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DOC 範本檔 - tp.edu.tw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DOC 範本檔 - tp.edu.tw"

Copied!
1
0
0

Teks penuh

(1)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第九十五期通訊解題詳解

ΔABC中,已知∠ACB為直角,CD垂直ABDDAB上),若AD之長 為27且ABBCCA三邊長皆為自然數,求ΔABC之周長。

【簡答】180

【詳解】(方法一)如右圖,已知∠ACB為直角,CDAB,故 ΔABC~ΔACD,得

AC AB =

AD

AC ,即AC2=ADAB。 令AB= cBC= aCA= babc皆自然數,

則由AD= 27,可知b2 = 27c ⇒ 27 | b2 ⇒ 9 | b

b = 9xx是自然數,則 (9x)2 = 27cc = 3x2。又,

因為∠ACB為直角,所以a2 + b2 = c2a2 + 81x2 = 9x4,即a2 = 9(x4– 9x2),

故 9 | a2 ⇒ 3 | a

a = 3yy是自然數,得9y2 = 9(x4– 9x2) ⇒ y2 = x4–9x2, 右式配成完全平方,

y2 + 4

81= x4 – 9x2 + 4

81 ⇒ 4x4 – 36x2 +81= 4y2 + 81

⇒ (2x2– 9)2 – (2y)2 = 81 ⇒ (2x2– 9+2y)(2x2– 9 – 2y) = 81。

∵2x2–9+2y、2x2–9–2y都是整數,

2x2–9+2y>2x2–9–2y且2x2–9+2y≧1,

1 2 9 2

81 2 9 2

2 2

y x

y

x

3 2 9 2

27 2 9 2

2 2

y x

y

x

81 2

9 2

1 2 9 2

2 2

y x

y

x

解得x2 = 25,y = 20或x2 = 12,y = 6或x2 = –16,y = 20;

xy都是自然數,得x = 5,y = 20,代回a = 3yb = 9xc = 3x2, 得a = 60,b = 45,c = 75 ⇒ a + b + c =180,

故所求ΔABC之周長為180。

(方法二)如上圖,ΔABC中,∠ACB為直角,CDAB

可知ΔACD~ΔCBD,得

CD AD =

BD

CD,即CD2=ADDB。 令DB= dAB= cBC= aCA= b,則

AD= 27,

CD2= 27d,其中abc皆自然數,d = c–27亦為自然數。

CDAB,∴AC2=AD2+CD2BC2=BD2+CD2

b2 = 272+27da2 = d2+27d

b2 = 27(27+d) = 27ca2 = cd ⇒ 9 | b

b = 9uu是自然數,則c = 3u2a2 = 3du2,可知3d為平方數,

9501

C

D B A

(2)

d = 3v2v是自然數,則a = 3uv。又,d = c–27,故3v2 = 27– 3u2

u2v2 = 9 ⇒ (uv)(u+v) = 9 ⇒ uv = 1,u+v = 9,

解得u = 5,v = 4,

代回a = 3uvb = 9uc = 3u2,得a = 60,b = 45,c = 75,

a + b + c =180,故所求ΔABC之周長為180。

【評析】這是「幾何其表,整數關係其裡」的數論問題。

ΔABC中,abc三邊長皆為自然數,∠ACB為直角,CD垂直AB

DAD之長為27,設BD之長為d,架構在直角三角形母子關係之下,

abcd四個數與27的一些關係式不難寫出,問題只在如何取捨、應用。

本題共有10位同學應徵答題,答案正確者有9位,另1位同學沒有答對。

其中台中市立人國中洪崗竣同學、台北市和平國中劉瀚聲同學、台北市民生國 中蔡孟修同學、新北市康橋雙語中學蔡皓文同學等4人,答題敘述較為流暢,

討論也較完整,表現最好。其他同學則有大小缺失:有因變數頗多誤以相同字 元表示不同數值者,即有代號重複應用之失;有直接指稱某數為平方數的倍數 而未指陳其故者,即有推論理由不明之病;亦有不慎擴充已知條件者,值得注 意的是,在題設條件下,線段CD之長為自然數並非已知,而是推論的結果,

