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
然普遍有預感今年的試題可能不像去年那麼的容易作答,但從學生們回到休息區 時的表情及談話內容,隱約的透露出已被今年的數學學測試題嚇到了,尤其大家談 論的都是多選題的不確定性,當時由於沒有看到題目,還不能感受到學生們的 心情,直到當晚筆者親自做了整份試題,深深的體會到今年的題目真的不簡單,雖然對於前百 分之一的學生可能影響不大,五標也可能沒變,但對於中段學生而言,確實難了些!對於那些 不放棄數學,還想努力在數學這個科目獲得一些成就的同學而言,的確是一個打擊!這份試題各冊的分配平均,配分與去年完全相同。去年的試題中有幾道題目,觀念清楚的同 學都會有更快更好的做法,這是對程度好的同學一種報酬,今年這些題目似乎少了。
一、各冊配分情形:
冊別 單 元
題型
配分 合計 單選題 多選
題 選填題 第一
冊
數與式 0
20
多項式函數 8 C 10
指數、對數函數 2 E 10
第二 冊
數列與級數 A 5
排列、組合 7 12 10 30
機 率 F 5
數據分析 1,5 10
第三 冊
三 角 6 11 10
25
直線與圓 9 5
平面向量 B,G 10
第四 冊
空間向量 13 5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4 10 10 25
矩 陣 D 5
二次曲線 3 5
前 言
數學考科 10 學測試題關鍵解析
6
年
二、試題題型、特色分析:
1. 就題目難度而言,選填題是拿分的地方,多選題最難,而單選題介於中間。不過,單選1的
選項(4)題意容易讓同學誤解,有些同學在這一道題就卡了一些時間,有點可惜!也打亂了 整個作答的思緒,所以題目順序的編排讓同學們作答起來不是那麼的順手。
(1) 排列、組合出現了兩道試題,不過命題方向也與去年相同,並不是典型的P或C的公式,
強調的是分類的概念,中等程度的同學要得分並不容易!
(2) 多選題9答案只有1個,已經很多年沒有只有一個正確選項的多選題出現了,對於身處
緊張氣氛的考生而言,要忍住只選這個答案也不容易。
2. 針對今年題目,以下幾題是筆者認為比較特殊的題目,提出與各位先進分享:
(1) 單選4:於空間正立方體的稜線上,求兩質點運動的距離關係。在這道題中,充分的把
坐標化的技巧及參數式的應用結合,不失為一道好題目!
(2) 單選5:「圖形的解讀」一直是數據分析這個單元的重心,本題由「最低溫」與「最高
溫」的關係來求「最高溫」與「溫差」的關係,作散布圖來分析應是比較明確 的方法。在同學學習的過程中,很多人會忽略散布圖的重要性,這道題應可稍 稍喚回大家對散布圖的重視。
(3) 單選6:π到底是180度還是3.1416這個近似值呢?同學們初學弧度量時很多人會有這
樣的疑惑?本題對於觀念不清楚的同學而言,可就大事不妙了!本題另考到餘 弦函數的遞增、減關係的觀念,整題可以區分出同學們的程度差異。
(4) 單選7:善用分類的技巧一直是排列組合考題的一大熱門趨勢。在小明吃麵、飯這道題
中,筆者用正面算法來解題,說真的,清楚的分類這能力對一般程度的同學而 言並不是很容易。而本題亦可用反面作法 (即取捨原理)來解題:全部排法扣 除 (連兩天餐點重複或連兩天麵食),只不過在筆者看來還是一樣不簡單。
(5) 多選8:本題是很多同學困惑的試題,除了筆者提供的解根觀念求交點外,善用y= x、y=x2、y=x3、y=x4等4個基本圖形,也可幫助同學把錯誤的選項刪 除。
(6) 多選11:無縫密鋪凸五邊形這道題中,難度不高,當然正餘弦定理的使用是正統的方 法,不過數據有點雜。如果在解題的過程中由D往直線 AB 作垂線,線段 AB
將可被分割為與兩段,不失為一種巧妙的解法。
(7) 多選12:我想這道題應造成同學很大的困擾,從在休息室中同學討論時沒有人有把握 的眼神便可看出端倪。適當的練習分類技巧來處理這類的問題應是來年同學 們準備學測的方向。
(8) 選填G:這是一道蠻有趣的題目,得解並不難,只要適當的把題目情境放入坐標系中 便
可解決,筆者用到了兩直線的距離公式。另外,也有很多的同學利用相似三角
形觀念 ( 三角函數 ) 也很快的解出答案!這樣的題型似乎較符合學測的精 神!
