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步驟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分行政聯繫、預測及正式施測三階段進行。

一 一 一

一、、、、行政聯繫行政聯繫行政聯繫行政聯繫

本研究計畫於口試審查通過後,向學校之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提出申請,通過後

與收案單位行政主管聯繫並徵求同意後進行資料收集。

二二

二二、、、、預測預測預測預測

預測(pilot study)階段於2 月初,先以新竹地區非樣本之長照機構選取符合選 案標準之機構照服員10人,研究者親自說明研究目的及填答注意事項,徵得照服員 同意並取得同意書。本研究問卷由照服員自填問卷,研究者記錄研究對象完成一份問 卷所需花費時間,預估研究過程可能遭遇的問題,並瞭解研究對象是否理解問卷題 目,問卷內容是否有語意不清或作答困難之處,以作為修改研究問卷內容參考依據。

三三

三三、、、、正式研究正式研究正式研究正式研究

正式研究(main study)於民國99 年 2 月 10日至 99 年 3 月 31日,依預測研究 問卷修正後開始進行正式研究資料收集。在取得機構負責人及單位主管同意後,以照 服員會議、上班前半小時等時間,由研究者親自前往收集資料。

資料收集前,研究者先自我介紹並說明研究目的,經徵得同意後,開始進行問卷 填答,過程中對問卷題目有不清楚的地方,由研究者補充說明,並當場回收問卷。

38

第四 第四 第四

第四節 節 節 節 研究工具與信效度檢定 研究工具與信效度檢定 研究工具與信效度檢定 研究工具與信效度檢定

本研究欲探討機構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之影響因素,機構照服 員自填結構式問卷共六個部份,包括「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

「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態度量表」、「照服員提供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 腔衛生照護行為量表」、「照服員人口特性」、「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及「失智老 人行為障礙量表」,有關本研究工具及相關信效度檢定,分述如下:

一 一 一

一、、、、照服員提供照服員提供照服員提供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

本研究中「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係研究者根據文獻整 理擬定而成,此量表共有10 題,其中包括失智住民常見口腔問題(2 題)、失智住民 常見口腔問題及影響(2 題)、口腔評估(2 題)、口腔衛生照護用物及環境準備(2 題) 及口腔衛生照護執行注意事項(2 題),以「對」、「錯」及「不知道」予以填答,答對 得1分、答錯得0分,回答不知道也以0分計算,本量表總分介於0~10分之間,分 數越高,表示對機構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越好。本量表先延請失智症領域專 家、臨床實務專家、口腔領域專家共五位(專家名單詳見附錄一),針對本量表進行專 家內容效度之檢測。專家效度之計分,以問項之適切性、合宜性及重要性進行評分,

並採用五級評分法:5分表示題項非常明確,不需做修正;4分表示題項明確,不需 做修正;3分表示題項不明確但可修正後使用;2分表示該題項不明確,需加強修正;

1分表示該題目非常不明確,不符合研究目的。每項題目均附有修正欄,請專家填寫 意見。經專家審查後,綜合專家意見,並以專家內在效度校標(the Index of Content

Validity;CVI)加以計分,並對問卷題目進行檢定,其中評分等於或大於4分以上的

專家人數除以所有評分專家人數,以代表專家對此內容的一致性。

本量表之專家內在效度效標值(CVI)為0.93分,其中第5 題「失智長輩不需定期

39

口腔評估」依專家建議調整措詞為「失智長輩不需定期口腔檢查」,以及第9 題「口 腔照護開始前要先幫失智長輩按摩肩頸部放鬆」依專家建議調整為「口腔照護開始前 要先幫失智長輩按摩肩頸部,使肌肉放鬆」,修正後量表仍維持總題數為 10 題。本研 究失智住民口腔健康照護知識量表之Kuder-Richerson-20 (KR-20)為 0.50。

二二

二二、、、、照服員照服員照服員照服員提供提供提供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態度量表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態度量表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態度量表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態度量表

本研究中「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態度量表」係研究者根據文獻整 理擬定而成,此量表共有10 題,計分方式採用李克氏5點量表,以「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沒意見」、「同意」及「非常同意」五個類別予以填答,分別為 0分、1 分、2分、3分、4分表示;負向記分題先行轉換後,總分介於0~40分之間,分數 愈高表示照服員對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態度愈正向。本量表先延請失智症領域專 家、臨床實務專家、口腔領域專家共五位(專家名單詳見附錄一),針對本量表進行專 家內容效度之檢測。專家效度之計分方式同於「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之 描述(同P.38 頁)。

本量表之專家內容效度效標值(CVI)為0.91分,其中第5 題「我覺得當失智長輩

在口腔照護出現驚慌哭泣時,會讓我感到挫折灰心」依專家建議刪除「我覺得當…」

並調整為「失智長輩在口腔照護出現驚慌哭泣時,會讓我感到挫折慌亂」,修正後量 表仍維持總題數 10 題。本研究之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態度量表之Cronbach’s α值 為 0.65。

