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探討第壹章緒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探討第壹章緒論"

Copied!
84
0
0

Teks penuh

(1)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探討 第壹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具有良好的運動生活型態,是人類最需要也最適合的生活模式,但隨 著社會變遷和科技急速發展,使得生活型態改變,工作所帶來的壓力使 人身體活動的機會減少。許志仲、藍孝勤(2010)指出現代人坐式生活 型態持續增加中,相對地降低了身體活動的時間,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利 的影響,這些現代社會所衍生出的現象,造成國民身體指數亮起了紅燈。 依據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人口已占全部人口 的11.02%(內政部戶政司,2012),台灣漸漸邁入「老人國」,並有越來 越嚴重的趨勢,這勢必是未來重視的議題之ㄧ,然而健康的國民才是國 家最重要的資產,意即只有提前建立運動觀念才能「預防勝於治療」 ,如 此不只能降低罹癌風險,也有助降低其他現代文明病的發生,長期來看, 規律運動是最具經濟效益的健康投資。 由於周休二日實施的制度,使國人開始重視休閒活動,民眾對於休閒 運動需求提升的情況間接影響全民運動的觀念,然而什麼運動是最適合. 1.

(2) 也最安全的呢? 這當然必須設定出適合的運動項目及衡量指標,營造有 助達成目標策略,才能讓好的運動生活型態逐漸發酵。有研究指出,阻 礙國人運動的主要因素為時間、場地、環境、交通、缺乏資訊等(陳麗 玉、王宗進,2004;黃文斗,2006;陳文泰,2009;李炳昭、張凱翔、 陳秋曇,2009),雖然國人都有運動的觀念,但卻有總總因素造成運動 的阻礙,所以需要具有專業能力的私人教練提供安全又有效運動的建議, 因此私人教練的有效的教學表現,能讓運動更為豐富、減少侷限,給想 運動又不知該怎麼運動的民眾有了多元化運動選擇方向及觀念。 李實、豫延林、陳大為(2000)針對13,000 人的研究,發現有58.12% 的運動認為自己從事運動時非常需要運動指導員,如此使引出對私人教 練的殷切需求。而體育白皮書在國家體育發展指標中提倡體育專業能力, 同時建立證照制度,讓專業的體育人投身服務於社會(行政院體委會, 1999),在經過專業組織的認可,再投入國民體能的行列,便能全面提升 國民體能,為全民帶來健康生活的未來。國內鮮少針對私人教練相關主 題做深入研究,亦較少探討私人教練有效教學表現與專業能力的相互關 係,僅少數研究探討體育專業之證照制度及專業能力需求及健身運動參 與動機(柯政良,2002),綜合上述,一個成功的私人教練必須同時兼具 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在教導過程中,透過氣氛經營、組織能力教 材呈現與教學時所使用的方法,其所展現的專業能力與教學技巧及熱情 2.

(3) 誠懇的態度,對於學員學習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力,可讓學員建構更多身 體活動經驗,因而能夠有效衍生出具有彈性及富有變化性的運動生活。 所以本研究針對「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相互關係」作初步 探討。.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關係」,主要 採用問卷調查方式瞭解私人教練的專業能力、有效教學表現與個人背景 因素之關係。茲將本研究目的說明如下: 一、探討私人教練之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關係為何。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私人教練專業能力之影響。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私人教練有效教學表現之影響。. 第三節 研究假說. 針對上述三個研究目的,設定之研究假說如下: 一、 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為正相關關係。 二、 私人教練專個人背景變項(含性別、年齡、教育背景、教學年資)會 顯著影響其專業能力程度之高低。 3.

(4) 三、私人教練個人背景變項(含性別、年齡、教育背景、教學年齡)會顯 著影響其有效教學表現程度之高低。.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題目定名為「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探討」,為 利於研究探討時有明確之方向,特就「私人教練」、「專業能力」以及 「有效教學表現」等重要名詞釋義如下: 一、私人教練(Personal Trainer, PT) 指從事教導運動相關工作,關於健康、體適能、運動表現與幫助建 立健康生活方式之專業人員,然而所謂私人教練是指一對一個人運動指 導,提供專業個人服務(姜慧嵐,2005);亦是負責專業客制化的特殊 運動課程開立以及服務;也是運動指導員之進階職位(陳貞良,2005)。 二、專業能力(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劉秀慧(2006)在私人教練之專業能力探討中提出個人在扮演其工 作角色時,能充分發揮該角色之功能所具備的能力。亦指專門行業從業 人員,在工作表現發揮其功能時,所具備專業知識、技能及態度。本研 究所指的專業能力,係指私人教練在提供專業的個人客製化服務時所需 具備專業能力,包含專業態度、專業知能二個因素。 三、有效教學表現( Effective Teaching Performance) 4.

(5) 有效教學表現亦指教師或教育專業從業人員共同認可的教學行為, 並能增進學生學習有成效的教學行為(黃儒傑,2003)。本研究所指私 人教練之有效教學表現包括教學態度、教學計劃二個層面之教學行為。 有關「有效教學表現問卷」各層面所填答的得分情形,得分愈高代表愈 具有該項有效教學行為的特徵。. 第五節 研究限制與範圍. 本研究範圍欲瞭解之研究對象為任教於臺北市、新北市體適能工作 室中擔任私人教練。問卷由研究者委託各體適能工作室負責人發送給擔 任私人教練填答;因此研究者無法親自於現場說明問卷題意與回答應答 者問題。. 5.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專業體育人才的培養專業歷程中,是需要專業能力內涵的確立。在 此,在私人教練教授運動時所具備的各項技能上與理論上的知識是需運 用在每個人不同體能水準與健康情況下,能應付各種突發狀況,更具體 來說,身為私人教練除了基本技術教導外,還須具備運動處方設計、體 能檢測評估能力、安全管理、急救處理、活動企劃規劃執行、當然,生 理學、心理學、生物力學專業科目也需一直精進。因此,私人教練在這 個瞬息萬變的後現代社會,必須掌握時代脈動,順應多元化、自由化的 新趨勢,創造最適合每個人的運動模式。 本章共可分四小節,第一節針對專業能力意義界定進行介紹與說明, 第二節為探討私人教練專業能力之概念與內涵,第三節為有效教學表現 的理論與研究,第四節以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之相關實證及研究探 討,分述如下:. 第一節 專業能力的意義界定. 所謂「專業」(professional)是指經過某種特殊訓練後,運用在專 6.

(7) 門性和學術性的知識與技能,來執行職務(林麗婷,2001)成為有價值 的行為,導致有價值的成就(Gilber,1978)。然而在「能力」的定義是 為某一領域中,人力資源規劃完善的基礎,並能勝任某一項工作,或者 從事某一工作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等。因此,能力的概念並不只 是知識而已,而是能夠確實執行或從事某一工作(黃政傑,1991) 。此外, 能力又可分為專業能力(specific competencies)與一般能力(generic competencies) 。專業能力意指應用於各學科領域中的特別能力;而一般 能力則是指可應用在各領域的能力(王梅玲,2000) 。專業能力通常是指 有效的能力(ability),能完成指定的工作,其內容應包含知識、情意、 技能(田振榮,2002);Jarvis(1983)也提出專業能力也包涵專業知識、 專業技能與專業態度三要素。專業能力也與績效表現(performance)有關, 具體的定義是:專業能力經由學習者學習後,所表現出的綜合的技術、 行為及知識(Hall、Jones,1976);或指個人在自己專業生涯中成功地完 成與處理每一項工作所需的技術、行為、知識與價值(林文朗,2000)。 郭嫈嫈(1989)也提出專業能力除了需具備知識、技能、態度外應該還有 情意和價值兩個要素。專業能力也能有效的運用在專業發展生涯中,適 時的在工作上扮演適當的角色、功能及技術(Bulter,1978);因此各專 門行業的人員必須具備該專門行業領域所需的能力,才能勝任職守(林孟 宗,1976;陳信言,1981)。然而個人從事專業工作時,欲成功執行某一 7.

(8) 任務,而在認知、技能和態度上的價值行為 (黃心韻,1997)是成功的重 要因素。專業能力定義中的知識、技巧所特定的專業標準,當會隨時代 的變遷需要而有所改變,所以除了具有該行業領域的系統知識,並能將 這專門知識融合其他必須的知識、技巧自主充分地應用於職務執行上, 專業能力係任何人在其個人或專業生涯中,成功地完成每一項工作所需、 技術及價值觀(Butler,1996)且能擁有服務社會的熱忱和責任感,不斷 地自我肯定及追求專業的成長。 由於所採的角度、情境互異,因此以國內外學者對專業能力的定義加 以整理分析,如表2-1所示: 表2-1國內外學者對專業能力定義之看法 學者. 年代. 專業能力定義看法. Hall、. 1976. 專業能力經由學習者學習後,所表現出的綜合. Jones. 的技術、行為及知識。. Gilber. 1978. 有價值的行為,可以導致有價值的成就。. 林孟宗. 1979. 專門行業的人員必須具備該專門行業領域所 需的能力,才能勝任職守。. Jarvis. 1983. 專業能力包涵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專業態度 三要素。. 8.

