學 者 Jutra,也使用同軸電纜傳遞放射線 X-Ray 的影像。可以觀察出此時 期的遠距醫療是採用電視影像來做單向傳遞或是雙向溝通。第二階段 從 1960 年代後開始,許多相關的遠距醫療系統開始進行,當時強權國 家美國、蘇聯所進行的太空競賽,相當多生命科學的資料及數據之間 的傳遞都是太空任務進行的重點,在這時期著重在 X-Ray 影像及病理 切片等醫療影像的傳送[16]。 14.

(24) 貳、 台灣遠距照護相關研究與發展 台灣遠距醫療發展開始於 1995 年,是以解決台灣山地離島偏遠地區醫 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及照護偏遠地區居民健康為主要目的。當時衛生署 也配合推動國家資訊基本建設(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 計畫, 「遠距醫療先導系統實驗計畫」即是該計畫的一部份。其中的服 務內容只包括遠距醫療(會診、視訊會議、病歷影像傳輸)及遠距教學 [17]。 工研院從 2003 年 3 月發表推動「遠距居家照護服務計畫」方案,整合 資訊科技、寬頻網路與無線通訊、醫療科技和資源,建構完善的居家 照護體系,執行時邀請台大醫院、醫療檢驗設備業者,一同建立遠距 照護系統平台。 經濟處推動「健康照護服務」 ,於 2006 年提出 4 月提出「銀髮 U-Care 旗艦計畫」 ,在政策上利用大型、跨產業聯盟的型態,進行服務與營運 模式的創新研究,透過政府的力量將各自發展的業者集結貣來,形成 一個「完善的健康照護服務體系」[18]。 衛生署於 2007 年規劃「遠距照護詴辦計畫」 ,透過資訊科技的導入應 用,發展友善的人機介面,建置社區式、居家式、機構式三種遠距照 護的服務模式建構互通的電子照護記錄交換機制與認證環境,強調使 用者不論身處於家中、戶外或照護機構,皆可自在遊走在各式照護服 務之間,獲得連續性的照護服務[19]。. 15.

(25) 參、 國外遠距照護相關研究與發展 美國於遠距居家照護服務的推廣,從 1997 年通過平衡預算法(The Balance Budge Act)後,美國政府就將遠距醫療列入醫療保險的給付範 圍內,並採用家庭訪視的預付方式(Prospective-Payment System),政府 將財政風險轉嫁到居家照護機構(Home Health Agency),由於各醫療院 所,因為個案數不斷的增加以及成本的考量,逐漸讓訪視的護士使用 遠距居家照護系統,對於偏遠地區的病患的照護漸漸採用遠距居家照 護系統可以更有效率且節省成本[20]。 歐盟的「行動式健康照護(Mobihealth)」,是屬於歐盟的五國(英國、德 國、荷蘭、瑞典、西班牙)所共同參與之計畫,採用行動 2.5/3G 無線通 訊技術與人身區域網路(Body Area Network)串聯病患身上的感應器, 自動傳送病患生理訊號,做到疾病預防、疾病診斷、遠距協助、臨床 研究,同時可以應用到意外現場影像傳輸資料。 日本對於遠距居家照護,則是有許多企業投入,如 NEC、Hitachi、 Toshiba、Panasonic 等,其中 Panasonic 特別針對慢性居家療養的病患 設計居家端的生理訊號擷取機器,並有數位攝影機提供病患與醫護人 員做視訊對話,醫院端則設計功能完整與操作方便的設備[21]。. 16.

