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雄 市 文 府 國 中 110 學 年 度 第 二 學 期 第三次段考 二年級 國文科試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選擇題(70%)
1、(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組讀音前後相同?
(A)「睥」睨群雄/「稗」官野史
(B)「膾」炙人口/「燴」羊肉飯
(C)羽扇「綸」巾/滿腹經「綸」
(D)長滿苔「蘚」/寡廉「鮮」恥
2、( )下列選項「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完全相同?
(A)「ㄐ一ㄥ」旗蔽天/「ㄐ一ㄥ」天動地/披「ㄐ一ㄥ」斬棘
(B)盡皆藏「ㄋ一ˋ」/態度親「ㄋ一ˋ」/銷聲「ㄋ一ˋ」跡
(C)印在心「ㄅㄢˇ」╱一「ㄅㄢˇ」一眼/事業「ㄅㄢˇ」圖
(D)「ㄒㄩㄢˊ」機妙算/「ㄒㄩㄢˊ」妙莫測/故弄「ㄒㄩㄢˊ」虛。
3、( )陋室銘一文中寄寓了作者的志趣,請問作者居住於陋室卻能安然自適的態度,與下列何人最為相近?
(A)「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顏回
(B)「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的子路
(C)「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的公西華
(D)「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孔子。
4、( )「躬」具有「親身、親自」的含義,例如「結廬躬耕」指的就是「興建屋舍並親自耕種過日子」的意思。下
列選項「 」中的字皆讀為「ㄍㄨㄥ」,何者可填入「躬」字?
(A)杯「ㄍㄨㄥ」蛇影
(B)「ㄍㄨㄥ」正廉明
(C)態度「ㄍㄨㄥ」敬
(D)事必「ㄍㄨㄥ」親。
5、( )
以下
陋室銘中的文義說明,何者錯誤?(A)提到「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以前賢相比擬,寄寓遠大的抱負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點出作者交遊的高雅不俗
(C)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描寫居處環境清幽,綠意盎然
(D)末句引用孔子「何陋之有」一句──強調即使是簡陋的屋室,仍是有美麗的角落 6、(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一句,可印證論語中的哪一句話?
(A)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而)
(B)無友不如己者(論語學而)
(C)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論語為政)
(D)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
7、( )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與「無絲竹之亂耳」中的「亂」字詞性相同?
(A)懿看畢,「大」疑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D)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蜂擁而來
8、( )陋室銘一文在最後用孔子所說的「何陋之有」作結,引出此句前文「君子居之」,說明因為有君子居住,而 使陋室不陋。由此可知,陋室銘展現了君子的哪一種品質?
(A)君子憂道不憂貧
(B)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C)君子不憂不懼
(D)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9、( )「我們走到不熟悉的街上,先找路牌,想知道身處何處。然後找門牌,希望找到我們的目的地。除此之外,
街上的一切,我們幾乎等於沒有看到。」這段話與下列何者相呼應?
(A)周遭事物曾出現在視網膜上,而這些影像卻沒有印在心版上
(B)如果眼見之物與檔案中的一項相配合,眼睛就會真正的看見這件東西
(C)好奇心與平常心其實是並存的,只有在平常心中才顯出好奇的意義
(D)當我們有了對環境觀察的能力,就立刻出現價值判斷的需要。
10、( )下列與「眼睛」有關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A)展覽會的內容豐富,包羅萬象,令人「目不交睫」
(B)考試壓力使他夜不成眠,已連續幾天「眼高手低」
(C)這群人看來一副「獐頭鼠目」的樣子,想來必非善類
(D)他理想高遠,做事卻錯誤百出,真是「目不暇給」
11、( )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經替換後,何者意思改變?
(A)儘管母親「望眼欲穿」,也盼不到多年不見的兒子回家:倚門倚閭
(B)這個問題由於大家觀點不同,看法也就「見仁見智」:所見略同
(C)這篇文章筆法俐落,一落筆就「開門見山」點出主題:開宗明義
(D)兩隊實力懸殊,大幅落後的我們也只能「望洋興嘆」:無可奈何。
12、( )下列各句的語氣,何者與其他三句不同?
(A)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B)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C)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
(D)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輩焉知
13、( )項鍊一文的作者如何說明「愛慕虛榮是不可取的」?
(A)瑪蒂達參加晚宴時,沉醉在美麗與快樂之中
(B)瑪蒂達因為項鍊不見,只好向好友珍娜隱瞞
(C)瑪蒂達付出十年青春所賠償的項鍊竟不值錢
(D)瑪蒂達為買晚禮服,而犧牲丈夫的休閒娛樂
14、( )根據項鍊一文,下列文句何者暗示「項鍊可能是假的」?