(9) 郭嫈嫈. 1989. 專業能力除了需具備知識、技能、態度外應該 還有情意和價值兩個要素。. Butler. 1996. 專業能力係任何人在其個人或專業生涯中,成 功地完成每一項工作所需、技術及價值觀。. 黃心韻. 1997. 指個人從事專業工作時,欲成功執行某一任 務,而在認知、技能和態度上所從事的價值行 為。. 林孟宗. 1998. 與個人職務有關,即是當個人扮演某一社會角 色,能充分發揮角色功能所需具備的能力;因 此各專門行業的人員必須具備個該專門行業 領域所需的能力,才能勝任職守。. 王梅玲. 2000. 專業能力意指應用於各學科領域中的特別能 力。. 林文朗. 2000. 在自己專業生涯中成功地完成與處理每一項 工作所需的技術、行為、知識與價值。. 田振榮. 2002. 專業能力通常是指有效的能力(ability),能 完成指定的工作,其內容應包含知識、情意、 技能。.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9.

(10) 二、本章小結: 鑑此,本研究以「私人教練」作為實證對象,目的係私人教練專業能 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探討 ;研究者回顧過去專業能力定義界定相關實證 文獻,認為專業能力經由學習者學習後,所表現出的綜合的技術、行為 及知識然而專業能力應適用於各領域中的特別能力,因而進一步將私人 教練專業能力研究加以琢磨探究。. 第二節 國內外私人教練專業能力研究. 運動專門人才所具備的專業人力,是需充分瞭解運動專業知識,以 及特點與需求下,才能設計安全、適當、有效的運動方案,發展有效的 指導策略,運動專業人才須具備專業的知識、運動的技術、運動的指導 能力、運動的經營能力與人格特質、更應具備健康體能運動處方、安全 管理、急救處理與運動保健等專業知識(蔡守浦,2001)。 依體育學原理概念分析的研究而言,體育的概念受到社會變遷之影響, 導致概念的分化、整合、創新等現象(許義雄,2008),就歷史演進看, 美國從1864 年開始培養體育專業人員,其間有關入學資格、課程內容、 修業年限、學位獲得,以及在職進修等,表示體育專業的養成有一定的 10.

(11) 訓練體系。私人教練有別於學校體育已擁有較成熟的課程發展與運作, 多半必須獨立進行課程的規劃與設計,舉凡課程目標擬定、課程內容篩 選、設計與組織、或是教學時數與進度的編排等,都是需要專業性的考 量;亦能針對學習者個別的目標而設計一個有效的課程,能挑選適合的 運動並進行分析,事先經過評估,為不同能力的學習者設立合理的訓練 模式等(Ecclestone、Jones ,2005)。國內探討社區與健身俱樂部運動 指導員的相關研究中,均提到溝通技巧的重要性(李城忠、林孟潔,2005; 陳益晟、楊宗文,2007;蔡守浦,2001);溝通技巧涵蓋:與指導者互 動的技巧、肢體語言的溝通技巧、針對不同對象所需溝通解說的技巧、 及簡單易懂的指導語等(柯政良,2002),亦使教學指導更為順暢,運 動指導員在指導運動項目時,能直接實際操作的知能為主,幫助學員習 得專項運動之操作技巧為其主要目標(陳益晟、楊宗文,2007)。私人教 練除了須具備專業之能外,在經營管理和行銷方面能力也是應具備的專 業能力,能符合市場需求並具備競爭力,充分發揮運動經營之效能(邱文 玉,2008)。因此,運動指導員在運動指導生涯中,對於自身職業本質、 專業標準,進行反思分析,同時對教學實施有效的自我評鑑,並不斷進 修學習自我成長,以改進教學指導能力,並確保指導專業性的持續提升。 另外從國外的研究發現,有關體育專業能力研究可分為教練、體育教學、 管理與行政、運動防護和課程評估等五個領域(Jamieson,1980;劉秋琴, 11.

(12) 2000)另外,Kenneth & Samuel(1980)也提出私人教練的專業能力應包含: 財務管理、公共關係、專業素養、個人特質、組織行政五個面向;同時 也具備高度專業性,在工作職場中穿著適當合宜的服裝,能設定自我目 標,激勵會員,能設身處的為他人著想,具有相關的專業證照與急救能 力,解決衝突的能力等有116項之多。 本研究認為私人教練的專業能力素養,以安全為前提的目標下,能 建構完整的個人運動模式達到身心健康,進而達成個人目標設立的重要 環節。在健身運動專業領域中私人教練佔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對於剛開 始接觸運動者與學習新項目運動者,或想從事運動的特殊患者就必須要 有專業教練的指導,才能夠有效的學習、提升技能與避免運動傷害。私 人教練不但可針對個人需求而設定各種不同的體能訓練課程與運動處方 來提升身體素質、增進健康,並且藉由私人教練的陪同下養成與維持運 動的習慣。一位優秀的私人教練會記錄每一位參與者運動情形,讓運動 者知道自己體能與身體素質的變化情形,凡有關健康、體適能、運動表 現等相關知識與能力,並且幫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林世澤,1995) 都是一位具備專業能力的私人教練所該有的專業態度。在私人教練的陪 同下、指導下、督察下、鼓勵下,有效的、安全的達到復健與健康促進 目的與持續運動行為。 以下是國內外學者對私人教練專業能力的定義加以整理分析,如表 12.

(13) 2-2所示: 表2-2私人教練的專業能力定義 學者 Kenneth &. 年代 1980. Samuel. 專業能力定義 1. 財務管理:預算與財物、設備、調度 、職員。 2. 公共關係:與新聞媒體之溝通、個人 溝通技能、人際關係的影響力。 3. 專業素養:人格特質、教育內容、服 務情形、評價。 4. 個人特質:人格特質、與教練同事之 間人際關係、行為特質。 5.組織行政:與同事及上級的關係、活動 管理、運動設備增購與保養、法律層面、 評價能力、招募能力、程序規則。. Stiff. 1993. 1.保持高度專業性。 2.適當且合宜的服裝。 3.設定自我目標。 4.激勵會員,引起會員運動動機。 5.溝通技巧。 13.

(14) 6.注意會員的訓練量。 7.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8.擁有心肺復甦術(CPR)及基礎急救證。 9.電腦資料處理能力。 10.人際關係處理。 11.具備行銷的知識。 12.關心會員。 13.記錄訓練日誌。 14.瞭解會員個別差異。 15.解決衝突的能力…等有116項之多。 劉秋琴. 2000. 體育專業能力研究可分為教練、體育教學、管 理與行政、運動防護和課程評估等五個領域。. 蔡守浦. 2001. 運動專業人才須具備專業的知識、運動的技 術、運動的指導能力、運動的經營能力與人格 特質、更應具備健康體能運動處方、安全管 理、急救處理與運動保健等專業知識。. 柯政良、 楊志顯. 2002. 「運動指導員專業知能」由六個主要因素所構 成,包含「行政管理」、「相關知識」、「指 導操作」、「工作態度」、「文書處理」和「人 14.

(15) 際互動」。 葉怡君. 2003. 「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為工作態度、專業知 識、專業技能、溝通技巧與能力、個人特質和 其他相關等六個項目,其內容有約73項方面。. 鄭秀琴. 2003. 「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為六個主要因素,包 含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溝通技術、 個人特質和公共關係。. 陳貞良. 2005. 溝通能力、銷售或是行銷能力、財務管理能 力、專業知能、緊急應變能力和語言能力。. Ecclestone、. 2005. Jones. 能針對學習者個別的目標而設計一個有效的 課程,能挑選適合的運動並進行分析,事先經 過評估,為不同能力的學習者設立合理的訓練 模式等。. 陳益晟、. 2007. 楊宗文 邱文玉. 幫助學員習得專項運動之操作技巧為其主要 目標. 2008. 私人教練除了須具備專業之能外,在經營管理 和行銷方面能力也是應具備的專業能力,能符 合市場需求並具備競爭力,充分發揮運動經營 之效能。 15.

(16)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二、本章小結: 綜合上述,專業的定義及特徵的看法,雖然每位學者對專業都有其 不同的敘述,但對專業定義的內涵是相似的,「專業能力」和個人職務 有密切的關係,即是個人在扮演其工作角色時,為充分發揮該角色之功 能所需具備的能力,不外乎,也就是知識領域建立,資格標準確立,正 式的教育訓練,專業的倫理規範等;故專業能力在職場上是相當重要且 因時地制宜的,更是無法可取代的。. 第三節 有效教學表現的理論與研究. 從教學的歷程言,以往對於傳統科目,如數學、英文科目等,都積極 探討該如何提升學習成效,反而體育運動相對較晚研究教師有效的教學 表現。有效教學是教師了解教學內容的結構與實務,透過策略的運用使 教學活動進行更為順暢(McCormick,1979) ;能產生有效教學表現,教師 本身的因素最為關鍵,教師需透過經驗的累積及教學反省,以提升教學 品質,如Schempp(2003)指出體育教師需經由教學經驗的累積、有意義的 實務教學、與持續不斷的學習才能到達專家教師的階段,在執行有效教 學時,教師在教學歷程中運用各種策略,使學生在學習上成功,以達到 16.