(26) 肆、 遠距照護之於居家照護 居家照護(Home Care):最初的定義,主要是針對一些新的醫療器材和方 法,讓病患原本必頇親身至醫療院所才能進行的檢驗、診斷或治療行, 可以改在病患的家中或是共同的生活居所(如安養機構進行)。居家照護 一直就是屬於勞力密集的產業,服務對象為在家中需要被照護的失能者, 其中包含老人與慢性病患[22]。 對於失能者的定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對「失能(Disabilities)」所下的定義為:因生理或是心理失去功能,因而 造成功能表現的限制,在一般正常情況下,缺少某種能力讓個人執行某 些動作時不受控制。例如:失明者看不見東西、失聰者聽不見聲音,而 對失能老人而言,當他/她喪失某些程度的日常生活的活動功能或者是認 知功能、身體功能等等時,即稱為失能老人。美國殘障法案(American with Disabilities Act,ADA),將失能定義為「生理或精神上的缺陷,醫學上 有這種缺陷紀錄或被認定有種缺陷的人,且這些缺陷是會限制一種或是 更多生活中的主要活動」[9]。 針對一般的情形來說,以廣義的角度來探討完整的居家照護,所涵蓋的 領域是相當地大,包含從對失能者的日常生活中之全面性照護服務,這 些服務其中可以依服務內容,從直接照護到間接照護之間的緊密程度, 將之區分為四大類:醫療保健照護、居家生活照護、社區生活照護以及 其他周邊的照護詳細區別,請見下頁圖例 3[22]。. 17.

(27) 圖 3:居家照護所涵蓋的四大領域與緊密關係[23]. 遠距照護之於居家照護,簡而言之即是將資訊科技導入居家照護中,利 用網際網路、影音視訊串流等技術來達到居家照護服務的目標,讓病患 原本必頇親身至醫療院所才能完成的檢驗、照護,得以在家中或是他處 進行等等,達成服務者與被服務者間的醫療、照護關係,克服侷限於空 間、時間等因素,也可完成居家照護的服務內容。具體而言,現今遠距 照護、遠距醫療等研究領域與居家照護都是密不可分的。. 18.

(28) 伍、 遠距照護服務定義區隔 遠距照護服務內容,可以分為照護地點、照護內容與服務的提供者、 服務接受者四個面向來探討,如下: (1) 照護的地點 「居家」的意思,則表示遠距照護服務地點可以是服務接受者自 己的家中,也可以是照護機構,如:安養機構、長期照護機構與 安寧機構等。較特殊的地點,還包含偏遠山區或離島小型生活聚 落的照護中心。同樣服務提供者也不必侷限在醫院等醫療機構中, 像在醫療院所即可執行照護服務。 (2) 照護內容 遠距照護的內容,是以健康促進為目的之照護服務,即屬於遠距 居家照護的領域。這些服務包括用資訊科技術,來達成遠距服務。 如:診斷、治療、看護、復健、醫療諮詢與醫療教育等等服務。 (3) 服務提供者 依遠距照護服務內容,有所不同,服務提供者可以是醫療人員、 非醫療人員或照護人員,其中包含醫師、護士、復健師、營養師、 看護人員等等各類醫療專業人士。 (4) 服務的接受者 對於遠距照護服務,有需求的人士,可是服務的接受者。涵蓋偏 遠地區的居民、老年人士、慢性病患、失能者、身心復健人士及 尋求心理諮詢之人士等等。. 19.

(29) 從遠距照護體系而言,遠距居家照護,亦可稱為居家的遠距醫療,它 們是同屬於廣義的遠距醫療(Telemedicine)的範圍。廣義的遠距醫療涵 蓋各種臨床上的醫療應用與健康照護上的相關應用,包話遠距放射線 學(Telepathology)、遠距手術(Telesurgery)、遠距病理(Telepathology)、 遠 端 資 料 庫 存 取 (Access to Remote data. Banks) 、 遠 距 生 理 監 視. (Telemonitoring)及遠距諮詢(Telconsulation) [22]。. 廣義遠距醫療詳細分佈介紹,如下圖例 4 所示:. 圖 4:廣義的遠距醫療體系圖[22]. 20.

