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地理考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地理考科"

Copied!
28
0
0

Teks penuh

(1)

【試題.答案】依據大考中心公布內容

發行人  /  陳炳亨 總召集  /  周耀琨 總編輯  /  蔣海燕 編  審  /  許明俊 校  對  /  魏素英 美  編  /  黃素美

NO.00843

名    師 / 林 菲 老師 中山女高 / 徐瑞萍 老師

出  版  /   民國一○三年七月

發行所  /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編輯部  /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 - 1  號 電  話  /(06)2619621 # 314

E-mail  /   periodical@hanlin.com.tw 翰林我的網 http://www.worldone.com.tw

(2)

試題分析

名  師 │ 林 菲 老師

試題分析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通常學生在「繁星推薦」和「個人申請」前兩項管道都無法進入理想大學時,會 藉由指考的「考試分發」方式進入大學。「指考是為大學選才需要而設計,因此其測 驗目標在於檢測考生應具備的學科知識,以及對於資料的閱讀、判斷等能力,推理、

分析等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及學科知識的應用能力。」(大考中心)而為了達到大學 選才的命題需要並兼顧高中教學,指考將其測驗目標歸納為:

  一、測驗考生對重要學科知識的瞭解;

  二、測驗考生資料閱讀、資料判斷、推理、分析等能力;

  三、測驗考生表達的能力;

  四、測驗考生應用學科知識的能力。

  在教材開放、一綱多本的原則下,命題以課綱所列的「主要概念」為原則,依據 各科的測驗目標以及選材目的來設計題目,因此,考生應注重理解、資料閱讀判斷、

推理和分析、表達、以及應用的能力,而指考的範圍和深度都將更廣深。

  本文嘗試從試題結構,包含題型配置、圖表題、命題單元分布來解讀本年度的指 考地理題目;除此以外,筆者並比較先前完成的指考趨勢分析,找出大考的趨勢,提 供個人淺見,做為未來教學的參考。

貳 試題分析

一、題型配置

  近五年的指考題目分析,指考地理考科的題型主要由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大題型 組成,歷年單選題的配分比例大致在 76 ∼ 80 分,其他則為非選擇題,且維持每個答 案 2 分的原則。選擇題包含單一選擇題與題組題,非選擇題則以簡答的方式出題,近 年非選擇題多為三大題(表1)。

▼表1 近五年指考地理科試題類型題數 題型

年度

選擇題 非選擇題

總題數 總分 單一選擇題 題組題(小題) 大題 小題

103 9 14(29) 3 9 47* 100

102 16 9(22) 3 12 50 100

101 7 19(31) 3 12 50 100

100 10 13(29) 3 11 50 100

99 0 16(40) 2 10 50 100

*非選擇題第二大題第 3 題三個答案共 6 分,第三大題第 3 題兩個答案共 4 分。

(3)

  從表1可知,以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為類型的大方向不變,但細部配分有些微的變 化,主要是在選擇題中單選題和題組題的比例。而題數較少的原因,是因為非選第二 大題第 3 題三個答案共 6 分,第三大題第 3 題兩個答案共 4 分,因此題數看似減少 3 題,但實際需答題數同為 50 題。大考的出題原則是一綱多本,且以課綱的主要概念 為準則,所以單選題考出的概念較單純,而題組出題時較可能出現跨單元的題目,需 整合較多的概念並配合時事。但是地理選擇題仍是只有單選,而且一題 2 分的原則不 變。

二、圖、表入題統計

  地理學是將地表現象做一系統化的研究,透過簡括化的過程,以圖、表呈現地表 現象,是地理學的重要表現方式。不管在教科書、研究或試題設計,圖、表都是相當 重要的工具,因此在地理指考題目中,圖、表所占比例還是相當大,歷年來約有一半 的題目都要參照圖、表或照片來作答。因為空間資料是地理資訊的重要儲存和表現方 式,地圖是地理學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學者和他人溝通的重要媒介。除地圖外,地 理現象也可用照片、統計圖表等方式呈現,考試時尤以統計圖表最重要,因為它是地 理現象的濃縮,是除了地圖以外,最重要的地理資訊來源。判讀經過研究者整理過的 地理資訊,可以有效得知學生是否對地理現象有足夠的瞭解,進而正確解讀出地理現 象。

▼表2 近五年指考地理科圖、表入題統計*

年度 地圖 圖 照片 統計圖表 衛星影像 總題數

103 13 2 0 10 0 25∕50

102 2 2 2 9 0 25∕50

101 3 2 3 3 0 25∕50

100 1 5 2 6 0 25∕50

99 6 3 1 3 3 22∕50

總計 25 14 8 31 3 122∕250

*指需讀圖作答或答案以圖呈現者。

  表2是近五年來指考地理考科中,圖、表入題的統計情形。在題組部分,可能利 用同一個圖或表解答 2 題或 3 題,或是一個題目要使用兩個以上的圖、表或照片來解 答,因此本文只就題本上出現的圖或表的個數來統計,而總題數則是根據需要直接以 題目的圖表回答者計算。有些圖表出現的題組,不一定每題均需依該圖表作答(例如 題組 30 ∼ 32),因此表2只列入直接依圖表作答者。部分媒體統計今年圖表題有 31 題(占 62 %),其實稍有誇大,由表2顯示,需以圖表作答者仍維持相當一半的比 例,這是地理科一貫的重點和特色,每年都有一半的題目和圖表有關。

  今年比較特殊的是照片和衛星影像都未出題,而地圖的題目今年出現較多,且主

(4)

試題分析

題圖(圖三、圖七、圖八)和經緯線(圖五、圖六、圖十一)的題目都有,已漸漸回 歸傳統地理學研究以地圖為主要工具的特色。非選擇題三大題中,就有兩大題的題目 以圖的方式呈現,在圖、表判讀之餘,其背後的意義是如何以地理學的觀念解釋,如 何和生活連結,這都是地理試題的出題重點。

