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圖跡』動態評量報告 - S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圖跡』動態評量報告 - SI"

Copied!
3
0
0

Teks penuh

(1)

SI帳號:141200524(141200524)

會員帳號: 141200524 評量日期: 2015/9/17 13:22

受測成員: 張三(兒子) 出生日期: 2000/1/3 性 別:

『圖跡』動態評量報告

 「圖跡」是偵測個人潛意識中性格傾向與潛在欲求的『動態』紀錄,依著每個人不同的性格傾 向與心理基本需求度,在與外在情境互動時就會產生不同的認知與感受,而影響其思維模式與價 值判斷,進而呈現出不同的行為表現。

『瞭解自己是開發自己的頭一步』;圖跡評量的目的就是要幫助我們把平常不曾覺察到的自我挖 掘出來,讓我們更能掌握到深層的自己,進而能充分發揮潛在性格的優勢,以實際行動創造自我 存在價值,做自己生命的主人,開創幸福的人生。

關懷燈號顯示: (紅燈. 關注項目:A1 A7 )

潛意識中的性格傾向

內心潛藏著活潑、生動、積極之特質,行動力亦強,但有時會因為行動過快或容易因 專注於事情本身,而忽略了情境中他人的感受。建議:在追求自我目標實踐的同時,

能多關照他人的感受與需求,讓對方感受到溫暖;在與他人互動過程中,能常常與他 人分享自己的動機與想法,讓彼此間有更深入的了解,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如能進 一步加強溝通、傾聽技巧及人際敏感度訓練,則在人際關係的經營上將會更圓滿順 心。

潛在慾求 ( 潛藏在內心的慾望及需求 )

心理基本需求呈現正向滿足狀態,待人處世亦較溫文儒雅,能耐心的傾聽他人的訴 說,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心理基本需求程度

經常為過去或往事所困擾,心理上常有負向感受而呈現焦慮。建議:提升自我覺察能 力,抽絲剝繭的探索潛意識中的傷害,而願意去面對、接納;再藉由對自我認知的調 整,瞭解事情會因情境、人、事、物的改變,而產生不同的變化及結果,一步一步解 除心理的障礙。在此期間若面臨重大決策時,請多參考他人的意見,並撥出充裕的時 間反覆思考,以釐清事情的真相,做客觀的處理。

行動傾向 ( 面對現實情境時的行為動機及抉擇 )

內心希望自己擁有積極進取的態度,因此會不斷的產生學習的慾望,希望能有所突 破;在人際關係的經營上,也會盡量去維護彼此之間的互動品質。建議:先聚焦,選 擇從自己最拿手的方面著手,讓自己從執行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然後將每個小成就轉 換成學習的動機及持續的動力,再進一步規劃短、中、長期的目標,分階段進行。在 人際關係的經營上,以平常心面對身邊的人事物,試著了解不同特質的人有著不同的 想法、做法與價值觀,這樣在付出的同時,也能夠讓自己的情緒保持平衡和諧。

人際互動 ( 潛意識中對人際關係的想法 )

人際互動中好惡分明,對於自己喜歡的人,會展現熱情,反之則不想理會,容易於人 際互動中產生誤解。建議:了解並欣賞不同性格類型之人,接受他人用不同角度分析

登出 受測者服務

專家系統建議 評量服務項目

(2)

事件的觀點,並加強人際敏感度及情境理解能力訓練,讓人際關係的處理更穩定和 諧。

社會情境適應度 ( 對社會的關心度及適應度 )

心理基本需求呈現欠佳狀況,容易因自我價值感低落,導致安全感不夠,自信心不 足,形成自我保護。建議:釐清適應度欠佳及造成不安的原因,可能是受過往經驗,

或是本身性格特質因素的影響;若能先從自己最拿手的方面著手,讓自己從執行過程 中獲得成就感,然後將每個小成就轉換成學習的動機及持續的動力,提升自我能力,

增強自信心,藉以提高對他人之信賴感與安全感,進一步與他人建立信賴和諧的關 係。

協調度 ( 在情境中處理問題時所展現的協調能力及彈性度 )