第壹部分:選擇題
(占 65 分)一、單選題
(占35分)說明︰第1題至第7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記在 答案卡之「選擇(填)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5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 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已知某校老師玩過「寶可夢」的比率為r1,而學生玩過的比率為r2,其中 r1≠r2 。由 下列選項中的資訊,請選出可以判定全校師生玩過「寶可夢」的比率之選項。
(1) 全校老師與學生比率 (2) 全校老師人數 (3) 全校學生人數 (4) 全校師生人數 (5) 全校師生玩過「寶可夢」人數
【答 案】 (1)
【概念中心】能利用加權平均數的觀念找出權數的組成成分。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四章 數據分析
【試題解析】設全校老師有a人,則玩過寶可夢者有 r1a 人;
全校學生有b人,則玩過寶可夢者有 r2b 人
∴ == r1+ r2…
即知道a:b之比率即可判定式為何,
故選 (1) 。
2. 某個手機程式,每次點擊螢幕上的數a後,螢幕上的數會變成a2。當一開始時螢幕上 的數b為正且連續點擊螢幕三次後,螢幕上的數接近 813 。試問實數b最接近下列哪 一個選項?
(1) 1.7 (2) 3 (3) 5.2 (4) 9 (5) 81
【答 案】 (3)
【概念中心】能利用指數律解出未知數。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一冊第三章 指數、對數函數
【試題解析】〔 ( b2 )2 〕2 813
( b2 )4 ( 34 )3 ( b2 )4 ( 33 )4
∴ b2 27 b5.2 故選 (3) 。
試題 詳解與分析
3. 設Γ:-=1為坐標平面上一雙曲線,且其通過第一象限的漸近線為 l 。考慮動點
( t , t2 ),從時間 t =0時出發。當 t >0時,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此動點不會碰到 Γ,也不會碰到 l (2) 此動點會碰到 Γ,但不會碰到 l (3) 此動點會碰到 l ,但不會碰到Γ (4) 此動點會先碰到 Γ,再碰到 l (5) 此動點會先碰到 l ,再碰到Γ
【答 案】 (5)
【概念中心】能作雙曲線之圖形並知動點所在的圖形,來求得兩圖形之相交情形。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四冊第四章 二次曲線
【試題解析】動點P ( t , t2 ) 在拋物線y=x2上,
由右圖可知當P沿著拋物線往右上方 (∵ t>0 )移動時,
先碰到 l 上的A點,再碰到Γ上的B點,故選 (5) 。
4. 在右下圖的正立方體上有兩質點分別自頂點A,C同時出發,各自以等速直線運動分 別向頂點B,D前進,且在1秒後分別同時到達B,D。請選出這段時間兩質點距離 關係的正確選項。
(1) 兩質點的距離固定不變 (2) 兩質點的距離越來越小 (3) 兩質點的距離越來越大 (4) 在秒時兩質點的距離最小 (5) 在秒時兩質點的距離最大
【答 案】 (4)
【概念中心】能利用參數式即是直線上動點觀念,解決兩質點移動時的距離問題。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四冊第二章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試題解析】坐標化如右,設正立方體邊長為1,
則AB上的動點坐標為P ( 1 , t , 0 ),
CD上的動點坐標為Q ( 0 , 1 , t ),
得=
==
∴ 當t=秒時,兩質點有最小距離 故選(4)。
5. 下圖是某城市在2016年的各月最低溫 ( 橫軸 x ) 與最高溫 ( 縱軸 y ) 的散佈圖。
今以溫差 ( 最高溫減最低溫 ) 為橫軸且最高溫為縱軸重新繪製一散佈圖。試依此 選出正確的選項。
(1) 最高溫與溫差為正相關,且它們的相關性比最高溫與最低溫的相關性強 (2) 最高溫與溫差為正相關,且它們的相關性比最高溫與最低溫的相關性弱 (3) 最高溫與溫差為負相關,且它們的相關性比最高溫與最低溫的相關性強 (4) 最高溫與溫差為負相關,且它們的相關性比最高溫與最低溫的相關性弱 (5) 最高溫與溫差為零相關
【答 案】 (4)
【概念中心】利用散布圖判讀相關趨勢及相關性強弱。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四章 數據分析
【試題解析】
作散佈圖如右:
由圖可看出最高溫與溫差有負相關趨勢,
且落在某一直線兩側的關係不如原圖明顯
∴ 相關性變弱 故選(4)。
6. 試問有多少個實數x滿足 ≤ x ≤ 且cos x° ≤ cos x?
