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高傳棋老師細說”艋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高傳棋老師細說”艋舺”"

Copied!
2
0
0

Teks penuh

(1)

高傳棋老師細說艋舺

著名電影”艋舺” ,故事發展的的背景--萬華區,古蹟眾多,包括龍山寺、清 水巖、青山宮、仁濟院、西門紅樓、學海書院、謝宅…..等等,然而精研艋舺歷 史文化的高傳棋老師帶領萬華社大學員尋訪的,卻是步步驚魂、嘖嘖稱奇的

”艋舺”另一章!

◎穿梭大街窄巷,乍見空中樓閣:

走過天橋、窄巷、樓梯……曲曲折折,停駐的地方,舉目一望,竟見"門外有門,

家後有家"的空中廊道!老師說明當年此地起厝的時空背景,建築特色包括﹕1.

空中廊道﹔2.二樓的騎樓﹔3.二樓有樓中樓﹔4.樓梯各式各樣,大小樓梯串起安 全步道(小學生出門上學,不用過馬路,大人們,安啦!)﹔5.空中花園﹕社區 水塔彩繪,改造成醒目亮麗的水塔公園。此處戶數驚人的特殊地景,令我們瞠目 結舌!

◎經營百年老店,傳承百工技藝:

新興社區罕見的老產業,在艋舺,多則已傳至第三代,炊粿的編蒸籠、沐浴的箍 木桶、煮飯的火炭(紅木炭)、可代步、載人、載貨的三輪車……等等用具,因 手工製作,無法量產,跟不上時代腳步(例如:製作一台車,需耗時雙週半月。)

且因價格較高,需求者卻步(或轉求於舊貨行),傳統行業日益凋零,原本時代 所趨﹔但儘管生意清淡,身懷一技的老師傅,依然固守店門,或兼營相關物品﹔

或與現代電器結合,再融入生活﹔或由生活必需品思考為藝術收藏品﹔竟也靈活 轉型,重新出發,再創生機!

◎滄海桑田,老葉新發:

萬華區西臨淡水河及支流新店溪,曾經商旅往來,繁盛一時﹔如今河沙淤積,容 景不再﹔當年河灘地,肆意搭建、緊密接合的鄰里厝邊,已成為都市邊緣破落窒 礙的象徵。隨著大台北都會區的形成,眼見北有大稻埕社區再造、南有台南成功 社區營造傲人案例……對比今昔,社區居民倍覺蒼涼與感慨!也曾經擁有聲名赫 赫、號稱台北第一街的貴陽街、信眾參拜雲集的祖師廟……卻已無法挽回民眾於 此安身立命的嚮往!電影《艋舺》的拍攝,固帶來大批觀

光人潮與盎然商機,唯其描述1980年代艋舺地區,黑幫兄 弟與慘綠少年們的愛恨情仇,一個城市發展過程、社會變 化,所產生的各種衝擊---影片大賣,反應兩極:

電影編導者、製片、片商……以”拓墾、強悍、團結、突 圍、鏗鏘有力、頭角崢嶸、生猛而艷麗”代表”艋舺”精神﹔

教育、警政人士憂心負面效應﹔文史工作者慨歎政府執事 者未深入了解影片內容,全力支援鼓吹,用最表象的方

(2)

式,行銷觀眾心中:”艋舺”先民膚淺與粗暴,是髒亂、遊民、流鶯、黑道、治安 敗壞的代名詞,如此廉價解讀”北臺灣最早期庶民生活的發祥地”?自古「一府、

二鹿」,「三艋舺」的古城美名,如何回歸其值得讚頌的美好古蹟建築、深刻的文 化內涵與地方資產?久居艋舺資深住民,感嘆區內徒有眾多古蹟建物、公廟二、

三十間,卻無法跟隨時代腳步,與時俱進!萬華區發展遲滯,繫於居民中貧富、

生活背景與受教育程度之懸殊落差:有遠見的社區居民,欣羨華山特區的開闢,

提供藝文展演,敦促里長、里幹事、民意代表們,爭取都市更新、社區改造,加 緊腳步建設萬華﹔但也有不少社區居民,以攤販營生、賣二手舊貨、或以撿拾回 收變賣為業,謀求溫飽已然不易,遑論追求高品質生活?

課程結束時,剛過四點,正好看見高老師言猶在耳的五、六十個攤販,開始推著手推車,

啟動日復一日的打拼生活!)柳鄉社區有識之士苦口婆心,懇請里長拜託里民:飼 養寵物要清理排泄物、屋前後、防火巷勿堆放回收物,保持交通暢通……奈何言 者諄諄,若生活禮儀、公共道德,無法在社區本身形成共識、凝聚向心力,期待 無大型公共設施、位於大都市西陲的萬華,讓外界改變觀感,獲得重視與平等對 待,怕是還有一大段長路!

◎剝皮寮古往今現,鄉土中心責無旁貸

剝皮寮是臺北市最大規模、最大區域、

保留最完整的清代街區。清朝時期是進 入艋舺必經要道,日治時期被劃定為老 松國小學校用地。名聞遐邇的老松國小

,輝煌時期有二萬的學生數﹔於今,僅 存六百餘,過多的閒置教室,似也是時 空演變、人事已非的歷史必然。

鄉土教育中心辦理剝皮寮的歷史街區導 覽,學校列入本土教學課程,增進社會大眾對於本土歷史和文化之認識。成立近 十年,身負文化保存、資源整合利用的鄉土教育中心,必要有長遠前瞻的計畫,

持續關注,或藝術活化、或藝文展演……盼望除了商借為片場或駐足欣賞外國觀 光客之功能外,高度發展的台北都會,可有牛肉麵、鳳梨酥外,更多文化種子卓 然長成、枝繁葉茂的出頭天?

當年寶斗里無心栽花,帶起今日熱鬧的華西街觀光夜市﹔堤外露棚、餐廳,

一些有著美好歌喉的帥哥美女,為生活走唱,卻也成就紅極一時的歌星如文夏、

紀露霞等紅牌,於今仍深受喜愛﹔亦有洪一峰,昔人雖已遠,美好歌聲仍廣為流 傳,影響民眾生活。前輩為生活而歌,後人更須努力為生活加分,提升品質,代 代相傳!社區、城市的發展,不也如此環環相扣、生生不息嗎?

春日午後,瀟灑走一回熙來攘往的艋舺街道,衷心期盼柳鄉社區風采再現,"艋 舺采風"名實相符! 葉淑慧 2013/3/19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47 第2頁, 共3頁 裝 訂 線 本的羅蘭珊美術館,是全球唯一以羅蘭珊為收藏主題 的美術館。 2、來自法國的羅蘭珊擅於掌握女性柔美的風格,唯美抒 情的畫風廣受大眾喜愛,對美術工藝、流行時尚設計 影響深遠。透過本次展出,希望能使臺灣民眾了解這 位處於二十世紀初的美好年代,少數崛起於巴黎藝壇 ,且能與畢卡索、布拉克等大師平起平坐的女性藝術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