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基本準備度綜合發展商數評量報告
基本準備度發展商數〔RDQ%〕(Readiness Developmental Quotient)評量,最
主要的目的是瞭解嬰幼兒在發展過程中,所呈現某些與大腦發展較有關連的具 體行為中,選出可以代表每一月齡層或年齡層孩子發展情形的項目,希望藉由 瞭解孩子的“實際年齡”與“心智年齡”間的差異,作為父母及主要照顧在選擇教材、
教具及教養互動時的參考;並給予適當的文化營養刺激,協助孩子依循自己的 發展軌跡,強化優勢、提升弱勢,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提升自信與自尊。
此評量的適用範圍是六個月到六歲三個月的孩子;因此,當孩子的年齡越趨
近六歲到六歲三個月時,其表現出的RDQ 數值的百分比如在 95%~100%之間,
都代表孩子的整體發展是在正常範圍內。
評量結果:
實際年齡 心智年齡 綜合發展商數 RDQ(%)
4歲 7個月 5歲2個月 112.73
說明:
一、 在解讀RDQ 報告時,要自己與自己比,或是相似年齡的孩子相比。以您 孩子目前整體的發展狀況,是優於一般同齡的孩子,您可以參考附表一‘各 項能力調教方案’,給予適當的文化營養刺激,讓孩子能依自己的發展軌 跡,不斷地提升基本準備度。當然,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父 母的陪伴及眼神的品質,經常給予孩子溫暖的擁抱及關愛的眼神,並在孩 子表現正向行為的時候,給予立即性的回饋與肯定,讓孩子持續產生主動 學習的動機,持續保持優勢。
二、 RDQ%評量內容,包括孩子的一般發展、概念理解能力、溝通表達能力、
精細動作、人際社會。茲逐項說明如下:
◎一般發展(readiness development ,RD):評估孩子統合發展的整體概況,
包含肢體的大小肌肉靈活度、認知能力及理解力等。
- 2 -
◎概念理解(comprehension conceptual, CC):評估孩子理解語言及抽象概 念的能力。如聽到自己名字會有反應、聽懂他人的指令、會做不進位的加 法……等等。
◎溝通表達(expressive language, EL):評估孩子在與人相處當中,表達 自己的能力如何。如對人微笑、說出自己的姓名、表達自己的需求及陳述 所學的內容……等等。
◎精細動作(fine motor, FM):評估孩子視覺和運動之間的協調能力及精 細動作的發展情形。從簡單的抓握東西、塗鴉到抄寫簡易的字……等等。
◎人際社會(personal social, PS):評估孩子在家庭、社會生活中做人處事 的能力。如會注意到有其他孩子的存在、願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會 自己過斑馬線……等等。
三、 孩子各項行為的發展項目如下圖:
附表一:各項能力調教方案參考:
關注項目 調教原則:透過操作→反復練習→循序漸進
CC 概念理解
1. 增加文化營養刺激及生活經驗的學習,可提升‘概念認知的反應能 力’。
2. 多提供孩子自己動手做機會,增加生活體驗並能增進其學習動機。
3. 大人需瞭解個體發展之差異點,並接受孩子的發展現況,耐心的 引導;引導過程中,大人需先做給孩子看→帶著孩子做做看→再請 孩子做給你看。
4. 當孩子做到一項新的行為時,請不吝給予正面之鼓勵,以增強孩 子之自信心。
EL 溝通表達
1. 父母可常常以開放性對話互動,刺激孩子的語彙能力(如:寶貝、
請你猜一猜今天冰箱會有什麼水果?去選擇你最喜歡的水果,拿出 來我們一起切水果; 等爸爸回來後,我們可以再一起去買水果,
你可以選你最想吃的…等等。)
2. 互動中,大人可以示範正確的回應方式,再請孩子重複說一次。
3. 表達能力與孩子的基本準備﹝認知、聽覺、視覺、口腔肌肉發展 的協調度﹞有關,家長需要密切注意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4. 有些孩子對於大人的指令無法聽清楚理解,大人需留意孩子的表 情及響應。
FM 精細協調
1. 父母及師長可以多給予玩沙、土、揉麵團、洗碗、擦拭、吊單杠、
滑板車、按摩、打鼓,或鼓勵孩子自己拿湯匙、聶子、筷子夾豆子、
或玩手推車活動、綁鞋帶、增進小肌肉的發展。
2. 必須重複的操作練習。
PS 人際社會
1. 留意家庭成員間互動模式,創造相互關懷、彼此分享的歡樂情境,
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模仿學習。
2. 當孩子說話時,大人必須用心傾聽,尤其注意眼神的專注,讓孩 子感受尊重。