  統計圖表的題目大幅增加,增加了問題的難度,希望考生以較抽象的統計圖表來 表達地理現象,也是透過考試評量考生的圖表閱讀能力。

三、命題單元

  若依各冊題數分類,近五年各冊出題比率統計整理如表3。

▼表3 近五年各冊出題比率統計(單位:%)

指考 年度

一上

(自然通論)

一下

(人文通論)

二上

(區域上)

二下

(區域下)

三上

(應用上)

三下

(應用下)

103 32 10 12 20 6 20

102 22 8 18 34 6 12

101 28 14 22 24 8 4

100 30 26 12 16 4 12

99 32 14 16 20 10 8

平均 28.8 14.4 16 22.8 6.8 11.2   從表3可知,各冊出題與往年比較並無太大改變,通論地理的部分仍是相當重 要,應用地理的比重在今年則稍有增加。自然通論是地理學的基本概念,在學測或指 考中也都是出題的基本,其出現機率高並不意外。應用地理則是結合通論與區域,在 地理學關心的議題上做更深入的探討,以期能使地理學研究落實。高三應用地理的考 題多配合通論或區域,跨冊出現的機率會較多。

四、今年指考趨勢分析的檢驗

  今年指考趨勢分析中,在「參、重要單元提醒」,第一項第 2 點重要單元類型,

文中提及的重要單元,如1地圖判讀(圖三 臺灣島與板塊的位置圖、圖七 臺灣西 部的等高線圖、圖八 歐洲)以及地圖的坐標判讀(圖五 密士失必河、圖六 全球 經緯線、圖十一 英國北部德倫郡教區分布),都和趨勢分析所言相同;趨勢分析2 地理資訊強調疊圖分析(第 12 題)則完全命中;另外地形災害(第 2 題)仍是出題 的重點;6第一級產業與糧食資源、全球化問題中,延伸至應用地理的生態印跡(第 9 題)概念又再次出現。應用地理上冊第一單元提到的當代重要地理議題包含:環境 系統(第 8、24 題)、永續發展(第 9、27 題)、空間規劃(第 13 題)、全球化及 國際關聯(第 6、7、31、32、33、34 題)四個項目,也都明顯出現在各個領域題目 中。

(5)

參 結 論

  今年的試題難易度中間偏難,光靠背書就想拿高分,或想猜答得分都不太可能,

程度較好的學生需全方位的學習才是得分關鍵。今年題目爭議性不高且鑑別度不錯。

誠如筆者在趨勢分析中所言,學生除了熟悉課綱、熟讀課文外,多關心時事以及圖表 判讀訓練,才是拿高分的重要關鍵。學生在上課之餘,應多關心生活周遭與環境系 統、永續發展、空間規劃、全球化及國際關聯等相關的議題,或多關注一些國際性的 事件,以做為全方位的現代公民為目標來應考。未來的大考測驗中,重視圖表、掌握

時事和關心地理議題的方向還是不變的。 F

(6)

試題解析

中山女高 │ 徐瑞萍 老師

試題解析

地 理 考 科

壹、單選題(占 76 分)

說明:第1題至第,題,每題有 4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 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 2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 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圖一為經濟部所統計的臺灣各縣市溫泉 數量圖。在臺灣四大區域中,哪個區域 的溫泉數量最多?

A北部區域 B中部區域 C南部區域 D東部區域

A

第四冊:第 14 章 臺灣的區域特色 臺灣四個區域的涵蓋範圍

區域 涵蓋範圍 溫泉個數

北部

臺北市、新北市、

桃園縣、新竹縣、

基隆市、宜蘭縣

11+7+4+5+19

=46

中部

苗栗縣、臺中市、

彰化縣、南投縣、

雲林縣

3+3+18=24

南部 嘉義縣、臺南市、

高雄市、屏東縣 1+3+14+4=22 東部 花蓮縣、臺東縣 18+11=29

2 纜車是許多國家發展運輸和觀光的交通工具之一,為求纜車的安全性及減少環 境的衝擊,事前的路線選址及環境影響評估工作變得更加重要。一般來說,纜 車塔柱的設立,需要在安全無虞、視野開闊之處,因此塔柱設立處最好避開下 列哪些地點?

甲、逆向坡 乙、斷層線 丙、山脊線 丁、河流基蝕坡 戊、廢棄煤礦坑道

圖一

(7)

D

第一冊:第 6 章 地形作用力、第 7 章 河流與海岸地形 地形特性的應用

甲、地層較無滑動之虞;乙、斷層線易受地震影響;丙、山脊線的視 野開闊;丁、河流基蝕坡易遭河流侵蝕而坍塌;戊、廢棄煤礦坑道,

視野不佳,且有坍塌疑慮。

3 表一是某國 2013 年的產業結構。該國最可能具有下列哪項區域特性?

