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工作訓練及復原力對生活品質之影響
本節將針對工作訓練與生活品質及復原力的關係,以及復原力與生活品質間 的關係,分別進行探討。
一、 工作訓練與生活品質的關係
何華欽(2012)針對高雄市輕度障礙者進行調查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有工作者在生活品質上有較好的表現。丁秀雲(2015)指出住院次數越多且 未參與工作訓練的慢性精神病人,因病情未獲得適當控制、未規則服藥以致 反覆住院外,又因無法參與工作訓練維持規律生活,病人在心理範疇、社會 關係範疇等無法獲得提升,其生活品質越差。王志方(2018)在職能治療對 慢性精神病人生活品質之成效探討結果中指出,若職能治療的活動中加入工 作訓練的元素,則能有效提升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生活品質,有助於提升 整體性的生活品質。目前有關住院慢性精神病人工作訓練與生活品質關聯性 的研究不多,期望透過本研究來探討二者之關係。
二、 復原力與生活品質的關係
復原力對健康具有正面影響力,除了影響生理健康狀態,更與心理健康 息息相關。Dongyun Lee等人(2016)探討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 BD)患 者復原力與生活品質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躁鬱症患者的復原力與生活品 質各個構面均呈現獨立的正相關性,這些構面包括(1)生理、(2)心理健康、(3) 社會關係以及(4)環境因子。Asha vijayan等學者(2017)探究在精神康復中 心的精神疾病人其復原力與生活品質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生活品質的 所有領域與復原力之間存在統計學上顯著的正相關,尤其在環境領域的生活 品質得分最高。Silvia Pardeller等學者(2020)研究結果顯示,憂鬱症患者 的復原力與整體性生活品質(global QOL)、心理健康層面以及環境具有相
關性。Mejia-Lancheros等學者(2021)研究多倫多患有精神疾病的無家可歸
的成年人中,復原力越高,其整體性生活品質和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 也越高。Karimirad 等學者(2018)雖是以精神障礙患者的家庭照顧者為對 象,探討復原力與生活品質間關係,但研究結果也顯示復原力與生活品質之 間存在顯著的直接關係,復原力能提高生活品質,是一種直接影響生活品質 的個人資源。綜合以上所述,有必要對於有精神疾病的病人提供進一步的介 入措施和服務,來增強復原力機制和對策,以改善該族群的心理健康和生活 品質。
研究者於2021年04月20日於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搜尋近十年 來國內探討復原力與生活品質相關性之研究共計 22篇。以研究對象分類,其中 以癌症病友進行探討的研究有 3 篇(表 2-5-1)、其他疾病照護類有 10 篇(表 2-5-
2)、以照顧者為研究對象則為2篇(表2-5-3),而以精神障礙族群進行相關性探究
者則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將以住院慢性精神病人為對象進行探究。
表2-5-1 「復原力」與「生活品質」相關性之研究-癌症病友類 研究者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郭芳盈 (2018)
採橫斷式調查研究 法,方便取樣以結 構式問卷方式進行 收案
前列腺癌患 者
復原力越高的前列腺癌患者,
其生活品質越好。
許怡敏 (2019)
採相關性研究設 計、橫斷式問卷調 查法(Cross-
sectional survey)
社區癌症存 活者
獲得朋友支持愈高的癌症存活 者,復原力就愈高,生活品質 就愈好。
葉郁詩 (2021)
以橫斷式調查法 (cross-sectional
北部139位 大腸直腸癌
臨床中若能以復原力為預防因 子設計相關處置在早期老年癌
進行調查 及降低失智情形,更能使其提 升老年癌症患者心理健康及生 活品質。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2-5-2 「復原力」與「生活品質」相關性之研究-其他疾病照護類 研究者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彭秀榮 (2012)
採立意取 樣,橫斷式 問卷調查研 究
北部某醫學中心 醫院之255位全 身性紅斑性狼瘡 患者
健康生活品質明顯受到身體症狀 困擾、疾病不確定感、社會支持 或復原力的影響;尤其是復原力 在身體症狀困擾或疾病不確定感 與健康生活品質間有中介作用。
吳姍螢 (2014)
採橫斷式描 述性相關性 研究設計,
以問卷調查 方式進行
86位住院與門診 心衰竭病患
自我照顧行為復原力與生活品質 生理構面中扮演部分中介角色;
復原力可以獨立影響生活品質心 理與生理構面。
岩雪樺 (2014)
採方便取 樣,橫斷式 問卷調查研 究
中部138位腦瘤 患者
症狀困擾、憂鬱會降低患者的復 原力及生活品質,當採取正向的 因應策略以及有良好的家庭功 能,則能提升其復原力與生活品 質。
劉慧君 (2015)
採描述性橫 斷式研究,
以方便取樣 方式進行問 卷調查
95位腦瘤病患 研究結果呈現復原力與因應取向 可預測生活品質,在護理實務應 用上,針對腦瘤病患在疾病過程 中,醫護專業人員可給予病人個 別性的支持增加其復原力,以協 助面對疾病的生心理症狀,教導 以問題為導向的解決方法。
陳俞亭 (2017)
問卷調查 197名慢性腎衰 竭並接受常規血 液透析替代療法 病人
研究對象的疾病復原力、自我管 理與生活品質呈顯著正相關。有 與家人同住、身體活動度屬可自 行活動、血液透析年資五年以 下、疾病復原力越高、自我管理 越好者其生活品質越高。
洪敬雅 (2018)
問卷調查 視覺障礙者 「復原力」與「生活品質」各範 疇存在顯著正相關,即使在進行 淨相關分析後復原力與生活品質 心理範疇間仍有高度關聯。
吳佳穎 (2019)
橫斷性相關 性研究
82位造血幹細胞 移植之存活者
復原力越好,其生活品質越好。
黃珮琪 (2019)
採立意取 樣,橫斷式 問卷調查
108位接受肝臟 移植病人
復原力與生活品質有正相關性。
劉又維 (2020)
採橫斷性研 究,採立意 取向進行問 卷調查
透析患者,有要 問卷461份
復原力對透析患者腎臟疾病的負 擔與生理層面生活品質有調節效 果。
李佳蓉 (2020)
橫斷性研 究,採立意 取樣進行問 卷調查
北部220位初次 腦中風病人
當焦慮與憂鬱程度增加時,會降 低生活品質,但復原力具中介焦 慮與憂鬱對生活品質的影響,能 改善焦慮與憂鬱對心理層面生活 品質的威脅。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2-5-3 「復原力」與「生活品質」相關性之研究-照顧者類 研究者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潘季瑤 (2018)
問卷調查法,
採便利取樣方 式進行資料蒐 集工作
79戶智能障礙 者雙老家庭
家庭復原力與家庭生活品質具 有顯著的正相關;家庭復原力 可調節照顧負荷對家庭生活品 質之負向效果。
陸瑞玲 (2019)
採橫斷性研究 設計,以問卷 進行方便取樣
北部一所醫學 中心和社區221 名失智症家庭 照顧者
復原力在失智症患者的IADL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工具性日常生活 活動)與生活品質關係中具完 全的中介效果。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文獻,當在職能治療的活動中加入工作訓練的元素,有助於提升整 體性的生活品質,而有固定工作的慢性精神病人會有較佳的復原力,且在相關研 究發現復原力能提高生活品質,但目前對於住院慢性精神病人工作訓練以及復原 力對於生活品質影響之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目的,除了解生活品質的影響因素 外,亦欲探討住院慢性精神病人參與工作訓練及復原力與其生活品質之間的關聯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