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神話》⽂文章截取
擷取:⿈黃⾦金神話 第⼆二篇-(⿈黃⾦金⼯工藝的巔峰)與第四篇(⿈黃⾦金⼯工藝的復興)
(內⽂文與內容)
第⼆二篇-(⿈黃⾦金⼯工藝的巔峰)向神靈致敬的極致⼯工藝-造粒技術
l 向神靈致敬的極致工藝-造粒技術
伊特魯里亞人發揚了各種近乎完美的黃金公益,尤其是“金銀細絲(Filigee)“和“[註]
造粒技術(Granulation)”,齊發達程度至今很難被超越,他們的造粒技術出神入化,最小的金 粒能做到小於 0.14 毫米,通過“膠體硬焊”方法,將金珠穩穩地與金屬主體結合起來。
關於運用這項技術最古老的珠寶考古發現,可以追溯至公元前 2600-前 2000 年年間美索不 達米亞地區擴散到希臘世界、特洛伊、安納托利亞、敘利亞、腓尼基,最後傳到了伊特魯里亞
(約公元前八世紀)。
[註]:造粒技術(Granulation)也譯為炸珠、焊珠、粟粒法等。
(左)⾦金挽腕飾公元前 2000 年巴比倫(中)黃金耳環 公元前 800 年伊特魯里亞 (右)放大圖
《黃金工藝傳播圖 第一、二階段 照片來源:黃金神話》
l
第一階段
1. 黃金工藝起源-古代美索不達米亞
位於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製作了精美的黃金首飾。在約公元前 2600-前 2000 年烏爾王陵 的陪葬飾物上,運用了最早的金銀細絲和造粒技術工藝。
2.從兩河流域傳往埃及
受蘇美爾的影響,埃及第十二王朝的克努梅特(約公元前 2040 年-前 1786 年)公主的陪葬 珠寶上,出現了最早的造粒技術,比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整整晚了五百年左右。
3.從兩河經赫梯帝國、特洛伊,轉向希臘南部島嶼和克里特島
約公元前十七世紀,美索不達米亞的黃金公益通過赫梯帝國,經特洛伊,傳到了希臘南部島 嶼和克里特島。
l
第二階段
1.從兩河流域和古埃及傳往早期腓尼基
腓尼基的歷史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階段為政治上受埃及控制的時代,約公元前 2800- 前 1200 年;第二階段是其興盛時期,約公元前 1200-前 800 年。隨著埃及和克里特的衰弱,
腓尼基得以獨霸地中海。公元前 2000 年以後,兩河流域和埃及的黃金工藝被傳到了地中海 東岸早期的腓尼基地區。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黃金工藝傳播圖 第三、四階段 照片來源:黃金神話》
l
第三階段
1.克里特、邁錫尼與地中海東岸(腓尼基)的相互影響
(1)克里特和邁錫尼文明全盛的時期,很多黃金工藝被海上移民帶到了地中海東岸地區。(2) 希臘世界在公元前 1100-前 900 年,邁錫尼政權倒塌之後的兩個世紀裡,經歷了黑暗年代,
黃金飾品變得罕見。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卻在這一時期保留了邁錫尼的流行,並在這種流行 引入進來。(3)約公元前 900 年,希臘跟西亞,尤其是腓尼基城邦的聯繫重新密切起來。公 元前 900 年-前 700 年之間,在一些重要的中心地區,如克里特島的克洛索斯、科林斯(希 臘中南部)和雅典,製作出品了出類拔萃的黃金飾品,復刻了五個世界以前邁錫尼的風格。
這些當時因精湛工藝而聞名的工匠,卻極有可能從腓尼基移民而來。
2.克里特、邁錫尼、腓尼基傳向希臘
克里特、邁錫尼、腓尼基文明是希臘文明的泉源,他們透過貿易和殖民將古代西亞的黃金工 藝延地中海向中、西部傳播
l 第四階段
1.古希臘、腓尼基傳往一特魯里亞
約公元前 800 年之後,隨著航海、殖民和貿易的興盛,伊特魯里亞受到腓尼基人和希臘藝術的 影響。有可能是移民到伊特魯里亞的腓尼基金匠,將黃金細絲工藝和將金珠造粒工藝技術引入 到伊特魯里亞。隨後的日子裡,伊特魯里亞人傳承,發揚了各種幾乎完美的黃金公益,其發達
層度至今仍然很難被超越。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黃金神話》印刷日期2016 年 9 月,出品:源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