表一

產業別 就業比例 主要產業

農業 0.3 % 漁業

工業 50.6 % 石化、造船修理、海水淡化、水泥、建材、食品加工

服務業 49.1 %

貿易

(出口商品:合成油品、化肥;進口商品:食品、建材、汽 車與零件、服裝)

A瀕臨波羅的海,軍事戰略地位重要 B祕魯洋流流經,聖嬰現象影響漁業 C屬撒赫爾地區,土壤鹽化問題嚴重 D地處波斯灣旁,海洋運輸系統發達

D

第三冊:第 14 章 西亞(一)

從產業結構判斷國家區位

D此國的工業人口就業比例 50.6 %,且以海水淡化和石化相關工業為 主,應位在產油重地波斯灣旁的國家。

4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指出,近年來,受氣候變遷、全球化、國際貿易等因素 的影響,許多傳染疾病如西尼羅熱、黃熱病、登革熱、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等,傳染範圍有逐漸向外擴散的趨勢。此趨勢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從溫帶地區向寒帶地區擴散 B從熱帶地區向溫帶地區擴散 C從溫帶地區向熱帶地區擴散 D從寒帶地區向溫帶地區擴散

B

選修應用(上):第 10 章 保育與預防(二):環境與疾病 傳染病的傳播特性

B黃熱病、登革熱等疾病主要為熱帶地區的傳染病,故最可能由熱帶 地區向外擴散。

(8)

試題解析

5 表二為法國、德國、英國與挪威 2011 年能源消費結構,表中數字的單位為石油 當量。德國最可能為表二中的何者?

表二

國別 石油 天然氣 煤炭 核能發電 水力發電 水力以外的

再生能源發電 合計

甲 82.90 36.30 9.00 100.00 10.30 4.30 242.80

乙 111.50 65.30 77.60 24.40 4.40 23.20 306.40

丙 11.13 3.62 0.65 - 27.62 0.40 43.42

丁 71.61 72.18 30.82 15.62 1.29 6.63 198.15

A甲 B乙 C丙 D丁

B

選修應用(上):第 4 章 資源(三):能源開發 歐洲國家的經濟發展與能源結構

選項的四個歐洲國家中,德國工業最發達,能源消耗量大,近年積極 發展替代能源,其再生能源比重較其他國家高。甲、核能發電比重最 高的是法國;丙、水力發電比重最高的是迎西風且地形落差大的挪 威;丁、英國為產油國,石油和天然氣使用的比例較德國高。

6 新加坡政府為了提升全球化下的國家競爭力,認為不僅要吸引外資到本地投入 基礎建設,也需要吸引專業人才移入,才能將新加坡轉化為跨國企業到東南亞 投資的跳板。下列何種外勞政策最可能有助達成此目標?

A獎勵勞力密集企業聘用外籍勞工 B提高外勞占所有家庭傭工的比例 C吸引不同國籍外勞投入觀光產業 D鼓勵技術性外籍人士定居為公民

D

選修應用(下):第 4 章 產業國際分工

人力國際流動的原因以及新加坡引進外勞的策略

D題幹提及「需要吸引專業人才移入……」,故鼓勵技術性外籍人士 定居為公民最符合。

(9)

7 十七至十八世紀,歐、美、非三洲間存在著興盛的貿易活動,當時三地間的貿 易關係,最接近圖二中的哪個圖示?

甲 乙 丙 丁

       

圖二

A甲 B乙 C丙 D丁

D

第四冊:第 4 章 非洲(二)

各洲在三角貿易中運送的商品內容

十五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末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為了美洲殖民地的 甘蔗、菸草、棉花、咖啡等經濟作物所需的勞動力,從西部非洲買賣 大批黑人,將其販運到美洲等地,此即三角貿易。

8 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省分-堅江省(Kien Ciang),過去十年來由於肆虐 的風暴及海平面上升致使家園土地流失,迫使許多家庭舉家遷移。若僅從上述 現象來看,在這十年來,堅江省沿海地區最可能還出現了下列哪項環境問題?

A海蝕崖受到海浪侵蝕加劇,導致岩層崩塌面積擴大 B夏季風暴伴隨旺盛東北季風,使當地降水強度變大 C地下水的補注量減少,導致地層下陷作用更為明顯 D大片紅樹林死亡,使當地受風暴侵襲程度更加嚴重

D

選修應用(上):第 7 章 環境變遷(一):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對沿海地區的影響

D堅江省位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勢低窪,海平面上升除了容易因暴潮 而淹水之外,位在河海交界的紅樹林也因海岸線後退,河口淡水鹹度 提高而大量死亡。 

(10)

試題解析

9 表三是 2010 年全球尺度下各國的某種資料與生態 印跡間的關係。該資料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嬰兒出生率 B平均國民所得 C耕地人口密度

D每人平均耕地面積

B

選修應用(上):第 3 章 資源(二):糧食 了解國民所得和生活方式與生態印跡的關係

生態印跡是人類的生活方式及消費習慣所消耗的自然資源以及處理這 些活動產生之廢棄物所需的土地面積。B一國的平均國民所得愈高,

其生活方式與消費習慣將耗費較多的地球資源,生態印跡也愈高。

0、q為題組

圖三為臺灣島與板塊的位置圖。請問:

0 臺灣島鄰近的海溝處容易發生強烈的海底地 震,進而誘發海嘯。就圖上所標示的四點而 言,哪個地點遭受此類海嘯侵襲的機率最

「低」?

A甲 B乙 C丙 D丁

A

第四冊:第 11 章 臺灣的位置與環境特色 了解臺灣受海嘯威脅之地的分布

A臺灣西部的甲沒有臨近海溝,也不臨廣大洋面,不易受到他國地震 引發之海嘯影響。

q 就地震發生的頻率而言,丙處高於其他三處甚多,可由下列該地區的哪種自然 特徵觀察到?

A海階地形發達 B土石流頻率高 C斷層數量眾多 D火成岩分布廣

表三

某資料等級 生態印跡 高 6.4 中 2.7 低 0.8

圖三

(11)

C

第四冊:第 11 章 臺灣的位置與環境特色、第一冊:第 7 章 河流與 海岸地形

斷層分布與地震的關係

C丙地位在臺東市附近,有鹿野斷層和利吉斷層經過,又位在菲律賓 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界處,地震發生頻率較其他斷層數量少的地區 高。

▲臺灣主要斷層分布圖 ▲臺灣地區 1980 至 2005 年間規模大

於 3.0 以上地震震源之分布情形

w、e為題組

近年來,地理資訊系統被廣泛應用於村里發展規劃上,如臺灣某村里舉行地方 發展座談會時,某位居民指出:「上個月我們將村內珍貴樹種的分布建置在地 理資訊系統中,和土地的所有權屬比對後,發現部分珍貴樹種在私人土地 上。」請問:

w 根據該居民的說法,此項發現主要是應用了下列哪項地理資訊系統的分析功 能?

