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三章 休閒參與量表編製

第三節 量表施測作業

活動參與的頻率」、「每次參與日常休閒活動之持續時間」,由休閒遊憩及心理 學領域共5位專家進行內容效度評鑑(Assessment of Content Validity and

Relevance),邀請專家就構面題目與研究範疇之間的關聯性來進行審查,針對 此題項給於意見或修正為較合適之題目,以CVI(Content Validity Index)大於.80 做為選定標準,彙整修妥完成專家效度審查,最後保留48題以Likert五點式量 表形式之結構式問卷(Structure Questionnaire),此休閒參與量表經預試以及折 半信度考驗後,始正式大量施測。

三、研究對象及施測過程

休閒會因區域資源的多寡而受到影響,因此不同的地區與文化,會衍生出不 同之休閒參與,其休閒活動種類、型態及參與類型會有所差異(葉智魁、許義忠、

Garry Chick、Erwei Dong,2010)。依據2011年教育部高教技職司之資料得知,

之外,全臺一共有163間大專校院,北部、中部、南部、東部、離島各地區之學 校分佈情形為北部42.56%(76間)、中部14.8%(25間)、南部33.3%(53間)、

東部5.5%(7間)及離島3.7%(2間)。此分布數據代表北部地區大專院校擁有

最多的就學資源及環境,吸引全臺各地區之學生遠赴求學,學生就讀人數也居全 臺各地區大學生之冠,換言之,亦即北部地區的學校中大學新生面臨初次離鄉背 井遠赴求學的比例最高。另從各地區的開發程度來看,北部地區較其他地區擁有 較豐富的資源。故設定本研究之母群體為北部地區的公私立大專院校日間部學生 為主,以集群抽樣的方法,採現場發放及回收問卷的方式進行整個班級的量表填 答,發放過程中, 若受訪者對於題目有疑問,由研究者本身或由調查員從旁解說,

減少對題目的誤解,在施測前,依研究倫理,向相關學校之研究倫理審議委員會 提出研究計畫申請,審核通過後才進行後續之施測程序。

(一)第一次預試(N=125)

採取集群抽樣,設定為同質性高的群體做為第一次預試,以北部宜蘭地區 某一間技術學院之一年級共四個班級進行整班學生的問卷填答,共獲得有效問 卷共125份。

(二)第二次預試(N=135)

採取集群抽樣,設定為異質性的群體做為第二次預試,抽取北部地區臺北 市、新北市地區共三間大專院校日間部一年級班級進行整班學生的問卷填答

(二間高教體系之一般綜合大學及某一間技職體系之科技大學),共獲得有效 問卷共135份。

(三)正式施測(N=491)

採取集群抽樣,設定為異質性的多元性群體做為正式的量表施測,依照教 育部99學年度之公私立大專院校統計數據,以北部大專院校比例較高的臺北 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市為主要抽樣區域,抽取共11間大專院校日間部一 年級班級進行整班學生的問卷填答(高教體系之一般綜合大學共五間及技職體 系之科技大學共六間),共獲得有效問卷共491份。根據抽樣誤差率計算公式,

抽樣誤差率=.05時所需樣本樣至少為400,且依據Shumacker和Lomax(1996)

研究,大部份的SEM研究樣本數在200-500之間,因此本研究正式施測回收491 份有效問卷符合規範。

為確保資料分析之正確性與嚴謹性,凡回收的問卷有未答、漏答2題以上或 高年級學生下修大一課程之情況,該筆資料均予刪除,最後納入才列入有效問卷。

四、量表編製程序及信、效度考驗

(一)表面效度及內容效度

以文獻回顧相關研究擬定之結構式問卷(Structure Questionnaire)為主之初稿,

屬構面是否適切進行內容效度評鑑(Assessment of Content Validity and

Relevance),若不甚適切,則如何調整並提供用字遣詞及增刪題目之修正意見,

如遇題項有爭議之情況,例如有2 位專家建議刪除題目,1位專家則建議修改即 可,則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再決定刪除或修改,彙整修妥完成之後為預試問卷,隨即 進行預試。

(二)折半信度考驗(Spill-half Reliability)

為了測驗本量表問卷題項的一致性及可靠程度,因此,在正式發放問卷 中將另外採用折半信度來評估信度。折半信度屬於內在一致性係數,作法是將 調查量表項目分為數目相等的兩半獨立計分,然後計算這兩半得分的相關係 數,進而估計整個量表的信度。

本研究設定以預試及正式量表題項中,將題項依休閒活動的性質區分為兩 份類似之量表,重覆進行折半信度考驗以驗證其編制之量表是否具有一致性及 可靠性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