(30) 第二節. 遠距照護名詞之定義. 遠距照護最初根本的定義,指使用資訊科技與電信通訊技術,來克服空間 障礙,讓病患不管是身處在住家、照護機構等等,都能夠接受醫療人員(指醫生、 護士)、醫療相關的臨床資訊健康照護單位或社會服務於居家社區機構的意見 [24]。 最早且最讓大眾知曉,對於健康照護和資訊科技兩個領域結合的術語是「遠 距醫療 Telemedicine」,指的是「醫療人員或醫療輔助人員,在另外一個地點使 用音訊、影像和其他電子訊息處理技術、資訊相關的診斷或提供醫療服務」[25]。 壹、. 遠距居家照護服務區別. 遠距居家照護,基本上可以依服務的方式,一般可以歸類為三大類,分 別為「遠距醫療」、「遠距照護」及「遠距照顧」,以下為各類做詳細之 探討與介紹: (1) 遠距醫療(Telemedicine)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遠距醫療(Telemedicine)是「使用互動式 的視訊和資訊通訊技術,進行包含診斷、治療及諮詢等等醫療照護 行為和衛生教育與醫療資訊的傳遞[26]。目前國內的學者認為泛指應 用多媒體科技,突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來從事互動式的醫療專業 顧問與諮詢,都可視為遠距醫療[27]。遠距醫療這項技術整合文字 (Text)、數據(Number)、圖形(Graphics)、影像(Image)、聲音(Audio)、 視訊(Video)各種形式的資料,來處理和傳送病患的基本資料、檢查 報告、心電圖,各種醫學造影等資訊[28]。. 21.

(31) 整體而言,上述這些服務是都必頇建立在「遠距醫療系統」之上, 且遠距醫療系統必頇落實結合「資訊通信技術」與「醫療設備」來 發展,才能達到擺脫時間與空間之界限。在實際運行上,則要依賴 「電信通訊」、「資訊軟體」、「資訊硬體」來做作為基礎建設,予不 同的技術層級上進行整合,才能發揮其系統功效。當中最為重要的 設備,即為網際網路的寬頻建設,必頇此項基礎建設才能將遠距醫 療的理想可以付諸實行 [29]。 遠距醫療的服務又可分為遠距會診(Tele-Consultation)、遠距門診 (Tele-Diagnosis) 和 遠 距 教 學 (Tele-Education) 三 種 類 型 的 應 用 [29, 30]。. (2) 遠距照護(Telehealth) 遠距照護,指醫療器材與資訊通訊技術兩方做技術上的整合,並在 應用於健康、醫療與照護等相關服務產業上,做為降低人力照護需 求的重要應用,是目前數位健康照護產業發展的主流之一 [31]。 「遠距照護服務」基本上包含兩大類:分別是「居家照護」與「老 人健康照護」 。前者的服務導向為,針對慢性病患或手術之後,頇要 短期照護之特定病患,與出院後需要看護協助或居家護理師,並定 期照護者;後者則為一般的老人健康照護,此類遠距照護主要是透 過「生理參數」以「與生活相關之健康數據」(如活動力、睡眠品質、 代謝模式,環境品質等)。. 22.

(32) 不論是居家照護還是老人健康照護,它們所提供之設備,首先使用 方法與介面,必頇考慮,皆是以操作簡單為第一原則,避免繁雜的 步驟,讓使用者不便,導致成效不彰。 (3) 遠距照顧(Telecare) 「遠距照顧服務」同樣地,透過資訊通訊技術,達成對被照顧者 進行關懷及服務,主要的對象應以高齡者為主,所以在設備的操 作上,也盡量以簡單容易使用為優先考量。 貳、. 本研究所採用之搜尋關鍵字詞. 遠距照護領域上,在本研究之前已有學者,針對遠距居家照護領域,定 義代表該領域之關鍵字詞。 學者曾政光認為,以下幾個遠距照護中英文關鍵字詞,如遠距居家照護 (Telehomecare/Telehome Care)、居家遠距醫療(Home Care Telemedicine) 與遠距健康照護(Telehealthcare/Telehealth/Telecare),這幾個關鍵字,其 實在中英文的互相翻譯上,意義文字都相通,只因為在這「遠距居家照 護」新興領域裡,名詞的定義還不甚明確,導致使用者常常視其所想要 強調的重點和範圍,來採用意義和自己最相近的名詞[22]。 目前我國尚未有一套完整的字詞庫提供參考,以致學位論文上,同一領 域的關鍵字詞種類繁多,因學者自行定義所書寫之研究計畫或學位論文 的領域關鍵字情形下,造成同一領域許多關鍵字意思相近卻無法統一。. 23.