(17) 預定的教學目標(林進材,2000),然而有效教學是一種教學的歷程,在 教學歷程各階段皆有不同的任務與特性(周新富,2004) 融合了各教學研 究,要達成有效教學表現,需事前擬訂教學計畫、複習及準備學習新教 材(黃政傑,1997);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舊經驗,評估學生在學習方面 的情緒狀態,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林進材,2004);課程明確性、 教學多樣性、提升學生成功比率、專注於學習歷程、教師任務取向等特 徵,是能產生有效的教學表現(Borch,2007)。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成功 促進學生學習具體科目行為,進而達成有效教學,換言之,在教學前教 師了解了學生的起點行為與特質,擬訂教學計畫,促使學生成功達成所 設定教學目標。為達成有效教學,教師需不斷吸收相關知識或資訊,教 學反省,積極創新,進而能採取適當的教學技巧或策略,保持良好的師 生互動教師的態度、知識與準備、教學方法和技巧、課室管理、師生關 係等因素將直接影響教師有效教學的表現(謝寶梅,1987) 。Brophy(1999) 指出要促進老師有效教學必須要有支持性的教室氣氛、深思熟慮的論述、 輔助學習的鷹架以及對學生學習成就的期望;教學歷程中教學結果的確 認與回饋也是重要的一環,教師可以透過評估技術的應用,以獲得改進 教學所需的訊息和回饋,幫助學生知道成功與未成功的實作表現,並調 整自己的教學表現(張春興、林清山,1997)Brophy(1986)認為如果教 師能提供適當、廣泛的回饋,是有效教學的關鍵;教學目標的說明、複 17.

(18) 習以前所教的內容、說明學習的必要條件,給予學生自動練習的機會, 適時引導學生,提供有系統的回饋與矯正(Rosenshine,1986)就能更完 整引出有效教學。Emmer等 人 ( 1984) 則 針 對 單 元 目 標 的 溝 通 、 有 系統的呈現訊息、避免模糊不清、檢視學生瞭解情形、提供練 習回饋等五方面,分析教師有效教學行為和無效教學行為。如 表 2-3所 示 : 表 2-3 教師有效與無效教學行為特徵 項目. 有效教學行為特徵. 無效教學行為特徵. 1. 上課開始即說明目標。1. 沒 說 名 單 元 目 標 , 2. 告知學生學習內容. 對學生所學的內容. 溝 通 單 元 目 標 3. 強調呈現的主要概念。 4.單元結束時複習主 要重點。. 沒有期望。. 2.沒 有 告 知 學 生 需 要 注 意 的 重 點、觀 念 或概念。. 1. 有 次 序 呈 現 單 元 有系統地 呈現訊息. 大綱。. 1. 呈 現 的 訊 息 紊 亂 , 重點省略不提。. 2. 掌 握 主 題 , 摘 記 前 2. 插 入 無 關 訊 息 、 評 述要點,清楚描述. 18. 論或雜事於單元.

(19) 觀念及主題間的轉 換。. 之中。 3. 從 一 個 主 題 到 另. 3. 逐 步 指 示 , 再 進 行 另一項之前,先考. 一個主題的轉換缺 乏告知。. 查學生瞭解情形。 4.保 持 早 期 活 動 的. 4. 所 做 的 相 關 決 定. 有效率速度,使後. 太匆促,缺乏足夠. 來的單元學習擁有. 的時間因應。. 足夠的時間。 1. 提 供 適 當 且 不 同 的例子。. 體的例子。. 2. 使 用 學 生 可 以 理 解的字彙,界定新 避免模糊不清. 1. 呈 現 觀 念 缺 乏 具. 2. 運 用 過 於 複 雜 的 例子。. 字彙的意義。. 3.過 度 使 用 否 定 片 語. 3. 明 確 說 明 提 到 的. 運用含糊或不確. 具體目標,並說明 什麼事不正確及其 原因。. 19. 定辭。.

(20) 1. 提 出 問 題 , 確 定. 1. 認 為 學 生 都 瞭 解 ,. 學生是否已準備. 沒有經過驗證是否. 進行下一個主題。. 瞭解。. 2. 要 求 學 生 摘 記. 2. 由 於 時 間 限 制 或. 要點,以驗證學. 沒 有 學 生 提 問 題,逕. 生是否瞭解。. 行 進 入 下 一 個 主 題。. 評鑑學生 瞭解情形 3. 重 新 講 解 不 清 楚 部分。. 3.不 詢 問 學 習 緩 慢 學 生,僅 靠 少 數 學 生. 4. 有 系 統 地 核 對 每. 的回饋。. 位學生的瞭解 情形。 1. 確 定 每 位 學 生 有. 1. 沒 有 指 定 家 庭 作 業。. 足 夠 的 練 習 , 使 每 2. 所 指 定 的 作 業 指. 提供練習 和回饋. 位學生都能夠精熟. 包括學習的一小. 重要的目標。. 部分。. 2. 檢 討 作 業 已 確 定. 3. 對 於 指 定 學 生 的. 學生所有的學習單. 工作未能給予回. 元技巧和概念都得. 饋或討論機會。. 到增強。 20.

(21) 3. 經 常 考 查 作 業 , 重新說明重要的概 念,必要時再教一 次。 資料來源:Emmer, E. T., Evertson, C.M., & Clements, B. (1984). Classroom management for secondary teache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P.120.. 另外,有效教學表現高的教師具有正面的人格特質,他們最為關心學 生的學習,並且期許學生獲得最好的學習發展。除此之外,有效教學表 現高的教師具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能清楚呈現教學活動內容及保持 良好的師生溝通。Siedentop (1991)指出,提升學生發展終身積極態度 與幸福,以及增進個人或團隊的技能是有效體育教學表現的主要目的, 綜上所述,得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計畫與準備應以有趣、多樣 化教材教法的內容,引發學習者興趣,再以教學策略及豐富的課程設計, 營造快樂學習的氣氛,建立師生的關係與良好的教學互動,得以達到教 學目標展現有效的教學行為。藉由教學過程回饋來修正自身的教學缺失, 教學日趨成熟與多元化,更能提高有效的教學表現。 以下是國內外學者對有效教學表現的理論與研究加以整理分析,如表 2-4所示:. 21.

(22) 表2-4有效教學表現的理論與研究 學者 McCormick. 年代 1979. 有效教學表現的理論與研究 有效教學是教師了解教學內容的結構與實 務,透過策略的運用使教學活動進行更為順 暢. Rosenshine. 1986. 教學目標的說明、複習以前所教的內容適時 引導學生,提供有系統的回饋與矯正。. Brophy. 1986. 教師能提供適當、廣泛的回饋,是有效教學 的關鍵。. 謝寶梅. 1987. 保持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師的態度、知識與準 備、教學方法和技巧、課室管理、師生關係 等因素將直接影響教師有效教學的表現。. Siedentop. 1991. 提升學生發展終身積極態度與幸福,以及增 進個人或團隊的技能是有效體育教學表現。. 張春興、. 1997. 林清山 黃政傑. 幫助學生知道成功與未成功的實作表現,並 調整自己的教學表現。. 1997. 要達成有效教學表現,需事前擬訂教學計 畫、複習及準備學習新教材. 22.

(23) Brophy. 1999. 促進老師有效教學必須要有支持性的教室氣 氛、深思熟慮的論述、輔助學習的鷹架以及 對學生學習成就的期望。. 林進材. 2004. 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舊經驗,評估學生在學 習方面的情緒狀態,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 學習。. 周新富. 2004. 有效教學是一種教學的歷程,在教學歷程各 階段皆有不同的任務與特性。. Borch. 2007. 課程明確性、教學多樣性、提升學生成功比 率、專注於學習歷程、教師任務取向等特徵, 是能產生有效的教學表現。.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二、本章小結: 根據上述文獻的討論,雖然每位學者對有效教學表現都有其不同的敘 述,但對有效教學表現定義的內涵是相似的,在各階段皆中有不同的任 務與特性最終能產生有效的教學表現,師者提供有系統的回饋與矯正, 讓學生發展終身積極態度與幸福,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23.

(24) 第四節 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之相關實證及研究探討. 優秀的私人教練,莫過於能進行有效教學,滿足學習者在學習和目 標的需求,善用溝通技巧,並且充滿熱忱,展現專業與活力。在專業能 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中,教師應在進行教學指導前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 能力,藉由有效教學的內涵探討與分析,可讓教師檢視自身的教學缺失 (楊靜怡,2009)亦可修正教學過程中的行為表現,以作為教師教學評鑑 與自我評鑑的指標。教師藉由自身專業能力及不同教學方法、營造教學 環境、多元化教學模式和師生互動來達到有效教學表現。教師專業的具 體落實,展現在有效教學的活動上,如要檢示教師是否專業,應以有效 的教學實踐做為依歸。唯藉由有效的教學與專業能力結合,才能扮演好 優秀教師的角色。本節內容以不同背景變項(教育背景、性別、年齡、 教學年資)與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方面相關實證研究,做分析與討 論。 一、 專業能力的背景變項 (一)教育背景 體育教學能力不足,是影響體育教學最大的障礙(周宏室,1993); 而在體育專業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也將影響體育教學品質(鄭榮源,1991; 劉仲成,1996),可見在教師的教學目標設定與實際有效教學表現上,相 24.