(1) 0個 (2) 1個 (3) 2個 (4) 4個 (5) 無窮多個
【答 案】 (1)
【概念中心】能了解π在弧度量中的意義。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三冊第一章 三角
【試題解析】當 ≤ x ≤ 時,-1 ≤ cos x ≤ 0,
又≒1.57,≒4.71
∴ 當1.57 ≤ x ≤ 4.71時,cos x°→1 即不存在cos x° ≤ cos x,
故選(1)。
7. 小明想要安排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共五天的午餐計畫。他的餐點共有四種選擇:
牛肉麵、大滷麵、咖哩飯及排骨飯。小明想要依據下列兩原則來安排他的午餐:
( 甲 ) 每天只選一種餐點但這五天中每一種餐點至少各點一次 ( 乙 ) 連續兩天的餐點不能重複且不連續兩天吃麵食
根據上述原則,小明這五天共有幾種不同的午餐計畫?
最高溫 5 4 6 9 9 12 17 21 22 24 27 27 最低溫 -12 -9 -8 -3 1 3 7 10 15 17 18 20 溫差 17 13 14 12 8 9 10 11 7 7 9 7
溫差
(1) 52 (2) 60 (3) 68 (4) 76 (5) 84
【答 案】 (2)
【概念中心】善用分類技巧來解決排列、組合問題。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二章 排列、組合
【試題解析】設午餐吃麵用m表示,吃飯用f表示,分類如下:
(i) 3天麵:是m f m f m C C×2!=12。 (ii) 2天麵:
3個f連在一起:m f f f m C×2!=4。 2個f連在一起:f m f f m 2!×2!×C=8。 m f f m f 8。
f f m f m 8。 m f m f f 8。 3個f分開:f m f m f C C×2!=12。 共有12+4+8×4+12=60 ( 種 ),故選(2)。
二、多選題
(占30分)說明︰第8題至第13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項畫 記在答案卡之「選擇(填)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
得5分;答錯1個選項者,得3分;答錯2個選項者,得1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 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3天選2天吃同一種m
8. 設m,n為小於或等於4的相異正整數且a,b為非零實數。已知函數f (x)= axm與 函數g (x)= bxn 的圖形恰有3個相異交點,請選出可能的選項。
(1) m,n皆為偶數且a,b同號 (2) m,n皆為偶數且a,b異號 (3) m,n皆為奇數且a,b同號 (4) m,n皆為奇數且a,b異號 (5) m,n為一奇一偶
【答 案】 (1)(3)
【概念中心】能利用方程式根的個數判斷兩多項式函數圖形之交點個數。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一冊第二章 多項式函數
【試題解析】 1 ≤ m , n ≤ 4 且 m≠n 。
(1) ○:令 m=4,n=2,則 ax4 =bx2 x2 ( ax2- b ) =0
x2. a ( x2 - ) =0 x=0或x=±
∴ 若a,b同號,則有3個相異交點;若a,b異號,則有1個交點 (2) ×:同 (1) 。
(3) ○:令 m=3,n=1,則 ax3 =bx x ( ax2- b ) =0
x.a. ( x2 - ) =0 x=0或x=±
∴ 若a,b同號,則有3個相異交點;若a,b異號,則有1個交點 (4) ×:同 (3) 。
(5) ×: 令 m=4,n=3,則 ax4 = bx3 x3 ( ax - b ) =0 x=0或x=有2個交點。
令 m=4,n=1,則 ax4 =bx x ( ax3- b ) =0 x=0或x= 及另2個虛根,仍只有2個交點。
令 m=2,n= 3 ax2 = bx3 x2 ( bx - a ) =0 x=0或有
2交點。
令 m=2,n= 1 ax2 =bx x ( ax- b ) =0 x=0或有2 交點。
故選 (1)(3) 。
9. 設Γ為坐標平面上的圓,點 ( 0 , 0 ) 在Γ的外部且點 ( 2 , 6 ) 在Γ的內部。請選 出正確的選項。
(1) Γ的圓心不可能在第二象限
(2) Γ的圓心可能在第三象限且此時Γ的半徑必定大於10 (3) Γ的圓心可能在第一象限且此時Γ的半徑必定小於10 (4) Γ的圓心可能在x軸上且此時圓心的x坐標必定小於10 (5) Γ的圓心可能在第四象限且此時Γ的半徑必定大於10
【答 案】 (5)
