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碩士學位論文Master Thesis 生態旅遊地遊客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碩士學位論文Master Thesis 生態旅遊地遊客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Copied!
98
0
0

Teks penuh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旅遊健康研究所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Graduate Institute of Tourism and Health Science. 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 Thesis 生態旅遊地遊客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不同休閒涉入與休閒生命週期之比較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of Eco-tourists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Leisure Involvement and Leisure Life Cycle. 研究生: 汪黛穎 撰 Name:Tai-Ying Wang. 指導教授:湯幸芬 博士 Advisor:Hsing-Fen Tang Ph.D..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July 31, 2013.

(2) 謝. 誌. 終於到了寫謝致的時候了!!首先要謝謝在大學時,汪老師、郭老師與朱老師的提 拔,讓我有機會進入從來都沒想過的研究所領域。時光匆匆,一轉眼兩年就要過了, 好開心!!!我終於要畢業了!!! 在這一年多做研究的日子裡,特別要感謝指導教授湯幸芬教授,讓我認識什麼是 研究,以及對研究的熱忱。對於論文的費心指導與勉勵,讓我獲益匪淺,銘感在心。 同時要感謝口試委員顏建賢教授與方文熙教授,在研究上給予精闢建議及指導,使得 論文更佳完備。此外,感謝陽明書屋與呂國豪先生的熱情協助,讓我順利收集問卷, 以及感謝阿和老師、阿靖老師與阿又老師在統計方法上的大力幫助。 在研究所期間,也很感謝旅健所老師們的教導與陪伴,還有最辛苦的所助理玉蘭 和瑞美老師在行政工作上提供了許多的協助。再者,要特別感謝一起奮戰的湯家寶寶 們:亞純、協助、婉柔、恰恰、乾玲,以及總是在研究室裡帶給我歡樂與幫助的天使 們:喻靖、育婷、致芃、子又、睿哲、琳瑋、佩瑜、依培、雪蘭、念洛、斐瑛、裕翔, 能和大家一起學習真的非常開心。最後,要感謝我最敬愛的父母、姊妹與弟弟,不時 給予支持、包容與關懷,讓我無後顧之憂的盡情學習,非常感謝。. 汪黛穎 謹誌於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旅遊健康所 2013 年 7 月. I.

(3) 生態旅遊地遊客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不同休閒涉入與休閒生命週期之比較 中文摘要 許多研究已證實,身體健康被認為是旅遊效益之一,而生態旅遊地遊客是抱持著 愛護自然、尊重生命、樸素品質、力行環保、深入瞭解旅遊地生態與人文特色的心態。 此外,從事生態旅遊活動,可促進人際關係、培養團隊精神、增進親子關係與朋友間 的友誼等功能,並可改善身心健康情形,包括降低疲勞、減輕緊張、焦慮與壓力、愉 悅放鬆、改善心情等益處。所以說透過結合生態環境與解說教育,可使人們採取有益 健康的行動及生活方式。既然從事生態旅遊可以增進身心健康,那麼愛護自然、尊重 生命的生態旅遊地遊客們平時是否也注重自身的健康問題呢?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生態旅遊地遊客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及其與休閒涉入和休 閒生命週期之關係。研究設計方面首先使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衡量受試者的健康 相關日常習性,以陽明山國家公園中生態旅遊活動地區為研究地點,採用立意抽樣, 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有效回收問卷共 336 份。分析方法採用描述性統計、驗 證性因素分析、集群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卡方分析。研究結果發現,生態旅 遊地遊客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分為三大類「健康積極型」、「健康隨性型」與「健 康消極型」。此外休閒涉入程度由高至低依序為健康積極型、健康隨性型、健康消極 型,顯示生態旅遊地遊客的休閒涉入程度越高,對於促進健康生活的活動較為積極; 休閒生命週期中的青年期與中年前期以健康消極型和健康隨性型居多,中年後期與老 年期以健康積極型居多,顯示生態旅遊地遊客的年紀越大對於促進健康生活的活動有 較積極的趨勢。最後,研究成果可讓相關領域研究者藉此得知生態旅遊地遊客的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且其與休閒涉入程度、休閒生命週期之相關性,可做為旅遊相關機關或 健康推行單位在進行健康宣導,及健康旅遊規劃之參考。. 關鍵字:生態旅遊地,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涉入,休閒生命週期。. II.

(4)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of Eco-tourists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Leisure Involvement and Leisure Life Cycle. ABSTRACT Many research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health-promoting is one of the benefits of recreation activity. Those eco-tourists who with the mood of nature caring, life respecting, humble life, living up to th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tend to deeply involve into the nature and humanities of the destiny. Eco-tourism activities also bring the benefits of improv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friendship, culturing team spirit, and improving wholesome life, for example, decreasing nervous, fatigue, anxiety, and pressure. That is the eco-tourists who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education into life tend to live a more healthy life. Therefore, do the eco-tourists care about their healthy status?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among the tourists with different health-promoting life style, leisure involvement and lifecycle. First, papers reviewing methods were adapted to build the instrument of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to measur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for the eco-tourists. Five eco-tourism hotspots of Yang Ming Shan national park were selected as the sampling sites. Three hundred and seventy three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by purposive sampling. The return rate was 90% with 336 effective responses.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methods including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one factor ANOVA, and chi squar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ree types, active, easy-going, and passive,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 eco-tourists. The leisure involvement and lifecycle of the eco-tourist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d from the three type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 style. The degree of leisure involvement increases with the activity of health-promoting life styles. The young and the pre-middle people tend to live with the type of easy-going health-promoting life style. While the old and the post-middle people tend to live with the type of active health-promoting life style. Finally, some ways of promoting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 style was suggested. Keywords: eco-tourism,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leisure involvement, leisure life cycle. III.

(5) 目. 錄. 謝 誌 .................................................. I 中 文 摘 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 錄 ............................................ I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生態旅遊之定義、原則與生態旅遊地遊客特性 ............ 5 第二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定義與量表發展 ................... 13 第三節 休閒涉入之定義與量表發展 ........................... 24 第四節 休閒生命週期之定義 ................................. 31 第五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涉入與休閒生命週期之關係 .....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 40 第二節 研究設計 ........................................... 41 第三節 資料分析方法 .......................................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54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生態旅遊地遊客背景特性分析 ......................... 54 生態旅遊地遊客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分析 ................. 56 生態旅遊地遊客休閒涉入分析 ......................... 65 生態旅遊地遊客休閒涉入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 ..... 68 生態旅遊地遊客休閒生命週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 . 69. IV.

(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 7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73. 參考文獻 ............................................... 76 中文部分 .................................................. 76 英文部分 .................................................. 80 附錄一 第一次預試問卷 ......................................... 82 附錄二 第二次預試問卷 ......................................... 85 附錄三 正式問卷 ............................................... 88. V.

(7) 圖目錄 圖 1-1 圖 2-2 圖 2-3 圖 3-1 圖 4-1 圖 4-2. 研究流程圖 ............................................... 4 生態旅遊的典範圖 ......................................... 8 依據對於環境關心程度不同之觀光客類型圖 .................. 12 研究架構圖 .............................................. 40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之一階驗證性分析結構模試圖(標準化係數)59 休閒涉入量表之一階驗證性分析結構模試圖(標準化係數) ...... 67. VI.