(25) 關專業教育背景是相互呼應的。師院非體育科系學生,專業課程訓練低 於體育科系學生(湯錦宏,1993)為了確保體育教學品質的提升,以及教 師在體育教學上專業成長,提昇體育教學的專業知能與敬業態度是必需 的(Bernard, 1987 ; Dummer,1982 ; Silverman,1991)。在中華民國幼 兒體育發展協會研究發現,不同教育背景的指導員在專業技能及專業態 度上有顯著差異(許家豪,2010)。另有研究指出,以台灣區61所健康體 適能俱樂部之運動指導員為對象,得出不同教育背景的運動指導員在專 業知能重要程度認知上,並無差異(柯政良,2003)。 以下是針對專業能力與教育背景之相關實證及研究加以整理分析,如 表2-5所示: 表2-5專業能力與教育背景相關實證及研究 學者. 年代. 專業能力理論與教育背景之研究. Dummer. 1982. 體育教學品質的提升,以及教師在體育教學. Bernard. 1987. 上專業成長,提昇體育教學的專業知能與敬. Silverman. 1991. 業態度是必需的。. 鄭榮源. 1991. 體育專業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將影響體育教. 劉仲成. 1996. 學品質。. 湯錦宏. 1993. 師院非體育科系學生,專業課程訓練低於體. 25.

(26) 育科系學生。 周宏室. 1993. 體育教學能力不足,是影響體育教學最大的 障礙。. 柯政良. 2003. 不同教育背景的運動指導員在專業知能重要 程度認知上,並無差異。. 許家豪. 2010. 不同教育背景的指導員在專業技能及專業態 度上有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由上述發現,不同教育背景在專業能力之間的關係並無定論,因此, 不同教育背景在私人教練專業能力之議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二)性別 在不同的性別下,所產生的行為及態度也許是截然不同的,男性化 (Masculine)與女性化(Feminine)的性格差異始於生態環境與男女性 別的差異(游美惠、柯伯昇,2004)。個體在發展的過程中,透過社會 化學習到社會、文化對於兩性角色及其行為的信念、價值觀與行為模式 (劉秀娟,1999)有所不同,由於性別不同,人格特質的因素使一般女教 師較為敏銳,易於察覺自己的關注,形成女性教師有較高的目標認同傾 向,因此男女間的差異自然產生(謝金枝,1996),而劉秋琴(2000)也 指出,不同性別教練在專業能力的需求上有顯著差異,女性教練顯著高 26.

(27) 於男性教練。另外,柯政良(2003)指出,不同性別的運動指導員在專 業知能重要程度認知上有顯著差異,且男性運動指導員高於女性運動指 導員,由於性別角行為是學習而來,非自然生成的(倪家珍,2005), 性別角色是在某一社會文化脈絡下,教導個人對生物性別加以內化,並 培養男女兩性應該具有的行為模式以及心理特徵。李美枝(1987)表示 性別角色係一種人格特質,是個人在自我的行為表現中,顯示所屬性別 的行為形態。並由傳統、文化以及心理歷程所共同形塑而成,亦即社會 文化建構,才是造成男女行為表現與發展差異的最重要原因(彭懷真, 1996)。另外,江旺益(2004)研究發現不同性別之幼兒體育教師在「專 業態度」之專業能力重要程度認知上有顯著差異,女性幼兒體育教師顯 著高於男性幼兒體能教師,而在「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之專業能 力重要程度認知則無顯著差異。針對現任國中、小教師專業能力調查發 現,結果顯示男性教師與女性教師在整體專業能力並無顯著差異(蔡英姝, 2002)。許家豪(2010)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指導員在專業能力與專 業態度有顯著差異,且男性指導員高於女性指導員,則在專業知識構面 無顯著差異。王欣茹(2002)指出,不同性別國中體育教師在整體專業 能力實際現況上並無顯著差異。 以下是針對專業能力與性別之相關實證及研究加以整理分析,如表 2-6所示: 27.

(28) 表2-6專業能力與性別相關實證及研究 學者 謝金枝. 年代. 專業能力理論與性別之研究. 1996. 人格特質的因素使一般女教師較為敏銳,易 於察覺自己的關注,形成女性教師有較高的 目標認同傾向。. 劉秋琴. 2000. 不同性別教練在專業能力的需求上有顯著差 異,女性教練顯著高於男性教練。. 蔡英姝. 2002. 國中、小教師專業能力,男性教師與女性教 師在整體專業能力並無顯著差異。. 王欣茹. 2002. 不同性別國中體育教師在整體專業能力實際 現況上並無顯著差異。. 柯政良. 2003. 不同性別的運動指導員在專業知能重要程度 認知上有顯著差異,且男性運動指導員高於 女性運動指導員。. 許家豪. 2010. 不同性別的指導員在專業能力與專業態度有 顯著差異,且男性指導員高於女性指導員, 則在專業知識構面無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由上述發現,不同性別的專業能力上未能有一致性定論,因此,不同 28.

(29) 性別對於私人教練專業能力之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三)年齡 就不同年齡之高中體育教師而言,在『專業成長』因素方面,『40-49 歲』之得分顯著高於『29 歲以下』及『30-39 歲』之體育教師。顯示年 齡愈高,對專業成長的需求愈高(熊鴻鈞,1999),在臺灣健身運動俱樂 部學員之運動參與行為研究指出,在教練的年齡方面,年齡較輕的教練 (職業倦怠程度較低)表現優於年齡較長者(趙麗雲,2007)。以健身產 業觀點來看,從事運動指導員工作者,年輕的運動指導員的活力可以帶 動會員從事運動的慾望,但體力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較無法負荷高體 力消耗的指導工作(鄭秀琴,2004)。陳靜婉(2001)指出,不同年齡小 學教師在整體專業能力上有顯著差異;則另外;此與柯政良(2003)指 出,不同年齡的運動指導員在「指導操作」之專業知能重要程度認知上 有顯著差異的結果相似,且25-29 歲的運動指導員顯著高於30 歲以上的 運動指導員。然而也有許多研究持不同發現,年齡似乎不是影響教師專 業能力的因素,許多研究皆指出不同年齡之教師在專業能力表現上並無 顯著差異(王欣茹,2002;陳錦瑤,2001;康美文,2003)。王登方(2001) 指出,不同年齡教師在專業能力有顯著差異,以25-34 歲組最高,24 歲 以下組最低。許家豪(2010)研究發現,不同年齡在專業態度構面上有 顯著差異,以30-39高於20-29 歲,但在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等構面皆無 29.

(30) 顯著差異。 以下是針對對專業能力與教學年資之相關實證及研究加以整理分析, 如表2-7所示: 表2-7專業能力與年齡相關實證及研究 學者. 熊鴻鈞. 年代. 專業能力理論與年齡之研究. 1999. 就不同年齡之高中體育教師而言,表示年齡 愈高,對專業成長的需求愈高。. 陳靜婉. 2001. 不同年齡小學教師在整體專業能力上有顯著 差異。. 王登方. 2001. 不同年齡教師在專業能力有顯著差異. 陳錦瑤. 2001. 不同年齡之教師在專業能力表現上並無顯著. 王欣茹. 2002. 差異。. 康美文. 2003. 柯政良. 2003. 不同年齡的運動指導員在「指導操作」之專 業知能重要程度認知上有顯著差異。. 鄭秀琴. 2004. 運動指導員工作者,年輕的運動指導員比年 長的運動指導員更能為會員帶來運動的活. 30.

(31) 力。 趙麗雲. 2007. 在教練的年齡方面,年齡較輕的教練(職業 倦怠程度較低)表現優於年齡較長者。. 許家豪. 2010. 不同年齡在專業態度構面上有顯著差異,以 30-39 高於20-29 歲,但在專業知識及專業 技能等構面皆無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由上述發現,年齡會不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專業知能呢?因此,在不同年 齡在專業能力之間的關係仍有待釐清,因此,年齡對於私人教練專業能 力議題,有待進一步探討。 (四)教學年資 王登方(2001)指出,不同任教年資的國中體育教師,在教學專業 能力和體育專業能力項目中有顯著差異,以11-20年組最高,21-40 年組 最低相同,皆為年資低者高於年資高者。李一聖等人(2002)指出教學年 資愈長,其抗衡性教學效能愈高;而年資較長的教師,對於教學工作有 較多的經驗,對於學生行為的指導較為熟悉,因而在教育工作的表現上 較為成熟與穩健(顏淑惠,2000);另外研究指出運動指導員或教師之 專業能力並不因為不同教學年資而有差異,任教年資為3-6 年的教師, 在課程規畫專業能力上比其他任教年資之教師具備更高的能力(李健浩, 31.

