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9
(3) 美國國衛院腦中風評估表(NIH Stroke Scale)≦16。
(4) 意識清楚,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GCS)15。
(5) 能以語言溝通者,語言限為國、台語。
(6) 復健活動內容含下肢肌力訓練。
(7) 同意以呼吸為介入措施,具有參與本研究之意願且簽妥同意書。
排除研究個案的條件為:
(1) 生命徵象不穩定者,或有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
(2) 有合併症發生,如吸入性肺炎。
(3) 有下肢骨折、關節炎。
(4) 有心律不整病史,以及正在服用心率用藥者。
(5) 測量前12小時有喝咖啡,茶,可樂或吃巧克力等含咖啡因之食物。
樣本數估計:effect size f= 0.25,α error probability=0.05,power =0.8,
number of groups=2,repetitions=5,correlation among repeated measures=0.5,
計算出total sample size=78。為防止流失率,考量流失率為15%,預計收案人
數每組至少45人,共收案90人。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共包括: 研究措施與成效測量工具。分別說明如下:
一、 研究措施 (一) 呼吸
請病人採平躺,以視覺或是將手放於下腹部來觀察呼吸時腹部肌肉有明顯起 伏,吸氣時下腹部肌肉放鬆,使腹部禿起;呼氣時下腹部的肌肉收縮,使腹部凹 入吐氣長於五秒以上。即吸氣時,腹部往外突出、呼氣時腹部往內縮,而胸廓及 肩膀放鬆無明顯起伏,呼吸次數每分鐘約3-8次,吸呼之間大於5秒(邱等,2003)。
(二)下肢肌力訓練
請病人採平躺,由研究員在旁協助。下肢肌力訓練包含提臀運動、抬腿運
30
動、股四頭肌收縮運動、屈膝運動以及外展運動,共五項運動,每個動作至少完 成10次。各項姿勢步驟為下列敘述:
1. 提臀運動:(1) 先將雙腳屈膝起來。(2)臀部抬高,停住五秒,然後放下。
2. 抬腿運動:腳伸直抬高,約抬高30-45度,停住五秒,然後慢慢放下。
3. 股四頭肌收縮運動:(1)膝下置放枕頭使其彎曲。(2)再將膝伸直,停住五秒,
然後放下。
4. 屈膝運動:將腳抬高後,膝彎曲,盡量靠近胸口,然後伸直,重複此動作。
5. 外展運動:將雙腿伸直,做打開合起的動作,重複此動作。
實驗組病人於脫離急性期進入急性後期,會經由主治醫生會診復健科,由復 健治療師協助下肢肌力訓練治療,研究員即會至病室內教導呼吸方式,由研究員 親自教導示範並回示教,請其將手置放於腹部去感覺,當吸氣時,會感覺肚子禿 出,而吸氣時則會感受到內凹,一天至少練習兩次以上,直到研究員評值正確為 止,且除了例行接受醫院常規由物理治療師每日協助執行一次的下肢肌力訓練外
,還於下肢肌力訓練時搭配呼吸技巧,控制組只有下肢肌力訓練。納入可收案之 對象將研究對象,於2014年9月到2015年3月針對腦中風復健病人行下肢肌力 訓練且符合收案條件者,進行收案。收案前會由研究員先向研究對象或家屬說明 研究過程及目的,徵詢病人或家屬參與研究同意後並取得同意後,填寫同意書及 基本資料。兩組皆於介入措施前一天進行前測,包含:醫院焦慮憂鬱量表、SF-12 生活品質量表以及測量心率變異與患側下肢肌力。介入措施後第一~第五天,對 照組在每日早上 8-10 點未行下肢肌力訓練前測量心率變異,而於下午 2-4 點經 研究員協助執行下肢肌力訓練後,休息10 分鐘即測量心率變異及下肢肌力。實 驗組則相同在每日早上8-10點未行下肢肌力訓練前測量心率變異,而於下午2-4 點經研究員協助執行下肢肌力訓練且搭配呼吸後,休息15 分鐘即測量心率變異 及下肢肌力,且進行後測,包含:醫院焦慮憂鬱量表、SF-12生活品質量表。
心率變異測量是請病人於下肢肌力訓練後休息平躺 15 分鐘後,會將兩個
Lead 貼片分別貼在左腰側及右鎖骨中段上方,過程皆不能說話或是動作,必須 保持安靜,測量過程約5分鐘,且於第一次測量完畢休息15分鐘後,再測量一
31
次,即完成。機器會自行判讀並顯示資料內容,並由研究員抄錄後記錄,抄錄內 容包含:HR、SDNN、LF、HF。
二、 研究成效測量工具
(一) 研究問卷量表:病人人口學特性依據文獻查證及臨床經驗擬定人口學特 性,包括:
