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發 行:新北市板橋區溪洲國民小學 發 行 人:張以桓校長編 輯:張明智 蔡慶忠 林美玲 陳莉君 謝瀚頡 王姿雯 田馥旖 孫嘉孺 謝佳蓉 許進成 凃嘉興
地 址:新北市板橋區金門街289號
電 話:(02)26867705 傳真:(02)26834686 網 站:http://www.sips.ntpc.edu.tw/
發行日期:中華民國108年4月26日 設計印製:沃克面設計有限公司
資料組長許進成老師、專輔王姿雯老師整理
當您的孩子發脾氣、大吵大鬧時,您會 怎麼辦? 面 對 孩 子 的 情 緒 問 題, 常 常 會 令 我們做家長的非常的頭大。一般的觀念,
我們對於情緒教育的想法就是,想辦法讓
「壞」的情緒變好。其實要跟各位家長分享 第一個想法,就是情緒是中性的,那些令 人不討喜、不受歡迎的部分,其實也很重 要,若能在孩子鬧情緒時,與孩子討論「不
開心或生氣的原因」,以及「下次如果這麼生氣,
我可以怎麼做呢?」。比起斥責孩子不該發脾氣,
更能夠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培養孩子的情緒能力,越早開始越好,以下 先提供三個步驟,提供給各位家長,如何認識、
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
試著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有情緒反應時,家長可先用同理心,
先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您願意理解他的 感受時,心情就能沉澱下來。這裡所謂的接納,
並不代表同意孩子的任何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 把情緒當成工具,對家長予取予求,而是要讓孩 子明白,所有的感覺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不當 的行為必須要被規範。
協助孩子自我覺察、表達情緒,並釐清情緒困 擾的原因
家長要像一面情緒鏡子,妥善的運用語言反 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 情緒,例如:「看你哭得那麼傷心,一定很難過,
對不對?」,家長能夠回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 孩子先明瞭自己的感覺。接著,您還可以繼續用 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發生什 麼事了?」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釐清情緒背 後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 孩子心理層面的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解決的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接下來家長就要慢慢 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
如何當孩子
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你覺得很生氣,但是你用罵人的方式,沒辦 法讓玩具恢愎原狀。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 更好的辦法。」
除了面對孩子的情緒反應,父母有處理的三 個步驟,這裡還要提供各位家長四個小技巧,
平 時 可 以和孩 子一起 來 進 行, 進 而 提 升 情 緒 力。
第一招 - 經常與孩子練習自我覺察
情緒管理的基礎是自我覺察,建議父母,
可 以 多和孩 子 談 感 受。 讓 孩 子和她 的「 感 覺」在一起,常問「你現在有什麼感覺 ? 」,
幫助孩子把潛藏的感覺引發出來。其實,情緒 的原因,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
