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研究流程
為達到本研究的三個目的(一)描述醫院場域麻醉護理人員被期待因應的工作情 境與具備的執業能力、(二)探討醫院場域麻醉護理人員各類工作情境與執業能力的 常見性與重要性、(三)確認麻醉護理人員被期待於雇用期、起始期和後續發展期具備 的執業能力,研究分成二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焦點在修正第一回合問卷所需的資 料,包括有三個步驟:( 一)確認研究主題,(二)設計訪談指引並進行活動,(三)完成 訪談內容分析與歸納;每個步驟均詳細查證文獻。第二階段為問卷執行期,包括九個 步驟:(一)選定臺灣地區麻醉護理德懷專家,(二)依據訪談內容分析結果編製第一 回合問卷,(三)寄發、回收與分析第一回合問卷,(四)編製第二回合問卷,(五)
寄發、回收與分析第二回合問卷,(六)編製第三回合問卷,(七)寄發、回收與分析 第三回合問卷,(八) 判斷專家意見收斂與共識性,(九)撰寫研究報告。(見圖一)。各 步驟詳細陳述如下:
圖二 麻醉護理人員工作情境與能力研究流程圖
(八)判斷專家共識性達成
(九)撰寫研究報告 (一) 確認研究主題
(二)設計訪談指引並進行活動
(三)完成訪談內容分析與歸納
(一)選定台灣地區麻醉護理德懷專家
(四)編製第二回合問卷
(五)寄發、回收與分析第二回合之問卷
(三)寄發、回收與分析第一回合問卷
(二)編製第一回合問卷 階
段 一
階 段 二
文 獻 查 證 與 分 析
判 斷 共 識
(六)編製第三回合之問卷
(七)寄發、回收與分析第三回合之問卷
一、階段一 問卷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一)確認研究主題
文獻顯示麻醉是屬於一項複雜且高風險的醫療工作情境,麻醉護理人員是唯一在 麻醉過程中全程照護病人的人員,而所具備的執業能力與照護品質是會影響病人手術 麻醉安全。現在缺乏麻醉護理人員執業能力之資料,使養成訓練課程、繼續教育課程 設計無以為據,以致課程品質及能力參差不齊。此階段考察麻醉護理人員工作情境及 執業能力相關文獻,確認了研究的主題及研究目的。
(二)設計訪談指引並進行活動 1.設計訪談指引
此步驟先針對麻醉護理工作情境與工作內容進行文獻蒐集與分析,歸納出麻 醉護理人員提供照護時所使用的知識、技能、情意與文化四層面能力。據此 再針對研究目的,依麻醉護理工作情境和執業能力的定義,設計訪談指引
(見附件二,頁145),以進行麻醉護理人員工作情境和護理執業能力資料之
收集。
2.進行訪談活動
以方便取樣選擇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獲得該院麻醉護理技術主任同意,依據 取樣條件推薦2位麻醉護理人員為訪談對象; 訪談前,先徵求其同意再依據 訪談指引進行訪談及錄音,訪談地點由對方或研究者安排不被干擾處。分別 於2010年8月30日、9月10日與16日完成之。
(三) 完成訪談內容分析與歸納
訪談後將訪談錄音逐字鍵入電腦word 檔,再印出逐字搞全文並核對其正確 性。將逐字稿內容整理歸納後,請具博士學位且質量性研究豐富的指導老師協助 分析資料。以情境及能力為分析主軸,依據病患進入麻醉護理人員負責的工作場 域後,接受麻醉護理人員一連串照護流程及相關事件,將兩位資深麻醉護理人員 所提供的情境及能力資料一一檢視、比較、概念化及範疇化。
二、階段二 正式進行德懷問卷的調查 (一)選定臺灣地區麻醉德懷專家
本研究麻醉德懷專家資格是依據游家政(1996)選擇德懷專家的四個共同的 原則是:(1)兼具理論與實務;(2)反映不同的觀點;(3)具有溝通表達能力(4)具
參與熱誠和合作的意願。並參考護理人員法施行細則第 11 條資深護理人員條 件(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年資七年以上,或以護理師資格登記執業從事臨床護理工 作年資四年以上)(全國法規資料庫,2008)及文獻後,確立本研究麻醉護理德懷 專家的條件為:(1)麻醉臨床八年以上實務經驗並具有麻醉護理訓練證書,並現 正在區域醫院以上層級臨床執業;(2)能反應不同的觀點:包括基層資深護理人 員、麻醉護理長(或技術主任)、組長(或小組長);或擔任台灣麻醉護理學會委員 職務並現於麻醉臨床服務者。(3)具備溝通與表達的能力:學歷至少需為專科層級 以上,並具有基本統計概念。(4)具有參與全程的熱忱:願意全程參與德懷問卷之 調查。
(二)編製第一回合問卷
第一回合問卷是依據文獻分析與階段一之訪談結果編製而成。問卷內容以 情境及被期待具備之工作能力為基礎,編製以麻醉護理情境和麻醉護理執業能 力為主軸的第一回合結構式問卷,初步歸納八大類68項情境以及相對應118項 能力(見附件三,頁159 )。第一回合問卷包括六大部分,分別為:(1)問卷封 面(2)研究說明及問卷同意書(3)專家基本資料表(4)填寫說明(5)麻醉護 理工作情境(6)麻醉護理工作能力。以下就問卷內容分述如下:
1.問卷封面:包括問卷標題、學校系所名稱、研究生和指導教授姓名、連 絡方式、請專家確認填答完整之查檢表及提醒問卷寄回截止日期。