(32) 1995)。康美文(2003)研究發現,年資在6-10年呈現的整體專業能力 呈現較佳的表現高於其他年資的體育教師。許家豪(2010)研究發現, 不同教學年資在專業技能和專業態度等構面上皆有顯著相關。陳正專、 林源明、許又文、劉鎮佳(2009)研究發現,16 年以上的教師在健體領 域意涵認知與專業能力高於1-5 年的教師。另有研究指出指出,不同工 作年資的運動指導員在專業知能重要程度認知上,各層面並未達到顯著 水準(柯政良,2003)。王欣茹(2002)也指出,不同教學年資國中體育 教師在整體專業能力無顯著差異。 以下是針對專業能力與教學年資之相關實證及研究加以整理分析,如 表2-8所示: 表2-8專業能力與教學年資相關實證及研究 學者. 李健浩. 年代. 專業能力理論與教學年資之研究. 1995. 運動指導員或教師之專業能力並不因為不同 教學年資而有差異。. 顏淑惠. 2000. 而年資較長的教師,對於教學工作有較多的 經驗,對於學生行為的指導較為熟悉,因而 在教育工作的表現上較為成熟與穩健。. 32.

(33) 王登方. 2001. 不同任教年資的國中體育教師,在教學專業 能力和體育專業能力項目中有顯著差異,以 年資低者高於年資高者。. 王欣茹. 2002. 不同教學年資國中體育教師在整體專業能力 無顯著差異。. 李一聖等人. 2002. 教學年資愈長,其抗衡性教學效能愈高。. 康美文. 2003. 年資在6-10年呈現的整體專業能力呈現較佳 的表現高於其他年資的體育教師. 柯政良. 2003. 不同工作年資的運動指導員在專業知能重要 程度認知上,各層面並未達到顯著水準. 陳正專、林源. 2009. 明、許又文、. 16年以上的教師在健體領域意涵認知與專業 能力高於1-5 年的教師。. 劉鎮佳 許家豪. 2010. 不同教學年資在專業技能和專業態度等構面 上皆有顯著相關。.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二、 有效教學表現的背景變項 (一) 教育背景 教育工作研究者,對於教師背景亦有持認同的態度,相信教 33.

(34) 師的部分特質,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的的學習表現,在國民小學教 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發現,教育程度會造成國民小學教師 彼此間知識管理知能的差異,高學歷的教師,普遍優於學歷較低者(李春 松,2006)。呂坤岳(2010)針對20國小的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指出不 同教育背景在有效教學表現有顯著差異,且體育科系高於非體育科系; 另外針對臺灣地區幼兒體教學教師研究,以不同教育背景的幼兒體能教 師在有效教學表現有顯著差異,且體育科系高於幼保科及其他科系(沈連 魁,2007)。張淑慧(2002)指出國小教師體育教學效能指標以臺北市國 民小學體育老師為對象,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教育背景的體育教師在教 學效能有顯著差異,且體育科系優於非體育科系。 以下是針對有效教學表現與教學年資之相關實證及研究加以整理分 析,如表2-9所示: 表2-9有效教學表現與教育背景相關實證及研究 學者 張淑慧. 年代. 有效教學表現的理論與教育背景之研究. 2002. 國小教師體育教學效能指標,以不同教育背 景的體育教師在教學效能有顯著差異,且體 育科系優於非體育科系。. 李春松. 2006. 在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關係之 研究指出,高學歷的教師,普遍優於學歷較 34.

(35) 低者。 沈連魁. 2007. 以不同教育背景的幼兒體能教師在有效教學 表現有顯著差異,且體育科系高於幼保科及 其他科系。. 呂坤岳. 2010. 針對20國小的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指出不 同教育背景在有效教學表現有顯著差異,且 體育科系高於非體育科系。.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由上述發現,不同教育背景在有效教學表現之差異,皆為體育科系優 於非體育科系,因此,不同教育背景對私人教練有效教學之議題,有待 進一步探討。 (二) 性別 針對桃竹苗等四縣市75所公立國小校長與1,047位教師之研究發現:不同 性別之教師所表現之有效教學行為有顯著差異存在(李新寶,2001);黃 儒傑(2003)指出臺北縣市國小初任教師的教學信念與其有效教學表現 的現況及其關係,調查結果指出不同性別教師在教學計畫與教學互動等 層面的有效教學表現有顯著差異;且女性教師所表現之有效教學行為優 於男性教師(邱兆偉、陳明鎮、楊百世,1999;陳昭曄,2000)。陳木金 (1997)研究發現,不同性別教師在多元有效教學技術、有效運用教學 35.

(36) 時間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皆有顯著差異,且女教師高於男教師。但亦有部 份研究發現男性教師之有效教學行為優於女性教師(李俊湖,1992)。沈 連魁(2007)則指出,不同性別幼兒體能教師在有效教學表現上達顯著 差異,且男性體能教師高於女性體能教師。再以張嘉珮(2007)高雄市國 民小學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指出不同性別國小體育教師在教學效 能達顯著相關,且男教師高於女教師。張淑慧(2002)針對臺北市316位 國小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發現不同性別國小體育教師在教學效能達顯 著差異,且男教師高於女教師。然而,林海清(1994)、李春松(1996)、 張碧娟(1999)、林國瑞(2001)、楊麗香(2003)及呂坤岳(2010)等研究則 發現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並不會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持不同論點。 由於男女教師對體育教學的不同接受度及運動專業能力的差異,常會造 成男女教師不同的教學成效差異。 以下是針對有效教學表現與性別之相關實證及研究加以整理分析, 如表2-10所示: 表2-10有效教學表現與性別相關實證及研究 學者 李俊湖. 年代. 有效教學表現的理論與性別之研究. 1992. 研究發現男性教師之有效教學行為優於女性 教師. 林海清. 1994. 等人研究發現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並不會因性 36.

(37) 李春松. 1996. 張碧娟. 1999. 林國瑞. 2001. 楊麗香. 2003. 呂坤岳. 2010. 陳木金. 1997. 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不同性別教師在多元有效教學技術、有效運 用教學時間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皆有顯著差 異,且女教師高於男教師。. 邱兆偉. 1999. 陳明鎮. 等人皆提出,女性教師所表現之有效教學行 為優於男性教師。. 楊百世 陳昭曄. 2000. 李新寶. 2001. 針對桃竹苗等四縣市國小校長與教師之研究 發現:不同性別之教師所表現之有效教學行 為有顯著差異存在。. 張淑慧. 2002. 針對臺北市國小體育教師研究發現,不同性 別國小體育教師在教學效能達顯著差異,且 男教師高於女教師。. 37.

(38) 黃儒傑. 2003. 臺北縣市國小初任教師的教學信念與其有效 教學表現的現況及其關係,發現不同性別教 師在教學計畫與教學互動等層面的有效教學 表現有顯著差異;且女性教師所表現之有效 教學行為優於男性教師。. 沈連魁. 2007. 不同性別幼兒體能教師在有效教學表現上達 顯著差異,且男性體能教師高於女性體能教 師。. 張嘉珮. 2007. 高雄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 指出不同性別國小體育教師在教學效能達顯 著相關,且男教師高於女教師。.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由上述發現,不同性別在有效教學表現之議題並無定論,因此不同性 別對於私人教練有效教學之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三)年齡 Bandura(1982)研究曾指出,自我效能的發展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 所差異。有研究指出台灣地區高職餐飲科教師效能信念與有效教學行為 有顯著差;另外在徐昊杲(1999)針對54所專科學校1,080位技職教師之研 究亦發現,年齡在一般教學效能感層面與個人專業效能感層面有顯著差 38.

(39) 異;教師之有效教學行為會因年齡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存在(林國瑞, 2001;陳金木,1997;陳清溪,2000)。其中,年齡較長之教師其有效教 學行為之表現就愈佳。再者,國內相關研究也發現年齡較長的老師其教 師效能信念亦較高,年齡不同之教師所表現之有效教學行有顯著差異存 在(何郁玲,1999;張碧娟,1999;陳木金,1997)。但亦有研究發現, 教師效能信念不會因教師年齡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存在(周新富,1991; Huang, 1999)。 以下是國內外學者對有效教學表現與年齡之相關實證及研究加以整理 分析,如表2-11所示: 表2-11有效教學表現與年齡相關實證及研究 學者 Bandura. 年代. 有效教學表現的理論與年齡之研究. 1982. 自我效能的發展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差 異。. 徐昊杲. 1999. 專科學校技職教師之研究亦發現,年齡在一 般教學效能感層面與個人專業效能感層面有 顯著差異。. 周新富. 1991. 但亦有研究發現,教師效能信念不會因教師. Huang. 1999. 年齡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存在。. 39.