「想法」。引導孩子換個角度思考,在想法中少用
「一定」、「必須」等字眼,就能降低情緒的強度 和影響。
第二招 - 提供愛與肯定,累積快樂存款
「正向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指出,每個人在 童年積累的正向情緒,都是未來遭遇挫折時可運用 的資本。正向的情緒可以拓展孩子的認知,提升解 決問題的能力,孩子越有勇氣面對困境,消除負向 情緒。在家庭中,提供充足的安全感,溫暖熱情的 家庭氣氛,無條件的愛,有條件的獎勵,肯定孩子 的自我,這些都算是孩子的快樂存款。
第三招 - 親子共讀,豐富情緒詞彙
研究發現,能夠表達自我感受的孩子,比較不 會把情緒 反應在行為上或轉成生理的反應。藉由親 子共讀,讓孩子累積豐富多元的「情緒詞彙」,可 以幫助孩子標示出不同的情緒狀態,學習用適切的 字 / 語言描述自己確切的感受。
最後一招,言教不如身教
家長您在日常處理情緒的方式,都將是孩子們 觀察、模仿、學習的對象。您在孩子面前適當表現 您的情緒益顯得重要。偶爾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 與想法,除了可以拉近親子間的距離,也能示範如 何處理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及煩惱。
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家長們,情緒管理的教育,
並不是一種特效藥,而是一種漢方藥,孩子的改變 是需要時間。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 和練習,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做好自 己的情緒主人。
的情緒好教練 家 長 日
1
暖暖溪洲期刊 第二十八期
主題報導 ‧ 生命教育
【註】編號:代表迴旋梯編號 :代表危險區域
籃球場
草皮
草皮
活動中心
廚房
草皮 水泥地 司令台 水泥地 草皮
後門 環校道路
環校道路
遊戲場
環 校 道 路 花 圃
樓 植物 梯 梯 殘
坡 殘 坡
梯 梯 殘坡道 階梯
梯 溜滑梯
梯① ⑦梯 左內庭 【地下室】
梯③
梯⑧ 右內庭
④ 梯 401
四4 301 二6 201 一9 101 一1
一 樓 中 廊 231 廁 331
廁 431 廁
126 幼 226 三1 326 五2 426 五7 526 五12 環 校 道 路
校長宿舍
水 溝 402 四5 302 二7 202 一10 102 一2
230 會議室 330 圖書 430 自然
332 232 132 125 幼
225 三5 325 五1 425 五6 525 五11 梯⑥
403 四6 303 二8 203 一11 103 一3
229 228 會議室 227 329 328 圖書館 327 429 自然
124 幼 224 資源2 324 三11 424 五5 524 五10 育苗圃 333 233 133
404 四7 304 二9 204 二1\
104 一4
428 六11
123 幼 223 知動 323 三10 423 五4 523 五9
百草園 405
四8 305 二10 205 二2 105 一5
427 六10
122 幼 222 資源 教室 322 三9 422 五3 522 五8
406 廁 306 廁 206 廁 106
廁
409 四11 410 六1 411 六2 412 六3 413 六4 414 六5 415 六6 416 六7 417 六8 418 六9 121 廁 221 廁 321 廁 421 廁 521 廁
309 四2 310 四3 311 三2 312 三3 313科辦1 314科辦2 315 三4 316 三6 317 三7 318 三8 407
四9 307 二11 207 二3 107 一6
209 二5 210人事/主計 211檔案室 212校長室 2F獎盃展示區 215電腦中心 216教務處 217輔導處 218諮商室 120 220 視聽教室 119 219 320 電腦 教室
420 美勞 教室 419 520 音樂廳