如果藉此立基解題,指明其緣由是重點工作,也是嚴謹推理的重要基礎,不能 模糊帶過。如何根據已知條件,找到有用的性質,進行有效果有條理的論述,

同學平時要多練習。直接從CD之長為自然數切入解題的同學,是誤解?還是 太過跳躍?應慎思、明辨,請再深入探索。

滿分7分,答案正確的9位同學成績如下:

7分:台中市立人國中洪崗竣同學;台北市和平國中劉瀚聲同學;

台北市民生國中蔡孟修同學;新北市康橋中學蔡皓文同學。

5分:台北市天母國中余竑勳同學;台北市明德國中張峻睿同學;

台北市明德國中李浩同學。

3分:桃園縣桃園市新興國際中小學國中部游垚騰同學;

新北市蘆洲國中謝耀慶同學。

已知k 1k 2,而二次方程式(k1)(k2)x2 (4k 5)x30的兩個根 皆為整數,試求所有這樣的k值。

9502

(3)

【簡答】 2 ,1 4 ,5 2

3 k

【詳解】把(k 1)(k 2)x2 (4k5)x30因式分解得 0

] 3 ) 2 ][(

1 ) 1

[(k x k x ,所以兩根分別為

2 , 3

1 1

k

k

 。

化簡後得k1 23,所以 3 0。 分解後為( 1)( 3)3,搭配, 皆為整數,

(,)(2,6),(4,4),(0,0),(2,2),推回去得

2 ,1 4 ,5 2

3

k

【評析】本題徵答人數15人,有4人得到滿分,分別是台北市天母國中余竑勳同 學、台北市和平國中劉瀚聲同學、台中市立人國中洪崗竣同學、桃園市 新與國際中小學國中部游垚騰同學。而其餘同學只有得到部分分數,大 多都是可以求出兩根為

2 , 3 1 1

k

k ,但在利用兩根皆為整數的條件時,

出現錯誤或是遺漏掉了一些情形,有些可惜!

有一正方形ABCDEAD上一點,ECDB交於點F。已知DEF的面積 為 2、EAB的面積為6,求此正方形ABCD的面積以及EA的長。

【簡答】24, 6

【詳解】

(1)DFC DBC FBC EBC FBC  EFB 假設x DFC EFB

(2)DAB DCB     2 6 x x FBC  FBC8

(3)DEF:FEB DFC:FBC 2 :x x : 8

9503

(4)

 x 4

(4)正方形ABCD 2 DBC2(4 8) 24  (5)DEF ~BCF

DE2:BC2  DEF:BCF 2 : 8 1: 4 : 1: 2

DE BC

 

BC 24 2 6

1 6

EA DE 2BC

    。

【評析】本題需要用到國三基本的三角形相似、面積比等概念,所有徵答的同學 均能有所掌握。徵答人數共11人,皆為滿分7分,分別有新北市蘆洲 國中謝耀慶、臺北市立天母國中余竑勳、臺北市立天母國中葉沛鎧、臺 北市立民生國中蔡孟修、臺北市立和平國中劉瀚聲、臺北市立明德國中 李浩、臺北市立明德國中張峻睿、臺北市立敦化國中邱可為、臺中市立 立人國中洪崗竣、新北市康橋雙語高中附屬小學蔡皓文、桃園市立新與 國際中小國中部游垚騰。

是否可找到21條直線,其中任三條不共點,且彼此共交出131個交點?若可,

試舉一例。

【詳解】

(1)若21條直線皆不平行,則在任三條不共點的情況下,每一條直線都可與另外 20條直線產生不同的交點,故共有20 21

2 210

  個交點,多於題設的131個!

由此可知,其中必有若干直線相互平行,使得交點數目減少。

(2)由於n條直線最多可交出( 1)

2 nn

個交點(任三條不共點時),因而若此21

條直線中包含一個n條直線構成的平行線組,則交點數會減少( 1) 2 nn

個。

(3)∵ 210 131 79 

∴ 必須找若干個平行線組,其包含的直線數總和21,且削減的交點數總和79。

(4)就n值列表如下:

9504

(5)

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1) 2 nn

1 3 6 10 15 21 28 36 45 55 66 78 91

(5)由上表可組合出 79 78(13) 1(2) 66(12) 10(5) 3(3) 55(11) 21(7) 3(3)        即此21條直線可能分為:

A.(一組13條平行線組)(一組2條平行線組)(6條不平行的直線)

