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失智症病人-日常照顧的撇步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失智症病人-日常照顧的撇步"

Copied!
5
0
0

Teks penuh

(1)2014.08.13 訂定 2020.06.23(3 審). 衛教編號:GER-002. 失智症病人-日常照顧的撇步 失 智 者 由 於 認 知 狀 態 退 化,其 在 記 憶 力、思 考 能 力 及 語 言 表 達 上 會 受 到 影 響,依 病 程 的 發 展 其 在 處 理 日 常 生 活 事 務 會 日 漸 困 難,因 此 需 依 其 需求提供個別性照顧。. 全人智慧 醫療典範 愛心 品質 創新 當責 經高齡醫學醫師或護理專家檢視 臺中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編印 1.

(2) 一、 溝通技巧 (ㄧ)多肯定、鼓勵失智者:當病人多次重覆相同話語 時,照顧者避免說「您已經重覆很多次了」 ,只需 傾聽,並以其他具吸引力之活動轉移病人注意力。 (二)減少開放性的問題,縮小回答範圍,儘可能提供 選擇題,而非問答題。 (三)傾聽不批評:給失智病人時間,認真的傾聽,讓 他說出內心想法與感受,照顧者避免用否定或指 責口氣與長者說話。 (四)說話宜緩慢、清晰,用簡短的句子配合適當的肢 體語言,重視眼神接觸,吸引病人的注意。 (五)運用有顏色的號誌、圖片或姿勢來促使資訊的交 流,如:利用剪貼簿、相簿或舊雜誌來幫助失智者 回憶並引起談話。. 二、 日常生活照顧 (一 )進 食 方 面 1.均 衡 飲 食 與 充 足 水 分 。 2.維 護 口 腔 衛 生,安 排 失 智 病 人 在 他 習 慣 或 喜 2.

(3) 歡的環境中用餐,並提供其熟悉的食物。 3.避 免 糯 米 等 黏 性 強 且 不 易 咀 嚼 的 食 物,以 少 量多餐的方式,選擇易有飽足感之食物。 (二 )穿 衣 方 面 1.選 擇 簡 單 、 易 穿 脫 衣 物 , 依 穿 衣 順 序 排 好 , 儘量鼓勵讓失智長者自己穿。 2.安 排 固 定 洗 澡 時 間 及 方 式,失 智 病 人 能 做 的 儘 量 讓 他 自 己 做,協 助 他 完 成 即 可,多 鼓 勵 、少責備,給失智病人簡單的選擇機會,如 先 洗 臉 或 先 洗 背、 先 穿 褲 子 或 上 衣 ,適 時 給 予稱讚及鼓勵。 (三 )活 動 方 面 1.規 律 運 動:規 律 運 動 可 維 護 身 體 健 康、改 善 活 動 力 並 促 進 大 腦 健 康。可 利 用 失 智 者 以 前 喜 歡 的 音 樂 來 引 起 活 動 如 跳 舞、拍 手 或 其 他 體能活動。 2.鼓 勵 參 加 各 種 活 動 , 保 持 身 心 活 躍 。 3.建 立 規 律 睡 覺 模 式 , 如 每 天 睡 前 固 定 刷 牙 、 上 廁 所、聽 喜 歡 的 輕 柔 音 樂、故 事、按 摩 等。 3.

(4) (四 )安 全 方 面 1.提 供 無 障 礙 的 安 全 環 境,例 如 :地 板 要 防 滑 樓 梯走道明亮、顏色對比鮮明、家具尖銳角包 起來、有扶手、門檻打平。 2.預 防 誤 食 :服 藥 由 照 顧 者 協 助,平 時 藥 物、清 潔劑放在失智病人拿不到的地方、食品的乾 燥劑需先移除。 3.如 廁 安 全:可 在 浴 室 門 口、地 上 用 大 字 樣 或 大圖案標示方向,夜間可用螢光膠帶貼於牆 壁,以利失智病人找尋廁所位置,定時提醒 上 廁 所,必 要 時 給 予 尿 壺 或 床 旁 便 盆 椅 使 用。 4.預 防 火 災 :關 閉 電 器 上 的 總 開 關,插 座 可 以 加 蓋,以防失智病人使用發生危險。 5.預 防 走 失 :阿 滋 海 默 症 協 會「 安 全 返 家 」計 劃 可提供失智病人身份手環或項鍊。. 三、 結語 照顧失智症病 人 原則上應充份發揮其功能,讓病 人 儘可能自己完成能力範圍內的工作,主要照顧者是 站在協助引導的角色。而每位病 人 都具有獨特性,出 4.

(5) 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都有其相異之處,根據每位失 智病 人 的病程及症狀,使用正確的溝通技巧及照顧方 法和他們相處,可以促進其功能的維持及提昇病 人 的 自尊,也可增加主要照顧者的信心,避免負荷過重無 力照顧。. 5.

(6)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親子互動建議 一、 及時的給予孩子肯定與鼓勵,把愛“說”出來,建立彼此的親情依附關係,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與成就感。多陪伴孩子接觸新的事物,在孩子發展深度的同時可以拓寬孩子的視野,增加孩子的廣度。 鼓勵孩子自我嘗試與想像,避免瞻前顧後,以培養孩子把握時機當機立斷的能力。 二、 傾聽孩子的聲音,讓孩子有充分表達自我的機會,以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

或末期? 2、 治療的目標 為何? 3、 在什麼情況下治療並無適應性? 4、 各種不同治療的選擇,治療成功的機會如 何? 5、 總而言之,病人能否受惠於醫療或護理照 護,如何避免傷害? 1、 病人是否已被告知接受治療的好處與風險? 並在理解的情況下,同意接受治療? 2、 病人的心智狀態及法律上是否具備行為能 力?是否有證據顯示病人已經失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