(8) 表目錄 表 2-1 表 2-2 表 2-3 表 2-4 表 2-4 表 2-5 表 2-6. 生態旅遊定義表 ........................................... 5 生態旅遊與一般旅遊之比較表 ............................... 7 生態旅遊地的原則和相關因素表 ............................. 9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定義表 ................................ 1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定義表(續) ............................ 16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整理摘要 ...................... 18 國內外學者對休閒涉入之定義 .............................. 25. 表 2-7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3-4 表 3-5 表 3-6 表 3-7 表 3-8 表 3-9. 休閒涉入構面之相關實證研究 .............................. 28 生態旅遊地遊客之背景特性問卷內容 ........................ 42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定義與量表 .............................. 43 休閒涉入定義與量表 ...................................... 46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專家建議彙整表 ...................... 47 休閒涉入量表專家建議彙整表 .............................. 47 陽明山國家公園遊程表 .................................... 49 樣點分類表 .............................................. 49 第一次預試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項目刪除及修改 .............. 50 第二次預試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項目刪除及修改 .............. 50. 表 3-10 問卷調查樣點已集樣本數列表 ............................. 51 表 3-11 統計方法整理表 ......................................... 52 表 4-1 生態旅遊地遊客背景特性分析 .............................. 54 表 4-2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平均分數表 .............................. 57 表 4-3 假設模式適配結果比較 .................................... 59 表 4-4 內在結構適配評鑑結果比較 ................................ 60 表 4-5 生態旅遊地遊客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集群分析表 .............. 61 表 4-6 判別分析之分類結果 ...................................... 62 表 4-7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態旅遊地遊客背景特性之差異表 ........ 63 表 4-8 休閒涉入平均分數表 ...................................... 66 表 4-9 假設模式適配結果比較 .................................... 67 表 4-10 內在結構適配評鑑結果比較 ............................... 68 表 4-11 休閒涉入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比較表 ..................... 69 表 4-12 休閒生命週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聯表 ................. 70. VI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由於現代的環境變遷劇烈,促使人們的生活價值觀逐漸改變,環境意識與生態保 育的觀念也普遍提高。再者 Budowski(1976)指出一般的大眾旅遊方式已經嚴重破壞了 生態環境,呼籲旅遊業共同來改變。旅遊業者為了繼續生存,也開始注意旅遊地的環 境問題。另外,近年來國人的旅遊方式也已從傳統走馬看花的旅遊模式,逐漸進入生 態旅遊這種較具有深度意義的旅遊模式。而生態旅遊一詞最早出現於 1965 年由 Hetzer 學者所提出的“生態性的旅遊"(Ecological tourism 或 Eco-tourism),是以 當地文化與自然環境最小衝擊、當地最大經濟效益與遊客最大滿意度等做為衡量標準 (歐聖榮、蕭芸殷,1998;邦卡兒•海放南、趙家民、鍾宜璋、黃亮穎,2011;黃躍 雯,2011)。此外,因從事生態旅遊地的遊客是抱持著愛護自然、尊重生命、樸素品 質,力行環保、深入了解旅遊地的生態與人文特色等心態。透過旅遊當地專業的解說 服務,進而了解並尊重當地傳統的文化風俗習慣及價值觀,在旅遊後獲得知識與心靈 提升(鄭先祐,2002)。 有學者提出,身體健康被認為是旅遊的主要效益之一(Kerstetter, Hou, & Lin, 2004;Donohoe & Lu, 2009)。而從事生態旅遊活動,可促進人際關係、培養團隊精 神、增進親子關係與朋友間的友誼等功能,並可改善身心健康情形,包括降低疲勞、 減輕緊張、焦慮與壓力、愉悅放鬆、改善心情等益處(陳俊忠、劉孟縹、陳重榮、林 順錍、余姮,2005)。所以說透過結合生態的環境與教育,可使人們採取有益健康的 行動及生活方式(Green & Kreuter, 1991)。而目前健康促進是醫療保健的趨勢,但 一般人對於治療的理念是只要「沒有病,就是健康!」,所以預防疾病變成是促進健 康的首要目標。因此要符合人類對於健康的需求,從事生態旅遊或許是一種在日常生 活中透過一些休閒活動即能輕易達成健康促進的方式。 然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是指個人在日常生活中 透過各種管道關心自己的健康和維持自己的健康,不論在心理或生理的健康上皆為達 到更健康狀態所努力的積極主動行為模式,並不只是預防性的行為而已,亦可依照不 同 的 健 康 目標 導 向 分成 不 同 的 健康 促 進 生活 型 態 類 型( Pender,1982 ; Walker, Sechrist & Pender,1987;陳美燕、廖張京棣、廖照慧、周傳姜,1994;李文玄、陳 怡穆,2010)。而健康促進行為則是引導個人了解他們最佳的安適情況的正向方法, 1.

(10) 包含了人際支持、營養、運動、自我實現、及壓力處理等(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目前國內針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研究對象就年齡而言,有青年人、中年人 與老年人;就職業性質而言,有學生、工廠員工、上班族、職業婦女及家庭主婦;就 身體健康狀況而言,有癌症患者與停經婦女等等(黃毓華、邱啟潤,1996)。鮮少以 生態旅遊地遊客為研究對象。而愛護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態旅遊地遊客是否也注重自 身的健康問題呢?因此,本研究針對生態旅遊地遊客探討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 此外,生態旅遊也算是休閒活動的一種,亦可應用休閒涉入(Leisure Involvement) 的概念來衡量其參與程度。許多研究提出藉由休閒活動亦可增進工作技能有助於個人 的表現,達成生活中自己覺得重要的目標,並可以發展與維持人際關係的行為、社會 互動技巧、娛樂與放鬆,更能藉由有益的社會活動來增強人格的成長,以及有助於人 們抵抗壓力,減少疾病,維持身體和心理健康(Coleman, 1993;謝鎮偉,2002;王 志達,2012)。而把休閒涉入的概念融入生態旅遊中,表示當遊客將生態旅遊活動視 為重要的,且為休閒生活中心,從參與過程中獲得愉悅、滿足感、自我表現、自我肯 定等之程度。所以說對於生態旅遊活動的休閒涉入程度越高,越能促進身心健康的提 升,進而達到較佳的健康生活型態(Havitz & Dimanche, 1990;張玉鈴、余嬪,1999; Wiley, Shaw & Havitz, 2000)。故本研究藉此瞭解遊客從參與生態旅遊活動的過程 中得到愉悅、滿足,並且察覺到活動的重要性及投入情形等的休閒涉入程度,進而了 解生態旅遊地遊客的休閒涉入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為何。 再者,生態旅遊地遊客除了可依據休閒涉入程度來區分外,不同休閒生命週期的 遊客在健康標準與環境倫理上亦有不同的要求。而休閒生命週期(Leisure Life Cycle) 是指研究個人行為的重要概念與變數,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生命中不同的階段,而人 在不同的階段上,心理態度、發展任務與休閒特性都會有所變化(陳冠儒、李三仁, 2003;蔡宏進,2004)。此外,人類由於不同的休閒生命週期各自有不同的成長條件 與外在因素影響,其年齡可視為預測健康促進行為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有研究指出年 齡越大有較正向的健康促進行為,推論可能是年齡愈大身體病痛次數或退化逐漸增 加,愈會明顯關心自己的健康,亦可能年齡愈大通常也逐漸呈退休無工作狀態,因此 可能有較多自由的時間可以注重好的飲食習慣、進行相關休閒運動與社會支持等行為 (邱慧娟、吳巧鳳、李秀蘭、陳美燕,2008;Bozo, Tunca & Simsek, 2009)。因此, 本研究納入休閒生命週期的概念,來探討不同休閒生命週期的生態旅遊地遊客其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為何。 2.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生態旅遊地遊客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背景特性。 二、比較休閒涉入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 三、探討休閒生命週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 第三節 研究流程 首先是確立本研究的背景、動機、目的、問題、假設,接著針對國內外相關文獻, 做深入的探討與查證。依文獻探討建立研究架構,而研究設計方面是採用問卷的方 式,蒐集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最後根據本研究實證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撰寫研 究結論與建議。本研究流程圖,如圖 1-1 所示:. 3.

(12) 確認研究方向與背景. 界定研究問題與目的. 界定研究對象與範圍. 相關文獻收集與回顧. 生態旅遊遊客.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休閒涉入. 休閒生命週期. 建立研究架構. 問卷設計與正式調查. 資料整理與分析. 結果分析與討論. 結 論 與 建 議. 攥 寫 研 究 成 果. 圖 1-1 研究流程圖 4. 預試及修正.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態旅遊之定義、原則與生態旅遊地遊客特性 一、生態旅遊之定義 Eco-tourism 一詞最早是 Hetzer 學者在 1965 年提出,呼籲文化、教育與旅遊業 者,重新再思考“遊憩”之意義,並提出“生態性的旅遊"(Ecological tourism 或 Ecotourism)這個名詞,是以當地文化與自然環境最小衝擊、當地最大經濟效益與遊 客最大滿意度等做為衡量標準(歐聖榮、蕭芸殷,1998;邦卡兒•海放南、趙家民、 鍾宜璋、黃亮穎,2011;黃躍雯,2011) 「生態性的旅遊」(ecological tourism)一詞出現後,歷經數十年的發展,衍生 出眾多相似性的名詞,光是「生態旅遊」一詞的定義,至少就有八十至九十種之多 (Fennell, 2001),雖然生態旅遊的定義各不相同,然而所有的定義都不外乎有自然 地區、責任旅遊、環境教育、資源保育、較低衝擊、居民參與、永續發展等要素,而 國際間有不同的生態旅遊定義,其詳如表 2-1 所示。其中像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在 1983 年首次使用生態旅遊(eco-tourism)一詞,並在 1987 年下了較完整的定義: 「一種造訪相對未受干擾的自然地區,秉持著對環境負責的態度從事生態旅遊,以便 享受及欣賞自然及人文(包括過去與現在)」(黃躍雯,2011)。再者,生態旅遊中最重 要的永續概念,大致上是在 1992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UNCED)通過了「里約 宣言」之後的影響,該會議將「永續發展」定義為:「人類有能力持續發展下去,也 能保證使之滿足當前的需要,而不致危及到下一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在會後,世 界各國漸漸將永續發展應列為最重要的綱領(李永展,1999)。 表 2-1 生態旅遊定義表 學者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年代. 定義. 1987 一種造訪相對未受干擾的自然地區,秉持著對環境 負責的態度從事生態旅遊,以便享受及欣賞自然及 人文(包括過去與現在)。. 5.

