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一节 映射与函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第一节 映射与函数"

Copied!
31
0
0

Teks penuh

(1)

第一章

分析基础

函数 极限 连续

—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

— 研究桥梁

函数与极限

(2)

第一章

二、映射 三、函数 一、集合

第一节

映射与函数

(3)

元素 a 属于集合 M , 记作 元素 a 不属于集合 M , 记 作

一、 集合

1. 定义及表示法

定义 1. 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称为集合 . 组成集合的事物称为元素 .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 , 记作  . M

a( aM ) . .

M a

: M 为数集

M表示 * M 中排除 0 的集 ;

M表示 M 中排除 0 与负数的集 .

简称集 简称元

(4)

表示法:

(1) 列举法

: 按某种方式列出集合中的全体元素 . 例 : 有限集合 A

a1 , a2 ,, an

 

ai in1

自然数集 N

0, 1, 2 ,, n,

 

n (2) 描述法:M

x x 所具有的特征

: 整数集合Z

x x N 或  x N

有理数集 q p



 

Q p Z, q N, p q 互 实数集合 R

x x 为有理数或无理数

开区间 ( a , b )

x a x b

闭区间 [ a , b ]

x a x b



(5)

)

(

a  

a

) ,

( a x

U  

) ,

[ a bx axb

] ,

( a bx axb 无限区间 [ a , )

x a x

] ,

( bx xb

) ,

(    x xR

点的  邻域

a

) ,

( a x

U   a   xa 

x

xa  

x a 0

其中 , a 称为邻域中心 , 称为邻域半径

.

半开区间

去心  邻域

左  邻域 : (a  , a), 右  邻域 :(a , a  ).

(6)

B 的子集 , 或称 B 包含 A ,

2. 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运算

定义 2 . 则称 A

. B A  若AB BA , 则称 AB 相等

,

. B A  例如 , NZ ZQ QR

显然有下列关系 :

; )

1

( AA AA; B

A  )

2

( 且 BC AC

, ,

A

xA xB, 设有集合 A, B,

记作 记作

必有

(7)

O y

x

A c

BA

B

定义 3 . 给定两个集合 A, B,

并集 A B

x xA

交集 A B

x x A x B

差集 A \ B

x xA x B

定义下列运算 :

A B A B

余集 BAcA \ B (其中BA)

直积 A B

(x, y) xA , yB

特例 : RR R2

为平面上的全体点集

A B A \

B

B A

B A

B x  或

(8)

二、 映射

某校学生的集合 学号的集合 按一定规则查号

某班学生的集合 某教室座位 按一定规则入座 的集合

引例 1.

(9)

引例 2. yx  sin x

R

x yR

引例 3.

O x

y

1

Q P

( , ) 2 2 1

x y x y C

(0, ) 1 1

y y

Y

( 点集 )

( 点集 )

C P

 点

y 轴投影

投影点 QY

x y  sin

x y

O x

y

x1 x2

x x

y   sin

(10)

定义 4.X , Y 是两个非空集合 ,若存在一个对应规 则 f , 使得 xX , 有唯一确定的 yY 与之对应 ,则称 f 为从 XY 的映射记作, f : XY.

元素 y 称为元素 x 在映射 f 下的像记作, yf (x).

元素 x 称为元素 y 在映射 f 下的原像 . 集合 X 称为映射 f 的定义域 ;

Y 的子集 Rff (X ) 

f (x) x X

称为 f 的 值域 . 注意 1) : 映射的三要素— 定义域 , 对应规则 , 值域 . 2) 元素 x 的像 y 是唯一的 , 但 y 的原像不一定唯一 .

X x f y Y

(11)

对映射 f : XY

f (X )  Y, 则称 f 为满射 ;

X f Y f (X ) 若x1 , x2X , x1x2 ,

) (

)

(x1 f x2

f

则称 f 为单射 ;

f 既是满射又是单射则称 , f 为双射 或一一映射 .

X Y

) (X f

f

引例 2, 3

引例 2

引例 2

(12)

1. 三角形  (三角形集合)

海伦公式 b

c

a 面积 S

 (0, )

2. 如图所示 , S

x y

O

y ex

x

) ,

0

[  

x

对应阴影部分的面积 S [0, )

则在数集 [0,  )自身之间定义了一种映射 ( 满射 ) 3. 如图所示 ,

x y

O

) , (x y r

cos r

x

 sin r

y

) 2

,

(x yR π) f

2 , 0 [ ) ,

0 [ )

,

(r     

 : f

则有

( 满射 )

( 满射 )

(13)

X ( 数集 或点集 ) 说明 :

在不同数学分支中有不同的惯用 X (≠  ) f Y ( 数集 )

f 称为 X 上的泛函 X (≠  ) f X

f 称为 X 上的变换 f R

f 称为定义在 X 上的函数 映射又称为算子 .