3. 創造不同家庭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學會適應不同的人,並透過互 動交流,強化互動技巧。
4. 善用閱讀、繪本、說故事,培養孩子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
孩子的能力是“發展”出來的,大多數是經由“後天”學習得來的,在發展及學 習的歷程中,孩子會不斷地以其“基本準備度”與情境互動,反復地建構出階段性 之“基本能力”,累積背景知識。父母及主要照顧者在瞭解孩子的“基本準備度”
後,只需持續提供正確的學習情境,則必然培育孩子具有適應各種情境,解決 各種問題之“競爭力多元智慧”。
學習處方:請參考‘社會模仿相似點-A因數’評量報告之調教方案,給予適性的 引導。
根據哈佛教育研究所的著名學者﹝Howard Gardner﹞所提出的多元智慧論 指出:每個人出生即具備了八大智慧,只是強弱不同。而這些智慧並非與生俱 來就固定或是靜態的,而是可學、可教、可發展而提升的。它們可以在充滿啟 發性的材料和活動而形成的教育機會中,得到滋潤和成長。
而每個孩子都擁有不同能力組成的智慧剖面,以下有關各項“特定領域”之發展商 數,可以讓我們瞭解孩子的八大領域發展現況,敬請參考!
有關各項“特定領域”之發展商數請參酌下表:
- 4 -
附表二、多元智慧的定義及提升建議方案:
智慧名稱 定義 提升智慧的參考方案
語文智慧
包含聽、說、讀、寫;語言的發展必須以溝通為基 礎。語文智慧在個人整體發展的重要性為:提升學 習、思考、組織、閱讀、寫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而提升自信與自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閱讀、寫作、交談、
講故事、參與討論。
邏輯數學 智慧
有效地運用數位和推理的能力。這項智慧包括對邏 輯的方式和關係、陳述和主張、因果關係及其他相 關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用於邏輯一數學智慧的各 種步驟包括:分類、分等、推論、概括、計算和假 設檢定。
多參與數字運算、推 理遊戲、分類、排列、
及探險試驗等活動。
視覺空間 智慧
準確地感覺視覺空間,並把所知覺到的表現出來。
這項智慧包括對色彩線條、形狀、形式、空間及它 們之間關係的敏感性。這其中也包括將視覺和空間 的想法立體化地在腦海中呈現出來,以及在一個空 間的矩陣中很快地找出方向的能力。
多砌模型、拼圖、做 手工藝、拍攝、繪畫、
圍棋、參與定向追蹤 遊戲及聯想遊戲等。
自然觀察 智慧
欣賞、辨識動植物及連結生命組織的能力,對於周 遭生活環境的認知與喜好表現。對於自然的景物,
例如植物、動物、天文等都有興趣與關懷。適應環 境、瞭解動植物關係,喜愛大自然。
多接觸大自然,參觀 博物館、動物園、植 物園,實際種植植 物,或者參與動物、
昆蟲的養育活動。
音樂智慧
察覺、辨識、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如音樂愛好 者、音樂評論家、作曲家、演奏家)。這項智慧包 括對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
多參與唱歌活動、學 習樂器、欣賞演唱 會、音樂會或歌劇 等。
肢體動覺 智慧
善於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想法和感覺,以及運用雙 手靈巧地生產或改造事物這項智慧包括特殊的身體 技巧,如協調、平衡、敏捷、力量、彈性和速度,
以及自身感受的、觸覺的和由觸覺引起的能力。
多參與各類體育運 動、競技或競賽性遊 戲和戲劇訓練等。
人際溝通 智慧
察覺並區分他人的情緒、意向、動機及感覺能力。
這包括對臉部表情、聲音及動作的敏感性,辨別不 同人際關係的暗示,以及對這些暗示做出適當反應 的能力。
多參與團體活動、參 加社交技巧及解決難 題的訓練,多主動與 他人互動溝通。
內省智慧
有自知之明,並據此做出適當行為的能力。這項智 慧包括對自己相當瞭解(自己的優勢和盲點),意 識到自己的內在情緒,意向、動機、脾氣和欲求,
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
多與他人分享,並充 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認識、瞭解自己的能 力及情緒,進而訂立 個人目標及計畫,培 養自律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