B.(一組12條平行線組)(一組5條平行線組)(一組3條平行線組)(1條直線) C. (一組11條平行線組)(一組7條平行線組)(一組3條平行線組)

【評析】

1. 給分標準

(1)做出完整的討論、並舉出一正確實例者,給予7分。

若計算過程有誤,斟酌扣1分。

(2)僅舉一例子並驗證,但無系統、一般性的討論,給予5分。

若計算過程有誤,斟酌扣1分。

(3)討論有誤、無結果者,視作答情形給予1~3分。

2. 得分統計

(1)本題共有7位同學投稿,其中得1分者1人、得5分者2人、得6分者1 人、得7分者3人。

(2)新北市蘆洲國中謝耀慶、臺北市天母國中余竑勳同學雖舉出實例,但因 沒有敘明想法及求解方式,故給予5分。

(3)桃園市新與國際中小學游垚騰同學因計算過程有誤,但討論完整且結果 正確,故給予6分。

(4)新北市江翠國中范谷瑜、新北市康橋雙語高中蔡皓文、臺中市立人國中 洪崗竣同學能有條理的分析交點減少的原因,並有效率的進行解的分析,

因此給予滿分7分。

黑板上有若干個

號及

號排成一列,每次擦掉一個

號,並把相鄰兩個的 符號變號(至多改變兩個,若無相鄰者,則不變;擦掉後仍保留空格,所謂相鄰 者是中間無任何空格者),試問一開始時,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把全部的符號都 擦掉?

例如:

or (無法完成)

9505

(6)

【詳解】設原來共有

n

個符號,

(1)欲證:不論

n

為何值,只要原來有奇數個

號即可。

1

n 時,明顯可以;

2

n 時,or 很容易就可完成;

3

n 時,;;;; 接下來,不論

n

為何值,若原來有奇數個

號,由左開始找到第一 個

號,若它在第一個,不論第二個為

號或

號,擦掉它之後,

都會變成(n1)個符號,且仍有奇數個

號;若它不在第一個,

則擦掉它之後,會變成兩個比

n

少個且都有奇數個

號的小段,繼 續如此的方法,則可把一小段分成更短的小段且保有奇數個

號,

最後每一個小段的長度都不大於3,則可完成。

(2)欲證:不論

n

為何值,只要原來有偶數個

號(含0個)則一定不可

能。

1

n 時,

明顯不可以;

2

n 時,or易知不能完成;

3

n 時,,,,易知不能完成;

接下來,不論

n

為何值,證明若原來有偶數個

號時必不行。

若為0個,則明顯不行;

若有

號,不論由任何一個

號開始,總可以把原來的分成兩小 段,其中有一段有偶數個

號,或者變成一個有偶數個

號的

) 1

(n 個符號小段,無論如何,繼續下去必可存在一個沒有

的小段或一直到一個有偶數個

號且長度不大於 3的小段,不管是 那一種情形,必定無法完成。

【評析】

1. 本題作答者有三人,平均得分2.33分,其中桃園市新興國際中小學國中部 的游垚騰同學作答相對完整。

2. 這樣的題目要解決的是:什麼樣的情況一定可以?而什麼樣的情況一定不可 以?而這些情況必須要有一般性,而不只是一些特殊情況。各位同學的解題 方法大都跳不開特殊性的方向,如果可以,大家可以再想想,對於這樣的題 目,如何做出完整的表達。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試題分析 二 確認區域地理為命題的重要主軸 如果以高中地理課程的三大區塊:系統、區域、應用而論,本次指考在區域地理的命 題比重有49 %,遠高於高一、高三的課程比重。乍看之下,似乎是命題者沒有兼顧到課 程的均衡性,但筆者認為,如要穩固地理這一門學科在高中課程中的不可取代性,並增強 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而言,這是相當值得鼓勵的方向﹗所持的理由如下:

活動緣起與宗旨: 織品學院可以說是輔仁大學內最特別的學院,也最與生活息息 相關,相較於其他有關飲食、家庭等等,織品系對服裝的堅持不僅僅 是滿足生活上的基本需求,而是抱持著「好,還要更好」的態度。在 日常生活中,每天接觸到的服裝都處處有著學問,看似簡單而理所當 然的一切,經過了學習與瞭解後全部都變得不一樣了,而這些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