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機構照顧服務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及相關因

素。收案期間為民國99 年 2 月 10日至 99 年 3 月 31日,針對北區五家設有失智症專 責或專區之長期照護機構照服員進行收案。符合本研究收案條件樣本數共計 112人,

實得樣本數共109人,回收率達97.3%。

依據本研究目的分以下四節進行結果陳述,第一節為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口腔

照護相關工作狀況,第二節為機構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態度及行 為結果,第三節為機構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及相關因素之分析,第 四節為機構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行為之預測因子。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 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 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 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 、 、口腔照護工作 、 口腔照護工作 口腔照護工作相關 口腔照護工作 相關 相關狀況 相關 狀況 狀況 狀況

本研究機構照服員之人口特性包括:年齡、性別、婚姻、教育程度、失智照顧工

作年資;口腔照護工作狀況包括:照服員是否曾參加口腔照護在職教育、口腔照護執 行時間是否足夠、口腔照護執行平均花費時間、口腔照護是否影響其他照護工作、口 腔照護是否為工作常規,及照護失智住民之行為問題包括:機構失智住民行為問題發 生頻率、機構照服員困擾程度。

一 一 一

一、、、、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

本研究之機構照服員人口特性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及失智照顧工

作年資等,其中年齡以50歲以上最多共47人(佔43.1%),其次為41~50歲共41人(佔

37.6%);性別以女性為多數,共105人(佔93.6%);教育程度以高中(職)最多共50人

(佔45.9%),其次為國(初)中30人(佔27.5%);在婚姻狀況上以目前有婚姻狀

況者77人(佔70.6%)為最多,其次為無婚姻者(含未婚、離婚、喪偶)有32人(佔

29.4%);在失智照顧工作年資中,以6年以上最多共36人(佔33%),其次為超過1

46

年未3滿年共29人(佔26.6%),如表 4-1。

表 4-1

機構照顧服務員人口特性 機構照顧服務員人口特性 機構照顧服務員人口特性

機構照顧服務員人口特性 n=109=109=109=109 項 目 分 類 人 數

(n)

百分比 (%) 年 齡 層

30歲以下 7 6.4 31-40歲 14 12.8 41-50歲 41 37.6 50歲以上 47 43.1 教育程度

國小 14 12.8

國(初)中 30 27.5

高中(職) 50 45.9

專科/大學 15 13.8

性 別

男性 4 3.7

女性 105 96.3

婚姻狀況

有婚姻狀況 77 70.6 無婚姻狀況 32 29.4 工作年資

未滿1 年 18 16.5

超過1 年,未滿3 年 29 26.6 超過3 年,未滿6 年 26 23.9 超過6 年以上 36 33.0

47

二二

二二、、、、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

照服員口腔照護工作狀況包括:照服員是否曾參加口腔照護在職教育、口腔照護

執行時間是否足夠、口腔照護執行平均花費時間、口腔照護是否影響其他照護工作、

口腔照護是否為工作常規及照護失智住民行為問題;其中照服員於一年內有參加過失 智症口腔保健相關課程者共65人(佔59.6%)為多數;而照服員在一天的工作時間中,

自覺執行口腔照護的時間「不足」者有55人(佔50.5%),自覺「足夠」者佔49.5%;

另外在每次執行口腔照護平均花費之時間上,30分鐘以內完成者佔96人(佔88.1%) 為多數;至於執行口腔照護工作有77人(佔70.6%)認為不會影響其他照顧工作;且有

106人(佔97.2%)的照服員之服務機構已將口腔照護列入工作常規,如表 4-2。

表 4-2

口腔照護工作狀況 口腔照護工作狀況 口腔照護工作狀況

口腔照護工作狀況 n=109=109=109=109 項 目 分 類 人 數

(n)

百分比 (%) 口腔照護相關教育訓練

曾經參加 65 59.6

不曾參加 44 40.4 自覺執行口腔照護時間

足夠 54 49.5

不足 55 50.5

執行口腔照護平均時間

30分鐘以內 96 88.1 30分鐘以上 13 11.9 執行口腔照護會影響其

他照顧工作

是 32 29.4

否 77 70.6

口腔照護為工作常規

是 106 97.2

否 3 2.8

48

照護失智住民之行為問題係以失智老人行為障礙量表來評量,此量表包括兩部 分,第一部分為測量行為問題出現之頻率,第二部分則為測量照服員對行為問題困擾 之程度。第一部分行為問題出現頻率,量表共 49 題,各子題採Liker Scale 由 0 至 4分計分,0分代表「本週沒出現」、1分代表「輕微」、2分代表「偶而」、3分代表