(40) 陳木金. 1997. 國內相關研究也發現年齡較長的老師其教師 效能信念亦較高,年齡不同之教師所表現之. 何郁玲. 1999. 有效教學行有顯著差異存在。. 張碧娟 陳金木. 1997. 教師之有效教學行為會因年齡的不同而有顯. 陳清溪. 2000. 著差異存在。. 林國瑞. 2001.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由此可知,國內外研究對於年齡對有效教學之影響尚無一致性的定論, 因此不同年齡對於私人教練有效教學之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四) 教學年資 國內相關研究曾指出:教師之有效教學行為會因任教年資的不同而 有顯著差異存在(李新寶,2001;林國瑞,2001;陳木金,1997)。柯澍 馨、林亭如(2007)指出「資深教師」所表現的教師效能信念顯著優於「資 淺教師」。「任教年資」對教師效能信念有顯著的影響,且「資深教師」 之教師效能信念顯著優於「資淺教師」(Hoy & Woolfolk, 1993;Li, Lin, Liu, & Ghang, 2001; Soodak & Podell, 1997)。沈連魁(2007)也指 出,不同教學年資在有效教學表現上達顯著相關;然而在整體教學效能 上也有顯著差異(張嘉珮,2007)。不同服務年資的國小教師,彼此間會 40.

(41) 有不同知識管理知能的表現,有顯著差異,鍾欣男 (2001) 、許瑋玲 (2002) 、 石遠誠(2003)、邱志鑫(2004)、林國賢(2004)及李春松(2006)皆有 相同論點。亦有部份研究發現,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不會因任教年資的不 同而有顯著差異(張碧娟,1999;楊麗香,2003)。張淑慧(2002)指出, 教學年資與教學效能並無顯著相關;然而在不同教學年資在有效教學表 現並無顯著差異(呂坤岳,2010)。 以下是國內外學者對有效教學表現與教學年資之相關實證及研究加以 整理分析,如表2-12所示: 表2-12有效教學表現與教學年資相關實證及研究 學者 Hoy & Woolfolk. 年代. 有效教學表現的理論與教學年資之研究. 1993 「任教年資」對教師效能信念有顯著的影 響,且「資深教師」之教師效能信念顯著優. Li,Lin, Liu, &. 1997. 於「資淺教師」。. Ghang Soodak&Podell. 2001. 陳木金. 1997 教師之有效教學行為會因任教年資的不同而. 李新寶. 2001 有顯著差異存在。. 林國瑞. 2001. 張淑慧. 2002 教學年資與教學效能並無顯著相關。. 41.

(42) 張碧娟. 1999 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不會因任教年資的不同而. 楊麗香. 2003 有顯著差異。. 鍾欣男. 2001 不同服務年資的國小教師,彼此間會有不同. 許瑋玲. 2002 知識管理知能的表現,有顯著差異。. 石遠誠. 2003. 邱志鑫. 2004. 林國賢. 2004. 李春松. 2006. (張嘉珮. 2007 在有效教學表現與整體教學效能上有顯著差 異。. 沈連魁. 2007 不同教學年資在有效教學表現上達顯著相 關。. 呂坤岳. 2010 然而在不同教學年資在有效教學表現並無顯 著差異.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三、總結: 綜合上述對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的文獻探討,發現教育 背景、性別、年齡及不同教學年資在有效教學表現之間的關係並無定論, 因此,本研究認為私人教練應時時調適本身的專業能力,因在不同教學 42.

(43) 上具備不同的專業性,進而提高有效教學表現。然而,過去研究鮮少針 對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進行著墨;另一方面,亦多採用教 師個人背景與學校背景之差異比較,鮮少針對私人教練本身進行研究。 因此,本研究希冀針對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探討。. 43.

(4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假說,提出研究方法,本章節主要說明研究對 象、研究流程、研究工具、研究架構及資料處理,共分五節,依序分述 如下:.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任教於臺北市、新北市體適能工作室中擔任私人 教練,並經過實驗者同意始可加入研究計畫,於民國2013年10月,以新 北市及台北市學校國小、國中及高中體育教師為預試對象。本研究「私 人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量表」預試問卷共有51題。 (一) 受試者排除條件:為求本研究之精準,本研究者受試對象需具有體 育相關專業證照之運動教練,雖具有運動教學經驗,但未具有運動 專業證照一律為排除對象。 (二) 受試者人數:以200位具有專業證照之運動教練(專業證照包含:各 體育協會及國家級教練證照)。 (三) 受試者個人背景:受試者性別比例為1:1為原則,年齡、教學年資、 教育背景以隨機取樣。 44.

(45) 第二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係採用自編的「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量表」。 問卷編製過程茲說明如下: 一、問卷編製過程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及問卷預試等兩種方法,進行問卷編製工作, 分別予以說明: (一)文獻分析:本研究蒐集國內外相關理論文獻、網際網路資訊,進 行文獻彙整與分析,作為本研究理論基礎及問卷之內容架構,而後設計 各項題目。 (二)預試問卷:本研究「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量表」預 試問卷共有51題,為使問卷的編製符合研究之需要,於民國2013年10月, 以新北市及台北市學校體育教師為預試對象。共計發出預試問卷225份, 有效問卷216份。 (三)正式問卷:本研究預試問卷經由項目分析、信度分析與效度分析 後,選用39題為正式問卷。 二、本研究之正式問卷共包括基本資料、專業能力量表以及有效教學表 現問卷等,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基本資料 45.

(46) 本量表的基本資料部分包括私人教練的基本資料,包含教育背景、 性別、年齡及教學年資。 1.私人教練 (1)性別:分為男性與女性兩類。 (2)年齡:分為30歲(含)以下、31-40歲、41-50歲,以及51 歲(含)以上等四類。 (3)教育背景:分為高中畢、大學體育相關系所畢、大學體育相關系所 畢、碩博體育相關科系畢、非碩博體育相關科系畢、其他等 六類。 (4)教學年資:分為5年(含)以下、6-10年、11-15年、16-20年以及 21年(含)以上等五類。 (二)專業能力量表 在專業能力量表的部分參考柯政良(2003)「運動指導員專業知能 與需求調查量表」。量表採李克特(Likert)五點尺度量表,問項分別為: 「完全同意」、「同意」、「沒意見」、「不同意」、「完全不同意」, 得分分別為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 (三)有效教學表現量表 在有效教學表現量表參考沈連魁(2007)「幼兒體能教師有效教學 量表」 及蕭秋祺(2009)「國中體育教師教學信念及其有效教學表現量表」 。 46.

(47) 量表採李克特(Likert) 五點尺度量表,問項分別為:「完全同意」、「同 意」、「沒意見」、「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得分分別為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 三、研究者自編「私人教練專業能及有效教學表現量表」 (一)預試問卷量表分析如下: 1.本研究問卷之預試,係以新北市台北市體育教師為調查對象。然後 委請體育組長,協助分發問卷,給體育教師進行施測。共計發出預試問 卷225份。於2013年10月寄發預試問卷,經回收、剔除廢卷,調查施測結 果共回收216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 2.信度分析: 數質分量表Cronbach’s α分別為專業態度0.981、專業 知能0.958 、教學態度0.923 、教學計劃0.959及總量表Cronbach’s α 0.988,以表3-1所示。 3.效度分析:以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進行本量表預試之效度分 析,因素分析以主成分萃取,並以最大變異數進行轉軸,依據因素負荷 進行排序,Kaiser-Meyer-Olkin,取樣適切性量數為0.886,產生4個構面, 以表3-2所示。. 47.

(48) 表3-1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量表之項目分析及信度分析摘 要表 題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極端組考驗 (似效度分析) 決斷值(CP) (即 t 值). 同性質考驗. 備註. 13.168. 題項與總分之相 信度分析 關(R)(刪除相關 (總量表α 係數低於 0.7) 值.987) .826 .986. 保留. 12.628. .592. .987. 刪除. 12.899. .797. .986. 保留. 14.005. .668. .986. 刪除. 15.261. .682. .986. 刪除. 15.362. .663. .987. 刪除. 7.297. .416. .987. 刪除. 12.885. .604. .987. 刪除. 11.389. .597. .987. 刪除. 10.327. .608. .987. 刪除. 10.590. .722. .986. 保留. 14.937. .807. .986. 保留. 14.814. .798. .986. 保留. 11.173. .728. .986. 保留. 10.445. .665. .987. 刪除. 16.973. .612. .987. 刪除. 13.168. .851. .986. 保留. 13.795. .892. .986. 保留. 15.362. .816. .986. 保留. 15.673. .826. .986. 保留. 8.074. .733. .986. 保留. 10.148. .776. .986. 保留. 9.161. .756. .986. 保留. 13.168. .780. .986. 保留. 9.359. .772. .986. 保留. 10.529. .854. .986. 保留. 10.148. .785. .986. 保留. 48.

(49) 表 3-1 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量表之項目分析及信度分析摘 要表(續)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12.099. .869. .986. 保留. 11.270. .842. .986. 保留. 6.246. .653. .987. 刪除. 16.277. .845. .986. 保留. 16.630. .865. .986. 保留. 15.466. .859. .986. 保留. 11.851. .816. .986. 保留. 10.242. .734. .986. 保留. 10.361. .713. .986. 保留. 8.431. .689. .986. 刪除. 12.668. .853. .986. 保留. 12.962. .815. .986. 保留. 14.181. .853. .986. 保留. 13.815. .856. .986. 保留. 14.380. .855. .986. 保留. 13.189. .823. .986. 保留. 14.937. .879. .986. 保留. 11.643. .775. .986. 保留. 10.374. .767. .986. 保留. 11.864. .807. .986. 保留. 11.346. .801. .986. 保留. 10.470. .802. .986. 保留. 13.602. .809. .986. 保留. 9.998. .804. .986. 保留. 將所獲得的資料,進行Kaiser-Meyer-Olkin取樣適當檢定及巴氏球型檢 定,所得kmo=0.587、巴氏f球型檢定值為22360.673,顯著性=0.000。因 為kmo質介於0.5-0.6之間,顯示出量表題目之間的相關情形不是太好。因 此將相關係低於0.7為刪題之標準,將相關係數地低0.7之題目予以刪除, 49.