A視域分析 B環域分析 C疊圖分析 D路網分析

C

第一冊:第 5 章 地理資訊系統 疊圖分析的應用

C將珍貴樹種的分布圖和記載著土地所有權屬的地籍圖疊合,即為疊 圖分析。

(12)

試題解析

e 該村里進行樹種與土地所有權之間關連性的調查,較符合下列空間規劃進行 時,所需遵守的哪項基本原則?

A地方產業的振興 B市場機制的分析 C社會正義的考量 D土地使用分區的管制

C

選修應用(下):第 1 章 空間規劃-社區 空間規劃的原則

C空間規劃時,若尊重市場機制,依市場實際需求規劃,可提升土地 整體的開發及使用效率。空間規劃中若以追尋最大公共利益為原則,

同時尊重每個人在社會和經濟機會上的平等權益,則為社會正義的考 量。此題村里在地方發展座談會時,有注意到珍貴樹種的分布與所有 權人的關係,便是社會正義的考量。

r、t為題組

圖四的甲至丁,分別為四個不同地區的氣候圖。請問:

甲 乙 丙 丁

圖四

r 若僅依據氣溫與雨量資料研判,四地之中何處的土壤最可能發生灰化作用?

A甲 B乙 C丙 D丁

D

第一冊:第 13 章 土壤 判讀溫帶大陸性氣候雨溫圖

灰化作用盛行於冷溼氣候區,多分布於寒帶針葉林的景觀帶。D丁:

冬季寒冷,夏溫在 10℃以上,符合寒帶針葉林生長的氣候特徵。

(13)

t 若不考慮這四地的海拔高度要素,則這四地由北到南的排列順序為下列何者?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丁乙甲丙 D丁丙乙甲

C

第一冊:第 11 章 地表風系與氣候分類 雨溫圖判讀

年溫差愈大,緯度愈高,由北而南,依序是丁、溫帶大陸性氣候;

乙、熱帶乾燥氣候;甲、熱帶雨林氣候;丙、南半球的地中海型氣 候。

y、u為題組

2000 年以來,嘉義縣中埔鄉受天災頻仍、經濟不景氣及供過於求等影響,導致

不少農家改變經營方式:有些農家在檳榔林內雜植咖啡、香蕉等作物,一方面 增加家庭收入,一方面減少水土流失;也有些檳榔林被廉價轉包或棄置。此 外,還有一些農民認為種檳榔是世代傳承的產業,要改變既有維生方式且承擔 未知的風險,並不願意廢園轉作其他作物。請問:

y 下列各種自然災害類型中,哪種災害在中埔鄉發生的頻率最高?

A抽水灌溉導致地層下陷 B對流旺盛導致龍捲風侵襲 C颱風侵臺導致焚風吹襲 D迎西南氣流導致山洪爆發

D

第四冊:第 14 章 臺灣的區域特色

從農作物種植區位判斷可能遇到的自然災害

D「在檳榔林內雜植咖啡……,一方面減少水土流失」,表示嘉義縣 中埔鄉應在淺山丘陵地帶,颱風的西南氣流在加上地形抬升的效應,

最易在西南部山區降下豪雨,致使山洪爆發。

u 中埔鄉檳榔種植業的轉變,說明下列哪種檳榔種植業的現象已經開始逐步瓦 解?

A區域專業化 B空間分工鏈 C全球在地化 D生產標準化

A

選修應用(下):第 4 章 產業國際分工 了解區域專業化的特徵

A題幹敘述顯示嘉義縣中埔鄉檳榔專作的優勢條件逐漸喪失,農家紛 紛轉作,故中埔鄉不再具有區域專業化的特色。

(14)

試題解析

i、o為題組

圖五為某地區的水系圖。請問:

i 圖五中經緯線交會的地點,遭受下列哪兩種自然 災害威脅的可能性較高?

甲、地震 乙、洪患 丙、土石流 丁、龍捲風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D

第三冊:第 2 章 北美洲(一)

美國中部大平原的自然災害

D從經緯度以及河流多曲流與牛軛湖的特徵判斷,此地區應該位在美 國中部大平原的密士失必河流域,春夏之交多龍捲風,夏季多洪患。

圖五

(15)

o 單從位置來看,該地區主要的農業生產,最可能具有下列哪項經營特色?

A農場耕地狹小,農地投入大量肥料 B作物種類單一,農產價格易受波動 C農牧生產並重,作物呈現高低分層 D大地主制盛行,殖民母國控制生產

B

第三冊:第 3 章 北美洲(二)

美國中部大平原的農業經營特色

B美國中部大平原為專業化農作帶,大規模機械化,作物種類單一,

單位勞力產量大,農產品以出口為主,農產價格與國際農產品價格連 動,波動較大。

(16)

試題解析

p、a為題組

圖六為全球經緯線圖,甲至辛是經緯線坐標上 的八個地點。請問:

p 圖中各點之間若以最短距離來比較,下列哪兩 點在地球表面上的實際距離最遠?