(33) 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整理遠距照護領域的中/英文關鍵字,以學者曾政 光,整理幾個遠距照護相近的中/英文關鍵字詞為主,輔以本研究文獻探 討所能代表遠距照護領域之關鍵字詞,統整為遠距照護領域之中英關鍵 字詞。如下表 5,作為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資料來源,統一搜尋之中關 鍵字詞。 表 5:遠距照護領域,本研究採用中/英文關鍵字詞(本研究整理). 中文字彙. 第三節. 英文字彙. 遠距居家照護. Telehomecare、Telehome Care. 居家遠距醫療. Homecare Telemedicine. 遠距健康照護. Telehealthcare、Telehealth、Telecare. 遠距醫療. Telemedicine. 資料探勘(Data Mining). 資料探勘(Data Mining,DM)這個名詞,首次出現可以追溯至 1960 年代的統 計期刊,同一期間出現的同義字有「Data Fishing」 ,當時這些字詞出現最早的意 思,都是設定給統計假說使用。 資料探勘常出現的字彙還有 1989 年第 11 屆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研討會, 提出的「知識發現」(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一詞,這項技術指 的是遍佈許多領域,如專家系統、統計學、智慧型資料庫、知識擷取等等,技 術門檻較高,一時之間難以滿足資訊爆作的現實需求。 一直到 1995 年美國電腦協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 時,提出資料探勘(Data Mining)的概念,主要訴求從資料庫中萃取隱含的、未知 的、具有潛在使用價值的資訊程序。[32] 24.

(34) 壹、. 資料探勘相關定義與技術. 在台灣 Data Mining,也有著許多不同的翻譯與定義,較常見的翻譯有資 料探勘、資料採擷、資料採礦、資料挖掘等,都表示同樣的意思,其中 各學者對於 Data Mining 一詞相關的定義整理成如下表 6。 表 6:各學者對資料探勘的相關定義(本研究整理). 學者. 定義.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從資料庫中萃取隱含的、未知的、具有潛在使用價值. Machinery,1995). 的資訊程序. Fayyad(1996). 資料探勘視為知識發現(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的一個步驟。而資料探勘是利用演算法,來 將資料作分析與應用,找出資料之特性(Pattern)與模型 (Model)的過程. Jiawei han(2000). Extracting or “mining” knowledge from large amounts of date. Kim(2000). 資料採礦(同資料探勘)提煉未知,但可能用有用的知識 來幫助解決問題、決策的一系列流程。. Shaw(2001). 資料採礦(同資料探勘)是尋找和分析資料的一種過 程,主要目的是找出資料裡隱含在裡面有用的資訊。. 尹相志(2003). 資料採礦(同資料探勘)是利用統計及機械學習的演算 法,啟發性的從大量的資料中尋找隱藏具有商業價值 的知識與規律,以作為自動化商業的策略之應用. 25.

(35) 總結來說,資料探勘過程,是先將資料彙整為資料庫,然後利用統計及機 械學習之演算法,幫助研究者從大量的資料中,找尋研究設定所頇之隱含 資訊的一種發現過程。 尹相志[33]提到資料採礦(同資料探勘),是用來尋找其中有意義的規則,以 下則將規則型態區分為以下幾種模式。 (1) 分類(Classification):資料採礦(同資料探勘)的原形就是預測,可預測 的事務,大致分為兩類: 「類別變數(Discrete Variables)」 ,指的是不連 續的選項。 「連續變數(Continuous Variables)」 ,連續的數值。預測類別 變數的過程稱為「分類」。多數的分類是根據已知的事實來做區分, 希望使用資料採礦之技術,透過已知之事實與屬性,預測尚未發生的 分類結果。 (2) 推估(Estimation):相較於分類是預測有限的選項 ,是預測連續數值, 之於分類,似乎無絕對性的解答。因此推估問題著重在於透過已知的 屬性,推估未知的連續變數值的走向與趨勢。 (3) 群集化(Cluster):面對大量的資料或資訊時,最好的處理模式先根據 其相似性,將相似的事物分群,一來就可以讓複雜的資訊大幅地簡單 化,此步驟即為群集。 (4) 同質分組(Affinity Group):從歷史性資料中,找出物件與事件之間的 相 關 性 , 稱 之 為 關 聯 規 則 (Association Rule)或 購 物 籃 分 析 (Basket Analysis)。 (5) 序列(Sequential):序列找出事物「先後」發生的順序的概念,這樣的 規則稱之為時序規則(Sequential)。 26.

