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開啟平價時尚的大門
Open the door to fast fashion
指導教授:蔡淑梨 院長織品碩二 林虹華
405065051
胡文玲 405065116 廖詠彬 405065142 陳婷惠 405065180 宋知靜 405065207 劉奕滸 405065221 許婷涵 405065269
Door 1- door to face the truth
if you shut the door to all errors, truth will be shut out
• 市中心百貨è中產階級消失è平價連鎖型百貨出現è平價品牌產生
消費型態改變
• 消費者僅在意衣服售價,不把服務品質,進貨數量或商品品質列入考量。
衣服價格決定一切
• 開箱文流行主因: 用很少錢可以買一大堆衣服。
• 誤會開箱文是炫富。
開箱文影片的堆波助瀾
• 愛好生產量大及簡約款式,往低廉勞工國家走。產業外移,中產階級消失。
平價時尚對成衣業影響
• 來自亞洲的低價紡織品,如洪水淹沒了美國,配額制度造就了海外大規模 成衣廠,品牌也與生產分道揚鑣。
零售業追求低價結果
Door 2- door to recognize the truth
哎呀,你跟我好像,
來自同一個工廠?難道我們 跟我長一樣的每天可以產出百 萬個呢!而且我的價格才你十 分之一。不過下周可能我就不 見了吧,輪到我姊妹上場啦!
昂貴時尚與平價成衣
的友誼
Door 3- door to memorize the beauty in the past.
•
裁縫工作不等於血汗工廠。•
縫製衣服從悲慘到喜悅都有,取決 工時長短,成果及報酬。•
60年代是美國成衣業最有保障時期,被稱為“會員制市場。
*血汗工廠始作俑者
*全球化影響
*美國成衣工會式微
*品牌商與生產者脫鉤。
Past Now
孟加拉血汗工廠
Door 4- door to enter another USA
• 中國與平價時尚的盡頭
The Exit
Congratulate, you already knew the truth, you may feel free to leave via Exit 1 or 2.Exit 1-
趨勢只為了創造利潤
的把戲•
慎選衣著『slow clothes』,量產衣就像速食。•
一種生活方式—歐文斯的部落格: ReFashionista。•
資源回收再利用—貝雷克特的店& 二手衣交換活動: The Swapaholics.•
Bright Young Things 是一個創造多穿搭,多功能衣物的品牌。舊衣改造 一款創立多Look
The Exit
Congratulate, you already knew the truth, you may feel free to leave via Exit 1 or 2.Exit 2- 平價時尚還有 未來?
• 大規模企業要移回美國本土尚有困難。
• 美國仍有血汗工廠的問題。
• 穆迪研究機構顯示: 美國人願意多花百分之一的價格購買服飾,
可創造二十萬個就業機會。
• 平價時尚愛好者,可學會精挑細選,品質高點擺脫血拚心態,
將看見自己更有內涵。
• 開始注重在地精神。
• 回聲公園獨立消費合作社(EPIC)的開幕。
• 慎選衣著的概念要成功的方法。
• 設計學校、紡織品供應商開始響應環保布料。
• 在地生產重新開始興盛是有原因的。
YES
BUT
What’s our next action?
客觀思考,平價時尚是否也有功勞?
消費者
生產者
社會觀
• 不再是有錢人特權。
• 舒適的環境方便抵達。
• 款式選擇多元,風格多變。
• SPA模式的優化供應鏈。
• 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 量產,創造規模經濟。
• 因大量生產而給予落後國家工作機會。
從快時尚看M型社會?
全球各地均有類似模式,平價時尚的獲利來自於低價與大量的銷售。
中小企業被併吞
è
中產階級消失è
大者恆大低於道德標準的廉價勞力區
è
勞動力外移è
勞力密集消失è
失業率上升è
中產階級淪為中低下階層。l 為了低價
l 為了量大資本大
4 不要急著把工業產業往外推,留住製造業的潛在策略 價值(哈佛商業評論)。
如何打擊時尚產業M型化
企業升級
• 投入研發創新、自創在地化或特色化品牌。
1
2 3
個人升級 教育提升、專才提升,知識為中心。
產銷合一、創立需求導向
增加顧客對於產品的主導性,少量客製化,借助工業
4.0。
平價時尚與永續經營共存的方法
• 培養消費者接受以足夠支付生活工資的服飾價格
提高服飾特質,減少無謂購買。
宣傳服裝技術與布料知識。
• 名人.設計與副牌效益
平價時尚與永續經營共存的方法
• 企業與政府聯手
政府鼓勵在地化生產。
打擊血汗工廠。
無毒生產,綠色標誌商品。
公平貿易。
H&M環保系列
平價時尚與永續經營共存的方法
• 從法規下手
環保認證: Oeko-Tex100+, Bluesign, Eco-Label 。 無法回收產品進行課稅,降低生產者使用率。
追隨歐盟腳步制定如類似「REACh」的法規。
• 民間社會團體
推動二手市集活動,減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