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酸鹼中和反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酸鹼中和反應"

Copied!
6
0
0

Teks penuh

(1)

 酸鹼中和反應 1.酸鹼中和反應:

(1)特徵:當酸與鹼反應時,會形成 和 。 (2)化學反應式:

 化學反應式:

 離子反應式:

(3)熱量: 反應,水溫 。

(4)中和後水溶液之酸鹼性,視反應物酸及鹼 的程度而定  可添加 ,以判斷反應 。

 蒸發中和液後,能得到 。

2.討論:反應特徵  特徵: 與 反應,生成 與 的反應

3.酸鹼中和反應配對思考:

 範例解說

1.[回家練習] 請寫出下列酸鹼中和反應:

(2)

個酸鹼中和反應式

HCl H2SO4 HNO3 CH3COOH

NaOH Ca(OH)2 KOH NH4OH

ˇ

2.將酚酞滴入氫氧化鈉稀薄溶液中,會使溶 液呈現 色,如圖(一)。利用吸管 對試管內的溶液持續吹氣,一段時間後,

溶液顏色最後呈現 色,如圖(二)。

則:

 此反應屬於 反應,

是一種 (物理、化學)變化。

 持續對吸管吹氣時,吹出的 氣體,會在液體中形成 。  反應會產生的鹽類為 ;化學反應式為上題中的第 小題。

 [延伸學習] 離子方程式表示法:

1.改寫原則: 。 。 。  被抵銷者,表示未參與反應

2.實例說明:

(1)凡酸遇碳酸鹽的反應: 。

(2)凡酸遇活性大金屬的反應: 。

(3)凡酸鹼中和反應: 。(中和是形成 的反應)

碳酸氫鈉  碳酸鈉 + 二氧化碳 + 水

HCl + KOHH

2

CO

3

+ NaOHHCl H H

22

SO SO +Ca

44

+ + Ca NaOH (OH (OH )

2

→ → )

2

B 2 NaHCO

H+3+

2

ΔOH

H Na

+

2

+CaCO

2

H

CO

+H

+ 2

23

Zn

O

HCl + +

3

Ca CO HCl +Ca Zn

22+

↑+

2+

+ ( + OH + KOH CO H H )

2222

+ O H

2

KCl O CaCl +

2

H +2

2

O H

2

O

(3)

 生活中的酸鹼中和 1.生活中的酸鹼中和:

(1)因酸雨( )使土壤pH ,早期農民割稻後會燃燒稻草,形成 。

 草木灰( )為 性,能中和酸性的土壤

 現今中和土壤酸性,可改添加 、 等鹼性肥料,更為環保。

(2)酸性的胃液分泌過多時,醫生會開給鹼性的胃藥(乳)緩解疼痛

 胃液( )+胃藥( )為鹼性

 酸鹼中和 1.酸鹼中和原理:

(1)酸鹼中和原理:

 真正參與反應的是 、 。

 反應原理:氫離子的莫耳數 氫氧根離子的莫耳數  但酸的莫耳數與鹼的莫耳數 。

 離子反應式觀察:  中和反應觀察:

(2)酸鹼中和示意圖:NaOH 滴定 HCl

 滴定過程粒子數變化:nH ;nOH ;nCl ;nNa

(4)

 酸鹼滴定實驗 1.酸鹼滴定:

(1)酸鹼中和實驗稱 ,可求出未知酸或鹼的濃度 (2)甲儀器: 。

 內裝固定體積、未知濃度之鹼或酸  添加酸鹼指示劑

(3)乙儀器: ,有體積刻度,內裝已知濃度之酸或鹼  逐次添加,直至反應完成為止(滴定終點)

(4)酸鹼指示劑:加入甲儀器中,指示滴定終點,當達滴定終點時,指示劑會 。

(5)將中和液加熱, 蒸發後可得 。

 終溫測量:溫度變化? ,中和反應為 熱。

 鹽類生成: 蒸發, 結晶。 (沸點比較:水 鹽類)

 水的檢驗:以 試紙檢測漏斗上凝結的液滴

 色氯化亞鈷試紙,若變為 色時,即證明液滴為 。

2.滴定曲線:pH為縱軸、NaOH體積為橫軸作圖

 隨 NaOH 逐漸滴入 HCl 時,錐形瓶內中和溶液的 pH 變化

(5)

 鹽類

1.鹽類的製備方式:

(1) 反應:

NaOH+HCl  NaCl+H2O 2CH3COOH+Mg(OH)2  (CH3COO)2Mg+2H2O

(2) 反應:

Mg+2HCl  MgCl2+H2 Zn +2HCl  ZnCl2+H2

(3) 反應:

CaCO3+2HCl  CaCl2+CO2+H2O

2NaHCO3+H2SO4  Na2SO4+2H2O+2CO2

2.常見的鹽類:

氯化鈉 NaCl

 俗稱食鹽,常用於調味。

 透明無色晶體,易溶於水,水溶液呈 性。

 氯化鈉是製造金屬鈉、氯氣及氫氧化鈉的原料。

硫酸鈣  色固體,不易溶於水。

(6)

碳酸鈣 CaCO3

 大理岩(大理石)、石灰岩、珊瑚、貝殼的主成分。

 遇酸或加熱,產生 。

CaCO3+2HCl  CaCl2+CO2+H2O CaCO3  CaO+CO2

碳酸鈉 Na2CO3

 色粉末,易溶於水。

 常作為清潔劑成分,水溶液呈 性。

 又稱『 』、『 』。

 遇熱不反應、遇酸會產生二氧化碳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氫鈉 NaHCO3

 色粉末,易溶於水,水溶液呈 性。

 乾粉滅火器內的乾粉。

 為發粉的成分,遇熱產生 ,使食材膨脹,如椪糖。

 又稱『 』、『 』。

 遇熱、遇酸均會產生二氧化碳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3.鹽類說明:碳酸氫鈉受熱

(1) 色的碳酸氫鈉加熱,會產生 氣體(為 反應)

(2)實驗觀察:

 澄清石灰水:專用於檢驗 氣體

 若通入澄清石灰水產生白色混濁( 色的 沉澱)

(7)

2.椪糖:(碳酸氫鈉、小蘇打粉、NaHCO3

課程結束..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