(36) (6) 描述(Description):使用資料視覺化的呈現與對資料敏稅的觀察力,找 出許多具有價值的規則。 貳、. 群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相關之研究. 資料探勘可分為許多方法,指從大量的資料中或是資料庫裡,發掘出有 價值的資訊,本研究將從所頇使用的資料探勘技術,做以下探討。 (1) 群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 資料探勘技術根據挖掘規則的型態分為兩類:監督式學習 (Supervised):根據輸入變數來找出與預測變數之間的關聯,此方式 本身是具有預測之能力,如決策樹。非監督學習則是沒要「預測」 的目標且無較明確之分類問題,希望從資料中找出隱藏的現象或內 部結構,這些規則通常呈現資料相互關係的現象,如哪些事物總是 相伴隨發生或先後發生,目標是找出輸入變數之間的內部關連與特 性(Pattern)。 Liaquat Hossain , Anna Oboukhova(2009) ,採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 驗室資料來 2004-2005 年期間 100 名參與者的電話通訊相關資料, 分類社會人際關係之間的集群關係,從中發現擁有較多強而有力社 會關係的人被呼叫的次數較多,擁有的社會關係強度較弱的人則反 之[34]。 群集關係應用的層面相當廣泛,將所要分類研究之相關資料做統整 後,即可群集化觀察群集與群集之間之關聯性,本研究則使用 SQL Server 2005 所提供的 Data Mining K-Means 群集演算法來探討觀察 遠距照護領域學位論文之間的群集相關性。 27.

(37) (2) K-means 演算法 K-means 演算法是 J. B. MacQueeen 在 1967 年所正式發表,由於相對 於其他演算法較為簡單,在分群上也較效率也較好[35]。在許多群集 分析法中,K-means 分群演算法是最經常被使用到的方法之一[36]。 其演算法過程,依個案名輸入其分析變數,將個案投射在以 N 為空 間的質點,再對使用者所設定之 K 值,在從資料中, 「隨機」找出 K 筆記錄來做初始群集的中心。 以距離為概念,演算法會記每筆記錄各隨機種子之間的距離,比較 每筆記錄離哪個隨機種子較近,此筆記錄就會被指到最接近的群集 中心,即會產生一群集邊界有了初始的集群集合,再重新計算其中 心點,透過前述步驟反覆操作,找尋比之前次更佳之中心點,直到 不在變動為止。 下圖例 5 為 k-means 演算法執行流程圖。. 圖 5:k-means 群集演算法流程圖 [37]. 28.

(38) 吳中信(2008)應用資料探勘於期刊論文與專利檢索建構具時序概念知識 地圖之研究[38]中,即是利用群集演算法,對資訊管理領域之學位論文 作群集性分析研究。 本研究使用 K-means 群集演算法,將遠距照護領域所收集回來的相關學 位論文,設計遠距照護領域研究主題分類架構表,以人工分類方式,判 定該論文專業領域,屬於哪類遠距照護子領域,將判定之遠距照護領域 子領域資料欄位,設定為觀察變數,套入 SQL Server 2005 Data Mining 中, K-means 群集演算法模組,觀察其學位論文相互之間群集關係。. 29.

(39) 第四節. 網路探勘(Web Mining). World Wide Web 網際網路在人們傳播收集各種資訊上已經成為一個成功的 平台。分類、群集和其他相同於資料分析的方法,已應用於探勘網路資訊,讓 有用的知識,可以讓網絡使用者發現[39, 40]。網路探勘的概念、技術,都與資 料探勘接近,處理解決的問題時,都是在大量、未知的資料當中,作獲取、探 勘知識的動作[41]。簡而言之,網路探勘可以說利用資料探勘技術,來進分析網 站內容、網頁相關資訊的一種研究。 下述為網路探勘之分類架構與擷取網站內容資訊之網路探勘相關研究。 壹、. 網路探勘之分類架構. Cooley(1997)等學者所提出 Web Mining 的架構與分類。如下頁圖例 6, 由此架構可以將 Web Mining 分為 Web Content Mining 和 Web Usage Mining 兩大類[42]。 (1) 網頁內容探勘(Web Content Mining) 依網頁本身的內容做資料探勘的步驟,收集分析的資料,涵蓋網頁 中的文字、內容、圖片、超連結、網頁所處的目錄結構、使用者輸 入的資料、網頁本身的大小等等。 (2) 綱頁使用習性探勘(Web Usage Mining) 從網站處理記錄檔(logs)中、使用者偏好設定、使用者註冊的資料等 等,因這些資料記錄著使用者的習慣,從中找出有用的資訊,瞭解 使用者[43]。並可以利用網站伺服器中的登錄檔,分析找出使用者在 進入欲探討網站後,瞭解該使用者的網頁瀏覽傾向、情形,並定義 出其存取的模式。 30.