(50) 進而增加題與題之間的一致性與相關性,同時kmo也提升為0.886。 表3-2 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因素分析摘要表 題項. 成分 專業態度 專業知能 教學態度 教學計劃 共同性. Q46.教學中,我常常使用 鼓勵、讚美或激勵的語言。. 0.838. 0.210. 0.199. Q49.教學中,我會提升學 員學習動機的能力。. 0.790. 0.267. 0.188. Q45.我會營造適合的教學 氣氛,適用於不同教學情 境裡。. 0.785. 0.222. 0.264. 0.236. Q48.教學中,我會努力營 造正面、積極的上課氣氛。. 0.781. 0.192. 0.282. 0.372. 0.864. Q47.教學中,我常讓學員 都能在課堂中獲益良多。. 0.757. 0.302. 0.230. 0.304. 0.809. 0.725. 0.269. 0.287. 0.341. 0.796. 0.639. 0.443. 0.491. 0.107. 0.857. 0.614. 0.352. 0.141. 0.334. Q28.在上課前就將教具準 備妥當檢查是否完善。. 0.609. 0.322. 0.552. 0.278. 0.856. Q44.我會確保學員從事教 學活動時的安全。. 0.597. 0.510. 0.310. 0.315. 0.812. Q50.教學中,我會評估調 整學員階段性運動目標。. 0.576. 0.370. 0.216. 0.472. 0.738. Q39.我的教學常常讓學員 感到歡喜、快樂。. 0.559. 0.387. 0.441. 0.231. 0.710. Q29.具備認真負責的教學 態度,能堅持原則全力已 赴。. 0.558. 0.416. 0.554. 0.173. 0.822. Q40.教學中,我常隨時檢 視每位學員的學習狀況。. 0.549. 0.342. 0.472. 0.389. 0.792. Q43.對待學員應親切友 善,使學員樂於跟我溝通。. 0.551. 0.324. 0.351. 0.479. 0.761. 0.532. 0.424. 0.498. 0.119. 0.723. 0.528. 0.482. 0.36. 0.324. 0.745. Q51.我能主動關心學員, 並與學員建良好的互動關 係。 Q26.具備良好的身教及言 教,受到指正時立即自我 反省的態度。 Q36.我能遵守職場倫理及 專業道德。. Q27.願意與工作同仁分享 指導實務心得 。 Q41.當學員做出錯誤動作 或不會做時,我會示範或 簡化動作,幫助他們瞭解 及學習。. 50. 0.258 0.363. 0.853 0.863. 0.791. 0.632.

(51) 表 3-2 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因素分析摘要表(續) Q38. 教學中,我會指出正 確的動作學習要領,讓學 員熟悉正確的操作方式。. 0.524. 0.434. 0.391. 0.365. 0.471. 0.388. 0.456. 0.435. 0.219. 0.763. 0.304. 0.253. 0.787. 0.388. 0.754. 0.245. 0.170. 0.809. 0.138. 0.720. 0.373. 0.392. 0.830. 0.385. 0.716. 0.254. 0.266. 0.796. 0.293. 0.662. 0.237. 0.244. 0.639. Q3.具備課程設計的知識。. 0.258. 0.651. 0.319. 0.367. 0.727. Q20.具備運動場館及器材 使用之能力。. 0.202. 0.638. 0.401. 0.417. 0.784. Q11.具備清晰的口語表達 能力。. 0.588. 0.613. 0.094. 0.048. 0.734. Q18.具備熟悉各種教學方 式,並能適當運用。. 0.488. 0.525. 0.370. 0.386. 0.799. Q17.具備能與不同年齡學 員互動的技巧。. 0.440. 0.496. 0.446. 0.329. 0.746. Q21.私人教練注重效?,主 動提供學員各項服務。. 0.120. 0.369. 0.747. 0.340. 0.823. Q22.私人教練能?斷進 修,注重專業成長並積極 參加相關研討活動。. 0.218. 0.312. 0.726. 0.374. 0.812. Q23.私人教練能掌握現在 運動趨勢,注重調整和創 新,引導並改進教學。. 0.289. 0.266. 0.719. 0.328. 0.778. Q25.私人教練能關心學員 學習活動,並以實際經驗 指導學員。. 0.554. 0.237. 0.657. 0.124. 0.810. Q24.具備親切、熱忱的服 務態度。. 0.530. 0.494. 0.559. -0.090. Q35.教學前,我會建議適 當的課程知識及規劃。. 0.356. 0.326. 0.199. 0.716. 0.786. Q34.教學前,我會運用各 種安全措施,確保學員上 課安全 。. 0.496. 0.262. 0.339. 0.648. 0.849. Q33.教學時,會有組織有 系統地進行教學。. 0.450. 0.326. 0.388. Q42.教受運動技巧的同 時,也能傳授運動以外的 技能與價值。 Q13.具備保護學員的能 力。 Q12.具備親自示範動作的 能力。 Q19.具有規劃運動課程之 能力。 Q1.具備規劃教學目標的 知識。 Q14.具備意外發生時緊急 應變處理能力。. 51. 0.631. 0.753. 0.769. 0.846. 0.857.

(52) 表 3-2 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因素分析摘要表(續) Q32.教學時,我會效掌握 活動的進行與時間的分 配,以維持流暢的教學。 Q31.教學前,我會評估學 員所具備的運動能力,並 適切的調整活動的難度與 練習量。. 特徵值 保留題數 解釋變異量 累積解釋變異量 分量表 Cronbach’s α 總量表 Cronbach’s α 抽樣適切性(KMO) Bartlett 球型值χ2. 0.482. 0.416. 0.270. 0.606. 0.846. 0.486. 0.388. 0.313. 0.536. 0.771. 26.578 19 題 27.906% 27.906% 0.981. 1.858 10 題 20.637% 48.544% 0.958 0.988 0.886 14659.519. 1.183 1.158 5題 5題 16.687% 13.682% 65.231% 78.913% 0.923 0.959.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經確定研究題目,並參考相關文獻建立研究架構,進而擬定研 究計畫書,並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並考慮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採取量 化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研究資料的蒐集。研究的實施程序如下所述: 一、確定研究題目 研究者經參閱相關文獻以及豐富的實務經驗,並與指導教授經過反 覆的討論後,進而確定了本研究主題「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 現之探討」。 二、界定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欲瞭解之研究對象為任教於臺北市、新北市體適能工作. 52.

(53) 室中擔任私人教練之專職及兼職教練。 三、文獻蒐集與分析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研究者開始針對「私人教練」、「專業能力」 以及「有效教學表現」等文獻進行蒐集、閱讀與分析,進而建立本研究 架構之理論基礎。 四、選用研究工具 研究者茲根據本研究理論基礎,藉以選用適合本研究的問卷作為研 究工具,並進一步整合本研究問卷初稿,本研究問卷之編製過程,首先 以文獻探討所得有關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其有效教學表現因素做為設題 之基礎,綜合分析後,完成問卷初稿。另外再輔以10位私人教練的訪問 晤談,其後,乃進一步委請專家學者,分別就問卷初稿各問項內容加以 審視,並提供修正意見,分別就題項適切性、題意表達文字敘述的完整 性,據以編製「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量表」之預試問卷。 五、研究問卷發放與回收 完成預試問卷後,針對研究對象寄發正式問卷,敦請體能工作室私人 教練共200位,填寫「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量表」;預試樣 本於2013年10月施測。正式樣本以2014年6月任教於臺北市、新北市體適 能工作室私人教練發放200份,附上回郵信封或請私人教練放入信封黏貼 後交給所屬體適能工作室。回收後加以資料分析、彙整出結果,最後提 53.

(54) 出結論與建議。研究流程如圖3-1研究流程所示。 確定研究主題. 界定研究範圍. 相關文獻探討. 問卷設計與分析方 法. 問卷發放與回收. 實證分析. 結論與建議. 圖 3-1 研究流程. 第四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以性別、年齡及教育背景、教學年資為背景變項,探討私人 教練之自覺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的關係。因此,依據本研究的目的, 54.

(55) 提出本研究之架構如圖3-2研究架構所示。 專業能力 私人教練背景變項 1. 專業態度 1.性別. 2. 專業知能. 2.年齡 3.教育背景 4.教學年資. 有效教學表現 1. 教學態度 2. 教學計劃. 圖3-2 研究架構. 第五節 資料處理統計方法. 本研究問卷回收後,先剔除無效問卷問,將資料輸入電腦,以IBM SPSS 20.0 for Window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分析。所有統計考驗之顯著 水準均訂為α= .05。本研究採用以下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一、 內部一致性考驗 Cronbach’s α統計方法進行信度分析,用以檢測問卷各項問題的內部 一致性。 二、. 描述統計 (Descriptive Analysis) 55.