(14) 表 2-1 生態旅遊定義表(續) 學者 臺灣交通部觀光局. 年代. 定義. 1997 在自然特色的環境中,對該地自然與人文的生態演 替為資源對象,從事欣賞、觀察、研究、尋樂之旅 遊活動。以環境倫理之概念為出發,提供環境教 育、自然保育、利益回饋之機能,以達整體環境永 續經營之目標。. 臺灣交通部觀光局. 2002 比較原始的旅遊地點,並能提供環境教育機會以增 強環境認知進而促進保育生態的行動力,同時關懷 當地社區並將旅遊行為可能產生的負面衝擊降至 最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2003 生態旅遊包含所有觀光的自然基礎形式,遊客其主 要的動機是觀賞自然及體驗在自然地區的傳統文 化。. 國際生態旅遊協會 (TIES). 2007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行,其具有環境保護以 及維護地方居民福利的使命。. 資料來源:鄭先祐(2002);陳素琴(2007);吳怡彥與王小璘(2008); 張淑珍(2008);蕭倩慧(2008);Jaafar 與 Maideen(2012). 綜合上述理論,本研究將生態旅遊定義為「在較原始的景點進行一種對環境負責 任的旅遊方式,強調自然及人文的資源保育、減少遊客衝擊、環境教育及倫理、利益 回饋、永續經營等行為」。 臺灣的生態旅遊發展,約略從 1980 年代由少數地方社會自發性的團體發展起來 (黃躍雯,2011)。生態旅遊有別於一般旅遊,其詳如表 2-2 所示,主要是以自然為 取向的一種旅遊方式,目的是透過解說教育的自然保育與遊憩發展等活動,在活動過 程中體驗生態之美,並誘發環境保護與參與者行為自律的旅遊方式,強調資源保育及 6.

(15) 永續利用,除了兼顧環境、經濟與社會的考量,並強調當地居民的參與和福利,以達 到資源的有效利用與永續經營(黃韻樺,2010)。 表 2-2 生態旅遊與一般旅遊之比較表 項目. 生態旅遊. 一般旅遊. 遊客數量. 限制人數,承載量管制、較. 大規模、人數無限制,有時. 可能長久維持一定的數量。 會過量,但有會稀少。 旅遊地開放程度. 局部輪流開放、非都會區。 全面開放、都會地區。. 遊客抱持的心態. 愛護自然、尊重生命、樸素. 吃香喝辣、住高級飯店、走. 品質,力行環保、深入了解. 馬看花、到此一遊、血拼。. 旅遊地的生態與人文特色。 遊客成員. 按旅客的文化背景,分不同. 來者不拒、雜燴各種階層。. 的梯次進行。 解說服務. 旅遊地當地專業解說員。. 旅行社導遊。. 對旅遊地居民的影響. 當地居民受惠,獲得尊重, 干擾居民沒得到任何利益。 並獲得經濟來源。 價格可能較高(因有專業解. 價格低廉,俗擱大碗,以賺. 說員),但未必然高貴。. 錢為目的。. 對環境資源的影響. 資源永續經營利用。. 破壞殆盡,迅速消失。. 對當地文化的影響. 尊重當地傳統的文化風俗. 輕蔑、不莊重、鄙視。. 對環境資源的影響. 習慣及價值觀。 旅遊後的擁有. 接觸自然,獲得知識與心靈 提升。. 資料來源: 轉引自鄭先祐(2002). 7. 舟車勞頓,身心疲憊。.

(16) 為了推廣生態旅遊理念,聯合國宣布 2002 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希望藉由 全球參與討論生態旅遊與永續發展的關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世界旅遊組織共同 推動生態旅遊的發展策略,達成保育生物多樣性目標,透過技術與經驗的交流,調整 生態旅遊的規劃、發展與經營管理,使生態旅遊成為全球響應的觀光發展模式(Wood, 2002;交通部觀光局,2002)。. 二、生態旅遊地的原則與條件 生態旅遊是一種多樣功能的整合,包含自然環境、遊客、當地居民、業者、管理 者。Ross 與 Wall(1999)提出協調旅遊業、生物多樣性和當地社區三者之間相互的關 係的生態旅遊典範,如圖 2-2 所示,成功的生態旅遊,居民、自然資源和旅遊者之間 會相互受益。. 當地社區. 經 濟 收 益. 環境保護. 生物多樣性. 整合資源永續利用. 欣 賞 不 同 的 文 化 價 值. 提 供 收 入 給 保 育 區. 旅 遊. 圖 2-2 生態旅遊的典範圖. 8. 教 育 和 價 值 觀 的 轉 變.

(17) 在 1985 年世界旅遊組織 (WTO)首先提出「旅遊權利法案 (Tourism Bill of Right)」。認為遊客與當地居民應彼此尊重,以互惠的方式享有的各自的權利。至此, 旅遊業開始認知並承認旅遊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朱芝緯、王鑫,2000)。另外, 美國的生態旅遊協會認為生態旅遊守則可以提供遊客旅遊解說資源與專家建議外,也 能協助旅遊業者、保育專家、公園管理者、政府官員、旅館業者及其他專業人士實行 生態旅遊計畫,並將旅遊提升為資源保育與永續發展的工具(The Ecotourism Society, 1991)。 Donohoe 與 Needham(2006)整理現有相關文獻,建立一套生態旅遊地的發展原則 與相關因素,認為生態旅遊地應以自然為基礎、資源保存與保護、環境教育、永續性、 地方資源利益分配、社會文化的倫理與責任等要素為發展原則,其詳如表 2-3 所示。. 表 2-3 生態旅遊地的原則和相關因素表 生態旅遊地的 生態旅遊地的相關因素 重點規範原則 以自然為基礎. A.活動主要發生在大自然 B.健康的生態系統 C.未開發/生荒地(最小的人為干擾) D.提供參觀自然區域的機會. 保存/保護. E.維護和改善生態系統 F.生態規定的認知 G.供應商和社區合作努力(保護區管理人員,當地人等) H.設立和實施保存/保護管理計劃. 環境教育. I.提供生態教育給所有利益相關者(員工,客人,社區等提供) J.鼓勵與自然的互動(提供經驗/教育的效益) K.提高認識和了解某一地區的自然遺產 L.使遊客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成為參與影響遺產的議題(自然和文化) 9.

(18) 表 2-3 生態旅遊地的原則和相關因素表(續) 生態旅遊地的 生態旅遊地的相關因素 重點規範原則 永續性. M.達到公平和社會正義 N.維護生態完整性 O.人類需求的滿意度 P.社會自決和文化多樣性 Q.保護和發展的整合. 利益分配. R.地方資源平均分配,成本和效益 S.效益讚揚,而不是取代當地傳統習俗和活動(釣魚,工藝品等) T.對於遊客,供應商,當地人等短期和長期利益的最大值 U.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 V.補充現有的旅遊基礎設施. 倫理/責任. W.根據倫理道德的環境,社會和文化責任方法 X.以生態原則指導決策 Y.考慮自然區域旅遊的影響和後果 Z.以身作則 ,提高道德為本的經營和行動的價值意識. 資料來源: Donohoe 與 Needham(2006). 我國行政院交通部觀光局(2002)也正式提出「生態旅遊白皮書」,認為生態旅遊 不是一種單純到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進行休閒與觀光的活動,而是以環境教育為工 具,同時連結對當地居民的社會責任,並配合適當的機制,以期望在不改變當地原始 生態與社會結構的範圍內,從事休閒遊憩與深度體驗的活動。另外,行政院永續發展 委員會國土分組(2005)也再次提出「生態旅遊白皮書」 為了釐清生態旅遊的定義, 使用下列原則以供辨別。如有任何一項答案是否定的,就不算是生態旅遊: 10.

(19) (一)必須採用低環境影響之營宿與休閒活動方式。 (三)必須限制到此區域之遊客數量(不論是團體大小或參觀團體數目)。 (四)必須支持當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保育工作。 (五)必須儘量使用當地居民之服務與載具。 (六)必須提供遊客以自然體驗為旅遊重點的遊程。 (七)必須聘用了解當地自然文化之解說員。 (八)必須確保野生動植物不被干擾、環境不被破壞。 (九)必須尊重當地居民的傳統文化及生活隱私。 三、生態旅遊地遊客的特性 歐聖榮與蕭芸殷(1998)認為生態旅遊地遊客具有的特質為年齡集中在 26~45 歲、教育程度偏高、多數為未婚、曾聽過生態旅遊且對生態旅遊的暸解程度較高,主 要旅遊動機是因為想要觀賞當地的自然景觀及接受體驗環境教育的機會。 陳玉清與林晏州(2003)根據生態旅遊的嚴謹與宗旨指出,所謂的生態旅遊地遊客 應是多具有學習研究等特定目的,並以小團體形式前來生態旅遊地,故會主動與環境 和當地居民互動、學習,進而體認環境、培養對不同自然文化與人權的尊重與增加環 境保議題的敏感度,且願意以勞動、捐款或高額付費等形式回饋地方居民與環境,並 接受相關的管制規則與較原始或不甚舒適的旅遊環境。 另外,生態旅遊地遊客亦可根據參與程度與認知程度的不同,進而表現出不同型 態的旅遊行為,Miller 與 Kaae(1993)認為消極性生態旅遊地遊客能在滿足體驗自然 生態活動之餘,也有減少對環境衝擊的意識,屬於低度負責任之旅遊方式;積極性生 態旅遊地遊客,具有高度責任,非常注重環境倫理,不允許任何環境衝擊產生,期許 能長期保護環境的健康狀態,往往需要有充足的生態環境保育知識與相關專業的人才 能達成,通常屬於較小眾且以特定人士為目標的生態旅遊型態。因此一個積極的生態 旅遊地遊客,比起消極的生態旅遊地遊客,更展現出體驗環境與關心環保議題並行的 態度,並支持推廣生態旅遊資訊,也就是說對環境的關心程度越高者,其行為越能在 觀光行為中展現生態旅遊的精神(Holden,2000),如圖 2-3 所示。 11.