109 電腦 110一8 111總務處 112親職中心 川堂 115福利社 116學生事務處 117保健室 118幼兒園 519 408
四10 308 四1 208 二4 108 一7梯② 車
道
前庭 (水生植物池) 334 234 134 319 電腦 教室
四季 梯⑤ 花圃
梯 環校道路 環校道路 梯 環校道路
環校道路 草皮 警 草皮 環校道路
紅磚道 側門 紅磚道 校門口
紅磚道 欣 藝 樓 宏觀樓(右)
校 長 宿 舍 偏 僻 危 險 手 球 場 偏 僻 危 險
車道斜坡危險
水生植物池危險 沙
坑
左操場 右操場
廚 房 周 邊 危 險
活 動 中 心 圍 牆 邊 偏 僻 危 險
勵 志 樓
宏觀樓(左)
勤 學 樓
地下室偏僻危險
頂樓危險
頂樓危險 頂樓危險
頂樓危險
頂樓危險 頂樓危險
★ 想 得 很 正 確 , 學 得 深 刻 , 做 得 實 在 , 活 得 愉 快 。 ★ 人 從 那 裡 跌 倒 , 就 要 從 那 裡 站 起 來 。 ★
全家連假時開心出遊,或者孩子一個貼心可愛的舉動,身為家長,
不免會拍照放上臉書留念,但是你可知道背後隱藏的風險嗎?隨著手機 的普及與社群網站的盛行,許多家長會把孩子的成長過程放在臉書、IG 或 Line 群組上,以便即時與親友們分享交流,留下完整的親子點滴。然 而,這也在無形中洩漏出許多孩子的個人資訊,造成不必要的風險。
兒 童 福 利 聯 盟 呼 籲 家長, 在 社 群 網 站 分 享 孩 子 資 訊 以 前, 掌 握
「ABC」原則:
Ask ─詢問孩子的意願。不管是趣事或糗事,這都是孩子的隱私,
如果要分享,宜和孩子事先討論,確認文章內容以及敘事角度都能讓孩 子接受才發布,保護孩子的同時,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尊重。
Block ─隱藏高風險訊息。身體裸露、全名、住址、學校名稱……等,
都必須隱匿,以防有心人士追蹤或盜用。同時關掉照片的定位設定,也 不要用孩子的照片打卡,更不要放上有其他同學的團體照,做好防護措 施,共同維護孩子的隱私。
Check ─檢查隱私權設定。網路上的資訊四通八達,無論是轉貼分 享或者截圖收藏,都無法確保你所發布的公開訊息,最後的去向會是在 哪裡。家長必須隨時檢視公開在社群網站上的個人資料設定以及群組的 成員名單,在分享照片前,慎選分享的對象。
弗 羅 里 達 州 立 大 學 家 庭 及 兒 童 法 律 中 心 主 任 史 黛 西• 史 坦 伯 格
(Stacey Steinberg)指出:「人人都有權控制自己的網路形象,家長不應侵 犯孩子的這項權利。」也許您覺得可愛的嬰兒洗澡照片,過了多年之 後,嬰兒成長為青少年,孩子不見得能夠接受自己的私密照片曾經被大 家觀賞過;而這些貼文、照片,在網路上會形成凡走過必留下的「數位 痕跡」,倘若日後被同儕搜尋取得,也可能讓孩子成為被取笑的對象。
身為家長必須謹慎思考,才能真正保護孩子,避免將孩子的資訊與隱私 攤在陽光底下。
內政部與教育部合作,共同推動「國民中小學周 邊安心走廊之愛心服務站」計畫,學校附近如果有店 家設置「愛心服務站」,將附近的愛心服務站串連成 線,打造校園及社區的安全生活網,讓孩子的安全更 有保障。
溪 洲 國 小 附 近 的「 龍 辰 洗 衣 店 」、「 金 和 洗 衣 店」、「統一超商金林門市」、「金卡莎烘焙坊」、
「85 度 C 樹林金門店」、「金陵餐廳」、「田仔蛋餅店」
是溪洲國小學區的愛心服務站,本校小朋友有遇到任 何問題,都可以向店家請求協助。
同時學校也繪製了校園安全地圖,讓學童辨識校 園危險角落。請小朋
友避免獨自在學校很 少人到的死角遊戲,
小 朋 友 進 入 各 樓 層 廁所請結伴同行,
在 沒 有 老 師 的 帶 領, 小 朋 友 禁 止 進 入 地 下 室。 各 棟 大 樓 的 頂 樓, 也 嚴 格 禁 止 小 朋 友 進 入 嬉戲。
謝瀚頡 報導 田馥旖 撰文
網路曬娃風險多 防護措施帶著走
校園安全地圖與愛心服務站
髒 話 與生命教育、
2
暖暖溪洲期刊 第二十八期學生輔導 ‧ 家庭教育
★ 想 得 很 正 確 , 學 得 深 刻 , 做 得 實 在 , 活 得 愉 快 。 ★ 人 從 那 裡 跌 倒 , 就 要 從 那 裡 站 起 來 。 ★
宣講人 : 專任輔導教師 王姿雯 謝瀚頡 整理報導
謝瀚頡 報導
什麼是髒話 ?
