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52

53

比值顯著高於對照組,FM%顯著低於對照組,代表著長期從事意象太極運動者 其肌肉率、肌肉量對脂肪量的相對比值比較高,而體脂肪率較低,先前研究以有 氧舞蹈運動 (Arslan, 2011) 或傳統養生運動如太極拳、動禪 (Barbat-Artigas et al.,

2011; Chang & Chen, 2016) 進行運動介入皆能有降低體脂肪,提升肌肉率之成效,

而規律從事意象太極運動亦能改善肌肉量對脂肪量的比值,且有較低的體脂肪率,

對身體組成影響具有相似之效益。此外,根據國外學者研究指出高強度間歇性運 動可以減少體脂肪,提高肌肉量 (Smith-Ryan, Trexler, Wingfield, & Blue, 2016),

而在本研究結果中,可見太極組FM%顯著低於對照組,LBM%和LBM/FM比值 顯著高於對照組,具有與高強度間歇性運動相同的效果,推論意象太極運動為全 身性有氧運動,雖然動作招式緩慢,但動作內容除了包含肢體的旋轉、伸展與平 衡外,特別著重姿勢的暫留與力量延展,因此也具有減少體脂肪與提升肌肉量之 效,相較於高強度的運動來看,較具安全性,適合作為中年女性的運動選擇。

另外,本研究結果指出太極組之基礎代謝率顯著高於對照組,顯示長期參與

意象太極運動可能可以提升中年婦女的基礎代謝率,此研究結果與蘇倩霄

(2013)、Cakmakçi (2011) 以彼拉提斯運動介入研究結果相似。彼拉提斯運動主要

在於核心肌群的訓練,意象太極運動亦為著重於核心肌群的伸展與肌力強化的全 身性有氧運動,其動作特別強調肢體動作與力量延展,包含等長收縮 (等長收縮 為靜態的收縮,關節角度不產生明顯的變化,意象太極動作例如平面側彎動作、

體側彎單手延伸等均是維持身體姿勢不變,主要動作肌肉所做的即是等長收縮)、 向心收縮 (向心收縮會產生抵抗重力的運動,使肌肉縮短的收縮,意象太極動作 例如展臂擴胸預備動作、向前向上抬起雙臂、經耳旁舉過頭頂等,這時三角肌前 束與肱二頭肌所做的就是向心收縮)、離心收縮 (離心收縮是隨著重力減慢的運 動,使肌肉拉長的收縮,意象太極動作例如展臂擴胸回復動作,在後仰回復身體 中正位置時將雙臂從頭頂慢慢放回身體的兩側,在向前向下的過程中,肱二頭肌 和三角肌前束會做離心收縮以避免雙臂太快放下) 等,它的動作概念與彼拉提斯

54

運動相似,對肌肉組織有相當的訓練效果,為長期從事意象太極運動能有效提升 基礎代謝率原因之一。

此外,意象太極運動動作概念雷同於彼拉提斯運動,能有效訓練核心肌群提

升肌肉量,而肌肉量會提高能量利用率,也因此提高基礎代謝率,為了驗證此論 點,本研究便進一步探討所有中年女性參與者之體脂肪、肌肉率與BMR之間的 相關性。研究結果如表 4-4 顯示,中年婦女的 FM%與 BMR 呈現顯著負相關,

LBM%、LBM/FM比值與BMR呈現顯著正相關 (p<.05),表示基礎代謝率愈高

者,相對的肌肉率愈高,脂肪率愈低,此結果與Koshimizu等人 (2012) 的研究 結果相似,Koshimizu等人對81名不同運動項目的選手進行身體組成和BMR檢

測,發現LBM%與BMR呈正相關,可知規律參與意象太極運動能提升基礎代謝

率的原因之二,為肌肉率增加進而提升基礎代謝率。

第二節 有無參與意象太極運動中年女性在經絡能量之差異

藉由檢測整體經絡能量值可以表示個體身體健康狀態,由經絡能量建議範圍 來看本研究的參與者,無論是太極組或對照組的檢測結果,其 12 條單經經絡能 量值及全身經絡能量平均值均於建議生理正常範圍內,可能因兩組參與者皆為健 康族群,所以在 12 條經絡能量值沒有太大的誤差值。本研究結果為太極組全身 經絡能量平均值顯著高於對照組,顯示長期參與意象太極運動有較高的經絡能量 平均值。推論依據意象太極運動動作概念,發現招式2撐脊轉腰、招式3肩肘腕 旋轉、招式6平面側彎等動作,以延展手臂內側肌群,拉撐腿後側之肌肉群,舒 展身體兩側肌肉筋骨,與「心經」經絡分佈位置相似,而招式 11 仆步壓胯、招 式12盤腿髖膝踝旋轉、招式14拱月撐腳板等動作,以伸展側腿筋,延展腳背及 大腿前側肌群緊縮等動作,與「肝經」、「膽經」經絡分佈位置相似,意象太極運 動強調纏絲勁,依循人體結構及經絡線路,採螺旋弧線伸展,因而對中年婦女全 身經絡能量平均值有提升之效益,但介於生理正常範圍內30~70(µW),即身體臟 腑機能較佳,顯示較好的身體健康狀態。