名称 . 例如 ,

(14)

定义域

三、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定义 5. 设数集DR , 则称映射 f : DR 为定义在 D 上的函数 ,记为

D x

x f

y  ( ), 

称为值域 函数图形 :

(x , y)

Cyf (x) , xD )

(D f

D

自变量 因变量

x y

) ] , [

(aDxa b b y

O

y y f x x D

D f

Rf  ( )   ( ), 

(15)

D x

f yRff (D) 

y yf (x), xD

( 对应规则 ) ( 值域 ) ( 定义域 )

例如 , 反正弦主值yf (x)  arcsin x ,

] 1 , [1

D f (D)  [ 2π , 2π ]

• 定义域

• 对应规律的表示方法 :解析法图像法列表法

使表达式或实际问题有意义的自变量集合 .

定义域 值域



 

x x

f ( ) 又如 , 绝对值函数

x y

O

x y

0 , xx

0

, 

x x 定义域 DR

值 域 f (D)  [0 ,  )

对无实际背景的函数 , 书写时可以省略定义域 . 对实际问题 , 书写函数时必须写出定义域;

O y

2

1

1

x

2

(16)

4. 已知函数



 

 1 , 1

1 0

, ) 2

( x x

x x x

f y

:

) ( 12

ff ( 1t ). 写出 f (x) 的定义域及值域 , 并求

f (x) 的定义域 D  [0,  ) 值域 f (D)  [0,  )

21 21) 2

( 

f  2

 ) ( 1t f

1 0  t  1 ,

1 t

1 , t

2 t

x y

O

x y 2

x y 1

1

(17)

2. 函数的几种特性

设函数 yf (x) , xD , 且有区间 ID .

(1) 有界性

, D x

 M  0, 使 f (x)  M , f (x) ,

I x

 M  0, 使 f (x)  M , f (x) 说明 : 还可定义有上界、有下界、无界

.(2) 单调性

为有界函数 . 在 I 上有界 .

, D

x

使

若对任意正数 M , 均存在 f (x)  M ,

则称 f ( x ) 无界 .

称 为有上界 称 为有下界 ,

) (

, f xM

), ( , Mf x

1 2时,

2

1, x I, x x

x  

, ) (

)

(x1 f x2

f

f (x) I 上的 ,

) (

)

(x1 f x2

f

若 称 f (x) I

单调增函数 ;

单调减函数 .

x1 x2 x y

O

( P11 )

(18)

(3) 奇偶性 , D x

且有xD,

f (x)  f (x), 则称 f (x) 为偶函数f (x)   f (x);,则称 f (x) 为奇函数 说明 : .

) (x

f x = 0 有定 义 , f (0)  0. )

(x

f 为奇函数时 ,

x y

O x

x

则当 必有

例如 ,

2 e ) e

(x x x

f

y   

x

 ch

偶函数

x y

O

ex

x

e

x y  ch 双曲余弦

(19)

又如

, 奇函数

x

 sh 双曲正弦

再如 ,

x y x

ch

 sh 奇函数

x

 th 双曲正切

说明 : 给定 f (x), x (l, l)

则 2

) (

) ( 2

) (

) ) (

( f x f x f x f x

x

f      

偶函数 奇函数

O y

x 1

1

x y  th

x y

O ex

x

e y  sh x

2 e ) e

(x x x

f

y   

x x

x x

 

e e

e e

(20)

(4) 周期性

, 0 ,  

x D l xlD, )

( )

( x l f x

f  

则称 f (x)为周期函数 ,

π π x

O

π

2 π

y

2

l 为周期( 一般指最小正周期 ).

周期为  周期为 2π: 周期函数不一定存在最小正周期

例如. , 常量函数f (x)  C

狄利克雷函数 f (x)  x 为有理数

x 为无理数

, 1

, 0

t

) (t f

π

π 2

π

2π O

(21)

3. 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1) 反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若函数 f : Df (D) 为单射 , 则存在一新映射

习惯上 , yf (x), xD 的反函数记成 )

( ,

)

1(x x f D f

y

称此映射 f 1 f 的反函数 .

, 其反函

数 ( 减 ) ( 减 )

1) yf (x) 单调递

, )

1(x 存在 f

y 且也单调递增

性质 :

, )

(

1 : f D D

f  使 yf (D), f 1(y)  x, 其中f (x)  y,

(22)

2) 函数yf (x) 与其反函数 )

1(x f

y 的图形关于直线 x

y对称 . 例如 ,

) ,

( ,

e    

x

y x

对数函数 y  ln x , x ( 0,  ) 互为反函数 , 它们都单调递增 , 其图形关于直线 yx 对称 .

