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依照統計分析結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以護理人員與照顧服務員的壓力與 健康情況比較,護理人員的壓力大於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的健康程度也較照顧服 務員差。而且,護理人員的壓力不論在院區間及科別間均大於照顧服務員,而健康 情形不論在院區間及科別間均比照顧服務員差。

單論護理人員的壓力與健康情形,護理人員在內科、外科、呼吸照護病房、護 理之家、其他(綜合部門)這五個不同科別工作,壓力與健康情形均無顯著差異。

另外,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之院區A、院區B、院區C、院區D、院區E這五個不 同院區工作,護理人員的壓力與健康情形亦均無顯著差異。

單論照顧服務員的壓力與健康情形,照顧服務員在內科、外科、呼吸照護病 房、護理之家、其他(綜合部門)這五個不同科別工作,壓力方面,在「工作負 荷」構面有顯著差異,但健康情形均無顯著差異。另外,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之院 區A、院區B、院區C、院區D、院區E這五個不同院區工作,照顧服務員壓力方 面,在「評鑑制度」、「進修訓練」構面有顯著差異,但健康情形均無顯著差異。

以壓力預測健康情形,護理人員可運用壓力問卷中三個次構面「工作執行」、

「能力人際」及「進修訓練」預測健康情形,照顧服務員可運用壓力問卷中一個次 構面「工作負荷」預測其健康情形。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實務建議。傳統刻板印象認為醫院某些科別較忙碌壓 力大,某些科別則相對輕鬆壓力小,但本研究卻發現,護理人員於不同科別間工 作,壓力與健康情形無顯著差異。因此,建議護理人員於臨床就業選擇時,應著重 自己有興趣學習的科別,而非選擇感覺輕鬆的單位,因為實際工作壓力無差異。

另外,本研究發現護理人員對於「工作執行」、「能力人際」及「進修訓練」的 壓力感受可預測健康情形。因此建議護理人員在執行照護工作、或面對進修訓練的 要求感到壓力感到有困難時,應適時與主管或同事反應,並討論改善方案,減緩壓 力。而且,護理人員除了隨時加強專業技能以應付工作需求外,也要加強人際互

62

動,與病人或同事建立良好的互動氣氛,有助於自身健康情況。至於,照顧服務員 對於「工作負荷」的壓力感受可預測健康情形。因此建議照顧服務員在執行照護工 作超過負荷時,應適時反應,尋求其他幫助管道。

本研究限制為,僅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照護人員為研究對象,在行政院衛生

署98-101年度醫院評鑑制度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之院區A、院區B、院區C、院

區D、院區E為醫院評鑑優等(區域醫院)或新制醫院評鑑優等的醫院,換句話 說,這五間醫院的工作層級相似。因此本結果無法得知,照護人員於不同評鑑層級 醫院間壓力與健康情況是否有差異。

63

參考文獻

內政部社會司(2005)。失能老人及身心障礙補助使用居家服務計畫。台北市:同作 者。

內政部社會司(2007)。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二期計畫。老人福利法彙 編。取自http://sowf.moi.gov.tw/04/02/02.htm

內政部社會司、衛生署(2003)。照顧服務員訓練實施計畫。台北:同作者。

孔有芸、傅玲、尹祚芊(2003)。國內外護理組織架構與照護服務系統再造略之比 較。護理雜誌,50(2),24-29。

尹裕君、安妮(1991)。護理人員離職原因與工作滿意度相關性之探討。榮總護理,

8(4),428-436。

尹裕君(2005)。新制醫院評鑑與護理品質管理。榮總護理,22(2),109-116。

毛家舲、李引玉(1992)。精神科護士的壓力感受與因應行為。護理雜誌,39(1), 107-117。

王美惠(2000)。急診護理手札[電子版]。醫事紀,4

王郁雯(2006)。護理人員之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的關聯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研究所,台南。

王淑蓉、董曉萍、陳美容、曾雯琦(2011)。傾聽心的聲音-運用輔導會談分析基層 護理人員工作壓力。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8(3),211-220。

王麗香、劉雪娥(2001)。急診留觀區病患之需求探討。長庚護理,13(3),216- 227。

古金英(2001)。建立一個輪調環境下受輪調員工的工作壓力源模式-以銀行業為 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3),1-25。

左涵音(2006)。護理之家照護人員工作壓力之探討-以中部四縣市為對象。未出版 碩士論文,亞洲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台中。

江貞紅(1996)。居家照顧服務員之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64

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台北市。

江雪萍(2004)。護理人員人格特質與自我壓力感受之相關性探討-以中部地區ICU 護理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台中。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內政部(2005)。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發展方案第二期計 畫。台北市:同作者。

余玉眉(2005)。護理政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余嬪、呂桂雲、張玉珊(2008)。護理人員休閒自我決定感與勝任感交互作用對於工 作壓力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編號NSC 96-2413-H-017-004。

吳安綺、彭台珠、彭少貞、黃寒裕、李茹萍(2009)。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職業危害 的擔心程度與因應策略之探討。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8(3),70-80。

吳秀麗、蔡文憲、許志賢(2010)。護理人員職業倦怠對休閒調適之研究。休閒事業 研究,8(3),145-167。

吳盈江(1993)。臨床護士的工作壓力頻率與感受量表之編修。護理研究,1(2), 113-126。

吳敏鳳。(1996)。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壓力因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 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