【概念中心】能利用中垂線性質了解平面上點到兩特定點之距離遠近的關係。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三冊第二章 直線與圓
【試題解析】設P ( 2 , 6 ),m==3,
作的中垂線L,L為過 ( 1 , 3 ) 且斜率為-之直線
∴ y-3=- ( x-1 ) x+3y-10=0 交x軸於A ( 10 , 0 ),交y軸於B ( 0 , )
∵ 中垂線上的點到O,P等距離
∴ 圓心必落在中垂線的右上方 ( 即套色區域 ) (1) ×。
(2) ×。
(3) ×:取圓心 ( 2 , 17 ), r=12,即可包含P點但不包含O點。
(4) ×:圓心在x軸上,如圖
∵== 10 ∴ 半徑必定大於10
(5) ○:如圖,半徑必大於 10。
故選 (5) 。
10. 坐標空間中有三直線L1:==,L2:,L3:,t為實數。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L1與L2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 (2) L1與L3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
(3) 有一個平面同時包含L1與L2 (4) 有一個平面同時包含L1與L3
(5) 有一個平面同時包含L2與L3
【答 案】(2)(3)(4)
【概念中心】能利用內積及方向向量來判斷空間中兩直線之位置關係。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四冊第二章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試題解析】L1:,t∈R,方向向量=( 2 , 2 ,1 )。
L2:,-得3y-6z=9 y-2z=3,
令z=t得y=3+2t代入得x=-y+4z+5=-3-2t+4t+5=2+2t
∴ L2:,t∈R,方向向量=( 2 , 2 ,1 ) L3:,t∈R,方向向量=(-1 ,-1 ,4 )。
(1) ×: // ,非垂直。
(2) ○: .= ( 2 , 2 , 1 ) . ( -1 ,- 1 , 4 ) =-2-2+4=0 ⊥ (3) ○: // 且L1上之點P ( 1 ,-1 , 0 ) 代入L2不合
L
∴ L1 // L2,兩平行線決定一平面
(4) ○:將 L3參數式代入L1:== = 4+ 4t
t=-1
∴ L1,L3為空間中兩相交直線,兩相交直線決定一平面
(5) ×:令 ,-得1=- 2 ( 不合 )
∴ L2與L3歪斜,沒有平面同時包含L2,L3
故選(2)(3)(4)。
11. 最近數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可以無縫密舖平面的凸五邊形ABCDE,其示意圖如下。關於 這五邊形,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2 (2) ∠DAB=45°
(3) =2 (4) ∠ABD=45°
(5) △BCD的面積為2
【答 案】 (1)(4)
【概念中心】能利用正餘弦定理解決三角形的邊角關係。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三冊第一章 三角
【試題解析】(1) ○:==2。
(2) ×:由(1)得∠DAE=45°
∴ ∠DAB=105°-45°=60°
(3) ×:由餘弦定理:
=
===2。
(4) ○:由正弦定理:= sin∠ABD=
∴ ∠ABD=45°
(5) ×:△BCD為30°-60°-90°之直角△且∠DBC=90°
∴ 面積=×2×2=2 故選 (1)(4) 。
12. 某班級50位學生,段考國文、英文、數學及格的人數分別為45、39、34人,且英文及 格的學生國文也都及格。現假設數學和英文皆及格的有x人,數學及格但英文不及格的 有y人。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x+y=39 (2) y ≤ 11
(3) 三科中至少有一科不及格的學生有39-x+y人
(4) 三科中至少有一科不及格的學生最少有11人
(5) 三科中至少有一科不及格的學生最多有27人
【答 案】 (2)(5)
【概念中心】能利用分類技巧分析題目並討論集合最大與最小之可能性。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二章 排列、組合
【試題解析】設國、英、數及格者的集合為C,E,M, 不及格者的集合為C′,E′,M ′,以
M,M ′分類如下:
13. 空間中有一四面體ABCD。假設分別與和垂直,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2-.
