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本单元与线性插值
一、 基本单元与型函数
基本单元就是指边界平直的子区域,仅取其顶点作节点,并且只用待定函数值作为节点 参数值。常用的几何形状是
一维的直线段(二节点)。
二维的三边形(三节点),四边形(四节点)。
三维的四面体(四节点),六面体(八节点)。
在这类单元上,插值函数是线性、双线性或三线性的多项式,即对各个坐标变量
x,y
或z
来说 都是一次的。为明确起见,本节以
P
表示坐标为( x , y , z )
的变点,而以P
i表示节点。设单元有p
个节点, 其局部序号为i 1 , 2 , , p
,局部坐标为(
i,
i,
i) ( i 1 , 2 , , p )
,而相应的整体直角坐标取作) , ,
( x
iy
iz
i( i 1 , 2 , , p )
。这些坐标系都取右手系。如果在基本单元内同样有
p
个多项式
1( P ),
2( P ), ,
p( P )
满足条件:(i)
p
个多项式
i之和恒等于1,即 1 ) (
1
p
i
i
P
(8)(ii) 任一
i(P )
在节点P
i取值1,在其余 p-1
个节点取值0,即
ij j
i
P
( )
( i , j 1 , 2 , , p )
(9)则称
i(P )
为该单元的型函数。
i(P )
可以写成x , y , z
或 , ,
的函数。基本单元的型函数存在而且是线性(包括双线性、三线性)的。因此对于线性的插值函数
e e
e
v w
u , ,
,包括x , y , z
(看作坐标本身的线性函数)可表示为
pi
i i
e
P P u
u
1
) ( )
(
(10)
pi
i
i
P x
x
1
)
(
(11)二、 直线段单元
[距离坐标] 设直线段二端点为
P
1, P
2,则线段上任一点P
的距离坐标(
1,
2)
定义为s P P s
P
P
1 2 1 2 1 21
= = , = =
显然端点
P
1, P
2的距离坐标(
1,
2)
分别为(1,0),(0,1),且有2
1
1
[型函数] 距离坐标
i(i=1,2)本身可取作型函数
i(P )
。它们与直角坐标之间的关系依 (11)为
x
1x
1
2x
2[坐标变换] 由于
P
在直线段P
1, P
2上,所以坐标变量只有一个独立,假定取x;同样其距离
坐标也只有一个独立,假定取
2。从上二式得1 2
1
2
x x
x x
[线性插值函数]2 1 2
1 1
1 2
2 2 2 1 1 2
1
) (
)
( u
x x
x u x
x x
x u x
u u u
i i i
e
三、 三边形单元
[面积坐标] 设三边形的顶点为
P
1, P
2, P
3,则三边形的任一点P
的面积坐标(
1,
2,
3)
定义 为i i i
i
H
h A A =
=
(i=1,2,3)式中
A
i表示P
与P
i的对边P
jP
k构成的 PP
jP
k的面积,A 为3 2 1
P P
P
的面积,而h
i, H
i分别表示P, P
i到P
jP
k的距离。显然3 2 1
, P , P
P
的面积坐标分别为(1,0,0),(0,1,0),(0,0,1),且有3
1
2 1
[型函数]
i(P )
就是面积坐标
i,它们与直角坐标之间的线性关系式为3 3 2 2 1
1
x x x
x
[坐标变换及其雅可比式] 由于
P
在P
1P
2P
3平面上,所以只有两个坐标变量独立,假定取x,y;
同样,面积坐标只有两个独立,假定取
1,
2。从上二式可得
3 3 13
31 32 23 2
1
2 1
y y
x x x y
x y
A
式中x
ij x
i x
j, y
ij y
i y
j,23 13
23 13
3 2 1
3 2
1
2
= 1 1 1 1 2
= 1
y y
x x y
y y
x x x A
其绝对值等于单元面积
A
即A A
。雅可比式(即变换矩阵的行列式)为
y A y
x x x x y
J x 2
y ) y
, (
) , (
23 13
23 13
2 1
2 1 2
1
逆变换矩阵为
13 31
32 23 2
2 1 1
2 1
x y
x y A y
x y