(20) 對環境的關心. 高. 小規模觀光. 觀光客類型. 體驗環境 並關心 環保議題. 積極生態旅遊遊客. 比起環境的利用式 更關心環境本身 低. 只關心環境是否能 滿足想從事的活動. 有生態意識的人 利用者. 關心度低,重視休閒與享受 只要看到環境「漂亮」就足夠了。. 享樂的人 休閒的人. 大眾觀光 圖 2-3 依據對於環境關心程度不同之觀光客類型圖 資料來源: 郭孟倪(2007)修改自 Holden(2000). 小結: 由上述定義得知,生態旅遊的型態有別於一般旅遊,主要是一種對環境負 責任的旅遊方式,由生態旅遊地的發展原則與條件,可知生態旅遊不是以一種單純的 原始自然生態環境下來進行觀光活動,較大眾觀光更強調保育、減少遊客衝擊、教育 及倫理等行為。在從事休閒體驗與深度體驗的活動過程中,使居民、自然與文化資源 和旅遊者之間相互受益,在享受和欣賞自然與文化的同時,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與永 續經營的目的(交通部觀光局,2002;鄭先佑,2002)。 生態旅遊地遊客對於環境展現非常和善的態度,尊重並珍惜環境資源,相較於一 般旅遊遊客多了一份保護生態環境的使命感、年紀偏高、擁有高教育程度與較高的收 入(Ballantine, 1994;歐聖榮、蕭芸殷,1998)。亦可以對於環境的認知與態度分為 積極型生態旅遊地遊客與消極型生態旅遊地遊客(Miller & Kaae, 1993;Holden, 2000)。而主要旅遊動機是出於生態旅遊地遊客自己的興趣,想要在較原始的環境中 與家人或朋友一同觀賞當地的生態與人文景觀以及重視生態環境、接受體驗環境教育 12.

(21) 和瞭解當地風俗民情,並期望藉由接觸大自然可以享受心肺按摩、鍛鍊身體、增強免 疫力、抒解平時生活的緊張、提升生活品質、獲得知識與心靈的提升,進而增進身心 健康(林鴻忠,2001;陳章波,2001;梁銘宗,2001;鄭先佑,2002)。 有許多學者已證實,身體健康被認為是旅遊的一個主要好處(Kerstetter et al., 2004;Donohoe, & Lu, 2009)。而生態旅遊衍生出多面向的利益,對遊客的影響層面 深且廣,陳俊忠等人(2005)的研究結果顯示在環境品質良好的森林遊樂區從事戶外遊 憩活動,可明顯改善身心健康情形,包括降低疲勞、減輕緊張、焦慮與壓力、愉悅放 鬆、改善心情,控制情緒、少發脾氣,睡眠情形也會改善。在生活調適方面,因為活 動介入的時間較短,所以有顯著改善的項目較少,明顯的改變包括改善悲傷的情緒與 缺乏幹勁的情形,較為集中注意力,並且更感受到享受生活的樂趣。在社交效益方面, 可以促進人際關係、培養團隊精神、增進親子關係與朋友間的友誼。所以說透過結合 生態的環境與教育,可使人們採取有益健康的行動及生活方式(Green & Kreuter, 1991)。而目前健康促進是醫療保健的趨勢,但一般人對於治療的理念是只要「沒有 病,就是健康!」,所以預防疾病變成是促進健康的首要目標。因此,本研究將針對 愛護環境、尊重生命的生態旅遊地遊客探討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 第二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定義與量表發展 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定義 健康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自 1970 年代起,各個先進國家積極提倡健康促進, 是全民健康為主要策略,在 1974 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 下簡稱 WHO)定義「健康是身體(physical)、心理(mental)和社會(social)三方面皆 處於一種完全安寧美好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已;所謂的健康,應存在 著更積極的意義」。相隔四年後,1978 年世界衛生組織 (WHO)在 Alma-Ata 發起宣言, 訂定「公元二千年達全民均健」之目標,發表基本健康照護宣言,強調個人與群體都 有維護和促進健康的責任與義務,希望透過基層醫療保健體系,鼓勵社區民眾、地方 代表、衛生專業人員等,共同參與健康促進和疾病的預防之推動(王英偉,2008)。另 13.

(22) 外 1986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加拿大召開第一屆世界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頒訂 「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將健康促進定義為「使人們增強其掌控,並增進自身健康 的過程」,特別提及達成健康促進應採取的基本策略和方向,而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 即為內容之一,此時健康促進運動已成為一股世界潮流(WHO, 1986;江東亮,2000)。 生活是人類生命中所有的日常活動和經歷的總和,而生活型態(life style)是生 活的方式或人們經營日常生活的模式(Singer, 1982)。尹祚芊(2000)指「生活型態」 就是非常基本的日常生活狀況,如平常生活的作息、習慣、嗜好(飲食、抽菸、嚼檳 榔),有無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及均衡的飲食等,與人的健康有著密切關聯。湯慧 娟(2003)指出良好的生活方式大多數取決於個人意識之選擇,部分和環境有關,如 是否有足夠睡眠、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重、營養的飲食與習慣及不良習慣之禁止等。 張蓓貞(2007)認為生活型態是指個人的背景、特質、價值觀層面及文化、經濟、人際 等環境層面交互作用後,表現於外在的工作、休閒、社會生活等的型式上。所以要維 持健康必須從生活做起,透過健康促進來改變或修正生活型態即能夠以實踐健康的生 活方式(Leigh & Fries, 1994;李蘭、陳富莉,1998)。此外,東方線上每年所出 版的生活型態白皮書,針對消費者的健康生活型態進行分析,藉由集群分析所得的分 類族群,例如 2010 年臺灣的健康生活型態可分成積極養生族、保健規劃族、運動健 身族、簡便安康族、散漫壓抑族,而 2012 年的健康生活型態則為積極養生族、樂觀 保健族、健康規劃族、憂心鬱悶族(李文玄、陳怡穆,2010;東方線上,2012)。另外 還有不同學者運用不同議題將溫泉遊客的健康生活型態進行分析,分成積極養生族與 樂天活力族,以及健康生活積極型與健康生活被動型等不同類型(林宗賢、劉佳旻, 2007;黃建財、李福春、許智瑩、林川雄、葉德豐、黃麗玲,2011)。 林 宗 賢 與 劉 佳 旻 (2007) 提 到 由 於 不 同 領 域 的 研 究 者 對 健 康 生 活 型 態 (healthy-living lifestyle)乙詞有不同的概念,於是不同的研究者所專注的不同行 為涵構,則是度量健康生活型態時相當重要的議題。如在觀光旅遊領域中,對健康生 活型態的概念則較強調旅遊體驗行為與健康間之連接,期待了解遊客在旅遊中的健康 生活型態。而在公共衛生學門或護理學門,健康生活型態又可稱之為健康促進生活型 14.

(23) 態(Health Promoting Life style),是結合健康促進與生活型態兩個名詞所形成 的概念。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的概念源自 1965 年 Leavell 和 Clark 所提 出的三段五級的觀念,即初段預防、次段預防及末段預防,主要藉由增進個人身心健 康、改變其感受性,提高對致病因子之對抗能力,以朝向個體安適、促進其健康的目 標(吳宜宸,2010)。Harris 與 Guten 在 1980 年將健康的生活方式分為五大內容: (1) 健康習慣,如充足睡眠;(2)安全行為,如繫安全帶;(3)預防性健康照護,如健 康檢查;(4)避免環境中的危害,如污染及犯罪;(5)避免有害物質,如菸、酒(高 淑芬、蕭冰如、蔡秀敏、邱珮怡,2000)。Pender(1982)認為疾病防護與健康促進行 為被視為健康生活型態的一體兩面,並提出了「健康促進模式(health promotion model)」,用來解釋如何促進健康的行為。健康促進行為是個體維持或增加自身的 健康、自我實現與自我成就的水準(陳亞琦,2011)。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被應用在許多 不同的研究領域上,本研究彙整國內外主要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定義,其詳如表 2-4 所示: 表 2-4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定義表 作者 Pender. 年代. 定義. 1982. 認為疾病防護與健康促進行為是一體兩面的,健康生活 型態能使個人維持或增進健康,自我實現和幸福滿足的 肯定態度,以個人積極主動建立新的行為模式。. Walker、Sechrist. 1987. 為達成個人維護或提昇健康安適層次,以及自我實現和 自我滿足的一種多層面的自發性知覺與行為。. 與 Pender 陳美燕、廖張京棣、 1994. 是個人為達更健康狀態所努力的指標,而不含避免接觸. 廖照慧與周傳姜. 危險因子的預防性行為。. 黃毓華與邱啟潤. 1996. 個體為達成提昇健康層次、維持健康、自我實現和滿足 的一種自發性之行為和知覺,包括健康責任、自我實 現、營養、運動休閒、壓力處理、社會支持系統等。 15.