(2) 若∠BAC是直角,則∠BDC是直角
(3) 若∠BAC是銳角,則∠BDC是銳角
(4) 若∠BAC是鈍角,則∠BDC是鈍角
(5) 若<且<,則∠BDC是銳角
【答 案】 (3)(5)
【概念中心】利用內積及垂直觀念判斷空間中的角度大小。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四冊第一章 空間向量
【試題解析】(1) ×:.
=(+).(+)
=| |2+.+.+.
=| |2+0+0+.=2+.。
(2) ×:若∠BAC=90°,則.=0 .=2
∴ cos∠BDC==>0
∴ ∠BDC為銳角
(3) ○:若∠BAC<90°,則.>0
∴ cos∠BDC=>0 ∴ ∠BDC為銳角 (4) ×:若∠BAC>90°,.<0
∴ cos∠BDC=可能正、負或0,無法判斷∠BDC
是否為鈍角 (5) ○:若<且<,
又.=..cos∠BAC ∵ -1 ≤ cos∠BAC ≤ 1
∴ -. ≤ . ≤ .
-2<.<2,得2+.>0
∴ cos∠BDC=>0,即∠BDC為銳角 故選 (3)(5) 。
第貳部分:選填題
(占 35 分)說明︰1.第A至G題,將答案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填)題答案區」所標示的列號
( 14–34)。
2.每題完全答對給5分,答錯不倒扣,未完全答對不給分。
(1) ×:x+y=34。
(2) ○:y ≤ 11。
(3) ×:至少1科不及格應為50-x。
(4) ×: x ≤ 34且39-x ≤ 16
x ≥23
∴ 23 ≤ x ≤ 34,16 ≤ 50-x ≤ 27
∴ 至少一科不及格者最少16人,
最多27人 (5) ○:同(4)。
故選(2)(5)。
A. 遞迴數列〈an〉滿足an=an- 1 +f ( n- 2 ) ,其中 n ≥ 2 且f (x) 為二次多項式。若 a1=1,
a2=2,a3=5,a4=12,則a5=。
【答 案】25
【概念中心】能由遞迴關係及二次函數的求得來解決數列問題。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一章 數列與級數
【試題解析】a2-a1=f (0)=2-1=1, a3-a2=f (1)=5-2=3, a4-a3=f (2)=12-5=7
∵ f (x) 為二次多項式 ∴ 設 f (x)= ax2 +bx+c
a=1,b=1,c=1, 得f (x)=x2+x+1
∴ a5=a4+f (3)=12+ ( 9 +3+ 1 ) =12+13=25。
B. 在坐標平面上,△ABC內有一點P滿足=( , ) 及=+。
若A,P連線交於M,則 =()。 ( 化成最簡分數 )
【答 案】 ,
【概念中心】能利用共線定理及向量係數積觀念解題。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三冊第三章 平面向量
【試題解析】設=t
∵ =+
=+
=+,
由共線定理得+=1 t=
∴ == ( , )=( , )
C. 若a為正整數且方程式 5x3 + ( a + 4 ) x2 +ax+1=0的根都是有理根,則a=。
【答 案】7
【概念中心】能利用一次因式檢驗法及係數正負關係分解多項式。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一冊第二章 多項式函數
【試題解析】∵ a∈N ∴ 方程式5x3+( a+4 ) x2+ax+1=0的係數全正
方程式不存在正根
∴ 三個根皆是負有理根
分解得 ( 5x+1 ) ( x+1 ) ( x+1 )=0 ( 5x+1 ) ( x2+2x+1 )=0 5x3+11x2+7x+1=0
∴ a=7
D. 設a1 , a2 ,…, a9為等差數列且k為實數。若方程組有解,則 k=。
【答 案】-5
【概念中心】能知道等差數列各項間的關係並利用列運算看出無限多解之條件。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四冊第三章 矩陣
【試題解析】∵ 等差 ∴ a4-a1=a5-a2=a6-a3=a7-a4=a8-a5=a9-a6=3d
→
→
→
∵ 有解 ∴ 4k+20=0 k=-5
E. 設a,b,x皆為正整數且滿足a ≤ x ≤ b及b-a=3。若用內插法從log a,log b求得