髒話是一些實際存在的詞語,講者透過這些 語句觸犯社會禁忌,將聽者某些被廣泛認知的隱 私活動(如生殖器官、性行為等)帶到公眾群體 間,有意令聽者震怒並感到冒犯。『髒話』與性 別、尊重等議題密切相關,更有社會結構及文化 的偏見或歧視等問題。
變型髒話(媒體與流行文化)
許多媒體及流行文化的用語其實都是髒話的 變形,與學生對談時,用詞遣字應慎重篩選避免 使用下列語言:「真爽」、「超屌」等流行文化 語言。
誠心地提醒您
1.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綽號或暱稱的使用猶 如雙面刃,應注意綽號或文字標記對本人代表的 意義,並察覺本人對這個綽號主觀感受,同時亦 應注意使用時的時機。
2. 展現幽默感要避免用黃色笑話。黃色笑話
校園安全地圖與愛心服務站
髒 話 與生命教育、
僅是幽默的方式之一,並非所有的人皆能接受。黃 色笑話好笑與否,應該考慮場合、內容,如果引起 在場者的不安、尷尬或是不悅,講黃色笑話的行為 就是性騷擾。
4. 日常學校生活中與學生談話時,應避免談話 內容涉及性暗示。
3. 不宜以物化、人身攻擊的言語或是與性器官 有關的語彙罵人。就性別平等的觀點,任何物化的 言語都有可能構成性騷擾。
這次很榮幸能邀請到田馥旖老師為我 們學校的專、兼任輔導教師分享運用桌遊 的輔導策略。
田馥旖老師表示,桌上遊戲通常被簡 稱為桌遊,桌遊能帶給孩子許多學習上的 助益:
一、激發高層次思考。二、培養問題 解決能力。三、提升參與意願。四、增進 人際互動。五、提升自我成長。」
桌遊除了可以增進家庭功能與學習效 果外,桌遊也適合應用於輔導諮商,在團 體輔導上,可以透過桌遊達到下列目標:
一、 遊 戲 規 則 及 團 體 合 作 能 力 建 立 與 培 養;二、家庭與人際關係探索;三、提升 口語表達能力與情緒覺察。
對於國小的學生,桌遊是合適的諮商 媒材。在桌遊進行的過程中,同儕會產生 大量的互動以達成遊戲目標,孩子可以從 中學習到社交技巧。
透過桌遊的實際體驗,專兼任輔導教 師們又學習到一項實用的輔導技巧,真是 一場愉快的學習饗宴。
輔 知
導 能 宣 講
性別平等教育
輔導社群研討
桌遊與輔導策略
暖暖溪洲期刊 第二十八期
3
生命教育 ‧ 家庭教育
每年寒假備課日都是本校教師增進特教知能的日 子,今年未邀請校外講師到校演講,而是規劃由校內 潛能班陳姿萍老師及沈怡君老師擔任研習講師,研習 後老師的回應異常熱烈,二位老師發揮專業,提供全 體老師實務知識,讓大家度過充實的寒假備課日。
陳 姿 萍 老 師 帶 領 老 師 們 複 習 情 緒 行 為 障 礙、 注 意力缺陷過動症、自閉症、亞斯柏格症等障礙,由淺 入深介紹,安排實務及案例分享,並給予最佳解決方 案,不僅增加老師知識也增進老師能力。沈怡君老師 由 歌 手 蕭 敬 騰 的 學 習 障 礙 切 入, 再 帶 到 情 緒 行 為 障 礙、識字障礙…等等各種常見的學生障礙問題,喚起 老師之前所學到的特教知識,對於各項障礙類別再深 入了解。全場研習毫無冷場,老師們不但認真投入而 且積極學習,甚至結束後仍意猶未盡。
期盼到溪洲就讀的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妥善的 照顧,不因先天的障礙影響學生學習及人際互動,希 望藉由老師的引導,讓孩子更有自信展能揚才,學生 的好表現要從教師深耕專業開始。這次的寒假備課特 教研習,感謝二位老師給大家帶來的寶貴一堂課。
「沙盤治療」是透過沙、沙盤及小物件作 為表達的媒材,讓個案可以藉由小物件的呈現協 助個案面對心理議題,並可以透過小物與個案產 生連結,對於創傷治療以及語言表達有困難的個 案有很大的幫助。
很 榮 幸 邀 請 到 本 校 駐 校 心 理 師 孫 嘉 孺 老 師帶領我們的輔導教師群體驗與操作「沙盤治 療」。
「 沙 盤 治 療 」 可 以 檢 視 自 己 的 內 心 世界,讓個案放鬆,讓個案與生活經驗連 結,透過分享,說出:「為什麼我要這樣 放,哪個象徵物最可以代表自己」,藉由 團體欣賞,不可以評價別人的原則,進行 了「非言語的心理治療」。
第一階段:創造沙盤世界 第二階段:體驗與重新配置 第三階段:治療階段
第四階段:紀錄
第五階段:回到現實世界 第六階段:作品拆除
沙盤沙盤遊戲的六階段
教師寒假備課 特教研習
輔 導 社 群 :
謝瀚頡 報導沙盤治療的
體驗與概念簡介
張明智 報導 暖暖溪洲期刊 第二十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