x
[线性插值函数]
31
3 3 2 2 1 1 i
i i
e
u u u u
u
利用
1,
2,
3的循环性,以x,y
为变量的型函数可写成
y x x y y x y x
x y y x y x
x y y x y x A
1 2
1
21 12 1 2 2 1
13 31 3 1 1 3
32 23 2 3 3 2
3 2 1
3 2 1
四、 四边形单元
[双向距离坐标] 从四边形一顶点
P
1开始各在二邻边4 1 2 1
P , P P
P
定义距离坐标;然后再在其对边沿同方向即P
4P
3, P
2P
3同 样定义距离坐标。把P
1P
2与P
4P
3,以及P
1P
4与P
2P
3具相同的距离坐 标的变点联成直线段,构成一个局部坐标网。于是四边形的任 意一点P
是坐标网的一个结点,其局部坐标(ξ ,η )可分别取2 1
P
P
,P
1P
4二线段的第二距离坐标(即
2)。这样,直角坐标系 中的四边形P
1P
2P
3P
4与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正方形(0≤ ξ ≤1,0
≤ η ≤
1)之间就建立一一对应(图 19.3)。
[型函数] 对于单位正方形的
i(P )
显然可取),
1 )(
1
1
(
2 ( 1 )
,
3
,
4 ( 1 )
它是双线性的,即对ξ 或η 都是线性的。由于顶点
P
i的局部坐标(
i,
i)
取值为1
或0,型函数还可以统一
写成) 1 )(
1 (
) 1
(
i i ii
i
(i=1,2,3,4) [坐标变换及其雅可比式]
41
4 3
2
1
( 1 ) ( 1 )
) 1 )(
1 (
i i
i
x x x x x
x
雅可比式(即变换矩阵的行列式)为
41 32
41 32 34
21 34 21 41 21
41 21
34 12 41
34 12 21
34 12 41
34 12 21
) (
) (
) (
) (
) , (
) , (
y y
x x y
y x x y y
x x
y y y
y y y
x x x
x x x
y y y J x
逆变换矩阵为
) (
) (
) (
) 1 (
34 12 21
34 12 12
34 12 14
34 12 41
x x x
y y y
x x x
y y y
J y x
y x
它的元素是ξ ,η 的分式线性函数。
[双线性插值函数]
41
4
1
) 1 )(
1 (
) 1 (
i i
i i i
i i
e
u u
u
i i
五、 四面体单元
[体积坐标] 设四面体顶点为
P
i(i=1,2,3,4),则四面体的任一点P
的体积坐标)
, , ,
(
1
2
3
4 定义为i i i
i
H
h V V
(i=1,2,3,4)式中
V
i表示P
与P
i所对的底面三角形构成四面体的体积,V为四面 体单元的体积,而h
i, H
i分别表示P, P
i到底面的距离。显然,P
i的体积 坐标除
i 1
外,其余
j 0
且有4
1
3 2
1
(12) [型函数]
i( p )
就是体积坐标
i(i=1,2,3,4),它们与直角坐标 之间的线性关系式为4 4 3 3 2 2 1
1
x x x x
x
(13) [坐标变换及其雅可比式] 假定
1,
2,
3为独立变量,则由上(12),(13)得
4 4 4
34 34 34
24 24 24
14 14 14
3 2 1
6 1
z z
y y
x x
Z Y X
Z Y X
Z Y X
V
式中
4 4
4 4 4
k j
k j
i
z z
y
X y
,4 4
4 4 4
k j
k j
i
x x
z
Y z
,4 4
4 4 4
k j
k j
i
y y
x Z x
4 3 2 1
4 3 2 1
4 3 2 1
34 24 14
34 24 14
34 24 14
1 1 1 1
6 1 6
1
z z z z
y y y y
x x x x z
z z
y y y
x x x
V
其绝对值等于单元体积
V
即V V
。 雅可比式(即变换矩阵的行列式)为V z
z z
y y y
x x x z
y
J x 6
) , , (
) , , (
34 24 14