(56) 以描述統計(包括百分比分布及次數分配)了解私人教練之教練之性 別、年齡、教育背景及教學年資之情形。 三、 推論統計(Inferential statistics) (一)以皮爾森積差相關方法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關聯性。 (二)以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t-test)分析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 有效教學表現在性別方面的差異情形。 (三)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0ne-way ANOVA)分別探討年齡(4組)、教育 背景(6組)、教學年資(3組)對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之影響。. 56.

(5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節共分五節,第一節基本統計分析、第二節以皮爾森積差相關方 法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私人教練 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關聯性、第三節以獨立樣本t檢定 (Independent t-test)分析私人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在性別方 面的差異情形、第四節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0ne-way ANOVA)分別探討年 齡(4組)、教育背景(6組)、教學年資(3組)對教練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 現之影響,第五節為本章小結,茲依序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統計分析. 本研究之受試對象為為任教於臺北市、新北市體適能工作室中擔任私 人教練。第一部分的私人教練資料中,男性教練共100位,女性教練共100 位,研究對象中的男性教練與女性教練比例相等。在年齡部分,主要集 中在30歲以下年齡層,所佔比例為62%,平均年齡40歲以下。在教育背景 方面,教育背景為體育科系畢業高達76%,而非體育科系畢業則為24%。 在教學年資方面,主要集中於5年,所佔比例為62%,平均教學年資為10 57.

(58) 年以下。私人教練基本資料分析表如表4-1所示。 表4-1 私人教練基本資料分析表(單位:%) 性別 男. 50. 女. 50. 年齡 30 含以下 31-40 41-50 51 含以上. 教育背景 62. 高中畢. 8. 26 6 6. 大學體育相關科系. 56 14 20 0 2. 非大學體育相關科系 碩博體育相關科系 非碩博體育相關科系 其他. 教學年資 5年 62 6-10 年 11-15 年. 28 10. 第二節以皮爾森積差相關方法分析私人教練專業能力與有效 教學表現之關聯性. 本研究首先將研究對象之自覺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各構面 之平均數及標準差詳列於表4-2。私人教練自覺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 之相關,進一步發現,自覺專業能力各構面亦即「專業態度」、「專業 知能」與有效教學表現各構面「教學態度」、「教學計劃」亦達顯著正 相關由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得知,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間達顯著 正相關,列表於4-3。 本研究結果符合假說一私人教練自覺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達顯 著正相關,表示私人教練認為,本身所具備的專業能力愈高有效教學表 現亦愈良好,也較能掌控課堂上的情形並採取適合的教學策略,隨時調 58.

(59) 整改變教學內容與步調,引導學員很快進入優良的學習環境,且私人教 練專業能力愈高較能依學員年齡不同來擬定教學計畫,並做好課前的準 備,用敬業的態度及活絡課堂氣氛讓學員喜愛並能隨時注意學員學習狀 態,修正自身課程難易度與上課方式,培養學員運動習慣。 表4-2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中各構面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M 4.27 4.33 4.15 4.30. 專業態度 專業知能 教學態度 教學計劃. 專業能力 有效教學表現. SD .39 .50 .49 .50. 表4-3專業能力與有效教學表現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專業能力. 專業態度 教學態度 專業知能 教學計畫. 有效教學表現. 專業態度. 教學態度. 專業知能. 教學計畫. 1. .658** 1. .807** .446** 1. .733** .600** ** .689 1. .. **表p <.05. 第三節以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t-test)分析私人教練專 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在性別方面的差異情形. 研究結果發現專業能力在不同性別之私人教練在「專業態度」 、 「專 業知能」無顯著差異(p >.05)。表示男性及女性教師在「專業態度」、 59.

(60) 「專業知能」的得分沒有不同。然而以平均數來看,男性教師不論在「專 業態度」、「專業知能」構面上得分接近女性教師。本研究結果未能符 合假說2私人教練自覺專業能力達性別差異。而在有效教學表現部分, 不同性別之私人教練在「教學態度」方面達顯著差異(p <.05)。男性 教師在「教學態度」構面上得分皆高於女性教師。本研究結果能符合假 說2私人教練有效教學表現達性別差異。 其研究結果與呂坤岳(2010);陳律盛、侯銀華、王建畯(2006); 賴淑娟(2010);蔡英姝(2002)研究一致。可能是私人教練大多為體 育相關科系畢業,其在職前所受之訓練皆應用於實際教學過程中,因此 不論是男、女教練在專業能力上皆達到一定程度。但研究者認為,目前 業界從事教練工作一職工作,男性教練還是比女性教練居多,所以在有 效教學表現部分男性教練較能帶領學員參與活動的技巧與親自示範的能 力優於女性教練。自覺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在不同性別之差異如表 4-4所示。 表4-4自覺專業能力及有效教學表現在不同性別之t檢定摘要表 構面 專業能力 有效教學表現. 專業態度 專業知能 教學態度 教學計畫. 男. 女. t. 4.30(.39) 4.36(.48) 4.24(.46) 4.36(.51). 4.26(.39) 4.30(.53) 4.06(.51) 4.25(.50). .80 .84 2.57* 1.57. 註 1:*表 p <.05 註 2:括號內數字為標準差. 第四節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0ne-way ANOVA)分別探討年齡 60.

(61) (4組)、教育背景(6組)、教學年資(3組)對練專業能力及 有效教學表現之影響 一、以0ne-way ANOVA探討各背景變項對專業能力之影響 1.由研究結果指出,私人教練在「專業態度」與「專業知能」之構 面得分與年齡皆有影響(p < .05)。由圖表得知,年齡層31~40歲組>30歲 (含)以下組>51歲(含)以上組>41~50歲組。落於31-40歲組在專業態 度與專業知能之平均數高於其他三組。 其原因可能在31-40歲年齡層之私人教練,各方面的能力與技能趨於 穩定及成熟,在自我要求上展現最佳的敬業態度。自覺專業能力與年齡 分析表如表4-5所示。 表4-5年齡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構面 30 歲(含)以下 專業態度 4.27(.42) 專業知能 4.26(.50) 註1: *表p <.05 註2:括號內數字為標準差. 31~40 歲 4.44(.31) 4.56(.47). 41~50 歲 3.98(.14) 4.30(.30). 51 歲(含)以上 4.02(.27) 4.20(.56). F 7.68* 5.15*. 2.由研究結果得知,私人教練教育背景對「專業態度」(p >.05)沒有 影響。研究與柯政良(2003)不同教育背景的運動指導員在專業態度,並 無差異。而在私人教練教育背景「專業知能」呈現(p < .05)有影響。 由圖表得知,在專業知能構面上,碩博體育相關科系畢組>大學體育相關 系所畢組>非大學體育相關系所畢組>高中畢組>其他組>非碩博體育相關 61.

(62) 科系畢組。落於碩博體育相關科系畢在專業知能之平均數數優於其他五 組。 研究者認為教學品質及教練在教學上專業成長,專業態度與敬業 是必需的,所以經過體育學術提升,在體育上的知能專業相對成長。 自覺專業能力與不同教育背景分析表,如表4-6所示。 表4-6不同教育背景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構面. 高中畢. 大學體育相 關系所畢. 專業態度 4.19(.28) 4.34(.41) 專業知能 4.10(.72) 4.36(.41) 註1: *表p <.05 註2:括號內數字為標準差. 非大學體育相 關系所畢. 碩博體育相 關科系畢. 非碩博體育 相關科系畢. 其他. F. 4.17(.50). 4.23(.25). 0. 4.05(0). 1.99. 4.21(.57). 4.47(.42). 0. 3.90(0). 2.93*. 3. 由結果指出,私人教練在不同教學年資之專業能力能「專業態度」與 「專業知能」構面,皆顯示有影響 (p <.05)。6~10年組> 5年(含)以 下組>11~15年(含)以上。落於6~10年組在專業態度與專業知能之平均 數高於其他二組。探究其原因為6-10年教學年資之私人教練隨著教學 年資越久比較瞭解學員學習狀況及運用不同教學法以展現教學技巧及 熱誠的服務態度。自覺專業能力與教學年資分析表,如表4-7所示。. 62.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第 2 頁,共 3 頁 2充分發揮專業精神及教育愛,具有端正教育風氣之 特殊事蹟。 3於專業領域有創新、顯著發展或在教育崗位上有特 殊貢獻。 4對執行教育政策成績卓著。 3、消極條件,具有下列情形之ㄧ者,不得推薦: 1體罰學生經查屬實。 2參加校內外不當補習經查屬實。 3具有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各款所定情事之ㄧ。

四、合併罹病症的評估工具介紹 同一個個體身上同時存在二種以上的疾病、病患或病況之合併罹 患情形,並不容易完整描述或掌握,且常被低估,故需要透過一些以 指數化或群集型態的量化工具來輔助描述,以善加闡述、掌握與涵 蓋。早在1974 年Feinstein等人為避免多重慢性病可能為威脅內在效 度的干擾因素(confounder)或影響研究內、外在效度的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