三三

三三、、、、照服員對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量表照服員對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量表照服員對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量表照服員對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量表

本研究中「照服員對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量表」係研究者根據文獻整理 擬定而成,此量表共有20 題,計分方式採用李克氏5點量表,以「從不」、「很少」、

「偶爾」、「經常」、「總是」五個類別予以填答,分別為 0分、1分、2分、3分、4

40

分表示;本量表總分介於0~80分之間,分數愈高表示照服員對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 護行為愈好。本量表先延請失智症領域專家、臨床實務專家、口腔領域專家共五位(專 家名單詳見附錄一),針對本量表進行專家內容效度之檢測。專家效度之計分方式同 於「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之描述(同P.38 頁)。

本量表之專家內容效度效標值(CVI)為0.95分,量表共 20 題。本研究之失智住

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之Cronbach’s α值為 0.83。

四四

四四、、、、照服員人口特性照服員人口特性照服員人口特性照服員人口特性

性別(男、女);年齡(30歲以下、31~40歲、41~50歲、51歲以上);教育程

度(國小、國(初)中、高中(職)、專科/大學、其他);婚姻狀況(未婚、已婚、離婚、

喪偶、其他);失智照顧工作年資(未滿1 年、超過1 年,未滿3 年、超過3 年,未滿 6 年、超過6 年)。

本研究之「照服員人口特性」先延請失智症領域專家、臨床實務專家、口腔領 域專家共五位(專家名單詳見附錄一),針對本量表進行專家內容效度之檢測。專家效 度之計分方式同於「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之描述(同P.38 頁)。本量表 之專家內容效度效標值(CVI)為 0.95分,量表共 5 題。

五五

五五、、、、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

過去一年內您是否參加過失智症口腔衛生相關在職教育,例如:研習/研討會、

在職教育等(否、是);在一天的工作時間中,您覺得執行口腔照護的時間是否足夠(不 足、足夠);您每次執行口腔照護平均大約花多久時間(30分鐘以內、30分鐘以上);

執行口腔照護的時間,是否影響到您進行其他照顧工作(否、是);您目前所服務的機 構是否將口腔照護列入照服員工作常規(否、是)。

本研究之「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先延請失智症領域專家、臨床實務專家、

口腔領域專家共五位(專家名單詳見附錄一),針對本量表進行專家內容效度之檢測。

41

專家效度之計分方式同於「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之描述(同P.38 頁)。

本量表之專家內容效度效標值(CVI)為 1分,量表共 5 題。

六 六 六

六、、、、失智失智失智失智老人行為障礙老人行為障礙老人行為障礙老人行為障礙量表量表量表量表

「失智老人行為障礙量表」使用Tang等(2006)所設計的失智老人行為障礙中文 量表(Dementia Behavior Disturbance Inventory;DBDI),此量表共有48 題,包括 行為問題出現頻率與行為問題照顧上困擾程度,依主要照顧者主觀感受作答,計分方 式採用採用李克氏5點量表,行為表現以「從來沒有」、「很少如此」、「偶而如此」、「經 常如此」、「總是如此」五個類別予以填答,分別為 0分、1分、2分、3分、4分表示,

分數愈高問題行為發生愈頻繁。困擾感受程度以「毫不困擾」、「很少困擾」、「有些困 擾」、「困擾」、「非常困擾」五個類別予以填答,分別為 0分、1分、2分、3分、4 分表示,分數愈高困擾程度愈高。

Tang等 (2006) 針對失智症照顧者研究中,行為問題出現頻率量表Cronbach‘s α 值為 0.88,行為問題困擾程度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0.96。本研究中本量表之信度 檢測,行為問題出現頻率之Cronbach‘s α值為 0.96,而照顧上困擾程度Cronbach

‘s α值則為 0.97。

42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

本研究將所收集資料進行編碼後輸入電腦,以SPSS 12.0電腦套裝軟體進行資料 處理與各項分析,資料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雙變項分析與多變項分析,以下分別說 明之。

一一

一一、、、、 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

以頻率、百分比等統計值來描述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口腔照護工作狀況、失 智住民行為問題、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態度與行為等資料分析,

如表 3-1。

表 3-1

本研究描述性問題之變項與統計方法 本研究描述性問題之變項與統計方法 本研究描述性問題之變項與統計方法 本研究描述性問題之變項與統計方法

描述性統計 變項 統計分析

照服員人口特性

(年齡、性別、婚姻、教育程度、失智 照顧工作年資)

類別 次數、百分比

口腔照護工作狀況

(教育訓練、口腔照護執行時間、口腔 照護工作常規)

類別 次數、百分比

失智住民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出現頻率、照顧上困擾程度) 連續 平均值、標準差、最大值、

最小值、序位

口腔衛生照護知識、態度、行為 連續 平均值、標準差、最大值、

最小值、序位

二二

二二、、、、推論性分析推論性分析推論性分析推論性分析

(一)以獨立樣本 T 檢定(independent t-test)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ANOVA)、Wilcoxon Rank Sum test、Pearson’s Correlation 及 Spearman Correlation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