log x的近似值為
log x log a+log b= ( 1+2 log 3-log 2 )+ ( 4 log 2+log 3 ),
則x的值為。
【答 案】47
【概念中心】能利用對數運算及內插法原理解題。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一冊第三章 指數、對數函數
【試題解析】 log a =1+2 log 3- log 2 =log 10+ log32 - log 2 = log =log 45 ∴ a=45
log b =4 log 2+ log 3 = log 24 + log 3 =log ( 24×3 )=log 48 ∴ b= 48
∵ log x log a+ log b
∴ 由圖可得==
x=a+b=.45+.48=15+32=47。
F. 一隻青蛙位於坐標平面的原點,每步隨機朝上、下、左、右跳一單位長,總共跳了四 步。
青蛙跳了四步後恰回到原點的機率為。( 化成最簡分數 )
【答 案】
×(-1)
×(-1)
×(-1)
【概念中心】善用分類技巧及不完全相異物之直線排列,解決機率問題。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三章 機率
【試題解析】 (i) 2上2下有= 6 ( 種 ) 。 (ii) 2左2右有= 6 ( 種 ) 。
(iii) 1上1下1左1右有4!=24 (種 ) 。
∴ 所求====
G. 地面上甲、乙兩人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移動。甲以每秒4公尺向東等速移動,乙以每 秒3公尺向北等速移動。在移動不久之後,他們互望的視線被一圓柱體建築物阻擋了
6秒後才又相見。此圓柱體建築物底圓的直徑為公尺。
【答 案】14.4
【概念中心】能利用直線的截距式與求兩直線距離來解題。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三冊第三章 平面向量
【試題解析】設時刻t秒時甲走到A,乙走到B,
則AB:+=1 3x+4y=12t,
再6秒後,甲走到C,乙走到D,
則CD:+=1
3x+4y=12 ( t+6 ),
則圓柱直徑=直線AB與直線CD之距離 ===14.4 (公尺)。
一、考題趨勢:
1. 就筆者分析這些年的學測試題看來,這份試題真的有點難了!尤其對中等程度同學 而言,作答時心裡的不踏實感更會讓他們的實力發揮得有限。筆者印象很深刻的就 是竹南高中李老師投書聯合報一篇名為「學測非為頂大設」的文章,寫出了很多 高
中生對這次數學試題的心聲。也許在這麼多次的學測中,106的試題是『偶然』!
2. 縱觀整份試題,仍有同學們可以取分的題目,單選題的2,3及填充題A,C,D應不
結
論
難,然而要像往年一樣,一眼就可看出答案的試題幾乎沒有。其實,我們永遠無法 預知當年度的試題,所以筆者依然建議同學們的基本觀念應多加強 ( 多項式函數 圖形及多項方程式根與圖形交點的關係、直線參數式即是動點的觀念、正餘弦函數 值比較大小及求值 ) 、數據解讀能力還要再提升 ( 高低溫與溫差問題 ) ,尤 其作圖能力更不可忽視 ( 雙曲線及其漸近線與拋物線相交情形 ) 。而對於 99 課綱新增的單元,例如:數據分析、線性規劃、矩陣等等的典型考題,明年同學們 復習時仍必須留意。
3. 以上考題解析及趨勢在本人所編著的「智慧型復習講義」中皆一再提及,並要同學多加 留心注意,「智慧型復習講義」一書每年皆有修訂以更符合現今的考題趨勢,每年 又新加入許多筆者所蒐集的國外考題以供同學釐清觀念用。另外本書的範例、演練 皆留有空格以利於老師上課講解、同學演練,並適時比較觀念差異,參酌同學的意 見刪去較難的題目,讓同學們做起題目來更有信心、更容易進入復習狀況。期望各 位先進可參考並不吝加以選用、指教。
二、結語:
對高三同學而言,今年的數學可能讓考場中的你不如意了!不過,數學不是只有考試用
而已,數學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管你喜歡否,它都會跟隨著你一輩子。
努力三年了!還是那句老話:「堅持到底」的人必將歡喜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