2.研究說明及問卷同意書:敘述研究目的、方法、重要性,及為符合研究 倫理考量,於同意書中說明研究過程無危險性,資料完全保密,可自由決 定是否參加,過程中亦可隨時退出計畫,不需任何理由且不會引起不愉快 或影響。
3.專家基本資料表:確認個案資料是否符合專家取樣條件,包含麻醉臨床 服務總年資、目前工作職稱、最高學歷、在麻醉科被要求具備之證照…等 資料。
4.填寫說明:包含工作情境及工作能力之操作型定義、工作情境及工作能 力常見性及重要性之操作型定義、問卷填答語意差異七分評量尺度之說 明,並請專家於工作情境及能力問卷意見欄修改其意見。。
5.麻醉護理工作情境:第一回合問卷將第一階段的文獻考察及訪談所獲得 之分析結果,歸納出八類麻醉護理工作情境,並逐類寫出操作型定義。根
據所收集到之麻醉護理工作情境,依病人手術麻醉流程之順序,以及其他 相關麻醉護理情境,做為問卷編排類別的先後順序。將每一類項情境依操 作行定義逐字推敲與分析是否適合歸於同一類,有無須刪除或另行歸類並 做類項順序之編排。並以語意差異七分評量尺度請其針對每項護理情境的
「常見性」和「重要性」表示意見。分數越高表示該項目越常見或越重要,
反之常見性或重要性越低。此外提供空白欄位以利專家補充情境類別及項 目之用。
6.麻醉護理工作能力:依據文獻考察及訪談結果所收集到之麻醉護理工作能 力,再以病人手術麻醉流程延伸的麻醉護理情境類項順序逐一排列。此部 份是請專家提供各類項工作情境中護理人員被期待具備在認知、態度、技 能和文化四方面之能力意見,並以語意差異七分評量尺度請其針對每項工 作能力的「常見性」和「重要性」表示意見。分數越高表示該項目越常見 或越重要,反之常見性或重要性越低。此外提供空白欄位以利專家補充情 境類別及項目之用。
(三)寄發、回收與分析第一回合問卷
於2011年7月13日寄發第一回合問卷,為感謝專家之熱心參與,隨信附上 小禮品,為確保問卷能到達專家手中,故採用限時掛號郵寄或親自送達方式,
並附上已附郵資之限時回郵信封一只。寄發問卷前一日,以電子郵件或電話簡 訊將寄發問卷之訊息預先通知德懷專家;並於問卷寄發後第三天,以電話聯絡 專家確認問卷是否收到,以及是否了解問卷內容與填寫方式,不了解之處予以 解釋和說明清楚。並告知填寫過程若還有疑問之處可回電或以e-mail 方式詢 問,並提醒於7月22日前填妥完畢寄回,以避免問卷發放及回收時間過長,造 成專家流失及回收率降低。電話確認時有兩位以及等候問卷回收期間有四位專 家以行動電話詢問問卷填寫相關問題,至問卷回收終止日(2011年7月22日), 仍有10位專家仍未寄回,再次電話詢問,表示因適逢醫院評鑑期間,事務較為 繁忙,但已快完成問卷,會儘快寄回。有一位專家表示想退出研究,因為家中 突然有事需處理,擔心無法如期完成問卷,可能會影響研究,並退回問卷及小 禮品,研究者以電話了解後發現只會延遲3天,並解釋本研究法要收集不同專 家之意見,每位專家之意見對此研究是重要的,希望其仍能將未填答部份完 成,為符合研究倫理,不造成專家不必要之困擾,告之若無法完成亦不勉強,
並將原退回之禮品及問卷一併寄出,並請其勿再退回。至7月28日全數收回,
此回合共花費15日。
第一回合問卷回收後,將專家所提供之意見包括質性與量性資料分析統 計。量性資料包括眾數、平均數及標準差以統計軟體處理之。結果顯示在共識 性確認方面,發現情境常見性方面有14項為高度一致性(20.5%),24項為中 度一致性(35.3%),30項未達一致性(44.1%);情境重要性方面有58 項為 高度一致性(85.3%),8項為中度一致性(11.8%),2項未達一致性(2.9%);
能力常見性方面有67項為高度一致性(56.8%),25 項為中度一致性(21.2%),
26項未達一致性(22%);能力重要性方面有107 項為高度一致性(90.7%),
9項為中度一致性(7.6%),2項未達一致性(1.7%)。
質性資料方面,28位專家有16位專家(佔57%)提供質性意見,研究者藉於 電話與提供意見的專家一一確認意見後,再與一位具博士學位且具備豐富質性 及量性研究經驗的專家指導下進行分析、比較和歸納質性資料(見附件四,頁 185)。
(四)編製第二回合問卷
第一回合問卷回收率100%,經統計分析之後,將第一回合問卷所得結果做為編 製第二回合問卷之內容,專家群對八類工作情境及能力的描述及定義有一項略作修 改,經文獻探討及研究小組討論確定後進行文字上的修正。在工作情境項目新增15 項並修訂15個項目之字句,工作能力項目新增19項並修訂31個項目之字句,於第 二回合問卷共歸納八大類83情境與相對應能力137項(見附件五,頁199)。於各項工 作情境及能力常見性及重要性之欄位呈現統計結果的「眾數」、「平均數」、及「標準 差」。若為新增項目、挪動或修改文字的題項,則予以標示註明。此回合新增能力類 別-「雇用能力」、「起始能力」、「後續能力」的欄位,請專家擇一勾選,以區分該項 執業能力是屬於哪一個階段應具備能力。第二回合問卷內容分述如下:
1.問卷封面
包括問卷標題,提供研究者的聯絡方式,以及請專家確認問卷填寫完整的檢核 表,提醒專家問卷寄回截止日期。
2.研究說明凾
說明第一回合問卷回收情形,本回合問卷中有新增或修改的題向,均會標 示「新增」、「挪動」或「修改文字」以利辨識,另外,向專家說明新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