A己辛 B丙庚 C乙己 D甲戊

A

第一冊:第 2 章 地圖網格與投影 經緯線網格的特性

緯度一度間的經線長(設為 y)和赤道一度間的緯線長(設為 x)相

當,約 111km,A己辛為 2y;B丙庚=Q3

2 x;C乙己=3

2x;D甲戊

(極點)=0,故A己辛的實際距離最遠。

a 亞特蘭蒂斯是個傳說中的古文明,後人曾透過柏拉圖提出的地球六分說,也就

是把地球 360 度切成六等分,來推論亞特蘭蒂斯的地點。其推論依據是沿著同

一條緯線時,亞特蘭蒂斯往東 60 度為古埃及文明之處,往西 60 度則為馬雅文 明北方的美國南部沿海地區。依此推論,亞特蘭蒂斯的位置最可能位於圖中哪 個點位?

A乙 B丙 C己 D庚

B

第一冊:第 2 章 地圖網格與投影

從馬雅文明和埃及的經度推論亞特蘭蒂斯的位置

B此圖每一網格間距為 30 度,馬雅文明約在西經 90 度,埃及約在庚 地,故亞特蘭蒂斯最可能位在丙地。

圖六

(17)

s、d為題組

圖七為臺灣西部某地區的等高線圖,較粗線條 為溪流或水圳。請問:

s 水圳的路線選擇通常沿著等高線修築,以利將 灌溉用水導入地勢較低的農田。圖中的哪條水 路為水圳?

A甲 B乙 C丙 D丁

B

第一冊:第 3 章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 河谷等高線的判讀

描繪出 140m 的等高線(圖中黑線),可看出甲、丙、丁皆是位於河谷

中溪流,只有乙是大約 150m 高,約莫平行等高線的水圳。

d 圖七中哪個點位位於凹岸,在豪雨期間最容易發生侵蝕現象?

A a B b C c D d B

第一冊:第 3 章 地形的展示與判讀、第 7 章 河流與海岸地形 河流曲流地形的判讀

B甲河的河道凸向 b 點,表示 b 點位在河水的衝擊坡,最易受河水侵 蝕。

圖七

(18)

試題解析

f、g為題組

圖八的斜線網底地區為某個自然景觀帶。數百年 來,該景觀帶受到不同帝國統治影響,呈現多族 群聚居現象。請問:

f 歷史上,該自然景觀帶的居民,曾依當地環境特 性發展出獨特的生活方式。此傳統生活方式最可 能為下列何者?

A在黃沙四野中牽駝行商 B在密林深處裡砍樹火耕 C在廣袤草原上騎馬奔馳 D在灌叢遍布內摘果釀酒

C

第三冊:第 9 章 俄羅斯與獨立國協 獨立國協的自然景觀帶分布

C圖八中斜線網底區位在烏克蘭和歐俄平原以及中亞北部的草原地 帶,傳統上居民以游牧為其主要生活方式。

g 2014 年,克里米亞地區的所屬國,爆發嚴重的政治衝突事件,究其原因之一,

與該國國內針對經濟發展的區域結盟路線,發生意見嚴重分歧有關。該國主要 位於下列哪兩個區域結盟的勢力過渡地帶?

A EU、OPEC B OPEC、ASEAN

C CIS(國協)、ASEAN D CIS(國協)、EU D

第三冊:第 9 章 俄羅斯與獨立國協

圖八

(19)

由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判斷所屬的區域結盟組織

烏克蘭為獨立國家國協(CIS)的成員國之一,2013 年底,烏克蘭親俄 的總統亞努科維奇,中止和歐洲聯盟簽署政治和自由貿易協議欲強化 和俄羅斯的關係,導致烏克蘭親歐洲派在基輔展開反政府示威,抗議 群眾要求政府和歐盟簽署協議、亞努科維奇下臺、提前舉行選舉。亞 努科維奇流亡俄國,尋求政治庇護。

h、j為題組

2001 年中國加入 WTO 後,雖為中國農產品的外銷敞開大門,但相對也面臨強

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尤其是美國農產品大量進口。其中原為重要穀倉的東北地 區,即出現農產品嚴重滯銷,農民收入減少,農業經濟效益停滯等現象,不僅 出口受挫,甚至連離開東北銷售至中國其它地區都很困難,使得東北農業產值 在三級產業產值的比重,下降幅度大於中國平均水準。請問:

h 在下列各項作物中,中國東北地區生產的哪兩種作物受到的衝擊最大,滯銷情 況最嚴重?

A玉米、大豆 B冬麥、棉花 C小米、甘蔗 D花生、柑橘

A

第四冊:第 8 章 中國的農業 中國東北平原的主要農產品

A中國的東北平原是中國玉米和大豆最主要的生產地帶。2001 年中國

加入 WTO 後,由於大量農產品開放進口,在與國外大規模農場競爭

下,生產成本仍高,然而美國專業化農作所生產的玉米和大豆,品質 好,價格低,極具市場競爭力。

j 在符合「永續發展」的原則下,如果要解決上述中國東北的農業問題,下列哪 些方法較為適合?

甲、利用天然沼氣發展溫室農業,以提高農業產值 乙、增加國有企業的糧食收購量,以補貼農民損失 丙、縮短休耕時間,施用化肥、農藥等來增加產量 丁、鼓勵農業結構轉型,適度經營畜產、園藝作物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B

第四冊:第 8 章 中國的農業 農業經營的永續發展

(20)

試題解析

要符合「永續發展」的原則,就要盡量採行自然的農耕方式,適當的 休耕、輪作以維持地力,避免過度使用農藥和化肥,以免造成土壤汙 染。發展溫室農業、園藝農業等提高農業產附加價值,增加農民收 入,才能支持農業的永續發展。乙選項的補貼政策非長久之計。

k、l為題組

某都市一處 4 層樓的老舊公寓,建蔽率為 90 %。但是依照後來公布的都市計畫 規定,該公寓建築基地新的容積率為 300 %,建蔽率為 50 %;而市政府為促進 都市更新,推動專案獎勵容積措施,藉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將該公寓及周邊地 區指定為「策略性再開發地區」,容積上限擴大為 2 倍。請問:

k 該公寓若進行都市更新,興建的新大樓建築最高可蓋至多少層?