「經常」、4分表示「每次都是如此」,量表總分數介於0-196分,單題分數介於0-4 分,分數愈高表示該行為問題發生愈頻繁。本研究結果顯示,失智住民行為問題出現 頻率平均值為 89.79分(SD=30.40),單題之平均值介於0.71~2.59之間,得分較高前 10名之項目依序為『重覆對人說(問)同樣的話』、『發脾氣』、『很多要求(如要求回家、

出門)』、『無法清楚表達意思或需要』、『到處找東西』、『少活動或被動』、『收集東西』、

『解尿或大便在衣服、床或地上』、『無法理解(接受)他人的話』、『說不合現實的話』, 如表 4-3。

在照服員對所照顧之失智住民行為問題困擾程度上,量表共 49 題,各子題採 Liker Scale 由 0 至 4分計分,0分代表「沒有困擾」、1分代表「輕微困擾」、2分 代表「有些困擾」、3分代表「很困擾」、4分表示「極度困擾」,量表總分數介於0-196 分,單題分數介於0-4分,分數愈高表示照服員對行為問題的困擾程度愈高,研究結 果顯示,行為問題困擾程度總分平均值為 53.71分(SD=34.86),單題平均值介於 0.50~1.73之間,得分較高前10名之項目依序為『解尿或大便在衣服、床或地上』、

『發脾氣』、『玩弄排泄物』、『到處找東西』、『把東西放在隱密的地方』、『很多要求(如 要求回家、出門)』、『少活動或被動』、『隨地吐或丟東西,弄髒環境』、『漫罵、罵人、

詛咒人』、『拒食、食量小』,如表 4-3。

49

表 4-3

機構失智住民行為問題 機構失智住民行為問題 機構失智住民行為問題

機構失智住民行為問題 n====109109109109

項 目 行為問題出現頻率 照顧上困擾程度 平均值 標準差 排序 平均值 標準差 排序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出現頻率與困擾程度出現頻率與困擾程度出現頻率與困擾程度出現頻率與困擾程度 總分

總分 總分 總分

89.79 89.7989.79

89.79 30.4030.4030.4030.40 53.7153.7153.71 53.71 34.8634.8634.8634.86 1.把東西放在隱密的地方(如藏

食物) 2.30 0.91 14 1.56 1.06 5 2.少活動或被動 2.48 0.89 6 1.45 1.17 7 3.到處找東西 2.51 1.05 5 1.59 1.23 4 4.解尿或大便在衣服、床或地上 2.47 0.76 8 1.73 1.17 1 5.玩弄排泄物 1.71 1.09 1.68 1.29 3 6.發脾氣 2.59 0.77 2 1.70 1.31 2 7.表情愁苦 1.97 0.82 20 1.02 1.14

8.害怕、恐懼 1.54 1.08 1.07 1.19 9.要求他人的陪伴 2.01 1.03 18 0.96 1.09 10.爭風吃醋、忌妒 1.32 1.09 0.76 0.94 11.傷心哭泣 1.59 0.87 0.69 0.88 12.很多要求 (如要求回家、出

門..) 2.57 0.90 3 1.56 1.24 6 13.敲打東西 1.78 1.10 1.09 0.99

14.指使他人 1.63 1.01 0.84 1.00 15.亂丟東西 1.81 1.13 0.97 0.96 16.哭鬧 1.56 1.17 0.94 0.99 17.說不合現實的話 2.41 1.06 10 1.04 1.09 18.重覆對人說(問)同樣的話 2.70 1.03 1 1.14 1.13

19.無法清楚表達意思或需要 2.56 0.94 4 1.32 1.17 14 20.重複他人的話(如鸚鵡) 1.58 1.27 0.79 1.02

21.自言自語一直講話 2.40 1.03 11 0.81 0.94

22.無法理解(接受)他人的話 2.44 0.96 9 1.37 1.18 11 23.講髒話 2.13 1.10 17 1.19 1.23 18 24.使用髒東西(如垃圾) 1.86 1.12 1.20 1.07 17 25.在公開場合暴露或觸摸身體

隱私部位 1.39 1.08 0.86 0.99 26.堅持某人在視線範圍內 1.23 1.22 0.65 1.04

27.隨地吐或丟東西,弄髒環境 2.39 1.09 12 1.43 1.18 8 (續下頁)

