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討論 討論 討論 討論

本研究目的是為了瞭解機構照服員對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及探討影響口

腔衛生照護行為的相關因素。本章共分為以下四部分進行討論,首先是針對機構照服 員人口特性、口腔照護相關工作狀況進行分析討論,其次就機構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 口腔照護知識、態度、行為現況,接著為機構照服員口腔衛生照護行為與相關因素分 析討論,最後再針對機構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之可能預測模式進行 討論分析。

第 第 第

第一 一 一 一節 節 節 節 機構 機構 機構 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 照服員人口特性 照服員人口特性 照服員人口特性、 、 、 、口腔照護 口腔照護 口腔照護 口腔照護相關 相關 相關 相關工作狀況 工作狀況 工作狀況 工作狀況

一 一 一

一、、、、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

本研究對象之人口特性包括性別、年齡、婚姻、教育程度及失智照顧工作年資,

研究分析發現,照服員以已婚、50歲以上女性為主,教育程度以高中(職)佔多數,工 作年資以六年以上最多。與蔡宛容(2009)於台北縣市五家機構共 68位照服員基本屬 性中,在性別、婚姻及教育程度上結果相近,但在年齡上,本研究對象年齡以50歲

以上佔43.1%為多數,相較蔡宛容研究中照服員以25-29歲佔23.5%居多之結果,本

研究對象之年齡層較高,可能因本研究對象不含非中文語系的國家,如印尼、越南、

菲律賓等之照服員,因此年齡層較高。另外若與國內江孟冠(2002)針對全省北、中、

南、東共 54家機構576位照服員所做結果相較,在年齡及工作年資上亦有所不同,

本研究對象年齡仍略高(50歲以上>30-50歲),工作年資部分也較長(6 年以上>3 年以

64

下),進一步探討江孟冠之研究中,約一半機構成立時間在3 年以內,而本研究對象 之服務機構成立時間分別已達 7~14 年不等,可能相對工作人員年資較長所致。

二 二 二

二、、、、機構照服機構照服機構照服機構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

機構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是指照服員一年內是否曾參加口腔衛生照護在職 教育、口腔照護執行平均花費時間、自覺口腔照護執行時間是否足夠、口腔照護工作 是否影響其他照護工作及口腔照護是否為工作常規。其中在參加口腔照護在職教育部 分,本研究對象有59.6%在近一年內曾參加過口腔衛生照護相關課程。與陳雪玲(2002) 針對台北市12家長照機構110位照服員提供老年住民口腔照護行為研究中指出,照 服員一年內曾參加口腔照護相關課程者僅佔46.4%,本研究對象在參加口腔衛生在職 教育上比率較高。再與蔡宛容(2009)針對台北縣市五家機構共 68位照服員口腔照護 工作研究指出,該研究中參加過口腔衛生教育課程之照服員佔64.7%,與本研究結果 相近,顯示我國行政院衛生署於2003 年開始公布「口腔健康法」,並於2008 年實施

「身心障礙者口腔健康五年計劃」等政策後,機構照服員參加口腔衛生照護在職教育 課程之比率已有提高的趨勢。

至於在照服員口腔照護執行時間上,本研究結果為照服員每次執行口腔照護時間 約30分鐘以內者佔88.1%,而照服員自覺口腔照護執行時間不足者佔50.5%。相較陳 雪玲(2002)研究指出,機構照服員為一般失能老年住民每次執行口腔照護工作時間約 30分鐘以內完成者佔56.4%為多數,覺得口腔照護工作時間不足者佔17.3%。本研究 對象口腔照護時間花費30分鐘以內及自覺時間不足者之比率較高,其可能的原因或 許是因為失智住民的口腔照護上不同於一般失能住民,因此照服員針對失智住民口腔

65

照護工作需進一步考量環境佈置、住民的配合情形、情緒安撫及行為問題的因應等,

此等準備工作可能使得照服員對基本的口腔照護工作雖自覺可完成,但卻因額外需增 加環境安排及失智住民情緒安撫等而表達30分鐘的時間是不足夠的。根據牙醫全聯 會建議一般民眾每次刷牙至少需 3分鐘,而針對身心障礙者口腔照護時,若增加肩頸 部按摩之減敏感法則每次需大於3分鐘的時間。然失智住民在口腔照護上有別於身障 者及一般失能老人,失智住民於執行口腔照護開始前需加強環境安排來增加失智住民 在認知上的連結(Connell et al.,2002),接著以肩頸部按摩放鬆其肌肉及情緒,過程中 照服員更需以溫柔的口吻不斷鼓勵稱讚他或以住民有興趣的事物來轉移其注意力,完 成後詢問住民口腔清潔後的感受並謝謝他的配合,但若遇失智住民抗拒或拒絕時,應 立即停止口腔照護並過一段時間換一位照服員或請家屬協助再嘗試,切勿強行口腔照 護工作以免引發更嚴重的行為問題甚至造成身體的傷害(邱銘章、湯麗玉,2006;黃 明裕等人,2007;葉淑惠等人,2003);綜合以上,對於失智住民口腔照護執行時間 上30分鐘是不足夠的,建議在實務上要重視失智住民個別性之口腔照護需求,調整 口腔照護工作安排,以提供適切的時間,使照服員能有效完成適切具品質的口腔照護 行為。