內心希望自己擁有豐富的行動力,能不斷的自我超越、自我挑戰;在人際交往上,亦 希望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共同分享歡樂氣氛。惟需注意有時會因反應過於 強烈或不知如何適切的表達,而有人際之困擾及挫折。建議在與他人相處時,試著了 解不同特質的人有著不同的想法、做法與價值觀,及在情感表達上的差異性,在與人 互動過程中,要常常與他人分享你的動機與想法,讓彼此間有更深入的了解,建立良 好的溝通管道;如能進一步加強溝通、傾聽技巧及人際敏感度訓練,則在人際關係的 經營上將會更圓滿順心。

決斷力 ( 對週遭人、事、物的對應方式 )

較有自己的想法,且充滿活力,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會積極的採取行動。但興趣也 容易在遇到困難挫折或外在有更強烈的誘因時放棄,使得興趣只是一個短暫的火花,

這樣的感覺會帶給自己更多的焦慮與不安,促使自己再去尋找另一個『興趣』……。

因此,對於有興趣的事物,需要多一份堅持與專注,能夠很認真、負責的深入探索,

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與價值,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圖跡評量』是用以偵測個案本身潛意識中之認知與感受紀錄,作為瞭解個案在社會化過程中,與情 境互動時之心理基本需求度與社會情境適應度之動態表現。

   

任何人,不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幼,都有幾乎完全一樣的基本身心需求,如果饋乏就有發生適應欠佳 現象的危險。

身心基本需求不外乎是身體的生理及活動、心理的被愛與被關懷、歸屬感、自尊心、好奇心及成就感 等的基本需求。

圖跡燈號解釋說明:

圖跡燈號是顯示圖跡報告結果中,有7個項目的出現是需要特別關懷提醒的:

A1:經常為往事所困擾,心理經常有負向的感受而呈現自我焦慮。

A2:被愛與被關懷缺乏;情境適應度欠佳。

A3:心理基本需求呈現欠佳狀態,容易因自我價值感低落,而產生自信心不足的現象。

A4:容易因挫折而呈現焦慮不安,心理上對現實情境存有較大的不安感與壓迫感。

A5:安全感不佳,內心較不安定,性格亦較謹慎及倔強。

A6:人際互動中好惡分明,容易於人際互動中產生誤解

A7:心理基本需求呈現欠佳狀況,導致安全感不夠,自信心不足,形成自我保護。

   (綠  燈) :沒有出現上述各項目

 

(3)

 (黃綠燈) :出現A4 、A6中任何一個單項

   (黃  燈) :出現A2、A3、A5、A7任何一個單項

   (紅黃燈) :狀況一、出現A1單項

    :狀況二、A2、A3、A5、A7任何兩項皆出現

   (紅  燈) :狀況一、A1與An(n=2,3,5,7)任何一項同時出現

    :狀況二、A2、A3、A5、A7任何三項或全部同時出現

列印報告

Copyright 2000­2011 by SI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的信心,並且讓孩童學習未來如何與他人建立信任合作關係(Thompson, 2000), 若缺乏穩固的依附關係則會造成小孩將來人格上的退縮及冷漠及行為發展上的 缺失(周、卓,2003)。因此,親子間的互動除了可以促進嬰兒的生長發展外, 親子間正向的依附關係並可減輕嬰兒焦慮,並呈現高自尊與獨立性(周、卓, 2003)。

應的方式不同;陎對壓力情境,男生在身體表達較多,但住院期間在身體方陎有 較多限制使男生因應能力受到影響;女生則較多語言表達,因此女生能獲得較多 的支持而有較低的焦慮程度。 三、手術種類 術前焦慮是指病人在手術前感受到將有一此非特定的威脅,或對其有意義相 關的威脅,而使病人的焦慮程度增加(Phippen & Wells, 1994) ,因此,過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