A 6 層 B 8 層 C 12 層 D 15 層 C

選修應用(下):第 2 章 空間規劃-都市 從容積率與建蔽率計算可蓋的最高樓層數

C該公寓建築基地新的容積率為 300 %,建蔽率為 50 %,蓋公寓及週 邊地區為「策略性再開發地區」,容積上限擴大為兩倍,故新大樓至 多可蓋 300×2÷50=12 樓。

l 該公寓進行都市更新後,新大樓的環境與更新前比較,最可能會發生下列哪些 變化?

甲、開放空間增加 乙、人口密度減少 丙、家庭汙水量減少 丁、樓地板面積增加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B

選修應用(下):第 2 章 空間規劃-都市 建蔽率與容積率的意義

新大樓的建蔽率由 90 %降為 50 %,使甲、開放空間增加;容積率提

高至 600 %,表示丁、樓地板面積增加。乙、人口密度將提高;丙、

家庭汙水量將增加。

(21)

;∼x為題組

某高中學生組隊參加高中地理奧林匹亞 競賽,研究主題為國際知名廠牌球鞋的 產銷過程與區位特性。該團隊發現該廠 牌球鞋,從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到市場 銷售,經歷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圖九為該隊伍所撰寫的報告內容之架 構。請問:

; 在圖九的報告架構中,該隊伍應該優先增加下列哪個項目,以求報告架構的嚴 謹?

A研究假設 B研究限制 C文獻回顧 D訪談對象

C

第四冊:第 16 章 鄉土地理研究 地理研究報告的撰寫

C透過文獻回顧,可累積與研究題目相關的背景知識,也可知道前人 在此議題上做了哪些研究,將來的研究可以往哪個方向努力,才能訂 出更合理可行的研究假設,選擇合適的訪談對象以進行研究。

z 該隊伍在分析過程中,最可能發現下列哪些條件或環境,是直接促進此球鞋廠 商採行國際合作的經營方式?

甲、勞動薪資有明顯的區域差異 乙、發達的國際運輸和通訊技術 丙、原料來源地具有高度壟斷性 丁、全球原油輸出價格持續攀升 戊、生產技術標準化和製程分工

A甲乙戊 B甲丙戊 C乙丙丁 D乙丁戊

A

第二冊:第 3 章 第二級產業概論、第 7 章 資訊化社會與高科技知 識產業

跨國企業與國際分工的原因

乙、交通革新使貨物運送時間和運費減少,便捷的通訊技術減少跨國 溝通聯繫的障礙;透過戊、生產技術標準化與製程分工,跨國企業得 以將工廠設立在甲、工資最低廉的地方。

圖九

○○廠牌球鞋的產銷過程與區位 特性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 分析與討論 結論

(22)

試題解析

x 該隊伍在結論中,最可能針對此廠牌球鞋的研發設計部門區位,提出下列哪幾 項特性?

甲、因考量商業機密,多位於跨國企業的母國 乙、因球鞋製程需求,多位於生產加工的國家 丙、因消費者的喜好,多位於市場銷售的國家 丁、因需高素質人力,多位於高度開發的國家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C

第二冊:第 7 章 資訊化社會與高科技知識產業、選修應用(下):

第 4 章 產業國際分工

跨國企業研發部門的區位條件

跨國企業的研發部門偏重技術人才和消費者所在的市場,故通常設立 在已開發國家的大都會。

c、v為題組

LED(發光二極體)由於能量轉換效率高,近年逐漸普遍被用作照明用途。目

前臺灣 LED 產業的關鍵零組件與材料專利,仍掌握在日、美大廠手中;而國內

LED 供應鏈從上、中到下游,逐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結構,在終端應用方面,

有多家企業已投入照明產業,並跨足汽車電子及顯示器應用。但這幾年該產業 逐漸從臺灣外移至中國的福建南部、珠三角、長三角與渤三角等地,臺灣境內

的 LED 產業鏈,有著整體外移的隱憂。請問:

c 臺灣 LED 產業的上游零組件、設備,主要由美、日大廠供應,這種生產關係最

適合以下列哪個概念解釋?

A垂直分工 B水平分工 C跨國企業 D區位擴散

A

選修應用(下):第 4 章 產業國際分工 產業的垂直分工

A LED 產業的上、中、下游產業鏈分別由不同的公司負責,即為垂直

分工。

v 臺灣境內的 LED 產業鏈,有著整體外移的隱憂,最可能是因為 LED 產業具有 下列哪項特性所造成?

A以知識經濟為核心的經營策略 B大多呈現產業群聚的工業慣性 C上下游工廠具緊密連鎖的區位條件 D終端產品具有規格化的工業特徵

(23)

C

選修應用(下):第 4 章 產業國際分工 產業分工鏈與產業外移

C LED 產業供應鏈具緊密連鎖的區位條件,當中國大陸的中下游產業

鏈發展完整後,臺灣端的中上游廠商為節省運輸成本與人力成本以提 升產業競爭力,便有可能外移至中國大陸。

b、n為題組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各區域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民間資金流動產生了顯

著變化。表四為 1993 年至 2002 年民間資金淨流入各區域新興市場經濟體概 況。請問:

表四 單位:10 億美元 年度 新興市場

經濟體

亞洲(中東除外)

非洲 中東、馬爾他

及土耳其 拉丁美洲 轉型中

X Y 國家

1993 124.6 20.7 20.9 3.2 25.1 37.3 17.4

1994 141.2 33.4 33.7 11.4 15.1 42.8 4.8

1995 189.1 38.9 35.6 12.3 11.1 41.6 49.6

1996 224.2 64.0 50.0 12.3 14.6 62.8 20.5

1997 120.2 -9.0 22.4 16.8 19.4 68.1 2.5

1998 53.0 -32.7 -14.3 10.9 8.1 61.8 19.2

1999 69.8 -9.1 9.6 12.7 3.7 40.4 12.5

2000 32.6 -10.2 8.4 8.6 -16.2 39.2 2.8

2001 56.5 -16.8 3.4 14.7 -10.8 60.6 5.4

2002 106.4 0.2 13.1 14.0 0.2 70.7 8.2

註:負值表示淨流出,正值表示淨流入。

b 亞洲金融風暴後至 2002 年間,哪個區域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成為全球民間外資流 入的主要地區?