(24) 表 2-4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定義表(續) 作者 李文玄與陳怡穆. 年代. 定義. 2010. 一般人日常生活與健康相關習性與態度,包括三餐飲食 習慣、個人健康管理、休閒活動、人際互動與價值觀等, 以衡量每個人健康相關之生活型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以上所言,本研究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定義為「係指個人為了維護或提升健 康層次,所積極努力的一種生活型態。」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量表發展 健康促進模式是由健康信念模式衍生出來的,兩者不同之處是健康信念模式較著 重在減低或避免疾病的行為,而健康促進模式則強調高層次的健康及自我實現(吳宜 宸,2010)。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 的原始量表是始於 1982 年 Pender 建構出的「生活型態與健康習慣量表」 (Lifestyle and Health Habits Assessment, LHHA),適用於臨床護理的測量工具,此量表共有 100 題,10 個因素,採用是/否兩點式量表來答題。1987 年 Walker 等人以 Pender(1982) 的「生活型態與健康習慣評估表(LHHA)」為藍本,對量表加以修改,增為 107 題, 採用四等量表來答題,分為從來沒有(never)、偶而如此(sometimes)、時常如此 (often)、總是如此(routinely),以美國中西部的 952 位有效樣本人數,男性 516 位,女性 436 位,平均年齡為 39.2 歲。經資料分析後,最後發展出共 48 題,六 個 因 素 的 「 健 康 促 進 生 活 型 態 量 表 (HPLP) 」 , 其 評 估 項 目 有 : (1) 自 我 實 現 (self-actualization):共有 13 個項目。係指個人能力的展現,透過成長、就業 以及職場表現,進而使生活有目的、生命趨於樂觀,以及正向改變的感覺等;(2)健 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共有 10 個項目。係指能注意自己健康、當需要 時能向健康專業人員諮詢,以及參加健康保健的活動等;(3)運動(exercise):共 16.

(25) 有 5 個項目。係指從事運動與休閒等相關的活動等;(4)營養(nutrition):共有 6 個 項 目 。 主 要 是 指 各 種 食 物 的 選 擇 與 攝 取 、 日 常 飲 食 型 態 等 ; (5) 人 際 支 持 (interpersonal support):共有 7 個項目。係指能發展社會支持系統,如有親密 的人際關係,以及社區、家庭、朋友的互動等;(6)壓力處理(stress management): 共有 7 個項目。係指個人對環境的調適,能放鬆自己以及運用減輕壓力的方法等。爾 後,1995 年 Walker、Sechrist 與 Pender 修正原本的促進生活型態量表(HPLP)發展 出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第二版 HPLPⅡ,由原來的 48 題增加至 52 題,一樣為六個因素, 但其中的自我實現構面名稱改為心靈成長(spiritual growth),運動構面名稱改為身 體活動(physcial activity)(熊明禮、蔣忠慈、王鍵慰;徐美惠、劉茂東,2009)。 國內最早使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的是陳美燕、廖張京棣、廖照慧與周傳姜(1994)以 139 位衛生所公衛護理人員 為研究對象,把 Walker 等人(1987)的 HPLP 譯成中文版,配合臺灣人的習性,修訂成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中文版」,共有 52 題,六個因素包含:自我實現、健康責任、 人際支持、運動、壓力處置與營養。另外,黃毓華與邱啟潤(1996)以 252 位大學生 為研究對象,將 Walker 等人(1987)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HPLP),配合臺灣人的 習性,刪除不適當題目後,總量表減為 42 題,一樣有六個因素,分別為自我實現、 健康責任、運動、營養、人際支持與壓力處理,發展出另一種「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 表中文版」。爾後,陳美燕、周傳姜、黃秀華、王明城、邱獻章與廖張京棣(1997), 以臺灣北部成年民眾為研究對象共 920 位,將 1994 年的 HPLP48 題量表中刪除部分不 適合國人或重複健康行為之題目編修為六個因素,40 題中文版之量表。與原版量表 比較,則建構效度相類似,是一份可用以測量我國成年人健康促生活型態的研究工具。 而魏米秀與呂昌明(2005)再以黃毓華與邱啟潤(1996)的版本,採用某技術學院共 401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之後再以 559 位研究對象進行複核效化檢驗的同質性樣本, 量表題目共 24 題,六個因素分別為自我實現、健康責任、休閒運動、營養、人際支 持、壓力處理。發展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簡式量表(HPLP-S)」,由於 HPLP-S 17.

(26) 與黃毓華和邱啟潤的 HPLP 中文譯本均是以大學(專)生為對象,因此 HPLP-S 的使用對 象以大專校院學生較為適宜。此外,李文玄與陳怡穆(2010)也參考黃毓華與邱啟潤 (1996)的版本,採用大臺北地區 350 位 20 歲以上的大眾消費者為研究對象,利用因 素分析另外自編了六個因素,分別為(1)樂觀積極面對人生,充滿幸福與滿足感:與個 人之人生態度,以及受測者是否對人生充滿滿足與幸福感相關;(2)重視個人健康狀 況,充實健康相關知識:與是否在注意自己健康之相關徵兆,以及對於健康知識的接 觸情況有關;(3)注重運動保健,養成規律運動習性: 與運動行為與習慣養成方面相 關;(4)注重飲食健康與營養:與是否注意關於飲食的成份及營養組成要素有關;(5) 注重親密關係,並隨時展現關懷之態度:與受測者和親密之人間互動關係以及情感表 達方式有關;(6)注重正常人際互動關係:與人際互動方面的問題有關。再經由集群分 析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分成四種族群,分別為(1)人際關懷積極族、(2)規律生活態度 族、(3)謹慎飲食防病族、(4)運動保健求知族。.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 國內外學者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研究中,大多以社會大眾為研究對象,就 年齡而言,有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就職業性質而言,有學生、工廠員工、上班 族、職業婦女及家庭主婦;就身體健康狀況而言,有癌症患者、停經婦女等等(黃毓 華、邱啟潤,1996)。本研究彙整國內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研究結果,研究 整理摘要如表 2-5 所示: 表 2-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整理摘要 研究對象. 研究文獻. 測量方式. 量表出處. 研究發現. 社會大眾 Walker、Sechrist HPLP , 四 點 量 Pender 美國中西部地區,年 (18 歲以上) 與 Pender(1987) 表,48 個項目, (1982) ,LHHA 齡、性別 、教育程 6 個構面:自我 度、收入對健康、自 實現、健康責 我實現、 運動、營 任、運動、營 養、人際間支持、壓 養、人際支持、 力處理等 項目與健 壓力處理 18. 康促進生 活型態成 正相關。.

(27) 表 2-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整理摘要(續) 研究對象 研究文獻 測量方式 社會大眾 陳美燕、周傳 HPLP , 四 點 量 (18 歲以上) 姜、黃秀華、王 表,40 個項目,6 明城、邱獻章與 個 構 面 : 自 我 實 廖張京棣(1997)現、健康責任、 運動、營養、人 際支持、壓力處 置. 量表出處. 1994 年先將 Walker 等人的 HPLP,配合 台灣人的習性 多 新 增了 12 題,1997 年 在針對台灣北 部 地 區其他族群進行 HPLP 中 文 版 的 測 試,刪減成 40 題, 其內在一致性 與 原 版本相較不變。 李文玄與陳怡穆 HPLP , 五 點 量 黃毓華與邱啟潤 透過因素分析 與 集 (2010) 表,20 個項目,6 (1996),HPLP 群分析,歸納出四大 個構面: 樂觀積 健康族 群,分 別 為 極面對人生,充 「人際關懷積極 滿幸福與滿足 族」、「謹慎飲食防 感、重視個人健 病族」、「規律生活 康狀況,充實健 態度族」與「運動保 康相關知識、注 健求知族」。並發現 重運動保健,養 各族群對健康 所 秉 成規律運動習 持的目標導向 有 顯 性、注重飲食健 著的差異,並且族群 康與營養、注重 間的健康促進 生 活 親密關係,並隨 型態以及主要 的 健 時展現關懷之態 康相關產品服 務 之 度、注重正常人 消費方式也不 盡 相 際互動關係 同。 Teng 、 Yen 與 HPLP-IICR,四點 Lee 與 Loke 採 用 Lee 和 Loke Fetzer (2010) 量表,30 個項 (2005), (2005)將 HPLP-Ⅱ 目,5 個構面:心 HPLP-IIC 翻譯成中文來 研 究 靈成長、健康責 在香港大學的 學 生 任、身體活動、 的 HPLP-IIC。其中, 營養、健康管理 人際交往關係 與 壓 力管理這兩個因 素,組合成健康管理 一個因素。結論:刪 除 22 項的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量表-II 不 會影響測量台 灣 成 人樣本的信效度。數 據支持生活方 式 是 受文化的影響,發展 出適合台灣人 閱 讀 之中文版 HPLPIICR。 19. 陳美燕、廖張京 棣、廖照慧與周 傳姜(1994), HPLP. 研究發現.