吳清慧(2001)。護士遭受病患身體攻擊的身心反應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桃園療養院 護理科研究報告。

吳淑蓉、王秀紅(2005)。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實證護理,1

(4),243-252。

吳淑瓊(1998)。老人長期照護政策評估。長期照護雜誌,2(1),7-13。

吳慧珠(1999)。組織中工作壓力的管理方式。健行學報,19(1),131-142。

呂勝瑛(1985)。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8,157-189。

李建賢(2004)。急診醫療服務之醫學倫理。醫學教育,8(3),327-335。

李淑芬、王維芳、張圓圓、黃維珍、黃美智(2010)。醫學中心複合式護理模式中照 顧服務員之工作經驗。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6(4),253-260。

65

李淑真(2005)。雲嘉地區準專科護理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探討。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雲林。

李靜怡(2002)。休閒從業人員之個人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和休閒行為之關係

以北部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彰化。

李玉屏、熊德筠、韓玉蘭、張裕珠、陳恆淑(2000)。增進精神科護理人員處理病患 暴力事件能力之行政專案。榮總護理,17(4),337-345。

沈秀娟(2002)。精神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工作壓力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 功大學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台南。

阮玉梅、胡月娟(2004)。照顧服務員訓練指引(頁1-16)。台北:偉華。

阮玉梅(1999)。長期照顧概論。台北:華杏。

周惠千、馬鳳歧(1988)。台北市一級教學醫院急診室護理人員工作壓力之探討。護 理雜誌,35(3),69-84。

林志銘、韋哲啟、楊冠洋、趙秀雄(1996)。醫療服務業之職業災害-某醫學中心員 工之公傷事件分析。中華職業醫學雜誌,3(1),9-16。

林叔蔓(2000)。安養護機構看護工之工作壓力源及工作滿足感之相關性探討-以士 林、北投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台北 市。

林冠宇、毛義方(2009)。醫院看護人員健康及工作危險因子相關性研究。研究編號 IOSH97-M318,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林春只、曾明月(2005)。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長期照護雜誌,9

(4),349-360。

林素如(1990)。癌症病房護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台北。

林梅香、黃慈心、徐秀琹、王寶鈺、李金英(2009)。原住民籍照顧服務員工作壓力 源、工作生活品質、工作滿足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長庚護理,20(2), 180-191。

66

林鈺軒(2005)。照顧服務員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 學長期照護研究所,台中。

林壽惠(1997)。護理之家成立一年半回顧座談會。護理雜誌,44(6),5-12。

林碧莉、何美瑤、曾麗琦、呂桂雲(2005)。衛生所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專業承諾之 研究。實證護理,1(2),132-139。

林麗玲(2000)。員工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之關係探討-以護理人員為例。未出 版碩士,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邱秀環(1985)。醫院護理人員的工作滿足感。護理雜誌,32(2),71-83。

邱泯科、徐伊玲(2005)。老人居家照顧服務員考訓現狀與工作困境之探討。社區發 展季刊,110,284-299。

施淑芬(1990)。大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彰化。

洪雪芝、翁麗雀、方揪雅(2005)。外科護理人員照護SARS病患的壓力及調適行 為。實證護理,1(1),45-51。

洪瑜嬬、林佩蓁、潘純媚、陳秋蓉、何啟功、吳明蒼(2007)。護理人員的輪班工作 與睡眠品質、身心健康及家庭功能之間的相關性。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15

(1),17-30。

胡瑞桃(2000)。加護單位護理人員對其工作壓力來源之反應及調適。長庚護理,11

(2),20-29。

唐景俠、劉淑樺(2003)。急診暴力的認知及因應。護理雜誌,50(5),65-68。

孫少峰(1989)。離職模式之比較研究-以護理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 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台北市。

孫培蕾、楊淑美(2006)。病患照顧服務員滿意度調查。榮總護理,23(4),340- 347。

秦淳、劉紹興(1995)。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生活壓力之關係。中華職業 醫學雜誌,2(3),110-119。

67

馬君、李麗傳、劉紹興、張媚、楊冠洋、林燈賦(2003)。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下背 痛盛行因子之探討。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0(3),175-184。

高淑芬(2001)。長期照護概論。台北:華杏。

高婷婷、葉宏明、黃秀雲、吳重慶、吳尤君、許慧珍、張瓊分、顏裕庭(1999)。某 區域醫院長期照護機構後續服務現況調查。長期照護,3(2),46-53。

張和美、陳昭惠、藍麗美(2005)。新生兒加護病房預期醫護人員流動與工作壓力之 研究。榮總護理,22(2),139-148。

張春興(2006)。張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張嫣紅(2003)。安寧病房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

張維容(1995)。醫院看護管理現況及病患滿意情形之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 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台中。

張議露(2007)。護理人員休閒活動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關係之探討。未出版 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粘秋桂、柯德鑫(1996)。護理人員下背痛及其職業相關危險因子之調查。中華職業 醫學雜誌,3(1),37-44。

許玉珍(2004)。護理之家護理工作壓力與因應行為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台北護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台北市。

許洪坤、吳麗芬、張蓉、邱春幸(1998)。急診護理特性之探討。榮總護理,15

(1),92-102。

許森彥、蘇世斌(2003)。夜班及輪班工作者的健康問題。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0

(2),71-80。

許曉芸(2008)。照顧服務員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亞洲大學健康暨醫務管理學系,台中。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