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自殺處置與實務能力

我國衛生署也陸續於95年8月成立「自殺防治中心」、96年6月成立「自

殺防治關懷安心專線」及「各縣市的自殺個案通報系統」等推展自殺防治的教育 工作,擬定篩選高危險群治療防範策略,防範自殺行為發生。中華民國精神衛生

護理學會非常重視護理人員對自殺個案之護理實務能力與護理品質,95年亦發 展公佈「精神衛生護理師」實務能力範疇與能力要項。

一、精神衛生護理人員自殺處置之實務能力

依據文獻學者的看法,護理核心能力包括知識、技能、知識、態度、價值觀、

照護、溝通、自我與專業成長能力、及批判性思考等能力;進而將護理能力應用 力於護理評估、護理計畫、臨床照護措施之執行與評值;運用思考能力、溝通協 調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給予病人及家屬衛教指導、關懷照顧、有責任且 給予病人安全的護理(蕭等,2006)

Benner (1984) 以學習經驗理論(Dreyfus Model) 提出護理人員進入臨床實務

情境中後,會經歷生手(novice)到專家(expert)等五個工作表現之專業發展階段,

護理人員在經歷學習、適應與熟悉護理臨床工作後,將針對自己較弱的工作範圍 部分補強,而提升臨床護理能力與決策能力,即進入進階生手(advanced novice) 階段;隨著經驗的累積護理工作範圍的擴大,並能勝任與推理與決策工作,開始 發展管理者角色的稱職(competent) 階段,繼續在提升臨床護理工作知識與技 能,每日在臨床實務均能展現直接或間接的護理角色,並能提供病人熟練的整體 性護理,為精熟(proficient) 階段;最後,對臨床護理工作全面了解,並能帶領其 他護理人員執行護理工作,為專家(expert)階段。

護理人員雖然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接觸護理自殺病人的的課程,但是到了臨床 中,不但感到無法發揮出來,甚至要遷就其他醫療人員的決策,因而出現困境

(Sorlie, Jansson, & Norberg, 2003)。精神衛生護理學會視於自殺案例的增加,臨 床的需要,採用行動研究法,於95年3月邀請產業界臨床精神衛生護理專家組 成核心小組,在進行過程中一起討論形程理念共識,將自殺處置列入六項實務能 力項目之ㄧ的暴力處置中,並參考臨床實務、驗證、省思、再修正,建構「精神 衛生護理師」自殺行為之處置實務能力與工作要項 (黃等,2006)。

(一)、自殺(自傷)處置實務能力必備要項:

自殺(自傷)處置實務能力必備要項,含六個能力必備要項,其中有以下行為

操作項目:

1.能完整評估病人自殺(自傷) 的危險程度,經由適當的防範措施,提供病人預防

自殺(自傷)行為發生,並能安全處理病人自殺(自傷) 的行為,期能協助其恢復自 我控制,學習個人因應能力。

2.熟知自殺(自傷)相關理論。

3.具備自殺(自傷)危險程度評估能力。

(1).依據自殺(自傷)危險程度評估表確實評估,能早期偵測病人自殺(自傷)前兆。

(2).能處置自殺(自傷)前兆,與病人做防範自殺(自傷)之行為約定。

4. 能執行自殺(自傷)之防範:

(1).能確實依據自殺(自傷)危險程度執行防範流程。

(2).能啟動醫療團隊之處置並執行自殺(自傷)之防範。

(3).能熟知密切觀察注意事項。

(4).對病人及家屬執行有關自殺(自傷)防範之護理指導。

5. 清楚解除自殺(自傷)防範之原則與注意事項。

(1).具備評估病人自殺(自傷)衝動程度、自我控制之能力。

(2).具備評估病人自殺(自傷)危險程度的能力,並能適時根據評估再啟動自殺 (自傷)防範措施。

(3).具備與病人建立新的技巧與因應自殺行為(自傷)衝動之能力。

(4).啟動醫療團隊對執行自殺行為(自傷)防範措施過程之評值。

(5).具備醫療團隊中協商者的角色。

(6).定期評估與修正自殺行為(自傷)評估危險程度及防範措施。

6. 確實紀錄:

具備記錄的能力包括紀錄處置過程、自殺行為意外事件報告、改善方案書寫

能力。

精神衛生護理人員對精神衛生護理師實務能力甄審機制之意見研究顯示,

護理人員(N=85)對運用情境考試進行以上暴力及自殺(自傷) 處置實務能力之甄

審,有中高程度之認同。護理人員認為運用情境考試評量暴力及自傷處置實務能 力項目,具客觀性、具可行性、具區辨性、及具公正性(戎等,2006) 。

本研究將參照以上之能力必備要項進行護理人員自殺處置護理實務能力之

自我評量要項,並探討護理人員對自殺行為之態度與其在自殺處置實務能力自我 評價間之相關性。

三、自殺態度與自殺處置實務能力之關係

目前國內尚無精神衛生護理人員對自殺有相關的護理實務能力的研究探 討。另探討急診護理人員自殺態度之研究發現,接受過自殺護理訓練的護理人員 之自殺照護困難度顯著低於沒有接受過自殺護理訓練者,且態度亦較正向(呂,

2003;Sun, Long, & Boore, 2007), 顯 示 需 要 提 供 護 理 人 員 有 關 自 殺 照 護 之 訓 練,以 提 供 具 品 質 之 自 殺 護 理。提供護理人員有關自殺知識;運用支持 團體或個人諮商讓護理人員可以討論自殺護理經驗及表達感覺,可以使護理人員 有較好的調適(Midence, Gregory, & Stanley, 1996;Loughrey, Jackson, & Wobbleton,