A非洲 B拉丁美洲

C轉型中國家 D中東、馬爾他及土耳其

B

選修應用(下):第 5 章 資金流通與金融活動 從圖表判讀資金流動的方向

B亞洲金融風暴後(1997 年∼2002 年),X 欄中的國家多為負值,表 示資金從 X 欄中的國家撤離,拉丁美洲國家的金額相較於 1996 年以前 則有明顯的增加,且投資金額是所有地區裡面最高的。

(24)

試題解析

n 在金融危機發生期間,X 欄中的國家最可能發生下列哪些現象?

甲、貨幣價值急遽貶低 乙、物價上漲壓力升高 丙、國外貨物大量進口 丁、銀行放款巨幅增加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A

選修應用(下):第 5 章 資金流通與金融活動 發生金融危機時的現象與可能導致的影響

金融危機期間,外國投資公司紛將東南亞國家的貨幣轉換為他國貨幣

(如美元、日圓),導致東南亞國家貨幣快速貶值,如需進口外國貨 物,也必須付出更多資金,致使國內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現象。

丙、若進口物品變昂貴,應會減少外國貨物進口;丁、金融危機期 間,企業投資與資金調度的風險提高,銀行通常會減少放款,以減少 放款成為收不回之呆帳的風險。

m、,為題組

表五為各洲 1985 年實際

和 2025 年預測的用水情

形,其中 D 代表民生、

工業和農業用水的總需 求量,Q 代表河川總逕 流 量 , 兩 者 的 比 率 為 D∕Q, 而 ZD∕Q 是 2025 年 減 去 1985 年 D∕Q 的差值(ZD∕Q

=2025 年 D∕Q-1985

年 D∕Q)。其中模式一代表只考慮氣候變遷,用水需求維持不變;模式二代 表只考慮用水需求的變化,氣候維持不變;模式三代表氣候與用水需求皆改 變。請問:

m 根據表五,1985 年的資料,哪個區域的缺水壓力最小?

A歐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D

選修應用(下):第 2 章 資源(一):水 從表格數據理解用水需求量與河川逕流量的關係

地區 1985 年

D∕Q(%)

預測ZD∕Q(%)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非洲 3.2 10 73 92 亞洲 12.9 2.3 60 66 澳洲與大洋洲 2.5 2.0 30 44 歐洲 15.4 -1.9 30 31 北美洲 10.5 -4.4 23 28 南美洲 0.9 12 93 121

全球 7.8 4.1 50 61 表五

(25)

河川的逕流量可表示一地的可用水資源量,D∕Q 的比值愈大,表示需 求量愈接近河川總逕流量,缺水壓力最大。D南美洲的 D∕Q 最小,表 示需求量低於河川逕流量甚多,表示缺水壓力最小。

, 根據表五中三種不同預測模式的結果,可獲得下列哪項推論?

A依照模式一,用水需求維持不變時,北美洲缺水壓力將最大 B依照模式二,氣候條件不變時,歐洲用水需求量將成長最多 C依照模式三,未來全球面臨缺水地區以伊斯蘭文化區最明顯 D依照三個模式,用水需求增加比起氣候變遷更加劇缺水危機

D

選修應用(下):第 2 章 資源(一):水

從表格數據理解氣候變遷與用水需求量對一地缺水程度的影響

A模式一,ZD∕Q 為正數,表示氣候變遷使得河川逕流量減少,使得

2025 年的 D∕Q 比 1985 年大,表示缺水壓力變大,故缺水壓力最大的

是南美洲(+12)。B模式二,ZD∕Q 愈大,表示後期的用水需求量 增加,成長最明顯的是南美洲(+93)。C模式三,未來全球面臨缺 水地區以南美最嚴重(+121)。D模式二的 ZD∕Q 大於模式一,表 示用水需求增加比起氣候變遷更加劇缺水危機。

貳、非選擇題(占24分)

說明:共有三大題,每大題包含若干子題。各題應在「答案卷」所標示大題號(一、

二、……)之區域內作答,並標明子題號(1、2、……),違者將酌予扣分。作 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鉛筆。每一子題配分標於 題末。

一、1975 年,臺灣鹽業公司苗栗通霄電析精鹽廠完工,將臺灣食鹽品質提昇到國

際水準。1980 年後,臺鹽公司面對傳統日晒方式成本偏高、鹽村青壯人力外

流,及晒鹽品質未能達到鹼氯工業的需求等問題,決定大規模實施鹽灘機械 化,以滿足大量工業用鹽需求;然而限於天候條件,本土鹽業再如何努力,仍 不敵國際鹽價的競爭,1996 年臺鹽公司與澳洲丹皮爾鹽業公司合資,於澳洲 西海岸成立「麥克勞湖鹽業公司」,生產工業用鹽。2003 年,臺鹽民營化,