(40) Web Mining. Web Content Mining. Agent based approach. Web Usage Mining. Database approach. Preprocessing Transaction identification Pattern Discovery Tools Pattern Analysis Tools. Multilevel Database Web Query System. Intelligent Search Agents Information Filtering/Categorization Personal Web Agent. 圖 6:Web Mining 之分類[42]. 貳、. 網路探勘之相關研究. 網頁內容探勘(Web Content Mining)目的,就是從大量的網頁中,發現有 用的資訊與產生需要的知識。資訊用網頁形式遍佈在網絡上,用文字、 影像等等許多的方式,儲存在不同的資料庫之中,是半結構化、非結構 化,各種不同形式和數量龐大,存在網際網路之中。網路內容探勘愈來 愈加盛行的情形下,網路內容探勘也愈加重視網頁內容資訊的擷取與網 頁內容的分類或集群。 網站裡分別對網頁裡提取內容資訊,大部份是需要執行,稱之為 Wrappers 系統程序來輔助收集[44],人工建置一個 Wrappers 的系統程序是相當耗 費時間,它使用的是機器學習方法來進行研究,這類的 Wrappers 系統是 經過演算法自動學習方法,提取網路上的關鍵資訊(Key Information),所 31.

(41) 謂關鍵資訊則是像網站裡的選單、目錄等,但網站裡,通常有廣告、版 權宣告等噪音資訊(Noisy Information)出現,造成 Wrappers 設計的不易。 在 Kushmerick (2000)開發 wrappers induction system 即自行設計演算法來 測詴收集各個網站的關鍵資訊的效能,稱為 WIEN Induction Wrappers system[45]。 Chao Wang , Jie Lu, Guangquan Zhang(2007)在提取關鍵資訊上提出 Key Information Method,KIM 方法來幫助 Wrappers 提取不同網站的資訊, 降低收集到噪音資訊的機會[46]。 Juan Raposo , l erto an , Manuel. lvarez , Justo Hidalgo(2007),則提出. 新的啟發式演算法,讓系統去收集正常運作的 Wrappers 查詢結果 ,從 網站資料來源的變化,用這些變化做輸入的指標為來源的例子,誘發完 成新的 Wrappers [47]。 綜觀上述網路探勘中,提取網站內容的相關研究都是截取網站裡的網頁 內容,是必頇透過觀察網站的佈局和它的內容,建立網路探勘來自動提 取網頁內容的系統程式設計,來提取一個特別的網站[46]。 上述研究資料多以都是收集網頁上的選單、目錄等等,本研究將不同於 以上研究,針對網頁中學位論文內容做收集。本研究其一資料來源,收 集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內,各篇學位論文書目資料,所開發之論文 書目資料自動化收集系統,類於 Wrappers 程式,先觀察網站佈局格式針 對網站變數配置有著相當瞭解後,論文資料之於網頁內容的相關配置, 使用以 ASP.NET 與 C#開發收集論文書目資料之自動收集程式,完整收 集網站的論文內容進行後續資料分析。 32.