34 24 14
34 24 14
3 2 1
逆变换矩阵为
34 34 34
24 24 24
14 14 14
3 3 3
2 2 2
1 1 1
6 1
Z Y X
Z Y X
Z Y X V z
y x
z y x
z y x
[线性插值函数]
41
4 4 3 3 2 2 1 1 i
i i
e
u u u u u
u
由(12),(13)可直接求得
z y x
Z Y
X V
Z Y
X V
Z Y
X V
Z Y
X V
V
1
6 1
4 4
4 123
3 3
3 412
2 2
2 341
1 1
1 234
4 3 2 1
4 3 2 1
等式右端系数矩阵各元素可循环定义如下:
4 3 2
4 3 2 1 4
3 2
4 3 2 1
4 3 2
4 3 2 1
1 1 1
, 1 1 1
1 1 1
,
y y y
x x x Z x
x x
z z z Y
z z z
y y y X z
z z
y y y
x x x V
k j i
k j i
k j i ijk
实际上不难看出
V
234 x
4X
14 y
4Y
14 z
4Z
14,X
1 X
14, Y
1 Y
14, Z
1 Z
14,…,只不过这里用三阶 行列式代替X
i4等二阶行列式,便于循环定义,结果还是一致的。六、 六面体单元
[三向距离坐标] 设六面体的顶点为
P
i(i=1,2,…,8)(图19.5)。利用双向距离坐标,先把四
边形P
1P
2P
3P
4变换到局部坐标系(ξ ,η ,ζ )的坐标面ζ=0
上的单位正方形(0≤ ξ ≤1,0≤
η ≤1);
再在
P
1P
5线段上定义距离坐标,并取作(1-ζ ,ζ ),P
1, P
5的ζ 分别为0
与1。现在又对四边形
8 7 6
5 利用双向距离坐标,把它变换到坐标面ζ 上的单位正方形(0≤ ξ ≤
1,0≤
η ≤1)。这
就在四边形P
1P
2P
3P
4与P
5P
6P
7P
8分别同ζ=0
与ζ=1
上的单位正方形各点间建立一一对应。最 后把上下四边形具同样局部坐标(ξ ,η )的点联成线段,并沿P
1P
5方向(由下而上)定义距离坐标 (1-ζ ,ζ )。于是该线段上任意一点P
的局部坐标可取为(ξ ,η ,ζ )。这样,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 六面体单元与局部坐标系中的单位立方体(0≤ ξ ≤1,0≤
η ≤1,0≤
ζ ≤1)之间就建立了一一
对应。[型函数] 对于单位立方体,利用节点的对称性得出型函数为
)
1 )(
1 )(
1
1
(
5 ( 1 )( 1 ) )
1 )(
1
2
(
6 ( 1 ) )
1
3
(
7
4 ( 1 ) ( 1 )
8 ( 1 )
由于顶点
P
i的局部坐标(
i,
i,
i)
取值为1
或0,
i可统一写成) 1 )(
1 )(
1 (
) 1 ( ) , ,
(
1
i
i
i
i
i i
i
(i=1,2,…,8)它是三线性的,即对ξ 或η 或ζ 都是线性的。
[坐标变换及其雅可比式]
81 1 8
1
) 1 )(
1 )(
1 (
) 1 (
i
i i i
i i
i
i
x x
x
i i i
同
i一样,它是三线性的。这表明六面体的棱边应是直线段。雅可比式(即变换矩阵的行列式)为
8
1 8
1 8
1
8
1 8
1 8
1
8
1 8
1 8
1
) , , (
) , , (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z z
z
y y
y
x x
x z
y J x
式中
) 1 )(
1 (
) 1
(
1
i ii
i i
i
) 1 )(
1 (
) 1
(
1
i ii
i i
i
) 1 )(
1 (
) 1
(
1
i ii
i i
i
变换矩阵也可写成
) 1 ( )
1 (
) 1 ( )
1 (
) 1 )(
1 ( ) 1 ( )
1 (
) 1 ( )
1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1 (
) 1 )(
1 ( ) 1 )(
1 ( ) 1 )(
1 (
...