50

項 目 行為問題出現頻率 照顧上困擾程度 平均值 標準差 排序 平均值 標準差 排序 28.性暗示言語或行為 0.93 1.10 0.76 1.07

29.觸摸異性身體或隱私部位 0.83 1.07 0.82 1.15

30.收集東西 2.48 1.18 7 1.31 1.16 15 31.把可吃可用的東西丟掉 1.22 1.14 0.69 0.94

32.拒吃,食量小 2.00 1.06 19 1.40 1.23 10 33.遺失東西 1.72 1.18 1.18 1.19 19 34.走失 0.71 1.04 0.88 1.32

35.尋找已過世親友的行蹤 1.39 1.23 0.85 1.05 36.脫序行為(例:將整個衣櫃

的衣服丟入洗衣機) 0.99 1.20 0.71 1.06 37.拿或使用別人的東西 (如

拿別人皮包) 1.94 1.20 1.28 1.16 16 38.東 西放在非習慣性 位置

(如把碗放在衣櫥中) 1.68 1.26 0.99 1.14 39.使用別人的空間(如躺別人

的床),或霸佔公共空間 1.91 1.14 1.09 1.04 40.對事情沒興趣、不想做 2.15 1.02 16 1.10 1.11 41.發呆,不知道做什麼 2.22 1.00 15 0.82 0.99 42.表示聽到或知覺到一些聲

音或東西,但旁人沒知覺到 1.79 1.21 0.82 0.97 43. 認 為別 人 要 不 利於他

(她)(如喊救命) 1.73 1.13 1.16 1.12 20 44.把無關的事與自己牽扯上

關係(如廣播在說他壞話) 1.63 1.22 0.96 1.05

45.漫罵、罵人、詛咒人 2.38 1.02 13 1.41 1.14 9 46.打人、踢人、掐人、踹人、

抓人、扯頭髮 1.80 1.22 1.37 1.20 12 47.拿東西傷人 1.17 1.12 1.02 1.15

48.破壞東西 1.77 1.28 1.37 1.13 13 49.其他行為 0.78 1.27 0.50 1.04

51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機構照服員 機構照服員 機構照服員 機構照服員提供 提供 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 提供 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 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 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 、 、 、態度及 態度及 態度及 態度及行為 行為 行為 行為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一 一 一

一、、、、機機機機構照服員構照服員構照服員構照服員提供提供提供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得分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得分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得分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得分

本研究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量表共 10 題,答對得1分、答錯

得0分,回答不知道者以0分計算,其中第2、5、7、10 題為反向計分,本量表總分 介於0~10分之間,得分越高,表示對機構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越好。本結果 顯示,機構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平均值為 8.00分(SD=1.60);答對 率達90%以上之題項依序為「失智長輩不需定期口腔檢查(反向題)」、「失智長輩出現 拒食、坐立不安的行為時,可能與牙痛有關」、「失智長輩的口腔問題,可能會影響其 社交互動」。另外答錯率最高(45.9%)之題項為「失智長輩應安排在盥洗室進行口腔清 潔」,其次為「牙齒如果清潔不乾淨,有可能會引起肺炎」答錯率為 43.1%,如表 4-4。

52

表 4-4 照服員 照服員 照服員

照服員提供提供提供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知識 nnn=109n=109=109 =109 題目內容

答對 人數 (n)

答對 百分比

(%)

平均值 (mean)

標準差 (SD) 照服員提供

照服員提供 照服員提供

照服員提供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失智住民口腔衛生照護 知識

知識 知識

知識總分總分總分總分 8.08.08.08.0 1.601.601.601.60 1.失智症個案常發生蛀牙的位置是在牙冠

及牙根部位

89 81.7 2.老年人服用的藥物不會引起口腔乾燥 91 83.5 3.牙齒如果清潔不乾淨,有可能會引起肺炎 62 56.9 4.失智長輩的口腔問題,可能會影響其社交

互動

102 93.6 5.失智長輩不需定期口腔檢查 107 98.2 6.失智長輩出現拒食、坐立不安的行為時,

可能與牙痛有關

103 94.5

7.為失智長輩刷牙時,要選擇刷頭較大的牙 刷

92 84.4 8.失智長輩應安排在盥洗室進行口腔清潔 59 54.1 9.口腔照護開始前要先幫失智長輩按摩肩

頸部,使肌肉放鬆

77 70.6

10.失智長輩對口腔照護出現拒絕反應時,

應加快完成

90 82.6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