55

此外,在本研究結果中,太極組全身經絡能量平均值及 12條單經之經絡能 量值均顯著高於對照組,但腎經部分除外,兩組間無顯著差異,推測腎經檢測點 為足內側腳踝下緣和阿基里斯腱平行的中間凹陷處,又因意象太極運動強調定點 的四肢及腰跨肢體纏轉,鮮少下肢的移動動作,腎經的經絡能量值可能因而未出 現差異,所以有關於這部分未來可以再做進一步探討,是否增加樣本數或就不同 運動項目研究分析而有不同的結果。

在生理正常範圍內,經絡能量值愈高,代表臟腑機能愈旺,經絡能量值愈低,

代表臟腑機能愈低落,在本研究結果中,太極組之全身經絡能量平均值及 12條 經絡能量值均顯著高於對照組,由此可見,規律參與意象太極運動之中年女性與 其他傳統養生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等都有相似結果,能改善全身經絡能量平均 值,由於意象太極運動強調動作緩慢、均勻、連貫,動作中結合氣功的以意引氣、

意氣相隨的要點,配合肢體延展旋轉,循行經絡的走向,因而能有較高經絡能量 值並落於生理正常範圍內,可能表現出較佳的健康狀態。

第三節 有無參與意象太極運動中年女性在生活品質之差異

本研究以 SF-36 生活品質量表評估有無參與意象太極運動中年女性在生活

品質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太極組之身體生理功能、身體功能-角色限制、身體疼 痛、一般健康、社交活動、心理健康等構面、整體生理功能層面及SF-36生活品 質總分均顯著高於對照組,表示規律參與意象太極運動之中年女性有較高的生活 品質,尤其在整體生理狀態層面。本研究結果與過去多數運動文獻,如水中有氧 運動、彼拉提斯運動及太極拳運動等研究結果相似,推論意象太極運動為全身性 有氧運動,著重於核心肌群的訓練,因而能有效提升生活品質。且由第一節討論 發現,太極組有較高的身體組成,由表 4-7 顯示 FM%與整體生理功能層面呈現 顯著負相關,LBM%、LBM/FM 比值與整體生理功能層面呈現顯著正相關等結 果,表示身體組成之肌肉率愈高、脂肪率愈低,則對應整體生理功能層面得分愈 高,推論規律參與意象太極運動之中年婦女因為有較佳的身體組成,因而生活品

56

質量表之整體生理功能層面可獲得較高得分,能從事日常工作或活動不受限制,

且自覺健康狀態較佳,可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

然而與部分研究有不同結果,林錦蘭、章美英 (2012) 探討12週法鼓八式動 禪介入對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影響,結果顯示各構面雖有提升趨勢但均未達顯著差 異。陳慈孜(2006)對社區老年人進行八週伸展運動訓練,結果無論在生理或心 理各層面皆未達顯著差異,研究者推測可能為與運動介入時間不同、運動類型相 異或個案在未介入前已有較好的健康狀態,使得SF-36生活品質量表得分結果與 本研究結果不同。另外,由如表4-6顯示,在活力狀況、情緒功能-角色限制等構 面及整體心理狀態層面等三項得分,太極組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推測可能是與 問卷內之活力狀況與情緒角色-功能限制等兩項構面的提問有關,其構面子題主 要用以評估受測者對工作或生活周遭情緒反應狀態,而本研究之太極組可能已長 期從事規律運動,普遍擁有較好的健康狀態,心理健康方面則受研究對象當時狀 況影響較大,使得SF-36生活品質量表無法敏感地測量出意象太極運動對心理健 康的影響;且本研究中的樣本數不足也可能是影響結果的因素,未來研究者可對 此再做進一步探討。之後,又將活力狀況和情緒功能-角色限制兩個構面所得平 均分數與盧瑞芬等人 (2003) 所建立之臺灣女性民眾45~64歲常模相較,本研究 之太極組高於常模,對照組較常模平均分數低,顯示本研究之太極組與對照組心 理層面雖未達顯著差異,但太極組是處於健康的心理狀態,而對照組活力狀況和 情緒功能-角色限制所得分數較低,可能起因於對健康生活品質的知覺差異或對 健康注重程度不一。就整體而言,本研究太極組因長期參與意象太極運動,在整 體生理、整體心理及各個構面皆有較高的得分,顯示中年女性對參與意象太極運 動所產生健康影響的成效高,且以招式簡單又不受場地限制,加上團體練習時指 導者的鼓勵與參與者的相互關心,有利於持之以恆練習,對中年女性的生活品質 能有提升的結果。

57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