進口鹽時代正式來臨,臺鹽公司也開始嘗試推出新產品,如含有鹽類成分的沐 浴用品,後來更進入生物科技(膠原蛋白、微生物製劑)事業;此外通霄精鹽 廠在製作食鹽的過程中,也同時產出清淨的海洋生成水。請問:

1 文中臺鹽公司所生產的海洋生成水,是從哪個海域取得原料?(2 分)

(26)

試題解析

臺灣海峽

第四冊:第 11 章 臺灣的位置與環境特色 苗栗的位置與臺灣西部濱臨的海域

苗栗位在臺灣西部,就近取用臺灣海峽的海水最為可能。

2 若與澳洲西部比較,臺灣最可能是因為何種天候條件,導致本土鹽業不敵 國際鹽價的競爭?(2 分)

雨日較多

第四冊:第 11 章 臺灣的位置與環境特色 臺灣與澳洲西部的氣候特色

臺灣屬季風氣候,雨日偏多,即使在西南部也僅有半年乾季可曬鹽。

澳洲西部是熱帶乾燥氣候,日照充足,全年皆可曬鹽。

3 1996年,臺鹽公司在澳洲成立麥克勞湖鹽業公司,主要是根據何種經濟原 則,採取此種國際分工經營方式?(2 分)

比較利益原則

選修應用(下):第 4 章 產業國際分工 了解比較利益原則

澳洲西部全年日照充足,曬鹽的條件優於臺灣,臺鹽公司依據比較利 益原則,選擇較佳的生產區位設立曬鹽場。

4 2003年以後,臺鹽公司主要生產產品的變遷,除了多角化經營的概念外,

該公司還採取了哪種產業發展策略,以適時調整產品結構,努力再現繁 榮?(2 分)

產業升級或發展知識經濟產業

第四冊:第 13 章 臺灣工業發展及貿易 臺灣工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策略

臺鹽從傳統曬鹽到 2003 年進入生物科技事業,大幅提高臺鹽產品的技 術層次與附加價值。

(27)

二、中國河西走廊是中國沙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是華北及長江中下游沙塵暴 的重要源頭。目前該走廊北部的沙漠正加速向南入侵,而走廊南部高山的雪 線,也出現海拔升高、水資源日漸不足的現象,這兩種環境因素,再加上人類 超限利用,導致了目前走廊內的綠洲,其耕地有大片沙漠化的情況。請問:

1 走廊內的綠洲主要分布於哪種河流地形上?(2 分)

山麓沖積扇

第一冊:第 7 章 河流與海岸地形 山麓沖積扇的特徵

河西走廊的綠洲為點狀綠洲,約莫是位在山麓沖積扇的扇端湧泉帶而 形成的聚落。

2 依據圖十「各種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圖」的三項坐標要素研判,該地區北部 沙漠的沙丘主要為哪兩種類型?(2 分,兩個答案全對才給分)並請寫出 兩項判斷的理由?(4 分)

圖十

1橫沙丘、拋物型沙丘。2沙的供給量多,且植被覆蓋度低。

第一冊:第 8 章 石灰岩、冰河與風成地形 從圖表判讀沙丘的成因

題幹提及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正在向南入侵,表示沙的供應量增多;

走廊南部高山的雪線升高、水資源日漸不足的現象,以及人類超限利 用,均表示植被覆蓋度減少。故選擇沙供應量高和植被覆蓋度低的兩 種沙丘類型。

(28)

試題解析

三、圖 十 一 是 英 格 蘭 北 部 德 倫

(Durham)郡的教區(parish)分布

圖 , 圖 中 的 黑 點 則 是 「 教 區 教 堂

(parish church)」。隨時間演進,

原本為宗教的教區,逐漸轉變為英格 蘭 最 基 層 的 地 方 行 政 區 (c i v i l

parish),並設有民意代表機構;目

前民意代表機構的主要職責,包括提 供會議場所,管理步道、墓園、遊樂 場等公共設施,舉辦文化活動,並負 責部分的犯罪防治工作。請問:

1 臺灣現階段何種空間規劃的尺度,其空間單元、規劃目的與德倫郡的教區 機能最為接近?(2 分)

村里或社區

選修應用(下):第 1 章 空間規劃-社區 了解社區的空間範圍

題幹提及「原本為宗教的教區,逐漸轉變為英格蘭最基層的地方行政 區」,臺灣最基層的行政區便是村里。

2 一般而言,德倫郡每個教區僅有一個教堂,教堂則提供教區內教友做禮拜 的地點。此教堂和教區的關係,最適合以地理學的何種空間理論或模式解 釋?(2 分)

中地理論

第二冊:第 5 章 第三級產業概論 中地理論的應用

中地提供服務的範圍為其腹地,教堂是提供教友做禮拜的地點,教區 即為教堂的腹地,故教堂和教區的關係最適合以中地理論解釋。

3 德倫郡的行政、經濟中心位於圖十一中的何處?請以網格坐標系統作答。

(2 分)並請說明你判斷該地為行政、經濟中心的依據。(2 分)

1(E,4)。2教區教堂密度高。

第一冊:第 1 章 認識地圖、第二冊:第5章 第三級產業概論 網格坐標與圖表判讀

相同面積範圍內的黑點數(教區教堂)最多,表示該地區的人口密度 最高,需要服務的人最多。

圖十一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當⼈⼝增加率為負值,⼈⼝呈現負成⻑ ⼀句話表⽰重點 ⼈⼝成⻑分成正成⻑與負成⻑,影響因⼦為⾃然增加與社會增加率 ⼆、 ⼈⼝分布 概念 說明 點子圖示意圖 人口密度 定義 單位面積上的人口數量 功能 表示一地人口的疏密狀況 公式 人口總數/總面積(km2) 應用 人口密度越高︐代表單位面積 上居民的擁擠程度也越高 點子圖 (點圖) 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