(28) 表 2-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整理摘要(續) 研究對象. 研究文獻. 測量方式. 銀髮族 (65 歲以上). 尹祚芊、林小玲 HPLP , 四 點 量 與王怡婷(2004) 表 , 40 個 項 目,6 個構面: 自我實現、健 康責任、運 動、營養、人 際支持、壓力. 量表出處. 研究發現. 陳美燕、周傳 姜、黃秀華、王 明城、邱獻章與 廖 張 京 棣 (1997),HPLP. 退休將領平均 年 齡 為 73 .4 歲,一般健 康狀況良好「 吃 早 餐」、「每天三餐規 律」與「對生命樂觀 與熱忱」為這些退休 將領對其生活 型 態. 處置. 評分最高的前三項; 「參加改善我 的 居 住環境之教育 課 程 或活動」、「運動時 會測量自己的脈搏」 及「參加有關個人健 康保健方面的 教 育 課程或活動」則為最 低的三項;按平均值 而言 r 注意營養」 得分最高,最 低 為 「健康諮詢」。. 張 文 明 、 周 適 HPLP , 四 點 量 偉、洪維憲、蔡 表 , 40 個 項 文鐘、柯智裕與 目,6 個構面: 黃美涓(2008) 自我滿意度、 醫療知識、運 動習慣、健康 促進活動、社 交活動、情緒. 20. Walker、 Sechrist 與 Pender(1987), HPLP. 相關性的分析顯 示,健康促進活動與 老人原來的高 職 業 專業性及較少 工 作 流汗情形有正 相 關 的趨勢,而年齡愈大 則有成反比的趨勢。.

(29) 表 2-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整理摘要(續) 研究對象. 研究文獻. 測量方式. 量表出處. 研究發現. 勞工 (18 歲~ 60 歲以上). Huang、Li 與 Tang (2010). HPLP , 五 點 量 表 , 40 個 項 目,6 個構面: 自我實現、健 康責任、運 動、營養、人 際支持、壓力. 陳美燕、周傳 姜、黃秀華、王 明城、邱獻章與 廖 張 京 棣 (1997),HPLP. 台灣 916 名全職工 人在 HPLP 中控制一 些特定的因素後,在 各種職業類別維持 顯著差異。感知忙碌 表現出正向影響 HPLP 中 的 自 我 實. 處置. 現、人際支持以及壓 力管理。肥胖組與適 度的 BMI 組相比的 較少參與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和壓力管 理。因此,應在工作 場所為肥胖的勞動 者制訂具體的健康 促進戰略目標。. 劉美蘭、康雅 HPLP-S , 四 點 魏米秀與呂昌明 高科技產業員工健 菁、陳俊瑜與張 量表,24 個項 (2005),HPLP-S 康概念以調適功能 斯蘭(2011) 目,6 個構面: 分數最高;以臨床醫 自我實現、健 療分數最低;健康促 康責任、運動 進生活型態以自我 休閒、營養、 實現分數最高;以運 發展社會支持 動行為及健康責任 系統、壓力處 方面表現較差。 理 醫護人員 陳美燕、廖張京 HPLP,四點量 (22 歲~ 57 歲) 棣、廖照慧與周 表 , 52 個 項 傳姜(1994) 目,6 個構面: 自我實現、健 康責任、運 動、營養、人 際支持、壓力 處置. Walker、 Sechrist 與 Pender(1987), HPLP. 年齡和教育程度是 健康生活促進型態 的影響因素;人口學 特性和自覺健康狀 況為健康生活促進 型態最重要的預測 因素;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中人際支持和 自我實現得分最 高,運動最低。. 21.

(30) 表 2-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整理摘要(續) 研究對象. 研究文獻. 測量方式. 醫護人員 賴美嬌、程春美與 HPLP,7 個構 (22 歲~ 57 歲) 蔡武德(2011) 面 : 自我 實 現、健康責 任、運動、營 養、人際支 持、壓力處 置、工作保. 量表出處. 研究發現. Walker、Sechrist 與 Pender (1987),HPLP; 黃毓華與邱啟潤 (1996),HPLP. 員工參與休閒活動 及實踐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和醫院績效 呈現顯著正相關。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中 的自我實現、工作保 護、壓力處理等顯著. 護、休閒活動. 教職人員 林子淳與郭富舜 HPLP,四點量 (20 歲~55 歲) (2008) 表 , 40 個 項 目,6 個構面: 自我實現、健 康責任、運. 影響醫院績效;然而 員工參與休閒活動 與否對醫院績效則 無顯著預測能力。 陳美燕、周傳姜、 黃秀華、王明城、 邱獻章與廖張京 棣(1997),HPLP.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六層面的得分指標 以「營義」 得分最 高,其餘依次為自我 實現、人際支持、壓. 動、營養、人 際支持、壓力 處置. 力處理、運動行為、 健康責任。. 李明憲、胡益進與 HPLP,五點量 黃毓華與邱啟潤 方晴美(2009) 表 , 42 個 項 (1997),HPLP 目,6 個構面: 自我實現、健 康責任、運 動、營養、人. 國小教師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整體及各 層面得分達中上程 度,以「人際關係」 層面得分最高,「健 康責任、運動與營. 際支持、壓力 處理. 養」層而在各層面得 分最低; 擔任不同 職位的國小教師在 「壓力管理」層面上 有顯著差異;「工作 價值觀整體」與「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整 體」的相關性最高。. 22.

(31) 表 2-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整理摘要(續) 研究對象. 研究文獻. 測量方式. 量表出處. 研究發現. 婦女. Pullen、Walker 與 Fiandt, (2001) (65 歲以上). HPLP-II , 四 點 量表,52 個項 目,6 個構面: 心靈成長、健康 責任、體能活 動、營養、人際 關係、壓力管理. Walker、 Sechrist 與 Pender(1995), HPLP-II. 在年紀輕時有更好 的身心健康與生活 上應提供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的相關資 訊以及諮詢方式。. 江馥名、梁蕙 芳、邱慧洳、鄭 夙芬與黃美華 (2010) (平均 26 歲). HPLP , 四 點 量 表,40 個項目, 6 個構面:自我 實現、健康責 任、運動、營 養、人際支持、 壓力處置. 陳美燕、周傳 姜、黃秀華、王 明城、邱獻章與 廖 張 京 棣 (1997),HPLP. 國籍、原國籍教育程 度、台灣教育年數、 工作狀態等四個變 項,在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的執行上有顯 著差異;健康概念、 自覺健康狀態與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呈 顯著正相關。. 黃毓華與邱啟潤 HPLP , 四 點 量 (1996) 表,42 個項目, 6 個構面:自我 實現、健康責 任、運動、營 養、人際支持、 壓力處置. Walker、 Sechrist 與 Pender(1987), HPLP. 健康概念、健康行為 自我效能、自覺健康 狀態分別與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呈正相 關。. 大專院生 (18~28 歲). 魏米秀與呂昌明 HPLP-S,四點量 Walker、 (2005) 表,24 個項目, Sechrist 與 6 個構面:自我 Pender(1987), 實 現 、 健 康 責 HPLP 任、運動休閒、 營養、發展社會 支持系統、壓力 處理.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3. HPLP-S 與 原 本 的 HPLP,在各分量表的 同時效度非常相 近,但除了「營養」 分量表與「飲食品質 分數」的相關較 HPLP 略高外,其餘分量表 與其相關概念的相 關 值 均 較 HPLP 略 低。.

(32) 小結:綜合以上文獻可以發現,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指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各 種管道關心自己的健康和維持自己的健康,不論在心理或生理的健康上皆為達到更健 康狀態所努力的積極主動行為模式,並不只是預防性的行為而已,亦可依照不同的健 康目標導向分成不同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類型(Pender, 1982;Walker et al., 1987; 陳美燕等人,1994;李文玄、陳怡穆,2010) 。另外,本研究參考 Walker 等人(1987) 的 HPLP 原始量表以及李文玄與陳怡穆(2010)經中文化並分類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族 群 的 量 表 , 將 本 研 究 的 健 康 促 進 生 活 型 態 共 分 六 個 構 面 , 包 含 :(1) 自 我 實 現 (self-actualization):擁有目標意識,追求個人發展,以及自我意識與滿足的經 驗;(2)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能注意自己健康,參加有關健康的教 育活動,以及在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等行為;(3)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 和親朋好友間的互動關係與親密感;(4)休閒運動(leisure exercise):指能促進健 康的活動;(5)壓力處理(interpersonal support):認識壓力來源,並採取行動控 制,以達到放鬆的能力;(6)適當營養(proper nutrition):為促進健康的飲食習慣 與觀念。藉此探討愛護環境、尊重生命的生態旅遊地遊客,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能分 類出哪些族群。. 第三節 休閒涉入之定義與量表發展 一、休閒涉入之定義 「涉入」(involvement) 的概念追溯至 1947 年由 Sherif 與 Cantril 的社會批 判 理 論 (social judgment theory) , 主 張 一 個 人 對 某 一 事 物 之 自 我 涉 入 (ego-involvement)越深,對其相關事物的定見亦越深,是用來測量一個人對自己角 色投入的態度。Rothschild(1984)將原本廣泛運用於解釋消費者行為的涉入概念轉換 成休閒遊憩領域的觀點,認為休閒涉入(Leisure Involvement)是透過一項在休閒活 動或特殊的環境中,所激發的各種休閒參與決策,是一種外表看不見的動機或干擾狀 態,此定義被廣泛地應用在休閒遊憩的研究當中。Selin 與 Howard(1988)整合了自 我涉入與休閒相關研究,認為休閒涉入存在於遊客和參與的休閒活動之間,在過程中 24.