1.個人基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婚姻、教育程度、學歷、慣用手。
2.疾病特性:疾病史、中風類型、次數等項目。
(二) 心率變異監測器
本研究監測心率變異之工具使用片型心率變異分析儀,型號:8Z11, SN:
L12090022510,測量心跳變化,由凱佳利國際有限公司製造,產地台灣。心率變
異監測器(Heart Rate Variability,簡稱HRV)是由Hon與Lee在1965年所發現。
心率的訊號可以經過特殊的分析方法,進而用來評估自律神經系統的活性,這類 分析心率變異度的主要方法有兩種:一種為時域分析(Time Domain Analysis), 適用於長時間 (24小時) 分析,常利用動態心電圖;另ㄧ種是頻域分析(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或稱為頻譜分析,適用於短時間分析,通常取五分鐘平穩的
RRI,並利用快速傅立葉(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將其轉換成頻譜,以作 為心率變異分析(陳等,2000;陳等,2005;王、黃,2007;林、黎,2008; Kleiger
et al., 1991)。心率變異器主要的二個頻率區為:一、高頻區 (0.15-0.4Hz),它通
常反映副交感神經的活性;二、低頻區 (0.04-0.15Hz):此區域同時受到交感與 副交感神經系統的調控。功率頻譜曲線下面積的總和即為總功率 (Total Power,
TP),在個別頻率區域內的面積即為個別頻率區域的功率,高頻功率 (High
Frequency Power, HFP) 和低頻功率 (Low Frequency Power, LFP),一般以HFP/TP 作為副 交感神 經活 性的指 標, 以 LFP/TP 做為交感神經活性 的指標,而以 LFP/HFP 作為交感-副交感神經活性平衡的指標(Bernardi et al., 1990;Fallen, Kamath, Ghista, & Fitchett, 1988)。本研究心率變異監測器Cronbach's α為.94。
32
(三) 徒手肌力測試(Manual Muscle Testing)
徒手肌力測試為Hislop和Montgomery於2002年發展而成,測量肌肉力量
共分為0-5級。5分:正常對抗重力及充分阻力情形下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
4分:對抗重力及部分阻力情形下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3分:對抗重力情 形下,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2分:去除重力後,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
1分:具有輕微肌肉收縮力量,關節並無活動;0分:無肌肉收縮現象(江,2003)。 陳等人(2007)於下肢骨骼手術者肌力復原影響因素之探討研究中使用徒手肌力 測試其Cronbach's α為.91。本研究徒手肌力測試Cronbach's α為.75。
(四)醫院焦慮憂鬱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
由Zigmond & Snaith於1983年發展,目的測量有身體疾病的病人設
計的焦慮、憂鬱之簡短之自我量表,可評估病人焦慮憂鬱之嚴重度。目前已翻譯 多種語 言版本,廣泛被運用在各個國家。此量表共有14 題,7題測量憂鬱,7 題測量焦慮,以0-3分Likert's量表計分,量表將焦慮及憂鬱分開計分,焦慮的總 分在0-21分之間,憂鬱亦同。依Zigmond & Snaith 的建議其結果為得分小於7分 並不屬於焦慮或憂鬱,若在8-10分之間則為邊緣性異常,若得分11-21分則可認為 是具有焦慮或憂鬱(Zigmond & Snaith, 1983)。
焦慮問卷之內在信度為 0.41-0.76;憂鬱之內在信度為 0.3-0.6(Zigmond &
Snaith, 1983)。陳等人(2007)於血液透析病患其控握信念、心理困擾與健康促
進行為之初探研究所測得HADS量表之「焦慮」與「憂鬱」二個次量表的 Cronbach'sα為.96及.95。本研究醫院焦慮憂鬱量表Cronbach's α為.93。