指数函数

x y

O

) (x f y

)

1(x f

y

x y  )

, (b a Q

) , (a b P

(23)

Rg

(2) 复合函数

Df

u u

f

y  ( ), 

, ),

(x x D

g

u   且 RgD fyf [g(x)] , xD

设有函数链

称为由① , ② 确定的复合函数 ,

u 称为中间变量 . 注意 : 构成复合函数的条件 RgD f 不可少 .

例如 , 函数链

: y  arcsinu , u cos x,

, cos arcsin x

y

xR

但可定义复合函数 1 x2

u   时 , 虽不能在自然域 R 下构成复合函数 , 可定义复合函数

] 1 , 1 [ ,

) 1

arcsin(  2  

x x

y 当改

D g

D f

f y

x u

(24)

两个以上函数也可构成复合函数 .例如 , 0

, 

u u y

可定义复合函数 : 2 , cot x

yx (2k π , (2k 1) π ], kZ

2 0 cot 2 ,

π π

π  2   x

x k

k

) ,

2 ,

1 ,

0 (

π ,

cot     

v v k k u

) ,

(

2,    

x x v

约定 : 为简单计 , 书写复合函数时不一定写出其定义域 , 默认对应的函数链顺次满足构成复合函数的条件 .

(25)

4. 初等函数

(1) 基本初等函数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

(2) 初等函数

由常数及基本初等函数

否则称为非初等函数 .

例如 , yx2 ,



 

y x , x  0 0

, 

x x

并可用一个式子表示的函数 ,

经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和复合步 骤所构成 , 称为初等函数 .

可表为 故为初等函数 .

又如 , 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也是初等函数 .

( 自学 , P17 – P20 )

(26)

非初等函数举例 : 符号函数

x y sgn

x > 0

, 1

x = 0

, 0

x < 0

,

1 x

y O

1

1 取整函数

] [x

y   n , nxn 1, nZ

x y

O 4

1

2

3 1 2

(27)

设函数 , 1 ,

1 ,

1 ) 3

( 

 

x x

x x x

f



  )]

( [ f x

f 3 f (x) 1, f (x) 1

x 换为 f (x)

1 )

( ,

)

(x f x

f

 0 x

0 ,

4

9x x

1 )

1 3

(

3 x  

1 0

, 1

3x   x

1

, x

x5

. f [ f (x)].

:

(28)

6. y的反函数及其定义域 .: 1 x  0 ,yx2

x   y , y (0,1] 1

0  x

当 时 ,y  ln x

x  e y , y ( , 0] 2

1 x

当 时 ,y  2ex1

x 1 ln 2y , y ( 2, 2e] 反函数 y   x , x (0,1]

] 0 , (

,

ex x   

] e 2 , 2 ( ,

ln

1 x x

定义域为

] e 2 , 2 ( ]

1 ,

(  

2 1

, e

2

1 0

,

ln

0 1

,

1 2

 

x

x x

x x

x

2

1 2 e

2

1

1

, ] 1 , 0

(

, ] 0 , ( 

, ] e 2 , 2

(

y

O x

(29)

内容小结

1. 集合及映射的概念

定义域 对应规律 3. 函数的特性 有界性 , 单调性 ,

奇偶性 , 周期性 4. 初等函数的结构

作业

P21 4

(5),(8) ,(10);

6; 8; 9;

13

;

16; 17; 18

2. 函数的定义及函数的二要素

(30)

备用题

0 )

0

( 

f a f (x)  b f (1x)  cx , ,

b

a证明 f (x)

:t1x , x 1t , a f (1t )  b f (t)  ct

x

x c

f b x

f

a ( )  ( 1 ) 

x c x

f b f

a ( 1x )  ( )  消去 f (1x),

 

( 0)

)

( 2 2  

  x

x x a

a b b

x c f

), ( )

( x f x

f   

显然 又 f (0)  0, 故 f (x)

 0

x 其中

a, b, c 为常数 , 且 为奇函数 .

为奇函数 . 1.

(31)

2 . 设函数 yf (x) , x ( ,  ) 的图形与 xa , 均对称 , 求证 yf (x) 是周期函数 .

) (a b b

y  

:

 ) (a x f

) (x

f 的对称性知 ), (a x

ff (bx)  f (bx) 于是 f (x)  f

a (x a)

a (x a)

f  

  f (2ax)

b (2a x b)

f   

b (2a x b)

f   

x 2(b a)

f  

f (x)是周期函数 , 周期为 T  2(ba)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日悟集 中沸座 本 次 日悟 集 中沸 座 的対 象力対 日悟基本不会外 国人 。 毎天6小吋,力期一周,学コ 日悟初象 内容 。沸姉是佐賀大 学的老りT。 単in3是学 コ 日悟 的重 要 基砧,有逮今基砧 的活,オ会 有使用 日悟 的 自信及原望 。而 且対 今后 日悟 的学 コ也会起 到彼好 的数果 。 男外,本沸座 中,逐要学 コ在 佐 賀生 活 所

.集合場 集合場 集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