(A)她先戴了幾隻手鐲,又試了幾條項鍊,總拿不定主意
(B)這條項鍊不是我店裡賣出的,我只做了這個盒子而已
(C)為什麼不呢?債務已經還清了,講出來又有什麼關係
(D)可憐的瑪蒂達,我那串項鍊是假的,頂多值五百法郎
15、( )《三國演義》第一百三回:「且說孔明自引一軍屯於五丈原,累令人搦戰,魏兵只不出。孔明乃取巾幗並婦
人縞素之服,盛於大盒之內,修書一封,遣人送至魏寨。諸將不敢隱蔽,引來使入見司馬懿。懿對眾啟盒視之。內有 巾幗婦人之衣,並書一封。懿拆視其書,略曰:『仲達既為大將,統領中原之眾,不思披堅執銳,以決雌雄,乃甘窟守 土巢,謹避刀箭,與婦人又何異哉!今遣人送巾幗素衣至,如不出戰,可再拜而受之。倘恥心未泯,猶有男子胸襟,
早與批回,依期赴敵。』上述孔明立巾幗、婦人縞素之服給司馬懿,並寫信給司馬懿(仲達)希望他出戰,運用的是 哪一計謀?
(A)美人計 (B)緩兵計 (C)激將計(D)連環計。
16、( )下列三國的歇後語,何者正確?
(A)張飛穿針──不自量力
(B)曹操吃雞肋──山珍海味
(C)隔門縫瞧諸葛亮──令人鄙夷
(D)關雲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17、( )「人生際遇變化無常,不就如天際雲彩,瞬息萬變,難以掌控捉摸,世間種種翻騰好比過眼雲煙,倏忽消 逝。」這段文字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吳宮花草埋幽俓,晉代衣冠成古丘
(B)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C)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D)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18、( )看雲的日子一文中,作者以自身的三次觀雲經驗為例,以此引出成年後自己透過觀雲而產生的人生體悟。
如此對象為同一人,且從事同一件事但心態卻循序漸進轉變的敘述方式與下列何者相同?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B)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C)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
(D)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19、( )「一切風輕雲淡,自如自在,天地自然體現了無常的道理,無須執著擁有或失去,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也 許不斷的變動才是唯一不變的真理。」這段文字旨在說明下列何者?
(A)不要為了他人為難自己
(B)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
(C)無常才是天地間的永恆
(D)心懷過去,才能擁抱未來
20、( )「世間種種翻騰好比過眼雲煙,倏忽消逝,耀眼明亮時值得喝采,黯淡孤獨時,也是另種人生歷程。」這 段文字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不相近?
(A)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B)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C)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D)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1、(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語病?
(A)某大學畢業生所寫的求職信,竟錯字連篇,程度之差真令人望其項背
(B)當你停止犯錯時,你便要審視自己是否不再進步
(C)他一再挑釁同學,製造爭端,這樣的行為真值得給予嚴厲的懲罰
(D)通訊軟體的進步,使人們的距離縮小,地球也擴大了
22、( )孔明在〈出師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根據這段文字與你對三國時代 的了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布衣」說出孔明原本為一名士大夫
(B)「先帝不以臣卑鄙」表示孔明認為劉備不嫌棄自己的個性卑鄙
(C)「苟全性命於亂世」指的是孔明生在戰國時代
(D)本段點出劉備三顧茅廬以求賢之史實
23、( )課後全班將進行「空城計」的戲劇演出,阿全負責劇中道具,請問他的安排何者不正確?
(A)孔明:琴
(B)司馬懿:飛奔的快馬
(C)軍士:旌旗
(D)童子:寶劍。
24、(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是古代善於製酒的人,借用「杜康」代表酒。請問下列
「 」中借代的對象,何者分析正確?
(A)張老師畢生化育英才無數,造就無數「杏林」佳話。──教育界
(B)老張的願望是「白首」歸隱,嘯傲山林。──年老
(C)陳先生事業有成,常常回饋家鄉,造福「桑梓」。──農作物
(D)「金風」徐徐,樹影橫斜,只要好好感受當下,就是午後最好的享受。──夏風 25、( )下列關於《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比較,何者錯誤?
(A)前者作者為西晉的陳壽,後者作者為明初羅貫中
(B)前者為「四史」之一,後者為「四大奇書」之一
(C)前者以「蜀漢」為正統,後者以「魏」為正統
(D)前者為紀傳體的正史,後者為歷史類的章回小說
26、( )「我只是路過,順便問候你,無意撩你的傷心往事,你何必那麼羞怯又惶恐,急急披戴那御賜的綠紗裳,
劍袂對我扣頭而拜。」就文意判斷,這是描寫哪一種植物?