(五) 健康生活品質量表SF-12(SF-12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主要是由Ware等(1996)為了縮短施測時間,減少答題者的負荷,將 SF-36題數減至12題而發展,曾施測在美國和英國不同族群的研究調查,問卷內 容包括身體(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12)及心智(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12)二大範疇。共測量八個健康面向包括:身體功能(Physical
33
functioning)、身體角色(Role physical)、身體疼痛(Bodily pain)、一般健康 知覺(General health)、精力(Vitality)、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情 緒角色(Role emotional)、心智健康(Mental health)共12題。問卷調查的第一 題是評估目前健康狀況,第二題為評估目前生理功能如對搬桌椅、清潔地面和爬 二樓樓梯等自覺有多少困難或限制,其餘10 題為評估過去一個月自訴情況,各 單項之量尺不同,計分方式亦不同,但需轉成0~100 分之序位方式,100分表示 為最佳狀況(Ware et al., 1996)。
在美國和英國不同族群的研究調查(Gandek et al., 1998;Lundberg et al.,
1999),其Cronbach's α值均大於.70,SF-12與 SF-36具有高度的相關係數,身
體和心智範疇的相關係數各為0.95,0.97,問卷內容包括身體(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12)及心智(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12)二大範疇(Ware
et al., 1996)。目前國內已有許多研究將SF-12健康生活品質量表應用於測量生
活品質之健康狀態,研究對象包含:肥胖、老人失智患者、肌無力症患者、頭頸 癌末病患及主要家屬照顧者、都市老年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研究之運 用。本研究健康生活品質量表SF-12Cronbach's α為.89。
34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進行收集資料前先取得某教學醫學中心醫院的同意,並至研究單位解 說資料收集的過程、研究方法、目的及倫理考量,且通過人體試驗委員會(IRB)
的審核,才開始前往某教學醫學中心之神經內外科病房收案,本介入措施無任何 侵入性治療,研究者選取符合收案標準的個案,向其說明後徵求個案同意,並簽 署書面知情同意書,再進行收案,個案於研究過程中,可依意願決定離開或結束 參與本研究。
一、前驅研究收案
為了解本研究過程中之實際操作及工具信度,並了解研究過程可能遇到之 問題或困難,研究者預計於9月1日至10日進行前驅研究,選取符合條件3 名,進行醫院焦慮憂鬱量表、SF-12中文版健康量表的內在一致性的信度測試。
其目的在了解實際填寫過程所需的時間是否合宜,預測在研究過程中可能遭遇 的問題。另請專家就醫院焦慮憂鬱量表、SF-12中文版健康量表的正確性、相 關性、合適性作評分,以進行專家效度,以及就呼吸及問卷進行內容修正。
二、研究正式收案
經前驅研究測試後,再次評估研究工具之合適性,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於 2014年9月到2015年3月正式開始收案。個案之選定為新北市某醫學中心之神 經內外科病房,需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患者,符合選樣標準後,由研究者至病室 內進行收案。每位收案者皆由研究者說明研究目的及方法後,徵求其同意簽寫同 意書後成為收案對象者,分別須完成(一)、病人基本屬性,包括人口學特性、疾 病特性;(二)、醫院憂鬱焦慮量表;(三) 、SF-12中文版健康量表;而實驗組於 入院脫離急性期後,研究員會教導呼吸法方式,並請病人每日至少兩次的呼吸法 練習,且研究員會確認病人呼吸法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