...
...
8 2
1
8 2
1
8 2
1
z z
z
y y
y
x x
x
z z z
y y y
x x x
从上式看出变换矩阵各行关于ξ ,η ,ζ 的二次项系数是相同的,记
8 7 6 5 4 3 2 1 8
1 1
0
( 1 ) x x x x x x x x x
X
i
i
i i
i
32 14 34 12 4 3 2 1
1
x x x x x x x x
X
62 15 65 12 6 5 2 1
2
x x x x x x x x
X
84 15 85 14 8 5 4 1
3
x x x x x x x x
X
对
y
i, z
i也有相应的记号Y
0, Y
1, Y
2, Y
3, Z
0, Z
1, Z
2, Z
3,则变换矩阵可写成
51 3 2 0
41 1 3 0
21 2 1 0
51 3 2 0
41 1 3 0
21 2
1 0
51 3 2 0
41 1 3 0
21 2
1 0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其行列式是ξ ,η ,ζ 的四次多项式,而且
2
2,
2
2,
2
2各项的系数为零。[三线性插值函数]
81 1 8
1
) 1 )(
1 )(
1 (
) 1 ( )
, , (
i
i i i
i i
i i
e
u u
u
i i i
七、 三棱柱单元
[局部坐标] 上、下底三角形可利用面积坐标,而沿高度方 向则利用距离坐标来构成局部坐标。设ξ ,η 取其第二、三面积 坐标,ζ 取第二距离坐标,于是直角坐标系中的三棱柱与局部坐 标系中的单位三棱柱(上下底是腰为
1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6 5 4 6
1
3 2
1
) 1
(
) 1 ( ) 1 ( ) 1 )(
1 (
x x x
x x
x x
x
i i i
[型函数]
) 1 )(
1
1
(
4 ( 1 ) )
1
2
(
5
) 1
3
(
6
由于顶点
P
i的局部坐标(
i,
i,
i)
取值为1
或0,
i可统一写成]
) 1 2 ( ) 1 2
(
) 1
][(
) 1 2 ( ) 1 [(
i i i
i
ii i i
i i
(i=1,2,…,6)
[坐标变换及其雅可比式]
变换矩阵为
0
0 1 1
0
0 1
1 1
1
6 2
1
6 2
1
6 2
1
z z
z
y y
y
x x
x
z z z
y y y
x x x
雅可比式为
41 2 1 31 2 21 1
41 2
1 31 2
21 1
41 2 1 31 2 21 1
) , , (
) , , (
z Z Z z Z z Z
y Y Y y Y y Y
x X X x X x z X
y J x
式中
X
1 x
1 x
2 x
4 x
5, X
2 x
1 x
3 x
4 x
6 其余的Y
1, Y
2, Z
1, Z
2可类似定义。八、 基本单元的特点
综合上述,可知基本单元具有以下特点:
1° 基本单元形态简洁,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坐标变换与插值的表达式都是线性(包括双 线性、三线性)的,并具有同样的模式。两个相邻的基本单元在公共边界上是相容的,即保持连 续性。
2° 在单元分析中通常是把对(x,y,z)所作的微分与积分运算改用局部坐标来进行,这就需 要用到变换矩阵及雅可比式
J。除六面体单元外,其表达式比较简单。如果六面体的形状单纯,
例如常用一系列平行于直角坐标的正六面体为单元,则其坐标变换退化为线性的,变换矩阵也 很简单。3° 在选取单元的形状时,为了减少插值误差,三边形或四面体单元不能取得太尖或太扁;
四边形或六面体单元应当取凸的,而且不能太尖或太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