(A)含羞草
(B)玫瑰花
(C)向日葵
(D)聖誕紅
27、( )下列詩句與歷史人物的配對,何者正確?
(A)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王昭君
(B)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C)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
(D)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貂嬋 28、( )下列各選項「 」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望」西城蜂擁而來/自飛馬遠遠「望」之
(B) 得不「為」 司馬懿所擒乎/二蟲盡「為」所吞
(C)司馬懿「乃」魏之名將/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D)是法不信「於」 民/得之「於」人者太多
29、( )「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小人則以石為玉而又炫之。」根據這句話,君子不同於小人的特質是下列何 者?
(A)臨財不苟 (B)真實坦率 (C)見多識廣 (D)沉潛含蓄
30、( )「銘文的寫作,從形式上來說,篇幅短小,句子不長,多以韻文表達。從風格上言,陸機 文賦云:『銘博約
而溫潤。』劉勰 文心雕龍:『銘兼褒贊,故體貴弘潤。所謂:『博』、『弘』,皆指內容充實;所謂『約』則指文句簡約;
所謂『溫潤』的『潤』是說話語氣要溫和圓融。」根據此段的內容判斷,下列何者敘述錯誤?
(A)銘文的篇幅短小,言簡意賅 (B)銘文常常以韻文的形式呈現 (C)銘文的內容充實,使用長句 (D)銘文的說話語氣要溫和圓融
31、(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孫子兵法 計篇)這是
哪種戰略思想?
(A)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
(B)兵不厭詐,以假象迷惑敵人 (C)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D)用兵如神,根據敵情變化而取勝
32、( )下列哪一個選項與孔明大擺「空城計」的原因最接近?
(A)遇強則強,遇弱則弱,慎評對方實力 (B)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C)以靜待動,留守實力,以等待援兵 (D)最初的奮力一擊,是戰爭成功的分水嶺
33、( )關於〈空城計〉的敘述,下列何者內容有誤?
(A)孔明是因為有十足把握,認為能穩操勝券才使用空城計,而最終也因此化解危機 (B)司馬懿收到情報時,第一個動作是親自確認情報的真偽,故可看出其謹慎的性格 (C)孔明能立即對情勢做出正確判斷,並指揮軍士一同布局,展現其慎謀能斷的形象 (D)「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司馬懿心懷疑懼,最後仍栽在自己最自負的「知彼」
34、( )在下面的選項裡,何者全部為疊韻關係?
(A)橄欖、朦朧、逍遙 (B)娉婷、徘徊、蝌蚪 (C)躊躇、彷彿、瀰漫 (D)蜿蜒、磊落、慷慨
35、( )「活!活!活!/一大群的鴨在喊叫著。/休!休!休!/掌握無數生命的飼主在趕著。/牠們的
性情柔馴,/任一枝竹竿指東畫西,/總是牠們會哀求著:/活!活!活!」(守真 鴨)有關此詩的敘述,
下列何者錯誤?
(A)「活!活!活!」以諧音表現人民求活的呼喊
(B)「休!休!休!」以諧音表現出統治者冷峻無情的拒絕 (C)此詩寫出專制時代平民百姓的悲慘境遇
(D)此詩批判底層人民面對強權欺壓的軟弱
二、古文測驗(10%)
<白頭吟> 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36、( )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這兩句用來譬喻什麼?
(A)丈夫的心意高深莫測 (B)女子高潔堅貞的愛情 (C)丈夫離家,家中冷清 (D)女子一片情深,對方冷淡
37、( )
下列何者前後兩句有因果關係?
(A)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B)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C)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D)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史記 項羽本紀>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 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 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38、( )
由文中項羽的作為看來,何者不是他最後失去民心的原因?
(A)短視近利 (B)執法過當 (C)貪財暴戾 (D)個性急躁
39、( )
有人勸項羽定都關中,主要原因是什麼?
(A)關中人文薈萃,易招攬人才 (B)關中山河表裡,物產豐隆 (C)關中四周崇山環繞,風水運佳
(D)關中是秦國首都所在,可以快速控制民變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 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40、( )
本文主要在說明什麼?
