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4商品處理作業 一、 商品知識的建立
(一) 商品管理:現代的零售業者多有效利用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POS)、或電 子訂貨系統(EOS)來進行商品管理工作,以有效提升營運的績效。
(二) 產品生命週期(Product Life Cycle,PLC) 產品生命週期是指商品從導入市場 至沒落退出市場的整個過程,大至可分為四個階段。
表1 產品生命週期與說明 產品生命週期 說
明
導入期
(1) 商品剛上市,銷售量成長較緩慢的時期
(2) 此段為測試市場的接受度,故生產與行銷成本都較高,利 潤較低,甚至出現虧損(利潤為負)
(3) 此時期的策略多為提高商品價格或多做廣告刺激消費需求 成長期
(1) 商品逐漸被顧客所接受,銷售量及利潤迅速上升的時期 (2) 此時銷售策略為稍微調降售價,商品大量鋪貨上架,搶佔
市場佔有率
成熟期
(1) 商品已為大多數的顧客所接受,銷售量成長呈現緩和而穩 定狀態的時期
(2) 商品的價格因市場競爭者眾多而下降,因而必須採取搭配 銷售或改良產品的銷售策略
衰退期
(1) 銷售量急遽下降,失去商品吸引力或被其他商品取代其地 位的時期
(2) 必須考慮將商品下架,避免浪費成本的支出及商店陳列空 間
1
(三) 商品分類:
1.依使用時間分類
種類 產品特性 舉例
耐久品
1. 耐用程度較高,可多次使用
2. 商品售價上必須有較多的利潤來支持商品銷售後之售後服 務及保證
家電、汽車
非耐久品 1. 商品消耗快,消費者需要經常購買使用
2. 必須壓低售價以利消費者多次購買,因此商品的利潤較低 衛生紙、糖 2. 依購買次數分類
意義 產品特性 物品舉例
便利品
1. 消費者不會特別去比 較商品的價格品質、
功能
2. 品牌忠誠度較低
1. 購買次數多、單次數量少 2. 商品價格較低,隨處可見
衛生紙、牙 膏 、 原子 筆
選購品 消費者會主動去比較各產品的 價格、品質、功能
價格較便利品高, 屬經常性購 買
電扇、沙發
特殊品
1. 消費者會花較多的時 間去比較及尋找 2. 品牌忠誠度較高
1. 購買次數較少 2. 價格通常較昂貴
香奈兒、LV 包包
冷門品 消費者目前不知道,或知道目 前卻還不考慮購買的商品
購買次數最少 墓碑
(四)商品訂價
對零售業者而言,訂價是影響營運績效的重要策略,零售業者必須瞭解消費者對商品的評價,
及依據商品的成本來訂定『價格』,以使其獲得最大利潤。其方法有許多種,簡述如下:
1. 競爭導向:零售業者以競爭者為對象的訂價方法。
例如:追隨領袖訂價法(訂價同市場領袖)、競標訂價法(工程招標)、習慣性訂價法(報 紙訂價通常訂於10元或15元)等。
2.需求導向:零售業者從消費者需求的觀點出發,藉由商品價格的訂定,來建立商品在消費 者心理的地位。
例如:奇數訂價法(非整數的價格99元)、心理折扣訂價法(先提高商品價格再打折)、
炫耀訂價法(高價位即是高品質的心態,如LV)。
3. 成本導向:零售業者以進貨成本為考慮重點的訂價方法。
例如:成本加成訂價法(進貨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邊際成本訂價法、投資報酬率法。
2
二、 商品進貨、驗收、退貨之作業 (一) 商品進貨作業
(二) 商品驗收作業:零售業者於廠商送貨到店時,所執行之驗貨作業程序如下:
1.確認訂貨單與進貨單的商品品項、數量、規格是否符合,確實盤點進貨商品數量。
2.仔細檢查商品品質、外觀標示是否無誤。
3.若商品驗收無誤,應於進貨單上簽名或蓋章以示負責,並收取發票。
(三) 商品退貨作業:零售業者做好退貨才能避免損失,其所進行之退貨作業程序如下:
1.首先應查明商品退貨的對象,並確實填寫退貨單的商品品項及數量。
2.主動聯絡廠商來店收貨的地點及時間。
3.待廠商收貨、驗收無誤後,最後才進行退款手續。
三、 商品理貨與報廢程序處理
(一) 商品理貨:商品理貨是指商品訂購後,零售業者所進行的進貨、點收、移庫、陳列、退 貨等處理工作。
(二) 商品報廢程序處理:零售業者每天皆會檢視店內各項商品的保存期限,並即將超過保存 期限的商品進行報廢。
四、 商品補貨 (一) 補貨原則
1.商品先進先出:越早進貨的商品,應優先賣出 2.利用購物籃重點商品補貨
3.重視衛生,應保持商品及貨架的清潔 4. 商品正面朝外
(二) 補貨時機
1.交班前後:零售業者會要求員工在下班前將完整的賣場(包含:賣場清潔、商品陳列必須 將排面拉齊,及商品的充足)交給下一位接班的員工。
2. 熱門商品缺少時:熱門商品缺貨時必須即時補貨,以避免顧客上門時找不到商品,而失去 銷售機會。
3. 營運離峰時段顧客較少時:由於現今的零售業者所販售的商品種類及數量繁多,若於營 運尖峰時段進行補貨工作,將會造成賣場動線的阻塞,甚至不利消費者購物。
五、商品陳列
(一)意義:商品販售為零售業者營運獲利的主要核心,而現今零售店內商品種類繁多,基於 人力成本的控制及工作的調配,零售業者無法在每一項商品附近配置銷售人員進行銷售活動,
3
物流 中 心
廠 商
訂貨
配送貨
零售 業 者
驗收標價上架銷售
因此必須透過商品陳列,發揮商品魅力,進而引發消費者購買的慾望。
(二) 商品陳列的目的 1.刺激消費者購買的慾望 2.提高商品銷售量
3.使商品易找、易看、易取 (三) 商品陳列的方式
1.貨架陳列
2.落地陳列
3.櫃檯陳列
4.掛條陳列
5.廣告 DM與多媒體方式陳列
(四) 商品陳列的高度與寬度:黃金視覺區商品陳列高度:80cm~170cm 寬度:100cm 左右 會由上而下逐漸縮小。
(五) 商品排面的陳列與整理
1.商品的排面是指商品擺放在貨架上的組合與排列,通常為該貨架所有商品的門面,故在排 面位子上的商品陳列必須要考量其商品包裝顏色,在擺放時力求整齊劃一,色彩鮮明,以引 起消費者的購買慾,使商品的銷售量增加。
2.排面由上到下的陳列原則是─商品體積小到大陳列,排面方向由左而右的陳列原則是─商 品顏色由淺而深陳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