(33) 獲得的愉悅、滿足感、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等之程度,讓往後學者在休閒這方面引起 廣大的興趣與迴響。Havitz 與 Dimanche(1990)進一步將「休閒涉入」定義為「介於 個體和遊憩活動、觀光目的地、或有關裝備之間的一種動機、激勵或興趣的心理狀態, 在某一時間點上此狀態會表現在重要性(important)、愉悅價值(pleasure value)、 象徵價值(sign value)、風險的可能性(risk probability)和遭遇風險的結果(risk consequence)等五個元素的知覺上」(林雲燦、張良漢,2010)。Wiley 等人(2000)則 認為涉入被視為是一種對休閒活動的態度,不再是單個構面的概念,而是己經發展成 多面向的概念,透過多面向的觀點,檢視休閒活動的參與,不僅反映在其所參與活動 的頻率上而已,更可以精準的了解活動參與之細節、活動的重要性以及個體對活動所 引發的興趣,並且針對活動所帶來的情感依附或意義,還可以進一步地解釋參與者的 休閒決策以及決策的過程。表 2-6 將國內外學者對休閒涉入定義作一整理。 表 2-6 國內外學者對休閒涉入之定義 作者. 年代. 定義. Rothschild. 1984. 認為休閒涉入是透過一項在休閒活動或特殊的 環境中,所激發的各種休閒參與決策,是一種外 表看不見的動機或干擾狀態。. Selin 與 Howard. 1988. 認為休閒涉入存在於遊客與參與的休閒活動之 間,在過程中獲得的愉悅、滿足感、自我表現、 自我肯定等之程度。. Ellis 與 Witt. 1989. 休閒涉入是指個體參與休閒活動時對活動與意 識的感受程度,當人們投入於自己喜好的休閒活 動時會感受到興奮、狂熱、自由、專注及受干擾 程度低等心理狀態。. 25.

(34) 表2-6 國內外學者對休閒涉入之定義(續) 作者. 年代. 定義. McIntyre. 1989. 提出當人們由參與的過程得到愉悅,將活動視為 有自我意含、重要的且為休閒生活的中心時,參 與者對活動的涉入就逐漸產生。. Havitz 與 Dimanche. 1990. 將休閒涉入定義為介於個體和遊憩活動、觀光目 的地、或有關裝備之間的一種動機、激勵或興趣 的心理狀態,在某一時間點上此狀態會表現在重 要性、愉悅價值、象徵價值、風險的可能性和遭 遇風險的結果等五個元素的知覺上。. Bloch. 1990. 認為休閒涉入的概念,可以增加對休閒行為的瞭 解,並且不同涉入程度的人,所延伸出的行為結 果也會不同,通常涉入程度愈高的人,其表現出 的行為結果也就會愈多樣化,這種多樣化涵蓋了 正負面的結果,正面的結果可能會使參與者產生 高程度的參與、透過參與所獲得的回報、社交利 益、增加專業知識的程度等,負面的結果則可能 有時間或金錢的花費與壓力等,若以此觀點來 看,參與者對於替代行為的看法也是會因為本身 涉入程度的不同而有差異。. 26.

(35) 表2-6 國內外學者對休閒涉入之定義(續) 作者. 年代. 定義. Wiley、Shaw與Havitz. 2000. 認為涉入被視為是一種對休閒活動的態度,是透 過多面向的觀點,檢視休閒活動的參與,不僅反 映在其所參與活動的頻率上而已,更可以精準的 了解活動參與之細節、活動的重要性以及個體對 活動所引發的興趣,並且針對活動所帶來的情感 依附或意義,還可以進一步地解釋參與者的休閒 決策以及決策的過程。. 王正平與朱笠瑄. 2003. 休閒涉入意指個人對一活動所具有的個人意義 (personal meaning)及情感依附。. 張良漢. 2006. 認為休閒涉入是個人對於特別的休閒活動或特 別情形下所投入心力的程度。. 許龍池與鄭峰茂. 2008. 休閒涉入指個人對特定的休閒活動產生的感情 投入、觀念、價值、動機、及興奮等心理狀態的 形成,可以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購買行為與滿意度. 曾詩馨與李明聰. 2010. 休閒涉入為個人受環境刺激或是情境,如娛樂活 動、遊憩活動或相關影響所產生之心理狀態。. 王志達. 2012. 休閒涉入是個人參與所喜愛的休閒活動或運動 的一種狀態。.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並參考自黃于庭(2009);陳耕毓(2009); 張智傑與李城忠(2010);蔡文修、楊奕源與白大昌(2011);王志達(2012)。 綜合上述理論,本研究把休閒涉入定義為「遊客將生態旅遊活動視為重要的,且 為休閒生活中心,從參與過程中獲得愉悅、滿足感、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等之程度」。 27.

(36) 二、休閒涉入之量表發展 休閒涉入的測量發展最早係由 McIntyre 與 Pigram(1992)依據 Little 及 Bryan 在 1970 年代針對遊憩專門化的觀點,揭示其意涵係由認知 (cognitive)、情感 (affective)、行為(behavioral)等三個部分所組成,且三者之間關係密切,而其中 的「情感」解釋為「持續性涉入」,McIntyre 與 Pigram 更進一步指出,休閒涉入亦 應包含重要性以及愉悅感等兩個向度,經反覆驗證後發現重要性以及愉悅感,常會聚 合成為同一因素,進而將其合併成為同一構面,並將其命名為「中心性」 、 「吸引力」、 「自我表現」等三個構面組合成休閒涉入之概念。而現今涉入的觀念被應用在各種不 同的領域,歷年來學者對休閒涉入的定義與衡量方式不盡相同,整理如表 2-7 所示: 表 2-7 休閒涉入構面之相關實證研究 作者(年代) McIntyre. 研究相關題目 討論遊憩架構下的持久性涉入組成. (1989). 休閒涉入構面 重要性、愉悅、 自我表現、 生活形態中心. McIntyre 與 Pigram. 以露營車的遊客為對象探討遊憩專門化. (1992) Kyle 與 Mowen. 生活型態中心性、 吸引力、自我表現. 在休閒遊憩領域發展出休閒涉入量表. 生活型態的中心地 位、吸引力、. (2005). 自我表現. 28.

(37) 表 2-7 休閒涉入構面之相關實證研究(續) 作者(年代). 研究相關題目. 休閒涉入構面. 張良漢. 登山健行活動涉入量表信度與效度之建構. 吸引力、中心性、 自我表現. (2007) 許龍池與鄭峰茂 (2008) 曾詩馨與李明聰 (2010) 曾慈慧、沈進成、 John 與 Jason. 遊客休閒涉入、參與滿意度與遊後行為之研 吸引力、中心性、 究-以2008年高雄市龍舟競賽活動為實證. 自我表現. 古蹟旅遊之地方依附、休閒涉入與滿意度關 吸引力、中心性、 係之研究-臺南市安平古堡遊客為例. 自我表現. 遊客的休閒涉入、地方感與環境復癒知覺關 吸引力、中心性、 係之研究:以美國德州大彎國家公園為例. 自我表達. (2010) 鄭天明與張台達 (2011) 蔡文修、楊奕源與. 自行車遊憩者休閒涉入、休閒-家庭衝突與 吸引力、中心性、 幸福感間之關係研究. 自我表現. 休閒涉入對個體靈性之影響. 自我表現、生活型 態的中心性、. 白大昌(2011). 吸引力 Jun、Kyle、. 重新評估持久性休閒涉入結構. Vlachopoulos、. 吸引力、生活型態 的中心性、社會關. Theodorakis、Absher. 係、特性認定、. 與Hammitt(2012). 特性表達.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其中,McIntyre 與 Pigram(1992)以 682 位在澳大利亞的露營者為研究對象,發 展出共 12 題,三個構面的休閒涉入量表,其三個因素分別為:(1)生活型態的中心地 位(centrality to lifestyle):涵蓋的範圍圍繞著個人的生活社交圈,休閒活動影 響個人生活型態,且扮演其重要性及影響力;(2)吸引力(attraction):衡量活動對 29.