(A)紙的價值 (B)紙的種類 (C)紙的作用 (D)紙的由來
三、閱讀題組(20%)
(甲)
「閑」這個字今天常用作空閒、悠閒、休閒,但這可不是它的本義。《說文解字》:「閑,闌也,從門中有木。」
門中有木就是柵欄,這才是「閑」字的本義。柵欄是用來防範陌生人的,因此「閑」引申為 防範、戒備的意思。
「閑」當作空閒解釋,跟另外一個字「間」大有關係。不過上古的時候沒有「間」字,「間」字是後 來造的字,
最初寫作「閒」,金文字形上面是一彎弦月,月下是兩扇門,意為從門的縫隙處可以望見月亮。《說文解字》:「閒,隙 也,從門從月。」夜裡睡覺關上門,但是月光還是可以從門縫裡透進來。
後來造出「間」這個字後,人們開始把「閒」和「間」這兩個字加以區別,有意思的是,「閒」字裏面的夜月變
成了「間」字裡面的白日。這是漢字漫長演變過程中非常有趣的現象。
「閒」和「閑」在古時候是通用的,因為「閒」的本義是空隙,因此引申為有空、空閒的意思,在這個意義上兩 個字開始成為通假字。後來「閑」這個字也慢慢失去柵欄的本義,現在多用來表示空閒、悠閒、 休閒等意思了。
(節錄自許暉《這個字,原來有這樣的身世》)
41、(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理解正確?
(A)「閑」字本義有空隙之意,故引申有悠閒、休閒等的意思
(B)「閑」,最初寫作「間」,並與「閒」字在古時候是通用的
(C)「閒」為後起的字,主要是將「閑」與「間」 字做出區隔
(D)《史記》「妻從門閒而窺其夫」句中的「閒」字為門縫之意。
(乙)
或著新靴行市上,一人向之長揖,握手寒暄。著靴者茫然,曰:「素不相識。」其人怒,笑曰:「汝著新靴,便 忘故人?」掀其帽擲瓦上,去。著靴者疑此人醉,故酗酒。
方彷徨間,又一人來,笑曰:「前客何惡戲耶?尊頭暴露烈日中,何不上瓦取帽?」著靴者曰:「無梯,奈何?」
其人曰:「我慣作好事,以肩當梯,與汝踏上瓦,何如?」著靴者感謝。
乃蹲地上,聳其肩。著靴者將上,則又怒曰:「汝太性急矣!汝帽宜惜,我衫亦宜惜。汝靴雖新,靴底泥土不少,
忍汙我肩上衫乎?」著靴者愧謝,脫靴交彼,以襪踏肩而上。其人持靴徑奔,取帽者高居瓦上,勢不能下。
市人以為兩人交好,故相戲也,無過問者。失靴人哀告街鄰尋覓得梯才下,持靴者不知何處去矣。
袁枚《子不語‧偷靴》
42、( )〈偷靴〉一文中著靴人為何對於別人「掀帽擲瓦」的惡作劇,沒有立即反應?
(A)因沒有看清楚掀帽者的長相
(B)因此人打躬作揖,裝作舊識
(C)以為此人酗酒,不值得理會
(D)有了新靴,不在乎一頂舊帽 43、( )下列何句有省略主語?
(A)乃蹲地上,聳其肩
(B)其人持靴徑奔
(C)著靴者疑此人醉
(D)尊頭暴露烈日中
44、( )〈偷靴〉一文的主旨為何?
(A)穿新靴的人,不應得意忘形,以至於被人偷靴
(B)作人貴直,失靴者可謂求仁得仁,又何怨哉?
(C)失靴人對於有善心人士協助取帽應心存感激
(D)詐騙集團古已有之,應培養合理的自我防衛心
(丙)
語文教育不是一種單純的溝通技術教育,也不只是一種孤立的審美教育,它是整體生活文化的一個 總反應。我們能夠有多少工具、多少能力、多少方法去反省和解釋我們的生活,我們就能夠維持多麼豐 富、深厚以及有創意的語文教育。
張大春《認得幾個字》
45、(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涵義與之最接近?
(A) 在文學的世界裡,美是最重要的元素 (B) 溝通技巧不能算是語文教育的一環 (C) 語文教育其實來自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D) 創新教學才能擁有最好的語文能力
(丁)
【海洋文學獎】徵稿辦法 參加資格:海內外華人具中華民國籍均可參加,唯須以華文創作。
徵稿類別與主题:書寫以「海洋」為主題之散文創作,字數限三千字。應徵之作品必須是未曾發表、未付印成書的華 文創作。如能附上相關照片尤佳。不接受翻譯作品。
獎別與獎額:設首獎一名,頒給雕刻作品乙座、獎金八萬元;甄選獎三名,獲獎座乙座、獎金三萬元;佳作五名,獲
獎狀乙紙、獎金五千元。
收件與截稿:即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郵戳為憑。
甄選方式:
1.稿件須用有格稿纸謄寫,或電腦打字列印(以 A4 紙張列印,字體為 12 級、楷體),並妥善裝幀。
2.請以另張稿紙詳盡條列:徵選者之真實姓名、筆名、出生年月日、聯絡電話、地址、電子信箱、學歷、經歷、出版 著作、得獎紀錄等資料,並附上近照乙張及國民身分證影本。個人資料未詳盡填寫者,主辦單位有權不列入評選。
3.每人以參選乙件為限,應徵之作品均不退件,請自留底稿
4.如發現抄襲、剽竊創意之嫌,經查證屬實,揭曉後所獲之奬項及獎金悉數追回,並公布之。
5.應徵作品如未達水準,該獎項由評審委員決議減少獲獎名額及獎金之分配
46、( )根據這一則文學獎甄選辦法,下列何者的做法符合參賽要求?