(42) 第五節. 學位論文分析之相關研究. 學位論文分析的研究,是可從該研究領域論文中,整理其論文集,評估特 定領域研究趨勢,掌握特定研究領域目前發展的情形、往後在進行類似或延續 該研究時,也可以較節省時間並較快進入問題核心。 我國博碩士論文近五年論文分析相關研究,如下所述:何青蓉(2006)年採用 內容分析法,收集 17 篇以跨國婚姻自我認同圖像相關研究的學位論文來做分析, 從女性的觀點做出發,檢視跨國婚姻婦女的主體性研究[48]。 林政興(2006),則以智慧資本為研究主題之博碩士論文進行分析,同樣採用 內容分析,對智慧資本學位論文之研究特性與現況,做一趨勢的探討[49]。 陳淑珍(2007),則使用內容分析法對 1990 年至 2007 年所發表以高齡主題相 關的碩博士學位論文進行分析,共收集 136 篇相關之學位論文,針對國內高齡 教育議題上,學位論文整體的研究趨勢[50]。 吳豐祥(2007),則利用學位論文與專利資訊,結合計量分析與文字探勘,對 上述兩種文獻資料做互相分析,藉此來瞭解技術發展的趨勢,並透過此探討兩 者之間的相關性[51]。 許豐盛(2007),使用資訊安全管理領域的學位論文,共收集 2103 篇相關博 碩士論文,利用內容分析法,探討其資訊管理研究發展狀況及趨變化[52]。 林春穆(2008),則對國防大學新聞所所內 156 篇學位論文,分為三個部份以 內容分析、深度訪談法、引用文獻分析法相互分析,探討國防大學新聞所內論 文趨勢發展脈絡[53]。. 33.

(43) 綜觀前頁所述,關於學位論文分析研究,以年度、論文名稱、研究方法整 理為下表 7。 可以發現近幾年我國對博碩士學位論文分析,其研究領域多為不同例跨國 婚姻婦女主體性、智慧資本、高齡教育等等各領域議題,許多不同領域的學者, 不約而同大多都以內容分析為主,探討各研究之領域趨勢。可見內容分析法對 於研究領域的趨勢探討,有助於快速瞭解該領域的發展及現況的。. 表 7:台灣論文分析相關之研究(本研究整理). 年度. 論文名稱. 研究方法. 2006. 跨國婚姻婦女自我認同圖像學位論文分析. 內容分析法. 2006. 智慧資本研究主題國內博碩士論文分析. 內容分析法. 2007. 高齡教育學術研究趨向之探討:1990-2007 國 內容分析法 內碩博士論文分析. 2007. 透過專利、學術論文分析技術發展趨勢-以蝕. 計量分析、文字探勘. 刻技術為例 2007. 台灣資訊安全管理文獻之回顧-博、碩士論文分析. 內容分析法. 2008. 我國軍事院校政戰學院新學系碩士班學位論. 引用文獻分析法、內容. 文分析. 分析法、深度訪談法. 傳統學位論文分析時,從上表 7。各學者研究方法,多採用內容分法為主, 研究來源,大多都以單一資料來源為主。. 34.

(44) 第六節. 文獻探討小結. 本研究相較於傳統論文分析不同之處,利用文獻探討所整理與定義之領域 關鍵字詞,不同資料來源統一採用相同關鍵字詞為搜尋條件,除收集遠距照護 領域博碩士論文外,同時也並擷取政府研究計畫資料,學位論文與研究計畫兩 個資料來源互相搭配,在收集相關資料上,以程式設計方式,自行設計自動化 收集程式搭配資料預處理函式,減少人工收集及整理時,所造成的資料錯誤與 遺漏,增進研究進行之效率。且一般學者在論文分析時,多數採用之研究方法 多以傳統之文獻計量分析、內容分析等等為主,雖能掌握整理出研究領域的發 展趨勢,但多為另一資料搭配查覺與其他學術文件(如:研究計畫、專利文件等) 之相關性。 本研究,採用群集分析與 Person 相關分析,應用於本研究探討學位論文產 出與研究計畫之關聯性與利用不同維度(如:研究單位、學者、系所),探討其論 文與研究計產出之相關性、論文與計畫產出之順序性等等問題,並著眼於學者 本身知識移轉性之發展,有別以往之論文分析之研究。. 35.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VII 縮寫對照表 英文縮寫 原文 中文名稱 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美國國家標準協會 CDA 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 臨床文件架構 DTD Document Type Definition 文檔類型定義 EMR Electronic Me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