另外在口腔照護工作是否列入工作常規中,本研究97.2%之照服員認為口腔照顧 工作為每日工作常規,以及在照服員自覺口腔照護工作是否影響其他照護工作方面,

有七成照服員認為不會影響其他照護工作,表示大部分照服員已將口腔照護作為每日 必須執行之工作內容。

66

三 三 三

三、、、、照護照護照護照護失智住民失智住民失智住民失智住民之之之之行為問題行為問題行為問題行為問題

本研究對照護失智住民之行為問題分為機構照服員自覺失智住民行為問題出現 頻率及在照顧上之困擾程度,研究結果顯示行為問題頻率分數平均值及標準差為 89.79+30.40分,表示本研究機構之失智住民行為問題出現頻率為中等程度;照服員 自覺對行為問題困擾程度分數平均值及標準差為 53.71+34.86分,表示本研究之照服 員對失智住民行為問題困擾程度為輕微困擾。但與林慧珍(2010)針對居家122位失智 之照顧者研究結果相較,本研究之失智住民問題行為頻率分數幾乎高出一倍(89.79 分> 45.15分),照顧者困擾程度也較高(53.71分 > 38.37分),可能因收案對象所 照顧之失智者居住環境不同,導致有不同之行為問題,或一旦失智者有較多之行為問 題時,將導致家人無法繼續於家中照護進而尋求機構式照護(Aneshensel, Pearlin, &

Schuler, 1993;Coen, Swanwick, O’boyle, & Coakley, 1997),因而使機構中的失智住民 相對的有較高頻率的行為問題。

67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機 機構照服員提供 機 機 構照服員提供 構照服員提供 構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知識 失智住民知識 失智住民知識 失智住民知識、 、 、 、態度 態度 態度 態度、 、 、 、行為現況 行為現況 行為現況 行為現況

本研究結果機構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照護知識平均得分為8分(總分10分),

呈現偏高的得分,顯示本研究對象在口腔衛生知識上普遍有正確知識,與陳雪玲(2002) 進行護理之家病患服務員提供老年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及相關探討中,針對大台北 機構中110位照顧人員進行口腔衛生照護知識問卷調查發現,其知識得分趨高,以及

Pyle等(1999)針對146位照服員做口腔照護服務之意見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照服員具

正確口腔照護知識,與本研究結果相同。但與Adams(1996)之研究結果不同,Adams 針對老人病房及內科病房34位照顧人員進行開放式和結構式口腔知識問卷調查,結果 發現照顧人員口腔照護知識是不足的,尤其對於口腔評估上是缺乏的,但因其所使用 幾種不同和未經考驗的知識量表,可能因此有不同結果。在本研究之知識量表中,答 錯最多的題目為「失智症個案常發生蛀牙的位置是在牙冠及牙根部位」、「口腔照護開 始前要先幫失智長輩按摩肩頸部,使肌肉放鬆」、「牙齒如果清潔不乾淨,有可能會引 起肺炎」及「失智長輩應安排在盥洗室清潔口腔」,其中又以「牙齒如果清潔不乾淨,

有可能會引起肺炎」及「失智長輩應安排在盥洗室清潔口腔」得分最低,進一步分析 回答錯誤之照服員,其中在一年內未參加口腔照護相關教育訓練者佔多數(59%~

64%),可能因此對於口腔照護缺乏正確知識。因此建議每位照服員應有機會參加口 腔衛生相關教育訓練,訓練內容中應加強口腔衛生維護與全身性感染之關係以及口腔 照護合適之環境安排。

至於在機構照服員對失智住民口腔照護態度方面,本研究之照服員口腔照護態度

68

平均得分為30.53分(總分為40分),呈現偏高之得分,顯示本研究之照服員提供失智住 民口腔照護態度上偏正向,與Frenkel等(2001)針對22家機構369位照服員進行口腔照 護課程介入性研究,發現照服員的口腔態度偏正向之結果相同,但Frenkel等人也發 現,照顧人員對於口腔照護時住民出現牙齦出血情形的態度偏負向,其中50%照服員 對此感到相當的不舒服,且僅有8%照服員願意在此狀況下協助住民進行更徹底的潔 牙,進一步探討後發現,照服員覺得牙齦流血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而使態度 偏負向;而本研究量表之開放性問題中,也發現有部分照服員表示對於失智住民在口 腔照護時出現反抗、攻擊、咬牙刷等狀況,出現恐懼、害怕、疲累及無力等負向態度,

在態度量表中則以「失智長輩在口腔照護出現驚慌哭泣時,會讓我感到挫折慌亂」得 分最低,顯示照服員對失智住民情緒處理及對口腔照護時之恐懼感受等較為負向,但 整體而言本研究之照服員對口腔照護之態度仍是偏正向的。

另外在機構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照護行為方面,本研究照服員之口腔照護行

為分數平均為61.63分(總分為80分),呈現偏高得分。在本研究之行為量表中,得分 最高的有「口腔照護前我會準備牙刷或適當的潔牙工具」、「口腔照護前,我會準備開 水或茶葉水漱口」、「口腔照護前,我會先以溫和的語氣為失智長輩說明」、「口腔照護 前,我會準備合適的牙膏」及「三餐飯後,我都會協助失智長輩執行口腔照護」等,

顯示照服員在口腔照護前用物準備及執行次數之行為最好;而得分最低的有「每次口 腔照護前我會播放相同且長輩喜歡的音樂」、「口腔照護前,我會先幫失智長輩按摩肩 頸部」、「口腔照護前,我會帶上手套」、「完成時,我會詢問失智長輩的感受」、「我會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