(A)小李寄出兩篇親身經歷的航海日記,以提高獲獎機率 (B)小寶重新翻譯某篇丹麥海洋小說參賽,文長約二千字 (C)小郭將隱居山林的自傳重新打字,於七月十五日寄到 (D)小汪撰寫海洋與人類生活互動的小品,未附任何圖片
47、( )下列是本次比賽評審對參賽作品《海洋的輪廓》一文所發表的意見,何者對作品評價最高?
(A)本屆整體素質良莠不齊,此篇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B)現代與傳統穿插呈現,卻只見扞格之處,且有時空錯置之感
(C)文章描述頗見巧心,唯部分內容略有陳腐味,可謂白璧微瑕
(D)以海洋為主軸加以開展,多線進行枝蔓橫生,難以掌握全貌
(戊)
南非的民族鬥士曼德拉,因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他被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二 十七年,並被殘酷虐待。但當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後,就職典禮上,他起身歡迎來賓,並說他最榮幸的是能 邀請到當初被關在羅本島監獄時,看守他的三名獄方人員。看著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來,恭敬的向三個 曾關押他的看守者致敬,在場所有的來賓以至於整個世界都靜下來了。
他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 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網路文章)
48、 ( )曼德拉的表現含有什麼寓意?
(A)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B)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C)放下仇恨,才能走出新的未來
(D)仇恨是另類的令你進步的良方
(己)
有個洞穴中有一群人,他們的身子被鍊著,無法轉向,只能面向洞穴的內壁。他們無法看見身旁每一個 人,亦無法看見身後的洞口。洞穴裡唯一的光源是一堆營火。有一道遮蔽物擋在這群人與營火之間,遮蔽物 後有人高舉著人類和動物雕像來來往往。那些被鍊著的人看不見雕像,只能在內壁看到遮蔽物後雕像的影 子,且這些黑影配合洞穴裡的回音舞動。對那些被鍊著的人來說,這些影子是真實的事物。他們無事可做,
只能談論這些影子。
如果被鍊著的人中有一人被釋放,得以起身走出洞穴。陽光會讓這個人感到極大的痛苦,因為他只習慣 於黑暗。等他習慣了光線,看見遮蔽物後真正發生的事情,他就能發現真相,得到啟蒙。
當這個人再回到洞內,試著告訴其他人外界的真相,其他人卻很可能無法理解並認為這個人是瘋狂的。
就算這個人將他們釋放,想拉他們走出洞穴,他們依然只願相信內壁上的影子才是真實,甚至可能將這個人 殺死。
49、( ) 文章末段中劃底線的地方隱含著什麼涵意?
(A)先知也擺脫不了奴隸的命運
(B)多數人的意見可能是愚昧的
(C)瘋狂與正常往往在一線之隔
(D)少數服從多數才是民主真理
(庚)
人們忙著張皇耳目,拼命去追逐瞬息萬變的世界。人們稱呼這些排山倒海地擠入你耳目的玩意為「資
訊」,只要你坐在家裡,張開眼睛,豎著耳朵,就可以知道許多前幾分鐘人類才玩出來的花樣。人們就是這 樣的認識著世界,而得意於自己比井底之蛙偉大千萬倍。問題之一是你真的認清這世界了嗎?問題之二是你 的耳目追逐外物已應接不暇,你有什麼剩餘的時間與心力回過頭來問問你自己究竟是誰?
顏崑陽〈第二手的擁有者〉
50、( )根據上文,下列何者不是作者想傳達的觀點?
(A)善用大量資訊可讓人眼界變寬,更有自信
(B)假如一個人的眼睛從不看自己而只看別人,他只是盲從
(C)即使資訊發達,若未經思考,人永遠只是第二手的擁有
(D)過多容易取得的資訊易讓人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