(38) 個人的重要性、愉悅程度或激發的興趣,個人連結某一種活動特定情境的程度,此對 個人而言具有重要性及意義;(3)自我表現(self expression):是個人追求自我實現 的需求,其能夠參與此活動獲得認同自我的感受。爾後則被廣泛地應用在休閒活動涉 入相關的實證 (McIntyre & Pigram, 1992;張良漢, 2007)。 另外,張良漢(2007) 以 475 位臺中市大坑登山步道之登山、健行及遊憩者為研 究對象,參考改編自 McIntyre 與 Pigram(1992)之休閒涉入量表,發展出登山健行活 動涉入量表共計 12 題,包含三個構面,如下所述: (1)吸引力:個體將某一種刺激 連結到某種特定情境的程度,亦即,這一種活動對於個人而言具有重要性及意義; (2) 中心性:個體的生活型態或社會網路,對其所參與的休閒活動之間的結合程度及所占 的中心地位; (3)自我表現:個體追求自我實現的需求,進而參與認同此活動,而足 以代表自我及可被說服他人參與活動。依據過去諸多學者所提出的理論,不論是吸引 力、自我表現及生活型態的中心性等三個因素,或是在探討特殊議題時所多加入的風 險構面,都可以提供研究者非常完整的涉入輪廓,經過多次學者測試,各構面的信度 平均達到.7 以上,因此利用上述三個因素來探討參與者在某一些特定活動時的涉入 程度,將有不錯的成果(張智傑、李城忠,2010)。 小結:綜合上述理論,本研究將休閒涉入定義為遊客將生態旅遊活動視為重要 的,且為休閒生活中心,從參與過程中獲得愉悅、滿足感、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等之 程度(Selin & Howard, 1988;McIntyre, 1989)。另外本研究參考 McIntyre 與 Pigram(1992)運用到生活型態測量的休閒涉入,以及張良漢(2007)經中文化並驗證過 信 效 度 的 休 閒 涉 入 量 表 , 將 休 閒 涉 入 量 表 共 分 三 個 大 構 面 , 包 含 :(1) 吸 引 力 (attraction):生態旅遊活動對個體的重要性與喜好程度;(2)中心性(centrality): 生態旅遊活動與個體的生活方式、社交圈的結合程度,及其影響力;(3)自我表現(self expression):個體透過生態旅遊活動認同自我的感受,並對他人展現個人特質。藉此 瞭解生態旅遊地遊客從參與過程中得到愉悅、滿足,並且察覺到生態旅遊活動的重要 性及投入情形等的休閒涉入程度,進而了解不同生態旅遊活動的休閒涉入程度是否也 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互影響。 30.

(39) 第四節 休閒生命週期之定義 生命週期(Life Cycle)是研究個人行為的重要概念與變數,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 生命中不同的階段。人在不同的階段,心理態度與行為都會有變化(蔡宏進,2004)。 以字義上來看可分成連續性中隱含著階段性以及生生不息的循環性兩個部分。而休閒 生命週期(Leisure Life Cycle)是探討人類生命週期在各階段的休閒行為發展及其特 色,許多學者論述之觀點並不一致,有以個人之年齡為界者,有以人生之任務為區分 者,有以自然之四季為喻者,有結合家庭角色者,有以融合科技發展,適應外在環境 變遷為依據而論述者,甚有以中國之陰陽五行、日月星辰為判斷基準者(張文禎, 2009)。 然而,生命週期對於不同年齡與不同性別的人在健康標準上則有不同的要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年齡的分期為:44 歲以下的人稱為青年;45~59 歲的人稱為中年; 60~74 歲的人稱為較老年(漸近老年);75~89 歲的人稱為老年;90 歲以上稱為長壽 者。而 Rossi(2005)依據人體生長特徵將生命週期分成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 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六個階段: (一)嬰兒期階段 0~1 歲 這是人類一生當中生長最快速的階段。身高及體重明顯增加,身體比例也不斷的 改變。因為骨骼及肌肉尚未發展完全,所以能做的動作很少,大部分都屬於本能反應。 (二)幼兒期階段 2~5 歲 此階段的生長速度沒有嬰兒期快速,但是腦、骨骼、肌肉等器官仍不斷的在成長, 加上平衡感的增加,開始出現一些肢體動作,例如:爬、走、跑、跳等。 (三)兒童期階段 6~12 歲 生長速度減慢,而神經系統持續發育。6 歲左右長出第一顆恆齒,接著乳牙脫落, 換上新齒。到了兒童期後期,男、女生間的差異愈加明顯,有時女生的身高、體重會 超過男生。 (四)青少年階段 13~18 歲 身高體重急遽增加,第二性徵開始出現,體內的生殖器官也逐漸成熟。由於生理 31.

(40) 上的轉變,再加上性激素(又名:賀爾蒙)的刺激,開始會對異性產生興趣,並注重自 己的外表。心理上則是希望獨立自主,脫離對父母的依賴,在這段時期,朋友的影響 力往往大過父母。 (五)成(中)年期階段 19~64 歲 此階段是人生發展過程的黃金時期,生理正處在功能平穩的良好狀態。雖已停止 長高,不過因肌肉的增加,使得力量大增。到了後期,身體基礎代謝率降低,骨骼變 硬,柔軟度也變差,易囤積熱量,也容易發胖,所以得開始調整合適的飲食和運動。 (六)老年期階段 65 歲以上 老年期可說是人生的驗收期,會有器官老化、骨質密度減少、肌力退步等現象, 而且會出現老人斑、老花眼,甚至病痛的產生。所以,年輕時若能培養規律、健康的 生活型態,就能以健康的身心去面對老年期的到來。 此外,亦可以休閒特性區分生命週期,陳冠儒與李三仁(2003)參考 Erikson 所提 的八個心理社會發展的階段,將生命週期依據年齡區分為兒童時期、青少年時期、成 年時期、及老年時期等四個時期,其內涵如下,而各個時期皆配合其發展任務,以及 適合從事之休閒活動。 (一)兒童時期 此時期生活即遊戲,沒有遊戲生活即無趣,玩幾乎成了兒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份,透過遊戲的從事參與,無形中與其環境接觸與互動,進而習得與他人溝通交際 合作等事宜,而在休閒活動規劃上應注重基礎的運動能力與社交技巧,在遊戲的過程 中應力求簡要,不應使用催促逼迫的方式,使活動內容充裕有趣。 (二)青少年時期 這段成長過程是屬於最具挑戰性的時期,因為會被期待成為大人,而又希望能保 有天真風貌,此時期青少年開始會透過各種方法來滿足其生理與社交方面的需求,友 情對青少年階段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朋友間的互動無形中便建立共同的興趣與價值 觀,在同儕團體之中能被肯定與接納,是建立青少年人格發展與社會關係的重要因 素,而青少年的休閒活動主要分為兩大類,其中第一類是社交活動,第二類是動態體 32.

(41) 能活動,活動企劃應當了解青少年喜歡嘗試各種類型的活動,內容與設施方面應具有 創新變化的特性,來吸引青少年的參與動機。 (三)成年時期 是人生最長的時期,大約從二十一歲到六十五歲之間,通常分成早、中、晚三個 子時期來探討,成年早期的年輕人生活主要以社交和工作為主,隨著工作環境改變, 可能促使年輕人必須離開雙親,遠赴外鄉建立自我獨立的生活,此階段有兩個主要影 響年輕人休閒生活的因素,第一為:選擇異性伴侶或結婚,第二為:子女的出生,此時 追求休閒時間、空間、金錢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休閒活動大多以家庭為主,或是與 子女有關的活動,看電視成為這個階段最普遍的休閒活動。成年中期一般是進入為人 父母的後期,子女長大成人離家,代表家庭的第二次轉換,家庭義務的減輕,使休閒 的興趣可能又再度活躍起來,對某些人而言,中年代表休閒的重新開始,而大多數參 與休閒是基於關心健康的動機,休閒興趣方面也逐漸由家庭為主的休閒,轉變為發展 其自身的休閒興趣為主。成年晚期的休閒生活強調以提升個人內在需求為主,在休閒 活動設計上,應鼓勵成人養成自我導向的休閒行為,並擅用自由時間增進其從事個人 終身性的休閒運動或活動,活動規劃方面要適當鼓勵成年人,在成人階段多接觸休閒 相關活動,好讓自己到了退休時期有多樣化的休閒生型態。 (四)老年時期 老年人解除了工作、為人父母的義務,有更多的非義務時間來自由增加休閒時 間,但也因收入減少、退休、健康問題和失去重要角色,使老年人的休閒行為受到阻 礙,在此時期,配偶成為主要的休閒同伴,健康及移動性對老年人可用的休閒時間及 休閒享受的品質有很大影響,休閒參與雖然隨年齡而衰退,並不代表休閒的重要性隨 年齡而衰退,主動參與休閒的老人,比被動參與休閒的老人,更成功的老化,因休閒 有助於緩衝老年時期的不愉快感,此階段的休閒活動設計應該以提高老年人活動參與 感為主,幫助他們避免孤獨或委懼。 蔡宏進(2004)將每一個年齡層不同的休閒認知、需求、能力等特性,區分為幼年 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壯年期、及老年期等五個休閒生命週期階段。 33.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v Establishing an Age Friendly Environment Checklist for Elder Travel Attractions in Taipei City ABSTRACT Due to the trend of ageing societies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