1997)。提供精神科護理人員15週自我傷害個案照護的訓練課程後,顯示能改進

護理人員對自我傷害病人的態度,提升預防病患自我傷害的警覺性,顯示教育課 程可以使護理人員之照護態度明顯改變(Patterson, Whittington, & Bogg, 2007)。另 外針對167位社區衛生之醫護人員,提供為期6個月的訓練後,能改善自殺危險 的評估能力、自殺個案管理能力且降低自殺率(Appleby, et al, 2000)。

四、影響護理人員實務能力因素

護理作業是高度專業為技能與知識密集行業,為了維護病人權利與安全,以病人 為中心護理理念,以達到高品質的服務(尹、陳、魏、許、馮,1993 )。然而護理 能力的培養起始於學校護理課程的設計,而表現於護理實務中。護理人員在完成 基礎養成教育後,如果無持續學習,其能力、知識與技能將會明顯的落伍或退步,

透過在職教育訓練及培訓課程可以增加知識與護理能力(尹等,1993)。影響護理 人員實務能力的因素說明如下:

1.年齡:護理實務能力與年齡有關(林,1988),由於時間的改變人生閱歷對事情處 理方式會有改變即隨著過往的經驗累積而增加,但某些學習能力卻會隨著年齡而 減少。白、徐、汪(1999) 研究發現31-35歲在自我與專業成長及整體護理能力優 於25歲以下及36歲以上之護理人員,即會因年齡階段而不同。

2.婚姻:已婚者年齡與年資教未婚者常因此其護理能力較佳(白、徐、汪,1999) 3.教 育 程 度:接 受 教 育 年 限 不 同 學 校 課 程 安 排 對 某 些 護 理 能 力 有 影 響 (Bartlett,Simonite,Westcott,Taylor,2000),教育水準高的參予活動及學習上較為積

極(劉,1999) 研究發現大學較職校及專科護生的護理能力為高(白等,1999;凌,

2001),

4.職稱:護理師高於護士取得護理師資格者為專科以上學歷,因此護理師高於護士 (白等,1999;林,1988;凌,2001)。

5.年資:服務年資與經驗對護理能力有影響,工作經驗累積會讓自我對事情處理產 生自信(白等,1999;Bartlett et.al, 2000)。呂(2002) 的研究顯示,護理自殺病人 粘黏資對照顧自殺的困難度成負相關,(sun)的研究顯示有照顧經驗者較有意願照 顧此類的病人。

6.進階層級:高階者在經歷與在職教育訓練較多因此其能力相對較為低階者為 佳。層級「N4」之護理人員在護理能力構面及整體護理能力上均高於層級「N1」

之護理人員(凌,2001)。

7.服務單位:工作單位為專業性、特殊性,在能力會有差異性(Manley, &

Garbett, 2000;凌,2001)。

Chan、Chien、So(2009)等針對110位第一線護理人員提供自殺預防教育結果

顯示提升護理人員對自殺行為的知識及自殺處置實務能力的態度。郭曉菁 (2005) 以1837位公共衛生護理人員之專業能力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發現年齡與年資、

教育程度、職級及護理進階、實務執行頻率等皆為專業能力之預測因子。在不同 的教育程度其核心護理工作表現有差異,碩士學歷高於專科以下的學歷。凌建玲

(2001)以700位護理人員對『專業能力進階制度』之影響的研究發現。「N4」

之護理人員在護理能力構面及整體護理能力上均高於層級「N1」之護理人員。

賴寶珠 (2007) 以701位護理人員對護理人員知識管理與護理能力相關之研究發 現不同年齡、年資、護理能力進階層級、醫院層級、區域位置、屬性之護理人員 對整體護理能力有顯著差異,知識管理程度愈佳則護理能力表現愈高。此外,以 70位精神衛生護理師為對象,檢示精神衛生護理師在精神衛生護理之核心護理 實務工作表現熟練程度,結果顯示有80%以上之精神衛生護理師及其直屬長官均 評價其執行精神衛生護理核心實務工作可達熟練及非常熟練的程度,僅有10%

的精神衛生護理師於精神衛生護理評估工作未臻熟練(邱,2008)。

五、精神衛生護理人員自殺處置之在職教育訓練

Michael與Valach(1992) 給予「自殺預防」書面的教材,但沒有提供參與訓

練,結果發現閱讀自殺預防教材的人在自殺之知識、態度無顯著的改變。Feldman

et.al, (1998) 給予「憂鬱症治療指引」自學教材結果也為達該有效果。因此建議

對健康人員自殺處置之訓練應安排實地的訓練可能較有效。

Patterson , Whittingon , Bogg. (2007) 針對教育訓練介入改變護理人員對自我 傷害的實驗研究指出護理人員為期15週之自我傷害教育訓練顯示可提升護理人 員對自我傷害評估感度及覺察能力與改變態度。以上文獻顯示,自殺護理的實務 能力培訓可以提升護理人員自殺照護的態度、能力與自信。國內精神醫療機構將 維護病人安全列為最重要之醫療管理及品質指標,並將傷害事件,如:病患之暴 力、自傷、自殺等列為異常事件必須進行異常事件通報類別(高雄凱旋醫院,

2006)。精神衛生護理專業學會議將自殺處置為精神衛生護理人員之基礎核心照 護能力(黃等,2006 ),精神醫療機構之護理單位均將自殺處置流程列為常規護理 工作。自殺處置實務能力培訓列為新進人員重點培訓工作,另一方面,每年在職 教育培訓均會複習有關自殺處置之實務知能與實務技能演練。此外,精神專科教 學醫院每半年舉辦全院各單位之自殺實務處置流程稽核與自殺案例照護工作研 討(高雄凱旋醫院,2006 )。由以上,可知自殺處置為精神衛生護理人員之必備核 心實務能力,且會接受定期之在職培訓以維持照護實務能力。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